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观念 创设高效课堂
在大力推行回归教育本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要一改以往那种熬时间、拼体力的学校教育,更新教学观念,创设高效课堂势在必行。这已成为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还要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核心呢?一、必须弄清高效课堂的指标
高效课堂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
转变学习方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作为教师,首先得转变自己的角色,要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创设“自觉学”、“自己学”的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此乃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总之,要让自主学习模式把课堂完全变为学生的舞台。
2.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这无疑是高效课堂所不可或缺的。
3.创设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切不可“画地为牢”、“惟我独尊”,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可以自由随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4.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从而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做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学”这一教学的真谛。
三、优化课堂的微观结构,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障。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优化课堂微观结构的核心环节。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备课须做到三点,即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算得上充分备课。
四、高效课堂还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方式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为此,我们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引导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谓“教育就是把人变成人,培养完整的人”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就让我们抱着吸纳改革的态度,博采众长,将课堂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转变教学观念 创设高效课堂】相关文章:
转变教学思维 探索高效课堂03-29
转变教育理念,打造高效课堂论文12-15
创设问题情境 引领高效课堂12-11
对高校体育教学观念转变的几点思考02-23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适应课程教材改革11-21
新课标下如何转变体育教学观念02-21
优化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11-21
转变教学旧观念 适应课改新形式03-03
浅谈转变课程资源观念 活用物理教学资源11-1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