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儿科血液病房中的应用

时间:2024-07-21 04:01:4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儿科血液病房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儿科血液病房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对血液病房实施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和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比研究。结果: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后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医生、病人对护理工作给与了高度的评价。结论: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儿科血液病房中应用,有效提高了医护配合的程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了医生、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血液病房;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护理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扩大,护士的职能不断拓展,护理工作的内容在不断增加,但护理人员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较欠缺,如何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是目前护理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1]。与普通的儿内科病房相比,血液科疑难、危重患儿多,治疗、护理任务繁重,同时还兼顾血液肿瘤门诊患儿的治疗,难以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护理。为了推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更好地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探索适合儿科患儿的护理模式,2007年6月,我院护理部首先在血液科试行开展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有效提高了病人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提高了护理质量,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血液科床位数为35——45张,床位与护理人员之比为l:0.40——0.32,护理人员14名,大专以上学历占85%,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1名,5年工龄的护士3名,其余为5年以下的护士共9名。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2006年6月——2007年5月)。观察组采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2007年6月——2008年5月)。具体方法如下:
  1.2.1培训学习,转变思想观念,达成共识
  2007年6月以前血液科是采用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一个责任护士要分管17——22张病床,工作压力大、护理要求高,难以对病人做到“十知道”,“五到床头”,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职责不明确,辅助护士不能主动协助配合,安全隐患多,针对存在的问题,血液科决定开展层级全责护理模式,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层级全责护理模式的意义和目的,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积极主动参与。
  1.2.2构建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框架
  根据护理人员不同的资历和能力水平分为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实施护士长-责任组长- 责任护士- 辅助护士- 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
  1.2.3调整上班时间,实行8小时连续工作制,采取弹性排班
  将病区分成2个护理大组,4个护理小组,4名责任护士,从中选出2名责任组长,每个护理小组分管9——12张病床,与医生分管床位基本对合。责任组长实行全白班,每月变换班次,轮休时工作由相当资历的辅助护士代替,保证节假日有一位责任组长当班;另外2名责任护士每周调换班次。护士实行8小时连续工作制,以此增加治疗高峰时段午间上班的护士,减少出错的机率。日班8:00——17:00,晚班17:——01:00(次日),夜班01:00——08:00。根据工作量及危重病人的多少弹性排班,如晚夜班治疗任务多、危重病人多时及时增加辅助护士。
  1.2.4明确制定岗位职责
  责任组长要求具备护师以上职称, 大专以上学历,专科护理技术熟练, 有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除完成责任护士的职责以外,还负责协助护士长处理当班责任大组的事务;责任护士实行全责制,如同医生一样实行管床制,负责一组患儿护理全过程,完成患儿自人院到出院期间各项护理和治疗、健康教育,书写、整理并检查护理病历,检查护理效果,担任教学,负责本组患儿收费管理、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辅助护士协助责任护士完成各项临时治疗工作和配合抢救工作, 助理护士负责技术含量较低的护理工作,如基础护理及外勤工作等。
  1.2.5采取激励机制
  改革分配制度,根据在聘岗位责任大小、技术优劣对应不同的绩效工资分配系数,责任组长额外加0.1的系数。医院每季度评选明星科室和明星个人,对患儿、家属特别提出表扬的护士及明星个人科室给与一定的经济奖励,年终评优在同等条件优先考虑,并选送优秀护士外出学习。
  1.2.6效果评价
  调查病人满意度 (用我院制定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 ;调查医生对“层级全责护理”的认同度,包括: ①评价责任护士的工作态度;②评价责任护士观察病情及应急处理的能力;③了解患儿及家属对责任护士工作的满意度;④评价责任护士在危重患者护理工作的跟进情况。
  2讨论
  2.1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下责任护士在工作中由“要我去做”的思想转变为“这是我的病人,我要去做”的主动服务观念,护士的责任心得到强化,主动巡视病房,及时发现患儿病情变化,为病人解决各种疑难问题。调动了护士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各尽所能,充分发挥了护士的潜能,增强护士工作的成就感。
  2.2实施层级全责护理融洽了护患关系,有效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是指在组织结构和内容上由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组成,对一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2]。层级全责模式下一个责任护士负责照顾一组患儿,责任护士相对固定,患儿容易找到自己的责任护士;另外责任护士与医生对合分管患儿,强化了患儿“我的责任护士”的概念,使患儿时刻感到有人管;每一个责任护士负责的床位较前减少,在患儿床边工作的时间增多,对患儿情况熟悉程度高,能主动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和医师沟通,及时处理,使患儿感觉到护士经常在身边,感到有安全感,被照顾的感觉,对改善护患关系提供适合的平台,护患关系有较好的改善[3];护士实行8小时连续工作制,增加治疗高峰时段午间上班的护士,满足了患儿的需求,减少出错的机率。因此护士的工作得到患儿和家长好评,患者满意明显提高。
  2.3而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提高了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医疗和护理是两个不同的学科,有着各自的体系,在临床医疗过程中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不协调的医护关系也会引起护患纠纷[4]。在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下,医嘱由不同班次的护士执行,不便医护之间沟通和协调。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责任护士与医生所管病人基本相同,为医、护、患三者的沟通提供了便利。责任护士经常参与医生查房,参加病历讨论,对病人病情更熟悉, 同时拓宽了护士的知识面,对专业知识的积累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责任护士掌握了病人的病情,在医嘱处理时,护士起到执行、督促、检查、反馈的作用;与医生沟通时,责任护士能提供准确医疗数据,取得了医生的信任,因此,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总之,在血液科开展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后,各层次护理人员病房管理经验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护理管理进一步深入和系统,在病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确保了护理质量,较好地构建了目前社会状况下护患关系,护理工作得到了医生和病人的高度好评。为了更好地开展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护理人员专科理论知识、技术水平、人文知识、沟通技巧需要更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完善排班方式,对责任组长、责任护士选拔引进良性竞争机制, 定期考核评价等。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儿科血液病房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细节护理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03-29

儿科护理教学中自动原则的应用探讨11-21

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11-16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11-16

“体验式学习”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11-16

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04-01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03-10

护理监测及护理对策系统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03-28

护理程序在“门诊内科优质护理活动”中的应用11-1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