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3-05-28 03:33:1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和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面对会计专业的改革和发展,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选拔和要求,为了我们的毕业生能够很好就业,学有所用,我们在教育教学上必须要切实利用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谈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浅谈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1

  摘要:近年来企业需要理论扎实、专业性强的毕业生,作为专业性及强的会计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使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知识的相互结合越来越紧密,本文就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全方位、多视角探讨,以满足现代化经济的需要。

  关键词:会计 实践 理论 教学

  一、会计的理论概念与实践相结合

  (一)会计的理论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提供财务信息为主,资金运动为对象,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决策信息为目标,是具有完整性、科学性的方法,反映和控制两项职能的经济信息系统的统称。

  (二)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有效结合

  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是两种不同的范畴,其理论源于实践,历经低到时高,简单到复杂,不完善到完善的演变过程。每一位会计大师都成长在实践过程中,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理论的完善体系,作为一门学科,会计专业不能一成不变,它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改进与完善,现阶段通过对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实现会计体系完善,加速会计教学的进一点改革。

  (三)实践教学是会计理论的重要保障

  加强会计理论,培养实践能力是教学的根本任务,会计工作的“实战”可以弥补会计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缺陷,使会计理论不再空洞,培养理论过硬、技术全面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二、会计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一)会计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理论没有贯穿于会计教学的全过程。许多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包含了相应的会计实践内容,增强了会计人员的核算程序和方法,培养了解决问题、处理问题及动手能力,但是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员们都以拿文凭为目的,强调会计知识理论性,使这种思想占具主导的位,使其具有片面性。

  2.会计实践教学环境单一且教材不完善。尽管目前实习基地提供模拟实训室,但还是不能达到仿真要求,实训软、硬件实际情况滞后,无法保证实训要求;会计实践项目对于许多行业都没有涉及到,限制了实践的拓展范围。另外,会计实践的学科除会计外,对审计、财务管理等学科的手工及计算机操作涉及非常少。

  (二)会计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形成原因

  会计教学实践过程,尽管从一定的程序能够解决会计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但是与实际应用情况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由于实训基地严重缺乏,实习学员不能将专业落到实处,很多学生用在实习的时间非常少,致使理论教学不能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被动训练,得到的知识不够稳固、不够扎实。

  三、会计实践教学改革与规避

  (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在会计教学实践中存在两个误区,一个是从理论方面,另一个从操作方面。

  首先,我们先谈一下理论误区,有的教学方法只适用于相关的内容,要根据教学特点来选择教学,如果采用硬性方法,会使实践操作没有任何效果,因此对于会计教学应采取概念、理论、实务相结合的方法,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操作上。

  其次,从操作误区上进行探讨,应避免过多干预。实习中指导教师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能带着学生走,避免干预过多。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多给会计学员亲自动手的机会,指导老师在其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指点,以免实践过程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误导与干扰。

  (二)对会计实践教学中误区的改革与规避

  会计实践教学中仍然倾向于注重会计理论,忽略了操作的探索,对于管理会计理论来说,将理论在会计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为市场经济带来现代化的会计人才。

  四、如何完善会计实践教学

  (一)建立长期实习基地,加强实际工作了解

  建立长期、综合的实习基地,可以通过与不同的企业建立合作(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会计或税务咨询服务代理公司等),设置专职实习专员,与实习企业联系,了解实习学员的'实际情况,对于遇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而提高会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

  具体做法上,可以由学校出面联系周边企业,将一些不具备机密性和非核心的会计业务,外包给学校,以此来提供学生实习的机会,其费用可以作为学生实习的经费。例如,学校周围的制造业企业,可以将出纳业务交由实习学生来处理,跑银行、开支票,出现金,记出纳账这些简单而又非常具有实践性的工作。实账会计操作上,可以企业的现金银行账,部分地交给学生处理,学生有不懂的地方,应及时向老师询问,如果实习条件不方便,可以询问企业的主管会计,学校应当为主管会计对学生的帮助给予感谢和奖励。学生实习操作结束后,应当写实习报告,进行总结,并提出实习收获,有不懂的地方,会计教师应当给予答疑。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安排会计教师定期去实习地点考察,对学生的实习情况有个具体的掌握。

  (二)提高教师的能力,创新学生素质

  可采用多种形式使财会教师参与到实践中,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对财务教师进行审核,使他们对财务专业技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教师的责任重大,因此,财会教师应理论精通,实践过硬,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

  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应当将会计实践所获取的经验,进行整理并分析,升华到理论高度,并结合具体案例,将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们,让学生们既了解经验,又能从理论角度去理解案例和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也使学生切实理解会计实务,借以创新学生素质。

  (三)建立一套具有代表性、全面性的实践系统

  将会计手工实践与电算化紧密结合,建立扎实理论和丰富经验相结合的教师团队,培养会计学员的综合能力,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采取校内、外教学实践合作环境,拓展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实践内容,逐步建立多层次、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的应用,使会计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习中企业所采用的会计信息系统,可能与教学中所使用的系统不一样,为了让学生提高会计电算化能力,高职学校可以考虑多讲授几款会计软件,也可以根据实习企业实际应用的会计软件展开专门的教学,以方便学生在实习时尽快上手。

  总之,会计专业是应用型的理论学科,在会计实践教学中,注重会计理论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实际培训,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才能完善会计体系提高会计实践阶段的教学质量。

  浅谈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2

  1、问题的提出

  每一学科都是一个概念系统,它并非概念的堆集,而是按客观逻辑依次展开。可是一些成本教材中却孤立、静止地重复严格控制的说教,这不是理论远落后于实践吗?以上只不过是就成本论成本,省小失大。事实发展还不尽如此。深圳有一家南方玻璃公司,公司股票上市称 深南玻,在筹备股票上市时公司废品达40%以上。公司管理层居然宣称:必须坚持高废品率,赢得信誉,以便出口获得优价。这远不是传统的严格控制观念,也不是就成本论成本,而是就信誉,优价来看待废品。小荷刚露尖尖角!这正是一种成本管理的新视野,而成本会计理论是否值得更新呢!

  此外,如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以及可控制成本和不可控制成本,都是一对对辩证概念,其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又如辅助车间的若干种分配方法之间,分明存在辩证的联系和关系。

  不妨顺便指出:上述三对辩证概念即六个成本名词或术语在中国成本文献中,往往不称成本而称为费用,如直接费用等等。成本与费用混淆不清。而且用费用表述成本的频率高得多川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当作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换言之,费用不应计人产品成本。

  2、几点反思

  成本不属于价值范畴。《资本论》旨在分析资本剥削制度,因此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普遍、最常见的商品的二重性人手,正是抓住了要领;但是作为成本会计教材也从分析商品二重性开始,这是为了说明什么呢?可能是一些理论工作者依据马克思关于价值w的公式: W=C+V+m, 令成本为k,于是: w=k+m,移项:k=w-m 也就是:成本等于商品价值减剩余价值。但须指出:这里的成本k是一个抽象,或者说,它是成本的本质部分,即社会必要生产费的一部分,并非成本会计作为对象的现实的历史成本。

  不能脱离生产力论成本。由于从商品二重性入手阐述成本,并由价值代表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推导出成本之本质是社会必要生产费的一部分;这种从抽象到抽象的推导是不必经过深思熟虑,完全可以从形式逻辑推导得出的。以上不加区分地将废品损失断定为不构成产品价值的说法,当然也是不遵从辩证逻辑而按照形式逻辑得出的推论。然而这毫厘之差,却谬以千里。

  一部人类社会史,特别是科技发展史中,每一进步的标志不是生产什么而是如何生产。乡村的水磨出现使人类进入农业社会,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人工业社会,而生产力的提高总是和成本呈反比例而下降。半个世纪以来,科技总是从代用和缩微以及上规模这三方面促使成本神奇般地飞速下降。代用的事例十分普遍,用玻璃纤维代铜线传输信息,用量少、成本低、传输的信息量多,几不可同日而语。缩微的典型是电子工业,由电子管发展到晶体管,再从集成电路发展到第儿代的集成电路。如今不到手掌大的计算器在20世纪40年代居然是要占用两间办公室的庞大装置,因此它的生产成本以每10年下降90%的高速度展现出来。而以上诸方面的结果又使世界对铜、钢铁等传统材料的需求日趋下降,对节约世界非再生产资源又是好事。

  以上所谓一念之差,是指过去只是从概念推导得出成本本质是必要生产费的一部分,却未真正理解社会生产力才是区别必要与非必要生产费的分水岭,而生产力又可由人力推进而变动不居的。可是过去的成本文献中再不涉及从必要费与非必要费二者的区别中探讨从不同途径谋求降低成本的措施的可能性。这无疑是根本性的欠缺。可以认为,成本会计除了提供信息,更应把如何谋求降低和优化成本当成更主要的任务,这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例如:

  对非必要生产费可以从加强常规管理,尽可能地谋求节约;对必要生产费同样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地有所作为:其一是从技术改造或革新来提高生产力水平,使必要费转化为非必要费;其二是采用优化的途径,即便生产技术上不曾变动,同样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我曾在拙著《经济效益审计》(1991年改革出版社版)第3章后另增附录专广]讨论优化,并就单指标、双指标、多指标直至系统优化逐一举例。扼要说来:单指标。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对任何技术经济指标如炼钢炉龄、设备、房屋使用寿命、废品率、实收率等都可从为此付出的代价,和因此所获的效益,从正负、得失之间权衡优劣。双指标。最直接的.是从二者的权衡中取舍小失获大利的途径,此外可采趋利避弊的作法,例如锌矿石因埋藏不深导致氧化,以致浮游选矿中氧化矿难选,流失大而实收率低,而冶炼过程中氧化与硫化矿石并无差别,实收率都在90%以上。于是,在选矿过程中尽可能少地提高精矿品位,留待冶炼过程提高金属纯度,以减省有益资源的流失。退一步,产氧矿的矿山总有未经氧化的硫化矿,而且总是氧化矿占少量。于是不妨尽可能提高硫化矿的精矿品位,使之与精矿品位不高的氧化矿混合,既达到约定的精矿品位标准,又降低了资源流失。三个相联的指标。这时相互比较权衡的因素既多,避弊趋利的思路更广宽。要言之,纳入考察的指标越多,更利于适用系统分析。补述一句:运用唯物辩证法,除了对单指标运用一分为二,其余是讲联系;归根到底,一一分为二仍然是考察分为二的双方的联系,分的目的是找到二,从而看双方联系。由此可见,优化讲系统分析,实际是辩证法。

  3、生产二重性

  看来从商品二重性的分析人手来阐述成本,不仅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并且因为忽视生产力水平对成本的决定性意义,从此脱离成本与生产力以及产品和市场之间依存制的联系和关系,局限于就成本论成本,使成本会计从理论上走向死胡同,因而有必要从根本上考虑改革。正确的选择应政从生产二重性出发。生产过程既是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过程,同时也是产品的形成过程。投入和产出是活生生的现实,彼此又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投人是为了产出,没有投入便没有产出;不求产出自然不会投入,无效的产出也使投人变成浪费。

  从分析生产二重性出发,再从生产的耗费直接引出成本的概念和定义,从生产的目的和结果引向产品和市场。从此成本和产品再不是彼此分离、孤立的概念,永远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而这种统一中又以生产力为中间的基本连结链,这里包含双重意义:一是产品成本水平基本取于当前生产力水平,前者按后者的不断提高而呈反方向下降;二是社会进步、生产力进步不取决于生产什么,关键是如何生产,说到底生产中是生产力为主导才将人、财、物的耗费转换特区财会为产品(劳务)的。这样的表述对第一、二、三产业都适用,是成本计算期有长(例如造林、房地产开发)有短(女助Ul工业),不容许人为地一刀切。《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计算朔规定为月、季、年;而《财务通则》又规定三项费用当作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缘于数十年来对产品成本的理解十分狭窄,几乎在理论上局限于工业产品的结果。对于十年树木的林业以及起码一年以上甚至长达三、五年的房地产开发业,如果不另作补充规定,便会使这类行业或产业在产品竣工或成材可以销售前数年无端在帐面上出现虚亏!

  如上所述,从分析生产二重性,一方面从生产耗费引出成本,再从成本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引出成本本质,冉从本质与非木质部分的区分引出如上所述如何分别采取不同途径谋求降低不同部分成本的相应措施。仅就此而论,这样的逻辑顺序不仅顺理成章,而且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进程。

  浅谈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引言

  传统会计理论是在工业经济时代逐步建立健全起来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这种新兴的商业运作模式的出现,对传统会计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同时也要求我们对传统会计理论进行相应的创新,使会计理论与其所处的电子商务环境相吻合。电子商务是20世纪末新兴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它是基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广泛开展商务活动的方式。电子商务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合作发展的最新成果。电子商务从大的方面来讲可分为广义电子商务和狭义电子商务。广义电子商务又称e-business,是指各行业各种业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可称之为电子业务,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事务、电子教务、电子医务、电子教务、电子家务等。狭义的电子商务又称之为e-commerce。是指人们利用电子化手段进行以商品交换为中心内容的各种商务活动,可称之为电子交易。电子商务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率,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搜寻、联络费用,突破了地域、时空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会计信息使用效率。会计信息的供给方也根据已达成的协议,源源不断地为需求者输送已掌握或拥有的会计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披露其所要发布的会计信息,实现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信息资源的自由流动。电子商务会计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记录、计量、反映电子商务活动的实质,以及有关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日常业务处理、全部在网络上进行。最大范围实现书写电子化,降低资源消耗,会计信息传递可以利用E-Mail,FTP等网络功能实现资源的传递。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会计报告实时系统(RealTimeReportSystem),加速了财务处理的运行速度,读系统可以随时根据录人资料生成相应报表,实现会计信息实时跟踪,便于信息使用者及时得到及时的会计信息,为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电子商务会计中,可以节约以下方面的交易费用:

  (1)搜寻会计信息的费用。

  (2)节约了有关的人力,减轻了劳动强度。

  (3)存货实现了零存库,大大减少了库存费用,使得更多的资金应用于其他业务活动。

  (4)节约了能源、资源。包括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人员流的耗费。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挑战

  (一)对传统会计基本假设的冲击

  (1)对传统会计主体的影响。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为之服务的特定组织,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会计主体界限越来越难以确定。而且,随着网络交易的随时性、不确定性,使得会计主体越发不易确认。如何正确客观反映出电子商务印发的“虚拟实体”的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是未来会计必须解决的问题。

  (2)对传统持续经营的影响。持续经营定义为:除非存反面例证,否则就能够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将无限地经营下去,即可以遇见的将来,企业不再濒临破产清算。但虚拟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打破联合公司的时间间隔,属于临时性结盟且分合迅速,随机遇获得而产生,随着它的消亡而解体的特点,决金了持续经营假设已不能适应。

  (3)对会计分期理论的影响。传统会计理论在基于持续经营的情况下,将企业经营年度划分成若干个会计期间,并将其作为编制财务报告,提供经营成果信息的时间范围。但这样一个划分方式会导致经济事实与会计反映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会引起会计信息的失真。电子商务会计,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提供实时财务报告,而不必等到会计期间结束才能获得,可有效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交易只是“虚拟交易”,交易一旦结束,则虚拟企业可能随时解散,这样,会计分期就没有实质性意义了。

  (4)对货币计量理论的影响。货币if量假设是会计人员所记录、分类、汇总报告的可以用货币来计量的经济信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延伸了货币计量的涵义:企业允许特定的供货商、主要顾客、银行、海关、税务部门等机构进人自己的互联网中的外部网络。在信息技术帮助下,用电子货币转账。电子货币的出现引发了货币革命与支付革命,使货币真正成为观念上的产物,强化了记账本位币唯一性的假设。

  (二)对传统会计职能理论的冲击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发生新的职能变换。

  (1)会计的基本职能将向管理职能倾斜。在会计核算的工作可由INTERNET等网络完成时,信息处理就会高度自动化。因而会计的核算职能逐渐淡化,重心将向协调、管理、监督、决策等方面。基于INTERNT的企业流程重组已经开始凸现,企业管理软件平台的作用将会发挥巨大的能量。企业管理软件平台将成为企业MIS的新重心。

  (2)会计的信息管理职能日渐重要。信息可以帮助监控和管理企业生产、营销和销售,通过INTERNET技术,会计信息高度共享,会计人员要充分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全面快速收集各种相关信息,以利做出经济决策。经营企业就是经营未来,经营未来就是经营信息,只有网络化管理才能有效消除信息孤岛。

  (3)会计的协调职能将逐渐凸现。会计的协调职能,将会协调企业内部与外部各职能部门,共同处理相关业务,同时加强与现有顾客的关系,从而加强企业的运营效率。

  (三)对传统会计核算理论产生了影响

  (1)对会计处理方法产生了冲击。传统会计理论对于如何衡量知识资本,如何计量技术,如何列示知识产权’如何确定人才资源价值等无形资产时无任何表现。信息时代,知识在企业产品价值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那么知识耗费就应计入产品成本或者予以资本化,正确计算产品价值中包含的知识产量,而不同于现行会计模式下将信息等耗费列作期间费用,同时要求损益表的内容和结构作响应的变更,如何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无实体公司”进行会计处理,以便能够精确、公允地计量收人、现金洱量和实收资本,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并且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最有意义的会计信息,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2)对传统会计要素的影响。财务会计把会计要素划分为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两类要素。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加工速度越来越快,会计要素划分会更加细密,更有层次,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状况。此外’Internet,e-BUSineSS的发展还会引起数字产品的计量、会计准则的变更等问题。

  (3)基于电子计算技术的核算方式改革。手工核算下,处理环节多、内容分散、许多流程重复、内部核算体系复杂、周期长。基于电子计算机的智能化核算方式,则可以对这些业务进行改良。先由电子计算机统一汇总核算,然后分解到各组成单位进行核算。在这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电子商务会计准则作指导。

  (四)对传统会计计量方法的冲击

  信息经济时代,会计计量的'重点要从财务资源转向知识资源,传统会计计量以金额表示历史数据为主,实物数据、差异分析的运用非常有限。而电子商务会计的引入,为各种会计计量的运用、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从时间方面看,对过去的核算、对现在的控制和对未来的预测等方法都将进一步完善和体系化。

  (五)对传统财务报告理论的挑战

  建立在Extranet和Internet基础上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使得实时对外提供财务报告成为可能,对传统财务报告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1)报告目标上。传统会计报告着重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反映管理人员经营责任的信息,电子商务环境下更侧重向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相关信息。(2)报告周期上。传统定期报告模式将被不受时空限制的实时报告所替代。(3)会计报告要素上。传统报告模式上划分为资产、负债、权益、费用、收人、利润等要素,已无法满足决策者有用性的要求。细分报告要素,以全方位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事项的即时信息将是电子商务会计发展的趋势。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理论分析

  (一)财务报告目标应当侧重于及时性与决策

  有用性传统的财务会计目标认为,财务报告应当提供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状况,在此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相关信息的有效披露。在会计理论研究中,过去只注重财务报告真实性的问题,而对经济决策的有效性问题关注度不够。重要原因在于传统的财务报告目标仍然是基于会计核算与分析的需要,并不完全基于决策的现实需要。也因当时的网络、通讯技术水平,还达不到实时提供一切有关的财务信息。因此,在这种环境中,更多的只能是核算层面的基础财务数据而非经济决策的信息。电子商务环境下实时通讯从技术上成为可能,为实时提供财务数据提供了高效的数据传输平台。数据传输平台传输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务数据,而是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挖掘,从而形成一系列的可供信息使用者进行科学决策的高质量决策信息流。

  (二)财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应当与信息需求相匹配

  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要根据财务报告进行深人分析,从而做出是否应当投资的决策。基于投资者视角的财务报告,应当要求披露尽可能详细、规范的企业运行轨迹。要达到这样一个报告要求,其必须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即报告的内容要详细、披露格式要尽可能的规范与统一、最好具有可扩展性。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所有的财务报告首要的信息披露要求仍然是要求所披露的内容应当是真实、公允的。考虑到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应当会大为增长,因为电子商务的创新商业模式为阅读财务报告提供了一个高效、快捷的获取通道。获取财务报告的便捷,实际上又为财务报告的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差异会比传统环境下的信息需求要大,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于相同的事项会有不同的期望用途,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提供的内容要更加符合信息使用者的个性需求。需求的多样化,并不意味这报告格式的多样化;相反,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更加要求报告的内容详细化、格式的规范化与统一化。财务报告的统一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无论何种信息需求,都有一个共性特征:编制标准一致,不同企业、期间具备可比性。在这样一个背景条件约束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报告内容上要明细化,格式上要规范、统一,要形成基于XBRL的可扩展商业语言报告体系,真正成为信息决策的首要依据,帮助投资人做出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应当更加注重非财务指标的量化与分析

  非财务指标是对财务指标的一个补充说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比财务指标更能说明相关问题。传统财务会计理论认为,非财务指标仅仅作为信息披露的辅助指标,不能进行量化说明,因此与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基本是不相关的。实际上,非财务指标是可以进行量化的,只不过传统财务会计受到当时条件的约束,尚不能对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拆、形成具体的数值指标,从而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非财务指标的量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数据挖掘与整合技术的引导下,从非财务指标中分析指标与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非财务指标与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将非财务指标转换成相应的数值模型,并且赋予一定的数据区间。对于非财务指标的数值化,应当要明确的是,非财务指标应当首先转化成相应的选择变量,并对变量定型与赋值。只有进行相应的变量选取和进行恰当的赋值,才能将非财务指标顺利转化成财务指标,进行相应的决策分析。非财务指标的数值化,将会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运营的更多信息细节,从多层次、多维度考察企业的运行质量,结合财务指标对一个企业的实际运行状态,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进而做出相应的经济决策行为。指标量化后的关键问题在于非财务指标的评价标准的构建,这是进行非财务指标分析的核心所在。构建有效的非财务指标的评价标准体系,将是一个富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也是会计理论创新与突破的一个重要领域。

  (四)改进以公允价值为核心的资产计价模式

  资产作为企业运营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功效。资产价值能否得到公允、可靠地计量,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会计理论认为,资产计价模式应当基于历史成本/名义货币,这是资产计价的最原始模式也是大多数会计准则的首选计量模式。后来随着通货膨胀的影响,这种方法逐渐被现值/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重置成本/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可变现净值/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重置价值/名义货币、现值/名义货币、可变现净值/名义货币等计量模式所代替。上述几种计量模式,都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历史成本/名义货币的缺陷,应当说是一个重要的改进,各自具有相对的优越性,但是又不可避免地存在本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缺陷。引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一个最理想的资产计价模式。公允价值计价模式,能够反映资产未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是未来收益折现到现在的价值,能够真实反映资产内在的获利和价值增值能力。目前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不是非常合理的计价模式,关键问题主要在于公允价值的确定问题,根本在于构建一个良好的公允价值估值模型与有效的市场报价系统。有效市场报价系统的建设’是公允价值资产计价模式的核心,使得公允价值能够基于市场报价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报价调整,同时结合公允价值估值模型,将市场报价系统中的市场交易价格根据一定的数学模型,调整为与资产内涵价值相吻合的公允价值。电子商务环境,为数学模型的构建和有效市场报价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交易平台支撑。因此,在电子商务的交易市场环境中,应当要强化电子报价系统的应用,优化公允价值的市场估值模型,为公允价值资产计价模型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平台。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理论框架

  (一)电子商务会计理论框架指导思想会计理论是从会计实务中提炼出来的经验总结,是会计实务发展的基础。创新会计理论体系,应当要首先明确会计理论创新理论框架的指导思想。针对电子商务的特殊商业环境,创新的会计理论框架指导思想应当确定为:坚持和完善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明确财务概念结构,制定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优化以公允价值为核心的资产计价模式,创新财务报告内容与格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高标准、规范、统一的会计信息,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有用的决策依据。这就是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理论创新体系的指导思想,作为理论创新框架的一个战略指导思想,统筹会计理论创新的发展方向。

  (二)电子商务会计理论框架核心组成要素

  传统会计理论体系包括会计学科体系、会计思想史、会计研究方法、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会计准则制定、资产计价理论、收益计量理论、契约关系与管理层会计行为、有效资本市场等。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创新的会计理论体系总体上并没有实质上改变这些研究内容,但是基于客观环境的变化’需要从一下几个要素加以创新,从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

  (1)会计理论学科体系。传统会计学科体系主要由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学科分支所构成,各学科分支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学科的体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尤其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程度会大大加强。信息化的程度会相应地提高,在会计学科发展体系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也将形成相应的边缘学科体系,诸如信息系统资源会计与财务、信息整合财务、网络会计与财务、信息会计与财务、电子会计与财务控制系统等等,都将会形成相应的会计新兴学科体系,丰富了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电子商务创新商业模式,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环境的发展,推动了会计理论研究的步伐,同时将会极大地促进会计学科的快速发展。应当说明的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理论学科体系,不仅仅涉及到传统会计学的学科门类,更多地是将会引人边缘学科的研究内容,从多视角、多维度研究会计与财务问题,将经济生活中与会计相关的问题转化为相关会计与财务问题’为问题的处理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2)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会计理论的研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究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创新,与会计理论的发展同步。观察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看出各阶段会计理论发展主要以研究方法的创新为重要标志。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从最初的以大量现象观察概括出总体特征的归纳法,到以逻辑推演的演绎法,再到以道德标准为核心的伦理法,以社会责任为约束的社会学法,以经济后果为考量的经济学法,后来又发展到以经济事项为切人点的事项法。上述的这些方法仍然以“假定”为限定性条件,围绕禀赋和目标函数,进行规范会计研究。但由于规范会计研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是其受目标函数严格约束,因此规范会计研究的相关研究要收到规范会计研究的目标和目标函数的限制。在大量的经济学研究中,已经有相关研究证明,“经济效率”评价缺乏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同时“财富的公平分配”这只是理论研究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微观经济现实中很难达成。而这一点恰恰与会计理论研究的相抵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规范性会计理论的研究。对于“财富的公平分配”很难得到事实证据来论证,其更大程度上是一个价值判断,正是因为这是一个价值,所以它很难提供驳斥规范研究中的效率问题,很难得到事实证据的支撑。对规范会计目标的解放,由此为实证会计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是目前主流的研究方法,契合了目前的实际需要,通过实证法,发现有趣的会计现象,对其进行描述,借助一定的理论分析框架,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做出富有意义的预测。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为其他研究方法提供了技术基础,例如电子数据实验法、数据挖掘与深度分析法、数据实时统计与分析法、数据对比法、网络数据库实验法等新的研究方法会逐步引人到会计理论研究中,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更有效的研究手段,得出更多有意义的研究结论,丰富会计理论研究框架。

  (3)会计理论研究内容。传统的会计理论研究主要从研究方法、资产计价模式、收益理论、资本市场与会计盈余、契约与管理层会计行为、成本控制与管理等方面,展开相应的研究。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管理理念的变革,都会对会计理论的研究内容产生重要影响。电子商务着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就为会计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兴的交易模式,其中就涉及到较多的研究方法、研究内涵的问题。就研究内容而言,创新的会计理论体系应当要体现新环境下的制度安排特征,将时代发展的背景立于一个较高的研究视角。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理论体系,既要紧密结合会计理论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又要结合电子商务环境这一特殊的市场交易模式。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理论体系,应当从一下几个方面加以研究:信息网络整合背景下的会计研究方法的创新、基于公允价值核心的资产计价模式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公允价值估值模型研究、新兴创新商业模式中的会计与问题研究、新兴资本市场中的电子市场报价系统、实时财务报告系统改进问题研究、信息整合路径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电子商务环境模式下的管理层会计行为研究、信息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层激励问题研究、信息文化与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等,这些问题都是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会计理论研究的目标,就是要将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会计与财务问题,用相应的会计理论把内在逻辑理清楚,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解决方案。外在环境的变化,需要会计理论适时做出更新,理论研究要与实务发展与时俱进,上述研究内容是值得深人研究的,对于完善相关理论和提供解决方案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相关的研究应当围绕上述研究方向展开’开展相应的课题研究。

  (三)电子商务环境会计理论框架运行

  逻辑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是将会计理论的概念结构作为会计理论的一个研究核心和起点,统领会计理论体系的其他各个方面。由会计理论的概念结构引申出会计研究方法、收益计量理论、资本市场与盈余管理、契约代理与管理层会计行为等相应的研究内容,各研究内容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内在逻辑一致的研究框架。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理论研究的外在客观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相应的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和逻辑主线也相应地需要做出调整。创新的会计理论体系,以财务报告目标的变革为逻辑起点,勾勒出以管理层会计行为约束机制设计的公司治理模式为核心、会计研究方法为支撑、以收益计量理论为发展的综合研究框架,完善新兴资本市场中的会计理论研究,为实务处理提供决策路径。

  (四)电子商务环境会计理论支撑系统

  会计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其整体功能的发挥需要依托于整体系统的有效运行。整体功能运行的关键在于,各子系统均按系统目标有序运行,并且有一个有效的支撑系统提供保障。要使创新会计理论体系需要从会计理论研究总体目标、研究重点、研究成果评价、信息系统技术发展方面加以考虑:

  (1)总体研究目标。如果会计理论研究的总体研究目标没有转变到创新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目标上来,则创新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就是没有任何意义。创新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目标就是依托实时的数据分析系统,挖掘信息数据为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深层次的会计信息,使其做出科学、有效的经济决策,同样这也应当是整体会计理论研究的研究因标。创新会计理论研究目标与总体会计理论研究的一致性,是保证创新会计理论研究科学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要做好两者的协调、统一’保证会计理论的健康、持续发展。

  (2)研究重点。传统会计理论研究,将研究重点主要放在与经济现实紧密集合的实务课题研究上,一定程度上会忽视一些基础性、原理性的研究内容。这'种状态,对于会计理论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需要调整这样一种研究现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新环境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更好的研究平台,因此需要将研究的重点适度,往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资产计价模式、收益计量理论、资本市场信息披露信息系统建设、新兴资本市场中的电子控制系统的构建、电子财务与会计挖掘系统建设、信息整合背景下的公司治理与管层行为研究,这些都是急需研究的重大课题。创新环境下的会计理论研究,就应当把研究的重点,往上述的几个重要研究领域偏移,k供相应的理论支持,这才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初衷所在。

  (3)研究成果评价。趋势理论研究方向的一个重要外在动力,其实就是研究成果的评价表准问题。研究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会计理企的研究方向,或者可以说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导航标。传统的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表明,由于实用主义在经济学中的兴起,很快传播到会计学领域中,因此就相应产生了实证会计方法,以及后来的资本市场与盈余管理、契约与管理层会计行为,都是与会计理论研究的评价标准密切相关。在这样一种研究思潮下,创新会计理论体系要能持久发展,就需要学术界将会计理论研究的评价标准转移到基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视角的研究中心中,使其符合创新会计理论发展的评价体系中,为创新会计理论研究体系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研究环境,保障相关研究的持续进行。

  (4)信息系统技术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为会计理论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为研究提供良好支撑平台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内涵的研究问题,即要有效开展创新会计理论研究,就应当将相应的信息技术平台的发展始终与会计理论发展的需求保持同步的状态。这就要求’作为研究平台的信息系统技术要不断发展,以满足会计理论发展的需要,为会计理论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这两者实际上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会计理论的发展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改进方向’反过来,信息系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又为会计理论的深化与发展,提供更高的技术支撑,可以改进现有研究手段中的不足与缺陷,使研究的手段进一步优化,提供研究的质量,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理论体系创新,需要从会计理论创新体系的发展指导思想、创新框架、内在逻辑体系、相应的保障支撑体系方面’重点加以拓展,做好相关资源的整合,明确创新会计理论体系的目标,科学设置会计理论发展体系,真正实现创新与务实的有机结合,促进会计理论的健康、持续发展。

【浅谈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浅谈激励理论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03-08

浅谈交际法教学与语法教学相结合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1-14

浅谈美术理论在美术教育中应用03-25

浅谈中医特色理论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12-09

浅谈建构式教育理论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应用12-04

浅谈口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1-20

侵权行为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11-15

学习迁移理论在《编译原理》教学中的应用03-04

浅谈电信业务应用系统中项目的应用实践03-2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