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宣翻译存在的不足和成因
摘要:外宣翻译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的外宣翻译尚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并分析了其成因。我国的外宣翻译事业任重而道远,只有各界齐心协力,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才能优化传播效果,将我国的外宣翻译推向新的高度。
关键词:外宣翻译 对外宣传 传播效果
引言
随着全球化脚步的日益加快,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外宣翻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外宣传的信息达到海量,内容包罗万象,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的信息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图书等各种媒体或渠道呈现给受众,需求的激增难免导致供给品质的下滑,一时间,外宣翻译出现了大干快上的局面,不足之处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传播效果,甚至影响了中国的对外形象。黄友义曾指出:“外宣翻译是一种门面工作,其中的错误与缺陷会被放大来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外宣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因此,外宣翻译的不足之处值得关注。
外宣翻译的定义
许多学者都曾从不同角度对外宣翻译进行了定义。张健教授曾对此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指出“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对象的交际活动。在遵循翻译的共性原则前提下,外宣翻译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去理解”。本文探讨的是广义的外宣翻译,即“包罗万象”的,“只要信息源是中文”的翻译都属本文的研究对象。
我国外宣翻译的现存问题
当今我国的外宣翻译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在各方面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将一些比较突出的不足之处加以梳理,归纳如下:
生搬硬套。生搬硬套这种翻译错误是指完全不考虑措辞、语法,基本遵循逐字翻译的原则,并将其胡乱堆砌起来,往往导致语句不通,白字连篇,错误百出。请看下面来源于一个食品外包装的示例。该食品品名为“唐纳兹”玉米粥,产地为浙江杭州,生产许可证号为QS33010701 0046,开发商为香港唐纳兹国际实业有限公司。其产品说明如下:
A.中文说明:“唐纳兹”牌玉米粥,是选用东北优质玉米为原料,经脱皮去渣后,采用现代先进的工艺设备精制而成。保持植物中的色、香、味和自然营养成分,具有自然纯正、美味可口、食用方便之特点……
B.英语译文:“TangNaZi” corn congee prepared by adopting high-quality corn of north-east as raw material through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prescription curing.It keeps the lolour,fragrance,taste and natural nutrition constituent of plant.Its feature is pure natural,delicious and convenient to eat……
这样错误百出的译文不仅以红色字体醒目地印在商品外包装上,而且每个内含的小包装(每大袋中含8小袋)也都白纸黑字地印有这段文字,真不知道外国读者看了这样一则食品说明会作何感想。姑且不去评价译者的英语水平如何,可以看得出译者苦心追求对原文的忠实。殊不知,这样的忠实严重影响了传播效果。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按功能将文本分为“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信息型文本”(information text)和“呼唤型文本”(vocative text)。上述食品说明属于呼唤型文本,其核心在于受众,其文本的重点是信息传递并与受众进行情感互动,其目的是为了让受众去行动,即购买该产品。在翻译此类文本时一定要贴近受众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以便于其理解。完全被原文束缚,不敢越雷池半步是不可取的。其实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外宣翻译的其他文本。正如张健教授在谈及英语对外报道时曾指出:“英语对外报道并非逐字英译。”
“望文生译”。过去,“望文生译”这种翻译失误常常会发生在初涉译坛的新兵身上,但由于语言文化的复杂性,个人视角、专业领域的局限性,科技文化发展的动态性,使资深翻译人员也不时会掉入“望文生义”的陷阱里。
在饭店的菜谱里,有许多菜品的翻译都犯了此类错误。例如,“芙蓉鱼片”是一道传统菜肴,这里的芙蓉不是莲花的别称,而是蛋清,因此有些菜单上译成“fish slices with lotus”是错误的。“龙虎x”是一道特色菜,很多饭店都将其译成“the fight between dragon and tiger”,如是翻译,不知道有哪个外国人敢点这道菜呢?Dragon本来就是一种想象中的动物,更何况在英语文化中多是邪恶的化身,如此不负责任地“望文生译”,后果不堪设想,且很难挽回。
另外,外宣翻译也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隔行如隔山。举个简单的例子,中文的手机通常会根据对象的不同被译成mobile phone或cell phone,但是手机对于牙医而言,还有一种可能性,是指常见的口腔器械hand drill,用于治疗龋齿等疾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将牙医的手机译成mobile phone或cell phone就会贻笑大方了。
生活中此类错误也很普遍,比如自动铅笔,学生常译成automatic pencil,其实英语的表达习惯与汉语不同,应该为propelling pencil。描述一个人的身高、体重,在中国习惯用米、斤等单位,而在美国,却多用英尺、磅,同样是说英语的国家,也会有所区别,比如在英国,大家习惯用单位stone表示体重。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就会导致沟通的障碍。其实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过程。“目的论”学者认为,“目的决定策略”、“目的决定手段”的目的论对于外宣翻译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张冠李戴”。“张冠李戴”指译文对原文的混淆、失察,导致甲乙不分,甚至黑白颠倒。以下示例来自笔者的英语和法语课堂教学。
1.英语课堂
原文:战士们个个勇猛超群。
学生译文:All the soldiers are as brave as tigers.
译文的错误在于用tiger来形容战士们的勇猛,其实英语文化中勇猛的形象是狮子。典型代表查理一世,其勇猛被描述为lion—hearted。
2.法语课堂
原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学生译文:Rome ne s’est pas fait en un jour.
如果目标语是英语,译成Rome(罗马)无可厚非,但因为法语中有自己的表达方式,Rome(罗马)就应该替换成Paris(巴黎),译作:Paris ne s’est pas fait en un jour.
当然,此类错误不能与达意和传神的翻译画等号。例如法国的纪德在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时,把“静得连一只老鼠的声音都没有”,译成了“静得连一只猫的声音都没有”。傅雷先生认为这个绝不是错译,而是达意。如果译成汉语,恐怕“鸦雀无声”更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从某种角度看,翻译其实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进行翻译实践时,必须考虑到不同语言及文化的差异,译语要尽量贴近受众的文化和语言习惯,因此翻译过程中不得不对原文进行调整修改,甚至是重写。Susan Bassnett和André Lefevere在为《翻译研究系列丛书》评写的总序里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翻译,当然是对原文的重写。所有重写,无论目的为何,都必然要受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观念的影响。”
其实,我国外宣翻译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所限,仅能选取比较普遍的错误简单地加以分析。
我国外宣翻译问题背后的成因
西强我弱。以新闻传播为例,长期以来,外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都不够客观,使许多外国读者对中国存有偏见。虽然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但是依然改变不了“西强我弱”的格局,信息优势越来越集中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其主流媒体覆盖了世界近九成的新闻传播。另外,我国保守的传播观念和形式更加剧了这种不平衡,使得中国的对外宣传受阻。
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历来是外宣翻译的一个障碍。不同文化间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商务惯例,有太多的差异使翻译陷入困境。旧愁未解,又添新愁。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各种社会和文化现象不断催生新词新义。如今的流行话语“给力”、热点事件“我爸是李刚”、新闻人物“凤姐”,岂是寥寥数字就能解释得清的,总之外宣翻译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监管不力。我国外宣翻译监管乏力。由于翻译需求强劲,一时间行业出现了大干快上的热闹景象,但是鱼龙混杂。外行人认为会几句英语就可以从事翻译工作,殊不知翻译是一个职业化、专业化很强的领域,没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没有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没有丰富的翻译经验,就无法从事这项工作。既然是专业领域,就需要有行业监管。而我国的外宣翻译门槛过低,缺乏管理,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监管不力。同时,由于监管不力,使得一些译员以牺牲译品质量为代价追求金钱回报,无形中不仅影响了传播效果,也伤害了自身和整个行业的形象,这是令人痛心的。因此应该加强监管,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译品质量。
基础薄弱。我国外宣翻译起步较晚,虽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文学翻译相比,依然显得势单力薄,学术性较弱,人才、资金短缺。理论研究方面,多数停留在随感式、经验性总结,视角不够丰富,缺乏宏观理论视野和微观的剖析论证,更缺乏实证研究,至今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和研究特色。实践方面,人才匮乏,观念落后。比如在对外宣传的内容方面,对民情、民意不够重视,忽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策划不够全面,角度缺乏新意,标题缺乏趣味性,传播策略不够灵活。总之,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强我国的外宣翻译事业,利用高校的资源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技术落后。技术方面,我国外宣翻译中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还不成熟,使传播手段受到了束缚,例如新闻网站仍以文字报道和单向传播为主,技术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其与受众的互动。当今的对外宣传迎来了全球化与本土化并存的特殊历史时期。客观、公正、平等的原则在信息传播与交流中成为公认的准则,如果我们依然故步自封,必将遭遇危机,因此必须迎头赶上。
结论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蔓延,中国的崛起,外宣翻译将有一个更大的舞台,也必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此,我国外宣翻译的现存问题应该得到各界重视,针对问题,分析成因,对症下药,同时要顺应市场需求,放眼未来,加强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为我国乃至世界的和谐发展尽职尽责。
参考文献:
1.Basnett,Susan &Andre Lefevere.General Editiors’ Preface[A] in Gentzler,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Routledge,1993:ix—×
2.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Nord,E.A.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Vermeer Hans J.A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Some Argument for and against).Heidelberg:TEXTcon Text-verlag,1996
5.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 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焦点问题》,《中国翻译》,2004(6)。
6.许建平:《翻译中的望文生义与张冠李戴》,《中国科技翻译》,2010(8)。
7.辛莹:《我国外宣翻译存在的不足及其成因分析》,《语言文字》,2009(5)。
8.叶兆言:《怀念傅雷先生》,《中国翻译》,2008(4)。
9.张健:《英语新闻业务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0.张健:《英语对外报道并非逐字英译》,《上海科技翻译》,2001(4)。
【我国外宣翻译存在的不足和成因】相关文章: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通用15篇)02-0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12-02
关于国外教育的学习和借鉴的论文05-31
浅谈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1-14
浅谈焊角开裂的成因和预防措施论文03-12
企业员工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和应对措施论文07-28
浅论翻译的归化和异化论文06-09
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11-21
浅谈高校监考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03-0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