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时间:2024-09-28 21:18:4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发展目标的确定是由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目标决定的,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教育战略目标要求的。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因此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出来。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中小学生无论是在智力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加强对他们的习惯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现在教育面临的问题是,孩子的重心都倾向于成绩,多数学校和家长都把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换句话说,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即便有一些小的缺点,老师和家长也可能因为他的成绩而忽略或者淡化了,从而小事化无。但实际上我们在教学的长期观察中发现,往往是许多平时成绩不错的,老师和家长引以为豪的学生最后却经常让人大跌眼镜。相反,那些平时成绩一般甚至让老师家长头疼的孩子,长大后都表现不错。原因不难理解,同样的一件事情被我们教育者,包括父母和老师带上了有色的眼镜来看待,因为成绩不好,从而被夸大了缺点的孩子比那些成绩好的孩子多上了不少的思想教育课,在他的意识深处,好习惯的培养多于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在路上和老师打招呼的学生这样的孩子比较多。 
        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我们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的评判标准时成绩,而对成绩差的学生的评判标准是品德,因此成绩好的学生却出现了道德缺失的问题。那么走向社会的这一代人有一部分人是高分低素养的。现在很多人都叹息社会上道德标准的丧失,归其原因,既有社会上物欲膨胀的影响,也有教育的缺失。长期以来,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多注重于用说教或抓典型、树模范、大张旗鼓地搞宣传的方式进行品德教育,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却忽视了对个人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养"。而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
        二、养成教育的做法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因此中小学的养成教育应该更多的注重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从小事做起,所谓"习惯成自然"。比如孩子上幼儿园时我们教育他同学之间要相互友爱,互相帮助,那么他就不会是一个爱惹事生非的孩子。上小学了我们会教育孩子尊敬师长,主动问好。不拿别人的东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他就会是一个懂事而独立的孩子。但是到了中学,很多学生却走了下坡路,连最基本的上课要坐端正,不能交头接耳说话都做不到了。我们在上课时刚讲过的,课下他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所以一种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对学校而言,老师的关爱沟通对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很关键,有很多坏习惯他自己都知道,让老师也头疼的是屡教不改,批评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但是如果得到老师的关爱和指正,被包容和理解的孩子更容易改掉错误。
        身教重于言传,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对自身的问题重视不够。认为孩子在家表现很好,在学校老师夸大其词,在校外打架斗殴是学校教育不当,殊不知,多数孩子对父母的言行耳濡目染,潜意识下养成一些不良习气。父母平时与哪些人交往,做哪些事情甚至对待事情的态度都会影响孩子。所以父母应该收敛甚至克制自己的言行,减少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三、养成教育的意义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贯彻养成教育义不容辞,通过教育贯彻教育强国战略,通过育人提高国民素质。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要成为一个人才强国,任重而道远。由"人口"到"人才"要靠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的保障。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才能保障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功的人格,人日常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道德判断之类的理性使然,更多的是习性使然。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就是其品德、人格的体现;国民的行为习惯,就是一个国家道德水准的体现。所以,注重养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培养公民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教育现代化,才能保证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实现。

【浅谈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相关文章:

浅谈烹饪职业教育中养成教育的应用12-10

浅谈中小学生如何快乐学习音乐03-28

浅谈关于国外中小学生抑郁的团体干预方案研究12-06

浅谈口语交际课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训练策略12-04

试论幼儿的养成教育12-09

浅谈《易经》与管理06-19

浅谈自首的成立03-30

浅谈沟通管理11-30

浅谈网络教学12-0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