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育信息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论文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影响 素质教育 信息技能 网络
论文摘 要: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高度发展,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文章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正面效应及负面影响分析,提出了教育信息化趋势下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
一、教育信息化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系统工程,教育信息化是使我国现有的教育系统适应信息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为灵魂,注重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明显特征就是: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全体性(面向全体受教育者)、全面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发展性(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开放性(注重开发学生思维方式)。一切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1]。
(一)教育信息化构建素质教育的主体作用
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效的学习有赖于学生主体的能动参与,教师和学校的作用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知识“再发现”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而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讲解者,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决定教学的内容、方法、速度,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成为消极的、被动的接受知识者,这与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要求不相符。实现教育信息化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从单纯的讲授知识转变成教学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导演、学生获取知识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信息源变成了信息控制者,为学生创新知识的学习提供环境;学生变成课堂的又一个主人,学生凭借现代化教育媒体的帮助,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种“双主”教学模式,在教育信息化的模式下,强调学习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即实现意义学习。
(二)教育信息化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将变得更加现实
网络的发展将为自主的学习方式提供物质条件和技术保证。作为学习者个人,只要拥有多媒体终端机,就可以从网络的资源数据库中非常方便地获取所需要的各种学习资源,用于个性化学习。不仅教师能从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与信息世界“中间人”的角色,帮助学生吸收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而且学生也学得更加自如,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从而得以真正实现。这将促使学生成为其自身学习进步的创造者和评价者,变“由别人教育”为“个人自
我教育”,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将有助于学生自我潜能的发掘和自我约束力的增强,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的个性化倾向,从而有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2]。
(三)教育信息化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了必需的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的教育运用改变了师生交往的方式,网络教育为师生虚拟了一个平等和宽松的交往环境,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心理的开放程度来讲,这种间接的交往方式会更自由、更平等、更真实、更和谐,它使学生打消了“面对面”交往中的种种顾虑,能够轻松地、真实地与教师交流和沟通,师生能从交往中得到认知上、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愉悦与满足。只有在这种无形交往和对话中,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才能在主动交往中得到发展。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协作、互助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挖掘学生创新潜能提供最重要的客观条件。通过网络,学生不必依赖于法定文化和法定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兴趣和基础等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得以实现,如智能导师、音频点播、视频点播、课件点播等信息化系统,为“因材施教”、“按需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个性得以自由、健康发展。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造就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个性才能体现创造性。总之,网络能为学生提供理想的服务,为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大可能性。
二、教育信息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
信息技术的教育运用是一把双刃剑,教育信息化在带来巨大的正面效应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负面影响,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应用,对教育的负面影响极大。
(一)网络教育与信息源垄断性的矛盾对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产生影响
网络教育扩大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交往的范围,同时又以信息源的垄断以及程序化等形式,在暗中萎缩和削弱潜在的批判空间,对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产生负面影响。网络在传播信息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信息垃圾和信息欺诈。反动黑色信息,淫秽黄色信息污染,对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已造成很多消极负面影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危害[3]。因此,网上行为主要取决于网络使用者的自觉性和道德责任感。在网络中,无论是操纵网络的组织者,还是低素质高手段的网民,都有利用网络技术手段伪造以假乱真的信息来欺诈的情况。在大学校园中,威胁最大的则是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欺诈和文化欺诈,这会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网络的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在信息文明中,人则通过电子媒介的“玻璃罩”观察、学习世界的一切。网络世界中人与人的交往与现实社会相比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交往范围更广的特点,一进入网络,就有机会与陌生人相识,并和志趣相同的人交流,犹如身临其境。这种虚拟世界比现实世界自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创造网络中的自我角色或随意欺骗他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这种网络交流的匿名性使大学生面对的是缺乏直接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并且人格与交往情境双重分裂的环境和氛围,容易使大学生放任自己,不再关心现实世界,而一旦回到现实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患上“网络疏离症”,从而导致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不利于他们承担本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严重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4]。这种疏离到一定程度必将导致人性的异化。
(三)网络对大学生的科学素质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直接化、形象化的特征,这容易导致学生放弃深入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网络文化的信息污染、信息爆炸干扰了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也不利于他们对知识的正常吸收。目前,我国高校也有些缺乏自律的学生直接从中国期刊镜像网站下载文章,经剪贴和技术处理后作为作业应付老师,这对他们的科学素质及业务素质将会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三、教育信息化趋势下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
要克服上述负面影响,就必须明确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不是技术至上主义教育,对技术的崇拜和过分依赖极易导致人的异化。网络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生存形态,网络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尚处在萌发状态。由于网络社会的拓荒者大多是具有“未完成性”的青少年一代,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网络社会的有序运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
(一)树立信息化环境下的素质教育观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应建立以下素质教育观:1、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教育价值观。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确立以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发展的观念,改变以往片面强调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2、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结构的人才观。成才的标准是多元化、个性化的,人人都可以走向成功。教育信息化对人才素质结构新的要求体现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方面;3、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观。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个体性和创造性,注重评价学生发展新知识的能力[5]。第四,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协作学习观。“情景、协作、会话与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学习理论特别关注学习的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景性。
(二)积极构筑网络化,创建信息化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指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信息化学习环境”不仅包括认知工具、信息资源教师、技术支持人员等物理资源,还包括任务情景等软资源,是各种学习资源的组合。由于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特点,因此,创建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必须能满足信息化教育的要求。可以这样说,创建信息化学习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也是开展信息化教育的根本保证。所以学校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实施中做到转变观念,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多媒体化,管理手段现代化,师生交流网络化,提高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并通过校园网进行正确舆论导向,形成浓厚的校园教育信息化氛围。为学校高水平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夯实坚实的基础[6]。
(三)加强学生信息知识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信息知识能力培养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检索的专业知识与各种学科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具体说培养学生以下三方面的能力:1、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学习者将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学习者必须学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2、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具有主动吸取知识的愿望并能付诸日常生活实践,要将学习视为享受,而不是负担;要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能够自我组织、制订并执行学习计划,并能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3、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的高度综合性和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出现更多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由此带给人们难以想象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领域内深刻而广泛的冲击和影响。在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大背景下,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变得至关重要,将成为学生发展和完善自我的必需。应当为我们所充分关注。
参考文献:
[1]周文军.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30):78-79.
[2]吴晓红,周桂芳,陈峰.素质教育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7,(3):126-127.
[3]席晓丽.互联网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双主体”模式的影响分析[J].教育探索,2006,(8):50-51.
[4]仇静莉,许海元.高校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6-79.
[5]方敏.新媒介文化环境下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J].江西社会科学,2007,(5):217-220.
[6]洪伟.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初探[J].理论学刊,2006,(4):68-69.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上一页 [1] [2]
【试论教育信息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研究】相关文章:
大学生素质教育基本模式研究11-15
高职院校艺术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1-24
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研究11-18
教育模式的研究12-04
试论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03-03
试论艺术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12-05
试论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11-2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