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摄影追踪显示媒体责任

时间:2023-03-22 17:35:5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摄影追踪显示媒体责任

       在当前视觉影像大发展的背景下,摄影追踪报道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表达方式,已经逐渐渗透到现代媒体的发展中,通过创新和开拓,摄影追踪报道对新闻传播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它不仅体现在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受众的关注度上,更多的是通过逻辑性影像的实证,留存历史影像、彰显媒体责任、引导社会舆论,全方位服务受众,最终体现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和价值观,成为当今责任媒体的核心武器之一。镜头追踪记录生活变迁摄影追踪报道通常反映的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新闻事件,由于视觉影像的形象性、逻辑性、瞬间纪实性等显着特征,会对受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其无法抵挡的视觉画面对受众所产生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往往会高于线性的文字报道。摄影追踪报道的记者除了需要具备摄影技能外,还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永不言弃的敬业精神,否则,很难持续不断地追踪下去,即使能追踪下去,也很难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和宏观的历史深度。

论摄影追踪显示媒体责任

       2011年6月11日,连云港《苍梧晚报》,用一个整版刊登了笔者的摄影追踪报道《四胞胎的幸福生活》,这组专题的拍摄,是缘于连云港港口的一对普通工人夫妇当年生了四胞胎,笔者在接到这个爆料后,考虑到连云港港口本身就是当地发展的一个缩影,而普通工人家四胞胎的成长过程,则更能代表着一个港口城市的“成长”,于是,便有了一个记录的“由头”。从2000年开始记录四胞胎的出生,到如今,已经历着12年的漫长过程,笔者通过年复一年持之以恒的摄影追踪,真实地记录了四胞胎日复一日的成长过程。在记录过程中,这些影像也折射出了连云港港口普通工人家庭的生活变化和社会的发展进程。现在,当年的普通工人程康,不仅开始拥有了自己经营的企业,而且,收入也较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住房也从十几年前与父母合住在连云港市连云区中山路边的一处半山腰的偏僻旧民居,现如今已经搬到连云区中心区的新建高层楼房,前不久,他们还购买了私家车……说实话,《四胞胎的幸福生活》的拍摄过程是艰苦的,但当我把十几年来拍摄的照片串连在一起细细品味时,它们都已经成为笔者摄影生命中一段温暖而难忘的人生记忆。十二年的影像记录,常常让笔者感受到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也让笔者深刻地感受到自己镜头中的历史价值和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下一个十年,我还会用手中的镜头,继续记录四胞胎的成长,记录我们这一个港口城市的辉煌明天。

       影像留存历史记忆当许多人对笔者十二年追踪四胞胎赞不绝口时,笔者却联想到被誉为“中国追踪摄影第一人”的浙江日报老摄影记者徐永辉,他的摄影追踪报道,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农村几十年的历史变迁,他用摄影照片留存了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忆。徐永辉先生有一组很经典的摄影追踪照片:《一户农家五十年》,从1950年起,每年他都会抽时间到农村记录下叶根土一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事件,特别是生活中所发生的发展变化,并以点带面,从中反映出中国农村的点滴变化。原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老会长蒋齐生说:“1950年2月,徐永辉拍了一张普普通通的照片———叶根土一家合影,竟在1994年成了全国性的大新闻,这是什么道理呢?我读了一些报道,感悟如下:一张普普通通的照片,如果真实地反映了现实历史,它就会成为一种有社会历史意义的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历史的变化,而增进其价值。”徐永辉对叶根土一家的拍摄历程,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新闻摄影反映现实、推动现实与保留现实的特性与功能。徐永辉先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用生动的视觉引导和独特的报道方式,潜移默化地让读者感受到人们所经历的翻天覆地变化。对于这样看似平常,而许多新闻摄影人又无法做到的事情来说,实际上是不平常的,因为追踪报道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没有坚强的毅力,没有记录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确是一般的摄影人或者摄影记者难以长期坚持下去的。

       当然,可以作为摄影人追踪的题材其实非常广泛,如美国摄影师斯坦·伽兹选择了外太空天体光临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无数美丽的伤痕———陨坑,他坚持不懈地将其作为自己的追踪拍摄对象,从2003年起,花费六年时间,拍摄下了全世界多个“天地大碰撞”的产物。伽兹儿时就对陨石着迷,小时候,作为地质学家的父亲,常带他去各地寻找各种稀奇古怪的陨石。伽兹说,在他的摄影作品中,包含了对生命、死亡和脆弱的理解。“陨坑对一些土着人来说非常神圣,或许其中隐藏着关于生命起源的秘密。”现在,伽兹对陨坑追踪拍摄多年的影像资料,已经成为人们研究天文、地质和历史的一笔宝贵财富。所以,从宏观的历史价值来说,摄影追踪所留下来的影像资料,积累了整个一个时期的历史变迁过程,其影像不仅仅是属于媒体的,更应该是属于我们这个世界的。全方位服务赢得受众摄影追踪报道也是实现媒体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服务受众、赢得受众的有力武器。2011年年底,连云港《苍梧晚报》开展的一场以媒体为主体,帮助菜农渡难关为主题的“爱心大白菜”大型公益行动,在全社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被普遍认为是当前媒体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一次成功实践。而在此次采访报道中,笔者一直带头奔走在最基层,在广大菜农最需要的地方,脚沾泥土,心系百姓,在报社领导和编委会的支持下,笔者利用摄影追踪报道方式,紧密配合文字调查,组合形成了强大的新闻舆论传播合力。去年,素有“大白菜之乡”美誉的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镇出现了大白菜丰收后却烂在地头无人问津的现状,面对数千亩大白菜烂在地里的窘境,海州区新坝镇菜农们实在坐不住了,为了减少损失,该镇的菜农们通过《苍梧晚报》热线电话发出紧急求助,希望媒体能够帮助他们将大白菜销售出去,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笔者接到菜农的反映后,立即赶到现场,在与菜农们促膝谈心的过程中,一位菜农的妻子在田头忍不住伤心地落下了眼泪,笔者立即抓拍下这个令人然泪下的瞬间。随后,笔者又跑遍了海州区新坝镇的多个大白菜重点生产村,开始详细调查了解菜农们所面临的现状,以及产生大白菜大丰收后却无人问津的具体原因,并请教农业专家,寻找解决的办法。

      11月30日,《苍梧晚报》以《白菜烂在地里菜农伤心落泪大家搭把手助菜农渡难关》为题,图文并茂地刊发了笔者拍摄的一组视觉化照片和采写的调查报告。此后,笔者又在《苍梧晚报》总编辑谈虹和编委会的全力支持下,连续用摄影追踪报道和文字报道交叉组合的方式,策划报道了以“爱心菜,暖港城”为主题的“爱心大白菜”大型公益团购行动全过程,现场抓拍了菜农们从村里运来六大车大白菜到报社广场进行爱心团购的整个系列感人场景,在当天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里,“爱心大白菜”就被爱心市民抢购一空。在报道时,《苍梧晚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和多个版面,以视觉化组图形式报道了“爱心大白菜”的行动盛况,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在此后的十多天时间里,笔者又相继拍摄和撰写了《如潮爱心市民打爆晚报热线电话》、《爱心菜,让港城这个冬天不再冷》、《随菜农进城送上“爱心菜”》、《新坝菜农终于露笑脸》等多篇连续摄影追踪和文字系列报道。在那一段日子里,笔者天天奔走在乡村第一线,始终关注和追踪着“爱心大白菜”公益行动的每一步进展情况,用自己的镜头和笔,尽自己所能,实实在在地帮助了菜农,为新坝菜农们分了忧,解了难。当看到新坝镇通向市区的公路破损严重,菜农运输大白菜进城十分困难,笔者又及时用摄影的形式,对新坝的路况进行了报道,迫使有关部门及时为新坝镇修了路,保证了菜农的大白菜顺利运输进城,送到爱心市民的手中。

       在“爱心大白菜”摄影追踪报道过程中,笔者拍摄的首尾照片,恰好是新坝菜农从开始的满脸“愁容”,到后来脸上绽放出的“笑容”,这一直观、生动、形象化的视觉转变对比,给广大受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实践证明,摄影追踪报道是彰显媒体社会责任的核心武器,也是现代媒体值得借鉴的一种突破性的视觉表达方式。

【论摄影追踪显示媒体责任】相关文章:

论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08-04

论和谐社会建设中高校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08-21

论析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08-22

论失眠的治法05-03

论和谐教育实践08-23

论新时期的班级管理05-28

浅谈从脾论治高脂血症06-11

论企业管理之道06-12

论汉代丧葬文化意识08-02

论教育人伦体系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