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我的教育案例研究

时间:2024-09-12 09:13:1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润物细无声-我的教育案例研究

        当今,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是衣食无忧、生活富足。享受式的生活导致他们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缺少吃苦耐劳精神。他们静不下心来,学习浅尝辄止。由于缺乏意志品质的磨练,他们往往心理脆弱,经受不了失败与挫折;考试成绩不理想,作业完成不了,受到批评约束,同学之间闹点小矛盾等等都可能造成心理问题。
        案例情景描述
        张远,一中2010 届17 班毕业生。当初他是以优异成绩首录进入一中的。可只一个学期,成绩一落千丈,而且变的很叛逆,处处与老师作对。在我教到他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就是他的叛逆引起了我的注意,如上课看小说或者睡觉,课下交不上作业,责问他为什么这样,他总是不搭理你。为此我常常生气。询问同班的几位老师,也深有同感。他到底是怎么了?是谁折断了他正在翱翔的双翅?是谁让他的生活变得这么压抑?
        我想张远之所以变成这样,肯定是受过打击或遭遇过某种挫折,身为教师有责任挽救这样的学生,不能任其自生自灭,否则耻为人师。所以我决定真正地走进他的心里,看看他到底想的是什么。首先我找了他班主任要了他的学习档案,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后来我又与他父母联系了几次,经过多方了解,才逐渐感悟到他一天天堕落的原因。
        原来初进高中,天真的张远并没有觉察到任何变化,微笑着面对每一天,课堂上他总是洋溢着求知的渴望。可时间一长,随着竞争对象的增多,学习任务的加重,他忽然发现自己的成绩已没有初中那么显眼,在同学中也没有以前那么让人注目了,这给天性好强喜欢张扬的张远带来了沉重的失落感。他开始变得沉默了,也更加勤奋刻苦了,但进入高中的第一次段考,他的成绩在班里明显退步了。他的父母知道后大发雷霆,不分三七二十一,就狠批了他一顿。老师们也找过他谈话,但差不多也都是责问,认为他没好好学才这样的,所以张远变的更加沉默孤僻,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
        案例分析讨论
        张远的经历让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东方时空》的一句广告词,即“沟通从鼓励开始”。对于这句话我常听常有新的启发,通过鼓励,让学生有春雨化物的温暖,是打开学生心结的钥匙。张远的成绩退步,老师家长其实都知道,都想让他把成绩提上去,但又都犯了一个类似的错误,就是双方缺少有效的沟通,张远那时真正需要的是有人给他加加油,鼓鼓劲。
        所以,我首先在班内对所有的同学谈了一次,只记得当时我谈的很诚恳,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投入。我注意到了张远,他听的尤其认真。然后我又用书信的形式对他进行了劝导。也许还从来没有人以这种方式和他交流,他很快的回了信。最后我们进行了面谈,谈话的方式是以朋友的身份进行的,谈话的地点甚至不在让人感到压抑的班级或办公室,而是选择了操场。经过不断的开导,他终于向我敞开了心扉,说了他的故事。       后来张远同学的变化很大,他的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脸上也恢复了往日的自信,当然成绩也逐渐进步。2007 年高考,考入了南方一所知名的大学,圆了他的梦。
        其实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都会碰到一些接受能力强,领悟能力好的学生,对这一部分学生,自然关注很多,但主要采取课上多提问的方式。课下与他们沟通却很少,认为他们各方面做的都很好,不需要交流督促,属于让老师放心的学生。殊不知这种做法无形之中也会使一些优秀生沦为普通生甚至差生,所以这些优秀学生也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肯定。
        同时,在一个集体里,还有一个易被忽视的群体,他们有潜力、有基础,但不善于表现自己。有时老师的一句不在意的话就伤了他们的自尊,就把他们的积极性给挫伤了,他们有可能就胆怯了,退缩了,止步不前了,逐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现实教学中碰到不少这样的学生,我记得有位叫胡斌的学生,刚入校时,成绩还可以,但随着环境和学习内容的改变,渐渐的感到力不从心,于是就变的沉默寡言,不好问问题,成绩越来越差。于是我就和他谈了一次,刚开始什么也不愿意说,但最终我用诚意换得了他的信任,这才知道有一次老师问问题,他回答不上来。这位老师说了一句让他泄气的话:“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还能干什么呀!”毫无顾忌地挫伤一个学生的自尊,这应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无法原谅的过失。
        一个学生,不可能全是优点,没有问题的学生是大的“问题学生”;同样,一个学生,不可能全是缺点。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尤其差生,更需要老师的注目,老师的关心和鼓励。每个学生在上学的第一天都是高高兴兴来的,都是非常热爱学习的,所谓的“落后学生”只是在经受了学校一次又一次的测试后,让他过多地品尝和体验了失败的滋味,次次落后才一不振,屡屡打击就一落千丈,所以才会变得过分地敏感和自卑起来。所以老师要试着关注这一群体,用鼓励打开沟通的窗口,告诉他们,他们也是好样的。
        案例分析反思由是,我想到了,教书育人如同培育五彩鲜花。学生如一盆盆正待开放的花儿,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健全的、有尊严的,都有他们存在的价值,都能绽放出美丽的花儿。既然如此,就让我们一视同仁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因材施教中实现教育的平等——不管是优秀,还是暂时落后点的。学会用鼓励的方式与学生沟通,真正走近学生。
        就在前几天,在我现在任教的高一20 班,我利用批改作业的时机,給20 班的每一位同学写了一句话,以“你在老师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为主题,同学们纷纷抢着看。比如我给成绩暂时落后,但非常乐观积极的一位男同学写道:“和你做朋友很快乐。”又比如给平时显得比较内向,但好学上进的一位女同学写道:“外表文静,内心却有火一样的热情”等等。当我再一次进入教室时,我发现学生们脸上都洋溢着微笑,这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何乐而不为呢?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期望多高,表现就有多好。教师的一句赞美之言有时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不吝啬对他们的夸奖和鼓励,这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学生与我们的美好期望正在接近。一根竖起的拇指,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声无言的鼓励,能开启一个心扉,能打动一个心灵!

【润物细无声-我的教育案例研究】相关文章:

工程专业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03-29

mba论文案例研究法介绍03-20

案例教学法在幼儿教育学中实践研究论文01-17

润物细无声-我的班主任工作点滴12-03

优化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案例研究12-02

漫谈教育案例对管理的意义的论文03-22

教育模式的研究12-04

法务会计案例教学模式研究11-16

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之案例研究11-2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