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也须“给力”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教育须“给力”,教师须给予学生期待和厚爱,去激励、启发学生萌发进取意识,主动定期的帮助他们,对其取得的微小成绩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尤其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教师慷慨的“给力”,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美国,父母和老师就很注重对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的表扬和鼓励,这已经是一种全民族的风气。有人甚至将赞美词归纳整理成101句,印在一页纸上,如:宝宝真乖!干得真好!做得漂亮!你是最好的!你是非凡的!你真是妙不可言!你是我欢乐的源泉!等等。几乎家家户户都将这101句赞美词的复印件贴在冰箱上、门上或其它显而易见的地方。这些话让人看了听了就很“给力”这种现象正是源于一些教育权威们的理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自信,才能促使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进取,获得积极快乐的人生。教育者最大的错误,莫过于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教育部门研究评估后认为对孩子打击最深、伤害最大的话是:“笨蛋!看你那熊样!”“我看你没救了!”“你再学也是那样!”“把你的嘴闭上!”。这样“不给力”的话就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心里抹上一层阴影,更甚者毁了他们的前途。总之,教育须“给力”,然而,这亦是一门艺术,应该有“度”,只有在关键的时候、在适当的场所、选择恰如其分的方式“给力”,才足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一、 “给力”须择时
青少年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非常想让别人感到自己具备的能力。尤其当学生取得成绩时,他们特别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认识到他们的价值。如果这时,老师能毫不吝啬的“给力”,及时和学生的这种心理铭求达到契合的话,学生要求进步的动机就会得到强化。否则,他们会低估自己的能力,并使原有的正确动机逐渐削弱。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位女生,她很聪明,但有些许骄傲、自大。开始我把她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了她两次,可效果很差,她非但不听,还产生了逆反心理,上课有意识的不听,导致学习成绩一度下滑,我心里很是着急。一次学校举行的英语能力竞赛中,在我的辅导下,她获得了二等奖。于是我抓住这一时机对她说:“其实你的英语综合能力真的很棒,口语也很流利,老师十分看好你,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英语方面你还是有不足的地方需要提高,比如语法,希望今后你再多下苦功,看到的是自己不足的地方,虚心学习更多的知识,那老师相信将来你定会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从那时起,她学习踏实了,再不骄傲、自大,成绩也一下子跃居年级前列。
二、 “给力”须选地
对学生鼓励和表扬应选择合适的场所,大致可分三种情况:单独、集体和在部分学生面前表扬。比如,成绩突出的,进步较大的学生,应面对全班学生进行表扬。因为这些成绩有目共睹,有很强的说服力,能通过“给力”这部分学生,鞭策其他学生,同时也给他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培养良好班风的作用。而对于成绩差、纪律差、进步小的同学,一般则是选择在教师办公室,或者在进行家访时,对其个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进行“给力”,使其树立信心。而属于偶然性,诸如劳动不怕脏和累,竞赛得第一,热情帮助学生等事情,看到和听到就应该及时在其面前表扬。 三、 “给力”还须讲求方式
教师对学生“给力”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有时用语言激励,亲切、诚恳、慎重、委婉,这样的语言能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收到预期的效果。有时用点头表示肯定,有时甚至是亲切的抚摸着学生的头以示激励。拍拍肩膀,笑一笑,说一两句贴心话,都会引起对方感情上的触动,缩短师生的距离。同样一件事,对性格外向的学生,也许一个点头,或者一个微笑即可达到效果;而对自卑、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应大张旗鼓,当众称赞一番。教师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进行激励,分层互促。对于知识层次低的学生,即所谓的“后进生”,切不可以带有“有色”眼光,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其实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留意那些学困生,留意想表现却又不敢表现的学生。“你能站起来发出声音,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下一步的表现会更棒。”“声音再大些,就会更好了!”“他今天表现太棒了,给点掌声鼓励一下。”这样的“给力”字眼给了成绩差的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一个前进的动力。此外,在平时做练习时,对于他们的提问更要保护其积极性,简单的问题要尽量留给他们,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以树立其自信心,为他们能回答更难的问题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智力因素相对突出的学生做难度较大、推理性强的练习,根据渐进性原则,在部分学生确有困难,难以为续时,可适当放慢进度,让他们在教师的耐心帮助下,充满信心,一步步地赶上。
四、 避免“给力”泛化
在平时的课堂上,很多教师经常“给力”,对那些经常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停的给予“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说的真好!”这类“给力”惯用语,学生的虚荣心是得到了满足,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是提高了,但究竟好在哪,聪明在什么地方,棒在何处,学生从不知道,这种空洞模糊的表扬,只是单纯的为“给力”而“给力”,除了给学生不真实的感觉之外,没有任何益处。有位哲人曾说过:“只有真实的赞美,才最能打动心灵。”“给力”一定要实事求是、诚心诚意,切忌虚假,否则难以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目的。
在课堂上,有的老师为了激活课堂气氛,对学生表达不清的观点,甚至明显错误的回答,都不加分析,一律叫好,一概“给力”。例如,有一学生起来用look forward to这一词组造句,他给出了We look forward to go back home.这样的句子,老师一听立刻就让其他学生给这个学生鼓掌,还说这个学生领会了look forward to的意思,回答的很好,这明显就是过于搞形式,还把正确的知识给扭曲了,这完全没有必要。尽管这位老师的意愿是对学生积极发言的行为和态度加以肯定,可是学生却把老师的表扬误认为是对发表内容的认同。这是一种典型的“给力”泛化,容易造成学生认知错误,学到错误知识;容易产生导向错误,使学生认为敢说就行,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失去对严谨治学态度的追求,须加以制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又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心理。”教师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这种力量和支持,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就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催化剂。总之,教师学会“给力”,擅于“给力”,就会帮助学生,使他们的学习生活阳光灿烂,更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健康成长。
【教育也须“给力”】相关文章:
中学教育须注重培养学生责任意识03-27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寻找失落的想象力11-22
高等教育中工程领导力的培养分析11-16
信息化教育环境下网络学习力的培养研究12-01
试论文化的内驱力对医学教育改革的启示12-04
浅析教师的影响力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11-16
论文答辩须思路清晰,论证有力11-1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