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简论湖州市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初探
论文摘要:服务外包是相对于制造业外包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业态,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作为全球外包市场的一支新生力量,中国无疑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位处长三角的湖州如何乘势而为、借势而发,在规模、交付能力、品牌形象等方面成为服务外包的领先地,认为建立适合湖州市情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有效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务之急。
论文关键词:服务外包;湖州市;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服务外包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及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服务外包已成为推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机遇。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新业态,浙江省湖州市服务外包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在规模、交付能力、品牌形象等方面与北京、上海、苏州等国内领先外包地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以外,专业化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湖州服务外包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探索适合湖州市情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服务外包是相对于制造业外包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业态,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上世纪80年代,随着制造业转移高峰期过后,许多国际大公司为进一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环境应变能力的目的,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共性、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这一发展模式称之为服务外包。服务外包主要有信息技术外包(ITO)、商业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三种形式。ITO是指服务外包发包商以合同的方式委托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提供商,向企业提供部分或全部的信息技术服务功能。如:软件开发服务、网站建设服务、商业尽职调查、异地市场研讨、供求配对平台、网络资讯服务等。BPO是指服务外包发包商将一个或多个原本企业内部的职能(后勤管理、财务会计、人力资源开发等)外包给外部服务提供商,由后者来拥有、运作、管理这些指定的职能。如:注册管理服务、办公室租赁服务、电话代接代转、异地商务秘书、会计报税代理等。KPO是一种帮助企业研究解决方案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经过即时、综合的分析、判断和研究解释,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作为发包企业进行决策的依据。如:专业策划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培训服务、政策法规调研等。根据服务外包承接商的地理分布状况,服务外包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离岸外包、近岸外包和境内外包。离岸外包是指转移方与为其提供服务的承接方来自不同国家,外包工作跨境完成;近岸外包是指转移方和承接方来自于邻近国家,近岸国家很可能会讲同样的语言、在文化方面比较接近或相类,并且通常提供一定程度的成本优势;境内外包指转移方与为其提供服务的承接方来自同一个国家,外包工作在境内完成。
一、湖州市服务外包产业现状
(一)业务领域逐步拓展
目前,浙江省湖州市服务外包正呈现出信息技术外包(ITO)发展较快、业务流程外包(BPO)领域不断拓展、知识流程外包(KPO)高点起步的发展态势。其中,信息技术外包(ITO)占主导地位,2010年合同执行额约占总额的61.18%,业务已涵盖软件研发外包、信息技术研发服务外包;知识流程外包(KPO)主要涉及生物医药研发、动漫及网游设计研发、工业设计等。2010年,湖州市服务外包合同额累计达到3269.8万美元,同比增长232.1%,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2000.4万美元,同比增长103.8%;其中,离岸外包合同额1024.2万美元,离岸执行额774.2万美元。离岸外包市场主要面向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岸外包企业主要承接上海、江苏等地的业务。
(二)园区建设扎实推进
湖州市服务外包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园区为主要载体的集聚发展格局。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太湖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吴兴区的湖州多媒体产业园、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已纳入第一批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区。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打造南太湖科创中心、南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创业园、创意产业园区、物流综合园区等产业集聚新平台,其中软件开发与信息处理服务、医药研发和动漫产业三大领域是该区引导和培育的重点。截至2010年底,全市在册服务外包企业已达到74家,较2009年底增加24家,已经形成一批具有从事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骨干企业。中科院湖州营养与健康科学中心、海瑞网络科技、深蓝计算机、瑞万思、太极信息等信息软件服务外包企业;赛尔迪、协和干细胞、金时代生物、江南生物等现代生物医药企业;世博计算机、飞天影视动漫等动漫创意企业;华安物流和一通物流等现代物流企业的领头作用明显,带动了湖州市服务外包产业的较快发展。
二、湖州市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现状
据统计,湖州市从事服务外包人员共计2万多人,其中,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太湖科创中心75%以上从业人员均在本科学历及以上;湖州多媒体产业园致力于引进从事呼叫中心、数据处理、多媒体产品的研发生产、动漫影视作品的创作等专业人才,涉及生物医药、动漫、IT、物流和信息服务等领域。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方面湖州师范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均已成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湖州市服务外包发展起步较快,但在人力资源方面与周边先进城市比较,尚缺乏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及相应的人才培训中心、缺少高层次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和基础性人才。第一,懂技术、精外语、善管理的高端复合型、国际化外包项目管理人才十分短缺,造成企业项目开发效率不高,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第二,与服务外包领先地相比,湖州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在语言、文化上的基础条件,使其在与欧美企业沟通时处于劣势,例如在做信息服务外包(呼叫中心)时,难以与客户就住处需求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局限了业务的拓展提升;第三,由于教育体制所存在的缺憾,使得所培养的人才往往实际应用能力不足,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企业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成本进行培训才能上岗工作。就目前情势而言,湖州市仅有2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依托湖州师院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且刚刚成立,人才储备不足,课程、专业设置有待进一步与市场对接。
三、对湖州市服务外包产业建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议
任何产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外包产业更是如此。可以说,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纵观外包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从最开始的接单,到协调组织资源管理实施,再到最后的技术实现,人力资源对每一个环节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本是外包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湖州市服务外包产业人才需求的特征,服务外包人才应该根据由高端人才、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构成的“金字塔”型结构,形成层层递进的金字塔培养体系。
(一)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高端人才是外包企业的领军人物,肩负开拓市场,参与国际服务外包竞争等创先工作。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高素质、高能力要求,决定了高端人才的培养无法单纯依靠教育机构的储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具体、实际的实训锻炼,积累经验,不断成熟、成长。通过发挥政府在服务外包人才开发中的引导、推动作用,加快制定出台扶持服务外包产业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多种辅助方式,创造高端人才工作、生活的舒适环境。鼓励外包企业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引进一批具有国际水平、能独当一面的外包项目负责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接包能力。“出国实训”培养模式将使受训人员直接置身国际服务外包市场,通过参与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开拓,亲身体验外包项目的谈判和接单过程,开拓眼界和视野,从而更快捷造就国际化、高素质的服务外包高端人才。
(二)加大基础人才储备,加大服务外包管理人才的内部培养力度
从高校入手,创造条件为在校的学生提供更多模拟演练和实习的机会,使其在毕业后能够以无缝对接方式更快地投入到企业的实际管理运作当中。同时“内部培养”也是服务外包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模式。企业对内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技术基础,逐渐展露出管理才能的优秀技术人才,一方面适时选送到高校进行深造提高,以培养既具有实践经验又有系统管理理论知识体系的优秀管理人才;一方面加强对员工岗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如此不仅为员工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可谓一举两得。另外,对外包高端人才所采用的“引进”方式同样适用于培养外包管理人才。主要是吸引相关行业中的管理人才到外包企业任职。这些人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对行业发展动态和市场也很熟悉,企业只需对他们进行外包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短期培训即可,这使得这些“引进”的管理人才可以很快的熟悉外包产业环境,并能顺利接手管理外包业务。
(三)培育职业培训机构,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人才培养机制
技术人才是外包企业的基础,是外包业务真正的实施者。由于服务外包产业涉及的行业比较广泛,金融、物流、软件等行业都有所涉猎,这使得外包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因为所处行业不同而表现不一。职业培训机构具有培训时间短、培养方式灵活、针对性强等优点,可以为外包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专业化人才。这种培养方式可以满足外包企业对一些高重复性、低附加值且技能要求不高的工作岗位的需求。一些有实力的外包企业还可以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培养对口的外包技术人才。
上一页 [1] [2]
【简论湖州市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初探】相关文章:
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建设初探04-28
简论企业环境会计成本核算初探08-03
浅谈服务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研究08-22
校企共建营销策划课程体系初探04-29
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08-14
关于中原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初探08-09
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论文06-27
企业服务营销体系构建的研究论文06-03
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