试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研究

时间:2024-07-12 21:58:4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试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探讨了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职院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和谐

试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研究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影响着师生之间信息的互相传递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制约着教育功能的发挥。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核心应是平等、民主、合作、对话、理解和信任。就我国当前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现状来看,师生关系尚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存在诸多急需改善的问题。因此对高职院校和谐的师生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的表现

  1.老师与学生关系淡化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许多中专、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扩招后生师比例扩大,学生素质也有所下降,由此高职院校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产生了新的问题,老师觉得自己教的是被高考选拔下来的最差学生,学生觉得自己上的是最差的学校,进而师生间就缺少主动交流的积极性,老师上课铃响进教室,下课铃响出教室,老师除了课堂上对书本知识答疑外,在课堂外老师和学生之间一般就没有交流机会,就更谈不上学生和教师交流生活、情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一个学期下来,许多老师认不得几个学生,学生也不了解教师的个性、特点,甚至记不得老师的名字。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2.师生关系功利性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人才。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一些教师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也逐渐偏离正常轨道,表现就是师生把交往变为交易,教师在学生工作中,如评优评先,遴选干部,发展党员,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定等事情上,往往考虑跟自己关系近的学生,不能做到公正公平,这也诱导部分学生投机取巧,通过给老师拜年拜节、送地方土特产等各种方式跟老师拉关系,以获取好处。这严重伤害了大部分学生的感情,玷污了师生间的情谊,使得部分学生学风浮躁。这种功利性交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很难使他们毕业后做到热爱母校,无私的服务社会。

  3.师生间矛盾冲突多

  首先体现在教学方面,高职教育应更重视应用性知识和技能培养,然而,目前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是照本宣科,从理论到理论,拿书本谈书本,不能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课堂教学乏味,造成学生对老师失望;有些教师对学生学或不学一个样,上不上课一个样,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而在考试评价时,一方面平时不学习的学生易发生作弊,而作弊是考试制度不允许的,另一方面老师因为不清楚学生平时表现而给学生的平时分可能有失公平,这时很容易产生矛盾;其次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语言新潮,甚至来源于网络。例如与老师碰面时称老师“帅哥”、“美女”、“老大”等,夸老师水平高时说老师是“老鸟”,年龄较长的老师认为没受到应有的尊重,对此不屑一顾,甚至反感。而学生因为老师不懂新潮语言,认为老师古板,已经out了。另外高职的教学以就业为导向,这样的指导思想决定了专业的设置和课程设置的变化性较大,变化的专业和课程设置难免不成熟,使得有的学生难以适应,产生压力,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这种压力转化为对老师的抱怨情绪。

  二、高职院校不和谐师生关系产生的原因分析

  1.中专升格高职后的不适应现象阻碍着和谐师生关系

  高职院校多数是由中专、中职升格或合并等组成,升格为高职后,教育对象发生了改变,对教学有更高的要求,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跟不上,知识的储备不足,基本上沿用中专那种思维定势、教学和管理模式进行运作,这种情况下就办不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水平,没特色、没水平的教育阻碍着和谐师生关系。

  2.不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束缚着师生关系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而不是培养研究性人才,但现行高职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把科研放在首位,例如:选择教师时主要看是否有科研成果,教师的晋职、骨干教师的遴选、学科带头人的产生,主要把教师发表的论文、科研课题立项等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在这种考核评价体系导向下,老师对教学的积极性被压制,反正教学好与坏差不多、一个样,只要完成任务就行,上完课走人,批改作业敷衍了事,没必要与学生进行交流,更谈不上心灵的沟通。学生感觉学不到真正的技能,高质量就业没有希望,进而对老师有怨言,这种师生之间的相互不待见使师生之间距离越来越远,束缚着师生关系。

  

  3.教育就是消费观念削弱了和谐师生关系

  在教育就是消费观念的影响下,师生关系正由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演变成市场上的契约、合同式关系。学生坦然地认为自己是大学的消费者,理直气壮地缺课、逃课,游戏课堂。很多家长将孩子上学作为一种教育消费,把教师看作是出售知识文化的“商人”,并且经常以“消费者维权”为宝剑,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监督和质量评价,期望对教育投资有较高的收益回报。同时教师作为专业权威的力量正逐渐失去,感觉失落、尴尬,于是教师在教学上不投入太大的精力,也就顺理成章,学生对老师的不尊敬、老师对学生的失望给师生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削弱了和谐师生关系。

  4.过度依赖信息技术疏远了师生关系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演示PPT进行教学,以节省课上在黑板书写的时间。但是PPT教学缺少了板书教学的推理过程,而且讲解速度很快,高职学生基础差,思维难以跟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参与课堂教学,形成互动,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于是在课堂上学生更愿意看小说、玩手机、听MP3,甚至睡觉,课堂的不雅现象增多。老师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讲课的激情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一节没有激情的课致使学生更觉乏味,时间长了可致逃课等现象产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也出现困难,甚至导致相互漠视。

  三、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1.提高教师综合业务能力

  高职教育是在高中、中专、中技之后实施的教育,有更高的起点和要求,因此对于那些由中专等升格的学校教师应该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增加理论深度,拓宽知识广度,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现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校也应努力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生产、管理第一线,或校办实验基地学习,在实际中提高实践能力,实施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使教师从单纯的知识型转变为双师型,由中专教师转变为合格的高职教师,最终完成角色的转换。随着教师综合业务能力提高,教师本身也更加自信,有成就感,热爱自身的职业,学生学到了实际的知识,自然就更加尊敬老师,因此提高教师综合业务能力,可以为和谐师生关系形成打好基础。

  2.充分发挥考核政策的导向作用

  首先,高职院校不同于研究型大学,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而不是搞科研,因此要设置一个与教书育人相适应的教师职称评定体系,将教师每学期的教学评估结果、指导学生技能竞赛获奖情况和其他的一些教学成果作为职称评定主要指标,这样教师自身的成长密切与教学联系在一起。其次,学校常规管理中建立教师和学生举行交流例会制度,交流会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师生都可以畅所欲言,交流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以此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师生情谊。同时学校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纳入教师每学期的教学评估中。这样的考核政策必然会促使教师在教学上、在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3.改革教育制度,促成师生关系和谐

  教育消费观使教师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教师成为出售知识的“商贩”,学生、学生家长是作为消费者的“上帝”,学校则是一个搞好服务的大卖场。这样肯定不能促成师生的和谐,学校工作应以学生为中心,“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责任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老师不是“商贩”,更非“老板”。老师是知识的承载者、是知识接力中的前一棒,学生是老师知识的传承者和扩大者。要让师生关系恢复和谐,仅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转变观念是做不到的,而必须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并同步进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在内的制度改革,方可有成效。

  4.拓宽师生交往渠道为师生交流创造平台

  学校要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与实践活动,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艺术节、学生公寓文化节、创业大赛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学校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参加学生活动,如设立实践指导教师,师生同台演出,教师到学生寝室了解生活、思想现状,及时解决困惑,增加交往频率,使师生关系在和谐、团结、共勉的氛围中得到升华。

【试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研究】相关文章:

试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问题的研究03-09

试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12-01

试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11-20

试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思考01-12

试论研究高职院校英语教育问题及对策论文03-04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障碍浅析12-09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1-23

关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研究12-12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研究03-2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