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进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思考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对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论文关健词:高校 网络道德教育 机遇 挑战 对策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对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敢于迎接挑战、及时做出应对之策,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网络道德教育。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与发展,网络时代已经向我们悄然走来,一种新的全球性的社会组织形式—“网络社会”正在形成。与这种“虚拟社会”相对应的社会道德体系—“网络道德”,对传统社会的道德观念、价值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网络给高校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并积极地研究对策,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网络道德教育。
一、网络为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对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启迪智慧、开阔眼界、提供服务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给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遇,使道德教育焕发了无限生机。
(一)网络为高校道德教育提供新的教育空间、信息来源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连为一体,通过网络,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网络有效地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为我们的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
(二)网络使高校道德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道德教育,大多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德育工作者往往要为此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是被动地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接受“灌输”。网络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道德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的协同和合作能力大大提高,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应用,其效果是传统道德教育无法比拟的。
(三)网络使高校的道德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
传统的道德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这样虽然能很好地解决个人和少数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教育方式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有疑惑的人无法产生影响。而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场所随时获取所需的信息。因此,网络不仅使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而且能促使道德教育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迅速而广泛地展开。
(四)网络有利于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网络社会的虚拟空间中,学生可以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能更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一些受到普遍关注的校园和社会热门话题,学生会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讨论。只要认真收集、整理这些资料,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学生们更为真实的思想特点和动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解决问题。网络使学生可以主动地了解各种信息,独立地参与讨论,听取来自不同角度的意见,积累社会经验,经过判断加工形成自己的观点,发展和完善个性,并最终促进自身民主意识和道德法制意识的提高。
二、网络给高校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
网络教育的作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把、叮剑。在它起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引发严重的网络道德问题。传统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挑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信息污染问题
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它必然存在着良劳不齐的网络信息。在浩瀚的网络资源中,大量色情、基力等不健康信息态惫横行和芡延,时刻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侵蚀着他们的心灵。此外,网上还存在许多反动的思想言论,一些“邪教”分子在网上散布歪理邪说,扰乱人心。这些信息不仅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使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混乱,并且对道德教育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二)网络伦理规范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开放和自由,迎合了青年人张扬个性、崇尚自由的心理。同时,由于网络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形成完备的道德法律体系,而现实生活中对于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也没有相应的制裁措施,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做一些平时不能做的、明显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事情,比如在网上互相漫骂、攻击对方。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淡化了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冷漠,严重的还可以导致人格歪曲甚至电脑犯罪。
(三)网络文化冲突问题
网络是开放的,是超越民族和国界的,因此必然会导致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交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相异思想的冲击。发达国家在利用网络传播信息文化的同时,也将其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不断大量灌输给大学生,互联网已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型武器”。国内外敌对势力一直通过互联网相互勾结、歪曲是非、散布遥言,进行煽动性政治宜传,培植分化中国的势力,使得我国的道德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四)网络成果蒯窃问题
网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在为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便利之余,也出现了网络副窃问题。在高校师生中,一些人为了谋取私利,利用网络蒯窃他人成果,据为己有。这种恶习如蔓延开来,必将冲击我国数千年来形成的诚信原则,为大学生日后参加工作种下恶果,进而影响我国的国际声誉。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己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应对网络给高校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我们应加强信息化校园的综合管理;推动道德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加强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改革目前的学术评审和职务评聘机制。
(一)加强信息化校园的综合管理
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还应从净化校园网络的大环境人手,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成长氛围。高校必须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尽快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和监控机制,设立专门机构,配备兼职人员,制定科学的网络道德管理和监控制度,明确责任,加强管理,从而活跃大学生网络文化,陶冶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二)推动道德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
道德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调节社会关系。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调节的范围和作用虽然是广泛的、重要的,但并不是万能的。所以,我们在强调法律等他律作用的同时,更应该重视道德自律的作用。所谓道德自律,就是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实践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内在自主的行动。因此,在各种文化交融的网络时代,青年学生更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三)加强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
用传统的优良道德引导人、教育人对于高校网络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高校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主动迎接挑战,把宣传当代马克思主义和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视为网络道德教育的灵魂,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不断建设有影响力的、能够传播正面信息和先进文化的网站。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认知和评价的教育、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教育,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
(四)改革目前的学术评审和职务评聘机制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会有蒯窃的行径?这与目前的学术评审机制和职务评聘制度不健全、不合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目前的学术评审往往只看数量而不看质量,而学术成果的多少又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职称,并决定着他待遇的高低。由此可见,要根除学术界的这种不正之风,必须着力提高学术工作者道德水平和自我约束力,更重要的是改革目前的学术评审和职务评聘机制,并加大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罚力度,从制度层面铲除学术不正之风的滋生土壤。
网络已经给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应对挑战,探索对策,已成为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道德教育的迫切要求。我们应利用网络的诸多优势,抓住机遇,积极创新,促使高校的道德教育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辉煌。
【对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相关文章:
关于改进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思考05-16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探讨06-14
对高校网络建设的思考08-06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形势与对策06-14
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与引导初探06-15
试析高校网络教育路径优化的思考08-19
高校图书馆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06-13
网络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思考05-09
论述基于高校网络环境的入侵检测方案的思考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