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4-09-03 19:03:1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在全面推行新课改的背景下,甘肃省陇西二中2009级(8)班立足高考,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弥补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跛足现象,从而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时成立了“互助合作,共同提高”的学习小组,进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虽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但是也存在问题,本文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互助合作 问题 对策
基金项目:2012 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S[2011]GHB139 研究成果
        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实践中永恒的话题。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和陇西二中实施优质高效课堂改革的背景下,作为班主任老师我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在2009 级(8)班在高一新生入学时就立足高考,为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弥补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弱科现象,及时成立了“互助合作,共同提高”的学习小组。经过三年时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已初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为了总结经验和完善不足,提升教育教学理念,促进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更好的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程序实施的基本要求
        互助合作学习模式是易于操作和实施的学习程序,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根据学情,科学合理的调整好座位,利用原来传统的座位,四人(后两个座位)为而一个合作小组,采用同桌帮扶,异桌互动(前后相邻)的合作形式,即AB/AB 同桌AB、AB 相互帮助,异桌AA、BB 互助。科学合理的安排互助合作学习形式,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尖子学生驱动学困生,明星小组带动待优小组的双向驱动,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全班学习成绩的良好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进过近三年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和探索,我班在开展“优质高效,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近一个学期我在本校对此教学模式在师生中进行调查访问,发现在这期间也存在一些问题。
        (1)主动性不强,参与意识不高。
        由于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情趣不高,主动参与小组学习讨论的意识不浓,思维不能引向深入,学习效率低下。
        (2)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开展互助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尖子学生担心帮扶学困生怕占用自己的学习时间,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发展,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活动的持续开展。
        (3)学习小组内部组长责任不明确,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学习小组内部选的小组长和学科组长责任意识不高,协调能力有限,导致小组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效率不高,合作的成果有限,表面在小组合作其实质在各自单干。
        (4)分组不够合理科学。
        有的学习小组学科优势搭配不够合理,以致是有些学科的讨论不能有效的开展下去,达不到优化组合的效果,从而浪费了许多大好的时间。        (5)合作习惯未养成。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常发现学生并不知道怎样才能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出现这种情况,一是之前长期的传统教学不重视学生交际技能的训练;二是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人意识较强,普遍缺乏合作意识和机会。这时学生相互之间就显得生疏,他们不会意识到合作学习将带给自己的好处,所以就不会主动学习社交的技巧了。
        (6)评价体系不健全,随意化现象严重
        教师依然关注少数个体学生评价,忽视小组整体评价;依旧注重学习成果评价,忽视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技能、合作学习过程评价;仍然重视课堂随机评价,忽视即时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结合;仍旧那么注重外在行为评价,忽视学生心灵评价。
        三、应对策略
        1、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引导学生懂得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弥补自己知识的缺陷,而且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讲解讨论变得更深更透彻。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提高后,参与学习讨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性会不断增强,确保合作互助学习可持续的发展。
        2、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班主任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 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3、制定合理的合作学习的制度。
        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4、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5、实行捆绑式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三是重视个人学习成绩与对小组的贡献相结合。特别是尖子学生在学校的各种福利政策和助学金的评定中优先考虑,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参与互助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小组活动有效的开展。
        6、定期召开学科骨干和学习小组总结会。
        每周班会时定期对上周学习小组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小组会议进行研讨,要求每一个组长要增强责任意识,明确职责,把班主任的要求和整改措施及时贯穿到合作学习过程中去,确保互助合作活动更有成效的开展。

【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相关文章:

浅谈听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11-20

幼儿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12-07

浅谈基础外语教学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12-08

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应对11-21

试论大学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12-05

论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11-21

会计毕业论文答辩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02-27

现行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11-19

我国建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11-1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