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课堂散发圣光

时间:2024-08-27 22:59:2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让历史课堂散发圣光

        在历史课堂上,要想让学生生命中有绿色,必须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僵硬的教学,学生的求知欲不强和学习兴趣不浓。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严重的压制和损害。因此,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求知欲势在必行。
        那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不揣浅薄,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一些方法。
        一、历史教学中的有质量的发问
        在课堂上,没有老师提问的课堂就是所谓的“一言堂”,这样的后果可想而知,学生的积极性就没有发挥的机会,当然有提问的课堂也未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当今的课改的形式下,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一大课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课堂上要有巧妙而且有质量的提问很有必要。
        那怎样才能设置巧妙的疑问,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有质量的问题呢?从历史人物的心理视角精心设问,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这样设问,会把学生带入某种心理体验中,将自己置身于历史情境中,自觉在心理上认同和扮演这一历史人物,体会、感受这一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明白许多道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略举一例和大家进行商榷。如在讲完《辛亥革命》基础知识时问:你是说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认为它失败了?你说它成功了,成功的理由是什么?你说它失败了,失败的依据是什么?这样学生就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迅速的回忆学过的相关知识,然后再思维整理,学生就会做积极的辩论,有的学生说辛亥革命成功了,原因是它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有的又说:“还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有的同学说:“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又有的同学还有另一种观点,说辛亥革命失败了,理由是说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最后他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马上有的同学又补充说:“从根本上,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性质。”最后老师给同学们做总结,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主要从它的历史功绩能够说明,说它失败了,主要能从它的革命果实被窃取和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证明。
        通过上面例子,我们能够看出怎样的问题才算有质量的问题,首先要以基础知识作为切入点,问题的答案里能尽量含括重要知识点,然后能充分的调动学生,还有要给学生做简要总结,让学生明确答案,让学生能够得到问题的归宿。
        二、历史课堂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课堂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地方,在课堂上,要尽量引导做好这一工作,实现课堂这一阵地的教学功能。       下面结合一例谈一谈这方面的问题,希望广大同仁们不吝赐教,笔者在讲到“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工业的历史命运”这一节的时候,有的学生提到了“为什么中国的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会有这样的特点——轻工业显著,重工业薄弱?”同学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很好,那我们应怎样引导呢?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让学生们思考“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什么条件?”学生们回答:“资金、劳动力、市场和技术,也就是所谓的资本原始积累,”所以同学就得出了中国的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会有这样的特点的答案是资本原始积累不充分,我给予了总结是中国的近代资本主义是先天不足,然后我又给予了引导:“还有后天的原因吗?”同学们马上又想到了“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工业兴起时的背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又进一步问:“中国的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工业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有什么命运啊?”
        三、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投影、录音、录像、微机的演示,扩大和改变视觉和听觉途径,提高视听效果,再现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情感的熏染中,在情境的氛围中感知历史,陶冶性情,激发情趣,活跃思维。尤其是计算机程序教学,可将教师的思维过程用计算机的画面和文字体现出来并形成教学软件,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很多较深刻的现象痕迹,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可使更多的学生有思考和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增加课堂的活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而且教师可以把教学的静态设计和动态设计结合起来,形成活而不乱的课堂教学,增强师生的热情和参与兴趣,使课堂教学显露出无限的生机来。例如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与性质,教师在运用微机设计的战争形势与战争路线图及展示了战争的局面后,向学生提出假想,根据当时战争的形势分析,一战结果是必然的吗?如果你是德国的总参谋长,你是否有办法来赢得这场战争?可从战略上,外交上考虑,然后又提出,如果你是法国的统帅,你将如何对付这位德国总参谋长的办法?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得非常热烈,想出了很多办法,提出了很多设想,最后教师指出,战争的结果不是必然的,但无论哪一方胜利,都不能改变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通过这样的讲座与分析,学生不仅加深了印象,而且活跃了思维,锻炼了表达与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对提高教学质量会产生积极作用,会使历史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在学生想知道还不知道时,及时、热情、耐心、巧妙的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不但满足、强化和鼓励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使他们在自己的活动中增长了才干,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效果。

【让历史课堂散发圣光】相关文章:

构建活力实效的历史课堂11-26

谈历史课堂语言的表达艺术11-20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思考03-12

如何打造和谐的历史课堂教学03-17

优化历史教学过程 实现“高效课堂”11-18

历史论文:探索适合历史自主有效课堂模式的几点想法12-02

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12-05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活跃课堂的策略12-05

家系痛风与散发痛风的临床特点研究03-2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