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浪潮下对手机媒体的再审视

时间:2024-07-03 20:32:4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微博浪潮下对手机媒体的再审视

  随着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继因特网之后人类历史上的新一轮科技变革开始启动,在这次变革中,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主角是一种全新的沟通和传播载体——手机。手机又被称为移动电话或者是蜂窝式便携无绳电话。保罗·莱温森认为,称手机为“cell phone”更贴切些,cell一词有三个意思:细胞、蜂窝、牢房。手机不仅像有机体的细胞一样可以移动,而且与细胞一样,无论走到哪里,它都能生成新的社会、新的可能、新的关系。换言之,手机不仅有移动的功能,而且有生成和创造的功能。“牢房”一词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手机的功能,它迫使我们保持联系。[1]因为手机,我们无处藏身,网络覆盖之处,其他人随时随地可以找到我们。

微博浪潮下对手机媒体的再审视

  一、手机向智能新媒体的跨越与障碍

  手机因为其“与使用者距离10厘米、随身相伴10小时、平均每日通话10分钟、即时响应10秒钟”[2]被誉为是与人类最亲密的通讯工具。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手机不再仅仅是通话工具,它还具有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WEB页、电子邮件、实时语音、实时影像等多项功能,成为“最智能的媒介”。从“人类最亲密的通讯工具”到“人类最亲密、最智能的媒介”,这不仅仅是几个文字或词语的变化,更大的变化在这背后——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在内的四大传媒蜂拥而至,与手机媒介开展从内容到形式的嫁接合作,预示着新一轮媒介产业间资源互补、合作发展大浪潮的到来。 大众传媒与手机的联姻,更使得我们每时每刻与整个世界保持连通状态。

  手机已经逐步由承载个人短消息的人际传播媒介向承载短消息和大众媒介信息的混合媒介过渡,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新媒体。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言的,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经由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3]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与手机媒介的嫁接使得手机媒介身上具有的大众传媒色彩更加浓厚。现在,人们通过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上网查阅信息、收发E-mail、游戏娱乐、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阅读小说、定购商品与服务等等。手机原来作为一种通话介质的定位已悄然开始改变,在移动通信运营商、传统媒体、投资商等各利益相关者的推动下,手机正在向一种新的大众媒介的方向跨越。

  手机媒介的出现,创造出一种更为方便高效的信息接收方式。长期以来,可随身携带的纸媒介是对处于移动状态的人传播信息的最佳媒介,但一份纸媒介的印刷内容是有限的,购买之后内容就确定了,不会再有变化,大多数人看完之后就会抛弃。而大多数电子媒体的接收器体积相对笨重,人们难以随身携带。相比而言手机更便携,同时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它如今已成为许多人随身携带的必备品。各大媒介只要把传播的信息内容发送到手机上,就可以保证内容的变化性和多样性,同时还有效地利用了人们的空余时间,帮助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接收到最多最新的信息,而这正是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人所需要的。

  但是对人们影响最大的目前还不是手机的信息接受方式,而是手机的信息传送方式——即手机的即时互动功能。手机极大地满足了受众在电视、广播媒体节目中的互动参与欲望,广播电视媒体因此拓展出许多新的节目形态,现在各个电视台、电台最红火的莫过于娱乐互动、短信参与的节目。办这样一档节目,既可以收取广告收入,又可以从移动通信运营商那里获得利益分成,还可以提高电视台的人气指数和关注度,这大大激发了各个电台、电视台的积极性。而这类节目的不断增加,反过来又促进了移动通讯的增值业务短信和彩信迅猛发展。

  现在打开报刊,满眼都是短信服务的广告,打开广播、电视及互联网,满耳都是通过手机短信来参加活动或与节目互动的邀请。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方式已经从最早的书信,后来的电话,渐渐地让位于这类手机信息。手机几乎兼容了以往各种媒介的传播形式,手机对媒体传播行为的介入使受众的积极性被更有效地调动起来,传播的传受方之间的界限进一步变得模糊。

  一开始的手机还定位于通讯行业,缺乏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应该有的原创内容、健全的采编体系和运作管理体系、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队伍等,这使得它有关媒体业务所有的运作,包括新闻来源一度都是依附于传统媒体或者互联网。比如说现有的手机报纸大多是把报纸内容直接翻版到用户的手机上,因而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独立的媒介产业,因此,无论是手机短信、手机报、手机广播、还是手机电视,其内容创制的依附性大大制约了其媒体功能的发挥,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短板。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作为媒体的功能不断增强,其通话之外的其他功能正在被有效的开发。

  二、微博的兴起与手机自媒体功能的加强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从这一年起,中国的微博用户呈爆发性增长态势。微博浪潮下,手机媒体自媒体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平民化和广泛化特征更加明显。在微博中,传者与受者之间几乎没有界线,转发即是传播,关注就等于群发,这种传者与受者的互动关系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 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31万增至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微博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从13.8%增至40.2%。从2010年底至今,手机微博在网民中的使用率比例从15.5%上升到34%。[4]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网络资费的下调,未来这个数字还将迅猛增长。

  微博的主要发展运用平台应该是以手机用户为主,微博以电脑为服务器,以手机为平台,把每个手机用户用无线的手机连在一起。微博之所以要限定140个字符,就是源于从手机发短信最多的字符就是140个(微博进入中国后普遍默认为140个汉字)。可见微博从诞生之初就同手机应用密不可分,更是其在互联网形态中最大的亮点。微博对互联网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建立手机和互联网应用的无缝连接,培养手机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习惯,增强手机端同互联网端的互动,从而使手机用户顺利过渡到无线互联网用户。

  手机和微博应用的结合有三种形式:1.通过短信和彩信传播。2.通过WAP页面传播:各微博网站基本都有自己的WAP版,用户可以通过登陆WAP或通过安装客户端连接到WAP版。这种形式只要手机能上网就能连接到微博,可以更新也可以浏览、回复和评论,所需费用就是浏览过程中用的流量费。3.通过手机客户端。手机客户端分两种:一种是微博网站开发的基于WAP的快捷方式版;另一种是利用微博网站提供的API开发的第三方客户端。相对于短彩信和WAP形式,客户端的形式更符合无线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因其移动,手机比一般的大众媒体更有利于在第一时间传播信息,它方便互动的特性使传播更进一步消灭了单一中心,它更方便地使大众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中心,让传播机构与传播受众之间可以双向地进行以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方式的交流,同时又能充分兼顾到使用主体的个性要求。手机确实是把“大众”媒体的传播行为进一步细化到“小众”的一个得力工具。有着这么多的优点,手机媒介自然就成为目前传统媒体最喜欢的嫁接平台,而真正能发挥手机媒体影响力的,却是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内容自制。微博时代人人都是记者,微博非常强大的即时通讯功能,在有移动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也可即时更新自己的内容。一些突发事件或引起全球关注的大事,只要有手机在身上,利用通信网络在微博客上发表出来,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目前的所有媒体。

  自媒体包括微博、个人日志、 个人主页等媒介传播,指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自媒体有别于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它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由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一种对等的传播概念。在自媒体时代,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每一个人都在从独立获得的资讯中,对事物做出判断。微博的未来就是大众媒体与个人媒体有机统一的“自媒体”,而这个自媒体的平台将主要依靠手机。

  三、手机媒体的人性化传播趋向

  从某种意义说,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是弥补之前媒介的不足。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的保罗·莱文森认为:数字时代的特征,是用视窗和浏览器选择信息而实现个人化,那么,在数字化以后的时代里,我们则期待与之类似的表现个人选择的载体。只不过将来的载体的用法不同,目的不同,结果也不同而已。[5]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6]从这个意义上讲手机媒介将是互联网出现以后,即数字化以后的新的媒体克服前面媒体不足,实现自己的一种方式。它的传播介质将更加适于信息传播。它具有自成一体的无线网络。比起有线网络的电脑,基于无线网络的手机媒介对信息的处理更加及时、迅速,互动性更强。它小巧玲珑的形体优势,使得它比笨重的电脑更易携带和装饰,从而更符合个体的需要。虽然它的受众群从时空上来讲也是广泛和分散的,但以手机号形式出现的受众比起以IP地址出现的电脑网民更加固定和容易确定,并且将受众与传者的隔离彻底抹掉。它拥有两个相对独立的话语空间,一个是点对点的私人空间,另一个是连接互联网形成的点对面的公共空间。“手机媒体”人性化传播特点正是代表未来新媒体的发展方向。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数字媒介的发展过程,就是已存在的一些媒介功能之间相互借用的过程。科技本身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它自身无法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它的存在本来就需要一些能为它注入内容的它物。任何一个媒介想进一步发展成为有体系、有影响的大众媒体,都需要有内容制造和供应的后盾,互联网已经慢慢做到原创内容越来越多,而手机由于主要还是用于通讯,因此至今只有一些人数极少的以短信写手、小游戏制作者等为主的创作群体,还未形成自成规模的行业。移动通讯运营商在将网络扩展得越来越大后,迫切需要开展有实际意义的新业务。而要是想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大众传播媒体行业为目的,手机需要有自己的采编系统,这不是短时间内一下子就容易做到,也不是当前必需的,因此,手机等数字媒介与媒体之间首先以出借平台的方式开展合作是传播发展的必然。

  但作为其他媒体的传播平台并不是手机媒介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过资本的积累和市场的磨练之后,未来的手机媒介必然建立起自己专业的内容制作队伍和服务机构,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媒体。

  麦克卢汉曾经预言“媒介是人的延伸”,他认为技术的任何进步都会使人类更有效地生活和劳动,媒介具有有机体的性质。手机媒介的诞生真正实现了人和媒体在时空中的无缝链接,让人感觉拥有和把控媒体的能力:媒介既不是和人分离也不是主宰人,而是“人的延伸”。“手机”作为讯息的终端,已经和我们的躯体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我们中的多数人基本上已是机不离身,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成为和五官一样重要的人体“第六官”。可以想见,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以传播者、以大众群体为中心的传播圈内容构建不同,手机媒体将是一种完全以个体为中心构造传播的媒体,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信息圈中都是主角,可以从自己的信息传播和接收得到想要的满足。面向所有手机媒介用户,而满足每一个个体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实现各取所需,这可能就是手机媒介的最终传播归宿。

  注释:

  [1] 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2] 张豪:《手机电视的现状与未来》,中国传媒大学数字传媒研究院报告,2006年12月14日。

  [3]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4] 参见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7/t20110719_22132.html。

  [5] 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88~289页。

【微博浪潮下对手机媒体的再审视】相关文章:

全媒体背景下的印刷媒体12-01

微传播语境下新媒体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11-20

手机媒体的移动阅读模式探讨11-21

试论新媒体下的电影营销03-28

运用微博媒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03-03

手机媒体现状及问题论文02-28

简论手机媒体现状及问题12-06

公共新闻理念下媒体公益的身份探索11-30

多媒体技术下汽车教学研究03-2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