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设计产业化背景下高校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在设计产业化背景下,设计师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需求日益凸显。其教学势必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其教学形式还得根据市场的现状,不仅使学生在理论与技艺的的全面发展,而且应当是为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融入并适应将来工作岗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更新设计教育观念,建立对“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工作室设计教学模式实践,不断拓展设计产业的市场化。关键词:艺术设计;产业化;工作式;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速,设计对产品的知识含量、成本、产品的经济效益等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已成为现代企业和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并成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同时,设计产业的持续繁荣和发展在中国蕴含着巨大的机遇。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呈现普及化的特点,艺术院校办学规模和招生比例的不断扩大,使原来的精英化教育模式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变。鉴于现代设计产业人才需求更注重实际操作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特性,要求高等院校打破现有模式来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这如此现实背景下,现代艺术设计如何适应市场,并使学生的学识及能力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能力,这些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必须有重点考虑的。
一、设计产业化背景与设计人才培养
“产业化”的概念是从“产业”的概念发展而来的。所谓“产业”指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按“三大产业”的划分,设计产业属第三产业,更是文化产业。《关于文化产业分析的框架》中提出衡量文化产业的标准是:第一、技术分析:文化产品的可编码化程度。文化活动建立在什么技术基础之上?能否做量化的统计?第二、产品分析:文化产品的可市场化程度。第三、生产组织分析:文化生产的可企业化程度。第四、产业分析:文化生产活动的可产业化程度。生产、服务、经营一体化是产业化的前提条件,生产、服务、经营方式的规模化、科技化则是产业化的标志。因此,设计产业化运作包括了信息处理专业化、技术数字化、产品商品化、生产企业化程度和行业规模化等方面。设计不仅要满足美学和心理、物理功能等方面,它还应遵循科学可行的设计方法,考虑对象消费者、市场经济需求和发展规则、产业化和社会化等综合因素,最优化产品设计。在设计产业化背景下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更新高校设计教育观念,改革原有的以绘画造型为基础、以培养“美工师”式的设计人才为标准的教育培养模式。建立新形势下以综合设计能力为基础,包括数字化设计能力、材料结构、市场营销、项目流程、产品开发、品牌策划、生产流程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以通过强化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为途径,以培养形象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为目的,能适应批量化设计生产的教育教学体系。另外,由于设计化大生产的要求,跨专业、团队间的合作更是必不可少,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多向拓展能力也是现代设计教育的重点。
二、工作室教学模式
1、作为一种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工作室只是教学过程的载体,通过这一载体,教学内容、教室以及实习实践最后合而为一,这样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封闭的压抑的形式。在这种模式中,以完成技术项目为目标,在专业老师的主导下,向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指导学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融入生产环节,完成教学实践任务、培养学生所需专业知识技能,使教学与实践达到完美的结合。建立教学实践研究和实体创业的教学、科研统一的教学班组机制。
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最需要的能力是:自学研究、良好表达、管理组织、创新等待能力,能过学校的工作室模式的教学,学生就可以在上述能力上得到充分培养与实践,这些都得益于工作室模式的自由、开放,从而使学生在自主、自立、自我的教育过程中升华能力。
2、工作室模式的特征:(1)自由开放。没有教室的压抑,使其能与市场需要充分结合起来。而且这也突破了传统教室的封闭,把课堂的概念进行延伸。在这种“教室”里,学生可以自由想象,自由自在、自我教育,从而把教学内容与实践进行自由地探索,总结适合自身特点的内容。(2)项目制。这类教学,不再以概念为主要教学内容,不以内容的系统为主,而是以知识的实用性、连贯性、针对性。老师也不再是教学的主导,仅仅是指导性的作用,更多注重学生个性能力的发挥。工作室制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探讨、交流与对话的过程。教师变成了以学生为主的、合作的、探索性的帮助者的角色。这一模式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教学基本思想。(3)综合跨专业合作式的教学,淡化“专业”的概念随着设计产业化生产的日益发展,个人设计师的作用将被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需求。如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涉及关于产品设计本身的知识,还要结合市场分析定位、机械工程结构、材料、企业产品品牌策划、市场推广策略、生产流程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产品设计的结果是庞大的设计产业化系统链中的环节之一。它的形成要受到多方面条件和因素的制约,设计师要学会如何协调各部分的合作,学会组织项目进展中不同阶段的管理设计,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形式。(4)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促进教学相长。为了加强教学,与工作室模式相配套,学校还得成立各类导师工作室,导师组成学术骨干,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把导师的社会资源引入工作室,解决一些教学经费支出。这样,学生与导师共为一体,达到教学相长。(5)加快学生就业适应能力。以工作室为平台,学生可以直接参与社会企业的生产,实现在校融入社会,在毕业后,就可以达到无缝隙衔接。
3、工作室学习的学生通常人数只有6-15人,实现小团队教学,达到因人施教,改变大班级教学中无法实现个性化培养。导师在根据小团队的特点,个性化地为学生营建良好的学习与实践氛围,把创作实践、项目实践、理论学习充分结合。
三、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推进,可以引导设计学科的时代特征元素进入教学体系。
每个工作室由一名教师作为导师,其他若干名教师作为副导师。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它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专业方向的工作室模式按照不同设计专业方向进行工作室的划分与建立。如:平面设计工作室、产品造型工作室、饰品设计室等,这些专业工作室的成为学校现代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骨架,在此基础上集成教学群,在各专业工作室的相互协作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学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网络系统,而教学的专业知识则是这一系统的各个模块,相辅相成。
2、个案教学的工作室模式按照不同的授课内容,教师结合教学培养计划,提出个案设计要求。不同的教师结合上课内容,以个案方式布置作业。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灵活组成工作小组(一般以2-5人为一组)。在规定教学时间内,共同完成设计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定期与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督促设计完成进度,教学方式具有灵活开放式的特征。在设置课程学习目标和组织课程内容方面,也可以设计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例如产品包装与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按照常规,包括《标志设计》、《包装设计》、《海报设计》和《企业形象设计》等课程内容。老师可以将这些内容作为四个模块,以难易度渐进推进,最后对内容再进行分类成《市场调研报告手册》、《设计方案报告书》等。任课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制定教学个案。
3、按项目内容划分的工作室模式现代设计产业化下的项目实施与完成,需要各领域的知识综合完成,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整合。比如产品开发过程中,工作室同学要完成市场调研分析、设计定位、项目流程建设、设计展开、材料与加工制作、后期宣传推广等系列工作。其中牵涉到平面设计、包装设计、产品设计、材料与结构设计等多方面的综合设计内容。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要根据不同的设计类别进行分组研究,制定相应的设计流程和时间计划,按照科学的设计管理的模式,对项目整体上进行把握。导师可根据项目要求,灵活组织建立工作室。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专业方向、兴趣特长等选择工作室,工作室也可选择适合本项目完成的学生。
当然,各个子项目工作室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干的。它们之间既是独立的,同时也是相互联系的。即在研究方向上各自为阵,但在各个学科的应用上,却是融合、自由、参与。工作室成员可定期进行作品展示与交流,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学习氛围。在各工作室的实际运行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得到激发,而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也得以培养。由此,学生的综合能力自然而然提高。
4、以设计公司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逻辑起点,进行校企合作“双项目双向参与”。通过校企合作的“双项目双向参与”机制,工作室已初步建立了一支“校企合一、双职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双职”是指专任教师既在学校任职又在企业兼职,目前多名专任教师均在企业担任设计顾问、设计总监、设计师等,兼职教师既在企业任职又在学校兼职。“双师”是指专任教师既有教师职称又有专业职业资格和能力,兼职教师既是企业岗位实习教师,又是学校教学实训教师。针对职业岗位的任务需要,学生由模拟项目向真实项目过渡;由单纯技能分项训练向综合技能提升训练渐进,循序渐进地在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中,保持了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5、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设立“企业采用奖”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工作室应该加大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营造学生之间比优、比强的氛围;建立项目成果展示,增加学生荣誉感;比赛使学生收获颇丰,吸取的知识、掌握设计的技巧速度与效果令人吃惊。坚持产学研合作,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为自己今后专业创业能力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6、以专利开发为载体的工作室教学改革。学生往往可以在工作室设计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设计出新颖的造型和结构。因此在工作室教学中着重加入设计创新思维内容,引入了设计以人为本概念,建立专利申报制度。以人为本的设计创新思维方式将学生从传统的创造思维中解放出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专利申报环节,意在加强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掌握专利的相关知识和申报程序,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也是对课程改革效果的一个客观评价。在工作室设计过程中,研讨设计的一些新设计方案,对于一些好的发明与改良的新产品,鼓励学生进行专利申请。
7、工作室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以拟补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不足。
四、结语
在设计产业化背景下,设计师的个人作用将被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需求。总之,学生通过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不仅能全面学习现代艺术的理论与技艺,而且也是未来职场的一个良好竞争者,如此,教育工作者自然而然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良师了。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不是简单地把一些市场化的内容简单拼凑就可以,而是在对市场需求的充分研究之后调整教学内容。做到“市场导入,教师导航,学生实践”。同进引入项目管理理念对这一教学进行管理。通过这系列的教学改革,就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优秀,市场竞争能力出色,社会综合能力突出的产业化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明:《关于文化产业的分析框架》,见《WTO与中国文化产业》,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下同).
[2]张锐,庞大庆.广告设计课程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8):P195-198.
[3]温振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探索--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P83-85.
[4]尹书倩.对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讨[J].艺术教育.2009():P59.43.
【设计产业化背景下高校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探讨】相关文章:
高校双语播音主持教学模式探讨的论文04-29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现状探析08-13
高校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探讨论文08-11
谈新背景下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05-29
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创新路径05-31
传统文化遗产下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思考05-31
关于《智能仪器设计》课堂及实践教学探讨08-04
高校专业英语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05-30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探讨08-09
高校教育文秘教学之探讨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