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语文学科的课程改革

时间:2024-10-11 20:25:0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探究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语文学科的课程改革

    摘 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正因为如此,当前的高职院校中公共基础语文学科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之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地位十分尴尬,常常被压缩再压缩,甚至被砍掉干脆取消。实际上语文学科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课程含有十分丰富的人文思想,对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出调整,以适应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 语文学科 课程 改革 方法
    当前在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驱使下,高职语文类课程的地位更加岌岌可危,有的学校干脆就砍掉了这些课程。语文类课程既没有“思政课”的权威性,也没有“英语课”的尚方宝剑,因此想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得到学生的喜欢、变成为学生上大学的必修之课,就必须进行深刻的课程改革,且这种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职语文类课程尴尬处境原因的探究
    1、高等职业教育“工具意识”的影响。
    教育的“工具意识”是仅仅从掌握和运用工具的角度来看待文化的功能,在传授知识和传播文化的过程中重视传递“工具”而忽视了人文教化,教育的“工具意识”在市场经济中不断被加强。在“工具意识”影响下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心日益偏向于智力和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了人文教化,是强调文化的“工具价值”而忽视甚至挤压文化的精神价值。
    2、高职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局限。
    高职院校采取“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种瞄准职业或职业岗位的需求、强调职业技能的“专才”教育定位的理解,往往因为注重强调学生技术、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呈现了明显忽略的倾向。多数高职院校重技能、轻素质的教育定位,使各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一落千丈,使高职语文教育陷入了困境。
    3、语文类课程自身的定位不清晰,教学方法单一,教材落伍。
    有人称大学语文类课程为“高四”语文,认为大学的语文类课程是高中语文的延续,教学模式、方法都沿袭初高中的教学,教学内容枯燥、单调,和我国当前空前繁华的学术研究脱节甚远。虽然几易教材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严重束缚,仍然没有冲破应试教育的模式,教材存在着通病,即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注重知识的传播却忽视了文化的传承。    
    4、大学生群体的功利化思维。
    学生的功利化思维与整个社会对待语文类课程的态度密切相关。在确定语文类课程的功能时,人们通常会从表达的功能去考虑,忽视了语文对人的培养和提升。人文素养不是可以简单养成的,语文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也就是文化的作用。
    5、社会文化视角缺失。
    文化不是一种实用工具,而是通过具体的人来体现它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的价值是无限的。大学语文类课程作为这种传递文化价值的载体在逐渐衰败之时不得不让我们看到这种衰败的背后社会文化视角的日益缺失。
    二、高职语文类课程开设根本目的的探究
    1、高职语文学科是一门面向高职学生开设的、以人文性为基底并呈现通用性、工具性、职业性特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职业性是高职语文学科与其他各层各类语文课程的区别性特征,高职语文类学科是为高职学生适应就业需要、适应岗位和职业转换需要,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的素质教育课程。
    2、语文学科的教育内涵十分丰富。
    语文学科不仅是对人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且包括文化价值,它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增强人的想象力,发展创造力,培养思辨能力,将人塑造为较为完整的人,不再是一个单向度的人,而是全面的有着丰富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的高素质的人。
    3、语文学科具有“载道”特征,这决定了语文教育还兼具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功能。 
    高职学生的德育培养仅仅只靠每周3节或4节的思政课是远远不够的,而语文的“载德”教育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之中,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因素来实现的。因此,高职语文教育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又一个重要动力,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共建大学文化氛围的不可缺失的通识教育课程。
    三、高职语文类课程改革出路的探究
    1、强化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
    高职语文类学科应明确课程定位,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注重研究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创新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己任。   2、改变对高职教育及其培养人才规格的认识。
    高职教育虽然是以面向生产一线和基层管理岗位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使命,但面对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和员工精神品质的事实,高职院校还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办学根本任务。
    3、改变高职语文类课程的“西宫”地位为“正宫”,使其成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人”,一个人只有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才能成为一个全面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是各类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语文教育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是传承人类文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重要武器,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4、不断拓展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综合性、拓展性和应用性。
    要充分利用文本内容丰富多彩的优势,把“单一型”变为“综合型”的新课程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学科分界,兼顾语文的审美性、历史性、思想性,达到文史哲融通的境界。这样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真实有效地培养起来,语文类课程的教学才能冲出以往的尴尬困境。
    5、要对语文类课程本身进行全新的定位和改革,切实地从教学出发,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
    (1)在教学中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精神诉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2)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
    (3)教学手段采取传统的黑板与现代的多媒体相结合,增强动感和形象思维,扩充授课信息量,活跃课堂气氛。
    (4)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落实到“教什么”上。高职语文类学科的内容要在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重素质和能力训练,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摆在首位,结合专业特点,凸现职业指向,围绕学生的职业需求组织教学。
    6、要协调好文化素养熏陶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关系。
    要突破在教育中存在的“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素养”的错位和扭曲,加强从语文知识向文化素质的内化。要由知识的梳理到人文精神的解读,从文本的情感感染到思想的深层解剖,必须兼顾文化素养的提升和语文学科基础技能的学习,不能有所偏颇。以思想文化素质的培养为核心,加强语言文字的表达,以“精神成人”为核心,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是语文类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育本身是发展变化的,不是凝固不变的教与学,更不是在自身停滞不前的情况下来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不断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就是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语文学科教育者更要在这样一个不利环境中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真正将语文类学科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江景平 周钟鸣 朱萍华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非中文专业)探索之一[J].中国教育导刊,2005(6)。
2、江景平 周钟鸣 朱萍华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非中文专业)探索之二[J].中国教育导刊,2005(7)。
3、董渊 和谐社会语境下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8(18)。
4、朱丹 只有科学定位,才能稳固地位——“大学语文”如何走出困境[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5、史灿方 大学语文改革的理念反思。 

【探究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语文学科的课程改革】相关文章:

工商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03-25

新课程改革下英语写作教学探究11-19

课程改革下的听说读写探究论文03-18

谈谈工商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2-04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11-18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创新11-14

浅谈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改革视域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11-18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03-29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03-2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