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创新教育

时间:2024-10-10 00:23:3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简论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创新教育


  【论文摘要】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加强新课改理论,创新理论的学习,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语文实践活动,切实转变教学行为,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个“操作平台”实施语文新课改,培养既有现代知识,又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现代创造性人才,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1. 融入创新教育,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育研究告诉我们,关注学生主体发展,提高并构建主体性教育策略,已经成为当代教育中最重要的课题。因此,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构建“以人为本”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念,树立民主教学的思想,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参与者,共同研究合作促进的伙伴,支持并引导学生自主活动。
  1.1应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教师要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需要有一定的魅力和胆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意愿,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按自己的意识动起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开辟学生展示自己的天地。当然,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而被动的陷入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境地。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明确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积极当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千万不能放弃“首席”的权利和责任,还要注意在学生活动中的个别指导作用。
  1.2创设开放性课堂环境;“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的生成”。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布卢姆曾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中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创设开放性课堂学习环境,关注在生长、成长的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不要忘记提醒学生“你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你喜欢说什么就什么”。“你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对学生提出强制性的要求,更不要强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意愿或教师的答案去说、去做。还要注意将个体学习推向群体学习。只有这样,课堂上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指挥的综合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就会得到潜意识的开发。

  2. 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创新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从“发现”入手。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有更大价值。教师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应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开始,以引导者、合作者、好伙伴身份营造求异问难的氛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实施创新教育,创设、营造创造性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意愿都能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可以影响人,但这种影响不是被动的,人只有与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受到环境的作用。
  在学生中,实际上已经存在着不可低估的创新意识的萌芽,他们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对已有结论的质疑,以及渴求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新花样的梦想。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这种创新愿望,给他们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创造的兴趣与愿望,激活思维。课堂上应把“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学习主动探究,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

  3. 拓展创新空间,建立一种“大语文”观

  传统的教学就是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创新呢?因此应转变观念,全面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
  3.1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面对我们的初中生我不禁有些后怕,他们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不说,总怕错,不说,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他们总期盼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举双手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的答案。拿分段来说吧,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理解赏析。一篇文章也同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划出不同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阅读一篇课文,你不拘泥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推而广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
  3.2突出“思”字,变学生的“学答”为“学问”;一直以来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大多高分低能何谈创新?为此,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简论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相关文章:

如何提升新课程下的语文创新教学12-07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与思考11-22

探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音乐的学习方式创新03-28

论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教育11-22

谈谈新课程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11-21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策略03-30

伦理视野下的创新教育问题11-17

美术德育教育简论11-23

和谐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探究01-0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