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及其对策思考

时间:2024-07-16 10:13:4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及其对策思考

  论文关键词:未成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失范;自律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及其对策思考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未成年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梁道,同时网络道德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尤其是未成年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本文探讨了网络道德的内涵、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质,调查和分析了当前未成年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现状,最后提出开展中小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几点困惑与对策思考。

  一、未成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质

  关于网络道德的含义,目前学术界还没有达成一致。早在1993年,为了解决一些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环境、生态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宗教组织发表了(全球伦理》宣言,对于计算机网络伦理道德内容的探讨从那时就已开始,互联网世界的道德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价值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笔者认为网络道德是伴随互联网络的产生而形成的用以维持网络社会的有序运行,调整“网民”之间及“网民”与网络社会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应该综合传统道德的合理部分,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互惠的基础上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内涵丰富的网络行为规范体系,能够妥善解决网络社会与传统道德冲突所引起的严峻的网络失范行为。

  网络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平台和信息传播平台,具有很多先天性特征,如开放性、隐匿性、虚拟性和无约束性,对未成年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已经成为未成年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情感、开发潜能和休闲娱乐的巨大平台。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结果显示,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中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2300万人,网民中35岁以下的青年占82.3%的绝对多数。其中,24岁以下的青年占53.5%,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已占到14.9%。这个数字表明,目前我国已形成特殊的未成年学生特征的网民群体。在网络世界中,未成年网民之间的交往更多地是以数字信息为中介的“网络交往”。他们能以完全自由的方式,开拓自己的生存领域、创立自己的生存准则和行为规范,也能以完全平等的方式与成人展开对话。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对未成年网民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最有明显危害的是造成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扭曲,许多学生把网络这一“虚拟社会”当作现实社会本身,对网络中各色各样的信息缺乏思想认识的准备和正确辨识的能力,导致网络失范行为。

  目前,我国中小学中已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这对未成年学生了解信息知识,掌握上网技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却明显滞后于网络信息技术教育,诸多负面影响也在加剧,如不尽快在中小学生中同步实施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后果将更加严重。因此,尽快加强对未成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是必要的。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质是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道德管理措施和途径,将网络道德的基本规范、基本要求内化为网民自身的自觉意识和道德品质,提高网民个体处于网络社会中所应具备的特定的道德素质。对于未成年学生而言,需要使他们认识到网络社会并非是绝对自由的世界,而是有一定的规范和秩序,需要在努力透视网络、自然、人生共同的因果规律过程中,寻找自我价值、生命意义和确证自己现实社会属性的能力,需要适度、恰当地处理好人与网络、人与人、人与自我等各种关系的融通意识,是道德选择和道德践行中个体的独立自主与责任自负的理性自觉。通过系统的教育与实践活动,使广大中小学生不断增强网络道德意识,提高网上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行为和信息,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网民。

  二、未成年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调查与分析

  网络从其产生以来就引起人们的很多顾虑,最常见的说法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社会不分对象,网络信息也不是单一地灌输,而是多向地传播,将真善美、假恶丑一同展示在我们面前,由自己去判断、甄别。目前着眼于研究青少年学生如何接受网络媒介道德价值影响的研究有很多,但都难以证明网络是否一定能对青少年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笔者认为,即使面对同样的网络信息,每个学生特有的兴趣、需要、已有经验、价值和道德行为方式,以及同伴关系、学业表现等,都会影响到他们对网络媒介中包含的价值问题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进而影响他们对这些价值的接受和认同,因此,我们不能把网络媒介看成是万能的,它只是影响未成年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要素之一。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未成年学生网络道德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言行随意、不文明

  有19.2%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0.6%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的调查数据显示,7.3%的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1.3%的学生是因为“情绪不好的时候发泄一下”,22.3%的学生是“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5.2%的学生是“大家都用我也用”。此外,有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学生私自用过别人的帐号上网。

  (二)沉迷于网聊、游戏

  对“上网做些什么?”学生选择游戏聊天娱乐的占84.3% ,选择网络探究学习的占10.0%,选择发送电子邮件交流的5.71%,也就是说上网学生中用网络进行学习和有益交流的不到15.0%。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或就读年级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学生上网的学习和交流的目的性有所增强,而玩游戏和聊天的比例有下降趋势,但是即便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中,玩游戏和聊天的学生比例仍高达67.5% o调查还发现,患网络成瘾的中学生网民高达20.4%、小学生网民达16.3%。成瘾者完全被网络支配,成为网络的奴隶,他们当中有的是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中,有的沉迷于网聊、网恋,有的沉迷于网上的不良信息,主要是一些色情、暴力等信息,出现个性化极端化情绪,低落和孤独感,疏远家人朋友,身体健康状况下降等一系列情感心理问题。

  (三)人格冲突明显

  调查显示,43.3%的中小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好玩、自由、刺激,不受成人限制”、“表现自己另一面,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网络是虚拟的,隐蔽的,不信任、怕受骗、保护自己”、“尝试新的刺激”、“体验不同于现实的生活,寻求另一种感觉”、“逃避现实,对现实不满”、“无聊”等。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未成年学生在网络中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对自己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

  (四)网络价值观念模糊

  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3.2%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3.1%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5.7%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是隐蔽性的,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5.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2.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8.4%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与作业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3.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帐号是不道德的。

  (五)自律道德弱化

  在调查中,关于如何抵制网络信息的不良影响,学生的意见相对比较集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加强网络道德建设”(63.4%),其次是“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48.5%),再次是“加强未成年学生网络资源建设”( 38.1% )。相比之下,选择比例最小的三项依次是“禁止未成年学生上网吧”(9.7%),“加强家庭教育”(12.5%)和“从技术上加以限制”( 12.8% )。这表明在中小学生看来,抵制网上不良影响最重要的是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法制建设,建设未成年学生网络资源也得到了很多学生的认可。相比之下,禁止未成年学生进网吧和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没有得到太多学生的支持。他们可能觉得这些措施的效果是有限的。这从侧面说明我们的学校德育缺乏对未成年学生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使未成年学生在德育过程中没有形成最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品质,更未将这种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镇独”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慎独”即在个人独处之际,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格守道德准则。传统社会中以服从为主的道德范式在网络社会中已部分失效,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

  通过对未成年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未成年学生独立性的发展使他们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独立倾向,但不论是在道德认知水平上还是在具体价值观念上,不论是道德行为方式上还是在习惯上,未成年学生都还很不成熟,容易受到网络的暗示和诱导。未成年学生对独立的向往加深了他们同家长和教师的隔离,同时强化了同伴之间的交往和影响力等等,这些新的特征和变化向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未成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困惑与对策思考

  网络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应以开放的心态来迎接它,面对网络给未成年学生良好道德形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粗暴地切断孩子们与互联网的关系,而是要在他们接受网络科技知识的同时,强化其道德意识,加强对孩子们的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不让他们在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2003年5月,胡锦涛明确指出:“现在,互联网迅速发展,逐步进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互联网交上了朋友,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同时也加重了我们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建设,努力使互联网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个新窗口;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积极规范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显然,对未成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要依靠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综合力量,争取社会各界对未成年学生网络教育工作的支持。在当前网络法规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应把信息技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整合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为广大未成年学生的健康上网营造良好环境。以下针对性地谈几点开展中小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信息技术与其它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并渗透到学校各育中

  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种教育中都有网络道德教育可以利用的因素,我们要善于从其他教育中寻找网络道德教育的因素,在进行其他教育的过程中有机的穿插渗透网络道德教育。如各学科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媒介教育等等都可以和网络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这样就拓展了网络道德教育的渠道。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就进一步加强未成年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与思想道德建设明确提出:(1)“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人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份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2)“各类互联网站都要充分认识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3)“要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充分考虑未成年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广大未成年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这些为我们中小学校如何更好地适应网络信息社会发展,进一步改进未成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未成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明确了责任,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调查中,对于“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过哪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问题,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 68.3% ),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计算机竞赛”( 22.6%)和“网络规范教育”( 25% ),选择“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德育”的比例仅为8.5%。这反映出目前学校对计算机网络的利用主要是多媒体教学领域。学校也利用网络开展了一些网络德育和规范教育,但是力度远远比不上教学,而且规范教育多于德育,表明当前的网络德育还集中于行为规范层面的指导,有待深入。在访谈中,被访的中小学生表示“信息技术课”除了技术教育之外,确实没有上网道德和心理方面的辅导。有关教师也认为,由于不知如何操作,学校和教师对这一块基本上是回避的。信息技术课没有这项内容,思想品德课教材也没有反映这些比较新的内容。这种情形就像教人学会了游泳的技术,却没有教人在水里如何应对各种情况和意外。因此,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开展要与其它各育整合,并渗透其它各学科课程中,构建有效的综合化的德育教育模式。例如,尽快把网络道德教育纳人学校的德育课程,在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学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未成年学生在掌握网络这一新兴科学技术的同时,懂得用相关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再如,许多孩子患上“网络成瘾症”、“网络孤独症”等,往往都是由于性格孤僻、缺乏理..缺少良好的兴趣爱好等原因造成的,所以,需要把对未成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转变教育观念和模式,可以达到“疏导”的效果,使其具有良好的上网心态,从而使用网络更加理性。

  (二)开展情感体验式网络化教育,培养自律性的网络道德主体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要想真正成为德育,必定要通过生活来发出力盆。网络德育的展开要与个人生活展开相统一,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应该指向个人的幸福生活,把未成年学生引向生活,开展情感体验式生活的学习实践,让未成年学生在践行网络道德的同时,获得生活的完满,提高他们网络学习的重要性、个人相关性以及个体有益性的认识,从而增强未成年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律性。

  传统德育一个最大缺憾就是过于重视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而往往忽视受教育者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按照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的价值内化三阶段理论,这种德育效果一般只能达到让学生顺从教育者意志的阶段,充其量也只能达到认同的层次,却很难上升为德育的最高境界一学生将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需要,而德育的最终目的则在于如何教会学生以道德理性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因为良好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形成,除了需要个体对形成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必须抱有自觉的积极态度和理解道德要求的实质意义外,最重要的条件是,通过反复的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突出个体的主体性,使其获得证明道德要求正确性的主观经验和富有情绪色彩的体验,使其道德意志得到充分的锻炼,使其道德行为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而目前我国未成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却严重脱离实践、脱离社会、脱离自然,这非常不符合未成年学生的强烈的自主、表现自我、体验新奇变动等心理需要,不利于未成年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注重学生的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是将学生的行为规范形成以及所开展的系列活动当成学校的“工作”,而是把它作为学生的生活。例如,利用角色扮演法,寓教于乐,让未成年学生感受上网成瘾的痛苦,感受网络黑客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性,网络欺骗和言行随意放纵等不文明行为导致多少人受到伤害。角色扮演使孩子们获得源于生活实践的内在的德性,而非简单的行为规范,道德教育的效果才能强烈、持久。

  如前面所述,网络中的道德“失范”也是长久以来德育问题的积累和凸现: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忽视道德品质的锻炼与培养:忽视个人修养,造成个体缺乏内在的道德自律和自觉。这些问题造成人们在网络环境中缺乏公德心和责任意识。对未成年学生而言,在外在约束力比较强的情况下,个体表现为顺从;一旦外在的约束力弱化,个体很可能由“顺从”走向了反面。目前的网络正是这样一个外在约束力暂时弱化的环境。在调查中,学生上网之后用来“玩游戏或者聊天”的比例占到68.2%,而上网的时间82.3%的学生选在双休日,74.4%的学生选在自己家中上网,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度比较大就容易造成外在监管力量失控,在学生自己自由驾御的“网络世界”里,真正能够起到约束作用的只有他们自身的网络道德责任感和道德理性。因此,要解决目前网络道德的“失范”困境,最根本的是要改善德育、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效,培养能够独立思考、自由选择,具有道德自觉性和道德自律的网络主体。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求新是人的本能”,也正是因为人的这种天性和本能,才使得人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成为了可能,我们无法禁止学生上网的行为,创设条件加以疏导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未成年学生网络道德与其他任何一种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一样,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他律到自律的趋势,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网络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必须依靠学生在具体的网络行为体验中培养,而不是仅仅凭借空洞的理论说教或由上而下的道德规范的灌输。我们调查学生“对学校园网建设的企望?”选择建立学校教育资源库的占34.6% ,选择进人开放式互联网的占53.1%,选择定向浏览设定网站的占12.3%,要求学校上网学生几乎占100%。因此,对未成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要多采取双向交互化的、平等化的、生动丰富化的网络化方式,例如积极开展网络道德知识、网络文化学习心得演讲、德育网站(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道德书画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过程的实践,注重日常生活的体验,营造网络道德学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培养慎独、自律的网络道德主体,来引导他们学会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总的来说,网络媒介对未成年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网络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人们关注的问题更多的只是网络的表面特性,网络对未成年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的影响还未能充分显示。本研究结果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加强对未成年学生的信息技术与道德教育的整合是长期的和深远的,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精力,进行不断的和持续的研究和实践。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及其对策思考】相关文章: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03-29

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03-29

对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01-18

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缺失及对策03-29

开展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03-29

析大学生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03-29

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01-17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形势与对策01-18

浅谈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12-0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