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式理论看跨文化意识
论文关键词:图式理论 跨文化意识 源语 译入语 口译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以在阅读和听力领域广泛运用的图式理论为理论基础,时图式理论和口译以及口译训练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口译作为一种复杂的语言活动,牵涉到源语和译入语的理解和转换,时源语的理解是口译中的重要部分,而图式理论主要解决背景知识在理解中的作用。将二者结合起来,突出并解释跨文化意识在口译中的重要作用。
一、引言
“图式”(schema)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邓刚(2001)’对图式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图式是记忆结构,包括语言知识,社会一文化知识和其它知识,也包括己形成的神经反应模式。图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吻合。图式理论现己被广‘泛地用于听力和阅读研究。阅读理解或听力理解实际上是输入信息中的前景(foreground)信息和读者或听者头脑中已有的背景(background)信息的动态交互过程,背景知识其实就是已存入人头脑中的图式信息(schematic knowl-edge);语言的缺陷可以通过激活图式的能力来补偿,从而提高阅读和听力理解能力。
口译(包括即席翻译和同声传译)一种即席的口头复制过程,将一种语言所述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再表述[,涉及如何由源语(source language)向译入语(target language)转换的全过程。与笔译不同,口译有它的特点,即译员必须及时地、独立地进行一次性翻译。这就要求口译人员较强的自身素质,如双语基本功、口译技能、记忆力、知识面等。同时口译人员在工作中常常充当”多面手”的角色,具体表现为翻译员、接待员、导游员、宣传员和联络员(李郁青,2005)。但对于译员来说,口译中最难的莫过于两种文化的差异。可以说,口译是翻译文化而不是语言。因此,口译人员的跨文化意识决定其能否把握翻译尺度且不受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已成为衡量一名优秀译员的重要准绳。
刘件福(2001)已尝试以图式理论为框架,用实验的方法来探讨中国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背景知识在英语口译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其研究结果如下:(1)背景知识与口译成效(success of oral interpretation)呈正相关,背景知识对口译的各个环节均有促进作用;(2)在语言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有无背景知识可能会导致口译成效的显著差异;(3)口译成效与语言(包括源语和译入语)水平相关;(4)口译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并非完全取决于某一个因素,如背景知识。本文只就背景知识中的文化因素在口译中的作用用图式理论加以理论阐释,突出跨文化意识在口译实践和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文化图式在口译中的作用
(一)口译中图式的分类
口译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这些因素包括口译人员自身素质(如双语基本功、口译技能、心理素质、记忆力、背景知识等)和外界非语言因素(环境舒适度、外来帮助、话题难易度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可以用图式理论来解释,总结为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文化图式(culturalschemata)和语言外图式(extralinguistic schemata) 。
口译中译员的语言能力主要体现为双语基本功,如听力敏锐度、语音语调、句法和词汇量等。语言图式主要通过语境(上下文)、源语和译入语的篇章差异(句法结构)、文体差异(正式或非正式,特定文体或一般文体)等体现出来。非语言因素如译员的心理素质、背景知识、话题难易度、讲话人意图动机和环境等可归结为语言外图式。下面重点谈谈文化图式与口译的关系。
(二)文化图式与口译
刘明东((2003)认为,文化图式指的是人脑中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块”,是人脑通过先前的经验已经存在的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组织模式,可以调用来感知和理解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根据这个定义,我们不难得到结论:文化翻译包括口译就是要理解并编译(decode)源语中的文化图式,然后重建(reconstruct)译入语中相关的文化图式。这就要求口译人员能够通过自己头脑中的文化图式信息来解译源语中的文化图式,且译入语中文化图式的重建要能激活起译员头脑中的文化图式信息。只有做到这两方面,口译才能表达出原讲话的全部内容,并且易于听懂。比如,在翻译中国古代四大美人时,把西子比作Chinese Cleopatra,就很好地建立起英语语言中的相关文化图式,突出了西施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样,遇到外国人不熟悉的建筑雕刻一一麒麟(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由于与西方的独角兽(unicorn)相似,于是解释为Chinese unicorn就比较好。
在此,难免要提到语言的文化可翻译性(translatability ofcultural schema)问题。不同的翻译理论家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就中英文来讲,是可翻译的,口译更是如此。就以有中国特色的习语"三教九流”为例。译者可以翻译为people ofall sorts or people of different origins and backgrounds,但听者可能还想知道”三教”和”九流”具体指代哪些。这时译者要加以解释,”三教,,指儒教(Confucianism)、佛教(Buddhism)和道教(Daoism);”九流,,指((the nine schools of thoughts),分别为儒家(the Confucians)、道家(the Taoists)、阴阳家((the Yin-Yang),法家(the legalists)、名家(the logicians),墨家(the Mohists)、纵横家(the political strategists)、杂家(the eclectics)和农家(the ag-riculturalists)。再tEi如,我们称赞女子美丽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种情况,译员可以翻译为’'Her beauty isbeyond description",再进一步解释”In Chinese, we often saythat her beauty would make the fish sink, the wind goose falldown and the moon hide herself, and put the flowers to shame" 。
(三)跨文化意识在口译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在实际口译实践中,译员就要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意识就是译者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文字、跨越文化的信息交流,强调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是显著的。比如,中国食品的种类之多可谓世界之最,每个地方除了所属菜系之外还有风味小吃。我们将“小吃”一般译为”snack food" ,而在美国,"snack food”一般相当于中国人平时吃的”零食”。现在已听到用”small eating”代替”snack food"来表达中国的”小吃”概念。还以小吃为例,我们有馄饨和饺子,但英语将其统称为’'dumpling"而不加以区分。但外国人现在也用拼音”huntun"〔馄饨),"jiaozi"(饺子),"toufu"(豆腐)来表示此类概念。这些都是作为口译人员应该注意的文化现象,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源语文化内容并建立起相关的译入语文化图式。
三、结论
口译是一个无意识或下意识体现图式理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图式的重要角色,尤其是与文化因素相关的文化图式不容忽视。因而,口译训练者或教师要在口译训练过程中帮助译员建立起和加强相关图式,突出跨文化意识在口译中的作用,有意识地体现出图式理论的指导意义。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从图式理论看跨文化意识】相关文章:
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意识培养02-19
论口译与跨文化意识11-17
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11-14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06-02
文化移情能力与跨文化意识11-14
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02-19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问题与对策11-14
谈口译中跨文化意识02-19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02-1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