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时间:2023-10-26 11:04:07 兴亮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语文课堂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方法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习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了,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教学,学生就很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道: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是凤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搭窝。他的回答激起了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了内容,积累了词句,逐步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我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五、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了进步,由此喜欢上了语文老师,也喜欢上了语文课。

  方法2

  一、课堂活力源自于教师充满激情的诱导。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既有知识的交流,又有情感的相互作用。著名教学专家李吉林教师在“把握语文学习规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一文中指出:“情感是语文教育的‘渠道’‘灵魂’和‘根’。而‘教材--学生 ’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便是教师的情感,教师用自己的真情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是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一旦学生心灵“情”弦鸣响情感的火苗燃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迸射出生命的活力。而作为课堂驾驭者的“拨弦”“点火”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我们可以用饱含深情的导语去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笔者在执教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就是这样引出的。“有句话叫‘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千万家庭中,父母亲都是那么伟大与可敬,俗话说父爱如山,父爱是深沉的、凝重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挚情感人之作《背影》,来一同感受这伟大的父爱吧!”这样的导语激起了学生对内容的共鸣,为活化课堂教学作了感情上的铺垫。

  其次,可以用充满激情的小结语,使学生产生回味感。

  在执教冰心的作品《谈生命》时,我这样总结: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在这转瞬即逝的生命历程中,有苦痛也有幸福,哪一个多一点呢?全凭自己对幸福、对苦痛的感觉,有人说:“幸福是种感觉,关键在于你的一颗感悟她的心”。人应该经历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哀,只有某种单一的经历是不够的。最后,老师用文中的一句话送给同学们:‘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吧!这样的结语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又怎能不情绪起伏而回味无穷呢?

  再次,我们还可以借助课文本身的情感力量来拨动学生的“情”弦。比如笔者在执教《安塞腰鼓》时,为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黄土高原上这一民间艺术的粗犷与豪迈,第一个教学环节就是我富有激情地把全文范读一遍,范读结束时,学生们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样,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了,有了这样的开头,只要加以适当引导,又怎能会出现课堂气氛僵化的局面呢?

  于漪老师说得好:“语文教学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文字就有血有肉,而不是枯燥的符号。文中所描写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注的情和意,所阐发的道理,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笔者认为,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努力做到了这一点,语文课就会活力四射的。

  二、课堂活力源自于学生的积极投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要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的大脑才能兴奋起来,他们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课堂气氛才能真正活起来。

  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呢?笔者认为,起码要注意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在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完成学习活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认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像和创造,从而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

  可以说,民主的教学气氛,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其次,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可以激活课堂气氛。教师要在精心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围绕教学重点提出一些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笔者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提出了对菲利普夫妇的质疑:

  对于勒的躲避源于他们拮据的经济条件,是小人物的自私与无奈的表现,人应该加以同情并原谅。他们对于亲情的冷漠应该加以指责,他们应该接纳于勒。

  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人们的行动指南是“金钱至上”这两个扣住课文重点和难点的问题提出后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通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对文章的阅读进一步深化。这样的课堂教学又怎说不充满了活力呢?再次,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这是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具体体现。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意识和习惯,课堂教学就会出现生气勃勃的喜人局面。例如:有一次,笔者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我说“有一问题要求学生们想像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话音刚落,有个同学不假思索地说菲利普夫妇肯定会高兴得要晕过去,有同学说这事不可能啊,富翁怎会和菲利普夫妇这样的穷人同船……对此,我没有立即评价,而是组织大家讨论,经过积极发言,他们认为这只是一种假设情况,这句话重点应放在菲利普夫妇对待有钱的于勒与无钱的于勒的态度对比上,这样的教学,不在于讨论结果的正确与否,而是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收获了思维的锻炼与情感的升华。

  三、课堂活力源自于师生想象力的发挥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语文教材的大部分内容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要深刻的领会这些教材内容,就应该充分发挥师生的想象力。叶圣陶先生曾以高尔基的《海燕》来说明阅读文学作品时应展开想像的必要性。他说:要领会“海燕”这首诗,得在想像中生出一对翅膀来,而且要展开这对翅膀跟着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海上,得意洋洋地飞掠着。这时候,你就仿佛听到了震耳的雷声,恕吼的呼啸,同时你还会体会到一场暴风雨之后,大地将被洗刷得格外清明,而飞翔 在这种格外清明的天地之间是一种无可比拟的舒适愉快。不少事例充分证明,一旦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语文课就会满堂生辉,活力四射。武汉教育学院教授韦志成先生对语文教学中运用想像 作过如下论述:“一系列的教学环节无非就是调动学生的想像;开讲话的精心设计,诱发学生的想像;指导学生预习课文,启发学生的想像;设疑问难点,拨解惑,激发学生的想像;教师精讲,画龙点晴,启发学生的想像。……”

  总之,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大力开拓学生的想像空间,语文教学就完全有可能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语文课堂就能成为有激情、有活力,令学生们都十分向往的场所。

  春天是美丽的,因为她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语文课堂是迷人的,因为她富有诗意,魅力无穷。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始终没有停下,就让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绘出一幅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美丽画卷吧!

【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相关文章: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08-05

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灵动08-22

让语文课堂闪烁人文之光08-11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05-05

创新语文课堂提高学习兴趣08-07

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08-06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08-20

浅议语文课堂提问需讲艺术论文08-07

怎样利用插图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