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之探析
【摘 要】:新课改是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基础教学要求,为素质教育服务。初中是小学与高中衔接的桥头堡,初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来说作用不言自明,而语文教学能够对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理解能力等起到积极的作用。那么怎样顺应教育发展趋势来做好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这是本文的探讨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从打破传统教学理念,运用现代教育设备,落实现代教育教学思维等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初中语文基础教育。【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探析
一、前言
时代在进步,传统的基础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世纪教育对培养优质人才而提出的要求,新课改在此背景下展开,倡导新的教学理念,致力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的精神与实质是要打造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师生共同进步、良好交流沟通、具有和谐师生关系等的教学模式,主张通过互动与交流以改变单一的教师教学模式,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初中语文教学是衔接高中与小学的枢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基础教育中占得地位相当重要,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来说作用不言自明。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努力寻找有效的教学模式或者策略,即能够起到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带有明显的灌输性,与新课改要求的精神和教学理念格格不入。新课改的实质要求在教学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为他们自我实现创造条件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是非的裁判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是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尊重教育的规律,也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以学生为主体,也不能够忽视教师的作用,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那么有效的教学课堂就应该要具备高效的组织、引导能力,如果缺乏有效的组织,那么课堂气氛、课堂记录无从保证,教学质量更加无从谈起。因此,教师的引导、组织也是不可或缺的,有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搞清楚主体与主导关系。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辅助工具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同样教学也在受着影响,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有着很多传统教学不具备的功能和作用。多媒体能够快速展示广泛的信息,具备“说”、“动”的鲜活功能。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多年了,但是运用的效果不太如意,这是运用方式和尺度没有把握好,不是单单的几张幻灯片、或者几个flash就可以见成效的,而应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参与其中,融入感情,深刻体会文章的内涵。如果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准备几张图片、音频资料、动态画面,再加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参与其中,声情并茂,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利用较高的积极性以完成不易懂的教学内容。
(三)引入绩效评价机制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有一项是对企业的员工进行绩效评价,以评估员工的工作能力,这样既可以评估企业的运作情况,又可以对员工的工作状况进行摸底,起到激励与鼓励作用。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教师的教学成效,也可以引入教学绩效评价,以充分探测教学效果,对于较好的教学方式可以推广或者延续,而对于不太理想的教学方式就可以进行改进,或者剔除。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同时,一堂语文课,其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什么?教师对教学进程的调控是否得当?对这些方面能否作出科学、准确的评价,不仅直接决定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语文教学标准的落实,还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环境
良好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环境是达到高效的教学质量的保证,积极互动的语文教学少不了优化的教学环境。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努力构建开放型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参与,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更具思维活力。这种教学环境更多的是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人文环境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堂常常忽略了语文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忽略了语文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价值。许多富有优美意境、鲜活思想的文字被支解为机械释词、标准化答题。标准的模式不仅限制了教师的思维,更让学生形成了某些懒惰意识,造成不能说、不敢说及不会说的尴尬局面。营造互动、积极沟通的人文教学环境,能够使得学生和老师在交流中思维得到开放,得到激发。
(五)适当开展课外活动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这种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以固定教室为阵地的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语文的教学要求,适当开展课外活动,把课堂搬到室外,让学生走向校园、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课堂上打造学生的理论素养,在课外锻造学生的实践,做到课内与课外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形成相互提高的教学模式。它在以下三个方面推动着语文教学的发展:一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三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游兆华.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教育科研(语文教育),2010
[2] 马继兵.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策略的构建[J]. 中国校外教育,2008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之探析】相关文章: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03-05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化学教学06-16
新课改背景下的声乐教学的探讨论文02-26
新课改背景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论文11-22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析11-20
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小班化教学的浅析论文03-03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田径教学刍议的论文04-02
新课改环境下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03-20
文化引领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03-3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