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探索

时间:2024-07-08 19:14:1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探索

  摘要:《会计电算化》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趋完善和现代企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体系,但是现有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仍需继续探索。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训教学入手,或可摸索出高职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之路。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探索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教学

  目前,会计电算化发展迅速,众多的商品化财务软件应运而生,从而导致各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很大差别。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应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理论知识、能力基础和应用技术三者的课程内容上,仍然要遵循“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明确“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首先应当能够熟练操作各种财务软件,具备掌握财务软件的维护技能”的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对高职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的课程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构建。

  1、关于教学内容

  1.1财务软件的选择

  该课程的开设应根据当前财务软件的实际使用情况,尽可能选用普及范围广、版本新的通用财务软件,使教学内容与之相适应。大部分高职院校把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熟练掌握某个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能,相应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介绍某一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在教学内容上只选择一种财务软件是远远不够的。抛开国外的财务软件不说,仅国内的通用财务软件也有用友、金蝶、安易、新中大等多种。所以,只介绍一种通用财务软件势必造成学生对其他财务软件的适应能力差。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应接触两种普及范围较广的通用软件(可以一个为主,一个为次),如果条件许可,还应加以辅助用一些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小软件让学生在课外自主练习,如用管家婆、迅达软件等。可能有的同行认为财务软件都是相通的,只学习其中一种就行了,其实不然。以用友U8、金蝶K/3为例,二者都适应于规范企业,二者的整体架构、基本流程也大同小异,但其应用界面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却相差较大。即使已经学习了用友U8,突然面对金蝶K/3也会束手无策,反之亦然。基于此,笔者所在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选用了用友ERP-U8(V8.72)和金蝶K/3ERP(V11.0)两个财务软件作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实习机房中还安装有管家婆等小软件,让学生在课外自主练习。

  1.2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针对三年制的高职教育,会计电算化课程应于第二和第三学期开设(主要考虑到考取会计电算化证和会计证的需要)。其中,第二学期(64课时)学习用友U8,内容包括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总账管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收款和应付款管理系统。学生刚接触会计电算化的时候,所以应首先讲解一些基本的电算化理论知识(理论学习以够用为原则,课时约4-6学时),再学习用友软件的实际应用。第三学期(64课时)主要学习金蝶K/3,内容包括总账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库存管理和存货核算管理系统。用友和金蝶两软件都应该详细讲解总账管理系统,因为它是整个财务管理系统的核心,它可以与其它子系统无缝连接,实现数据共享。通过几年的积累和探索,笔者所在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逐步丰富和完善了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学生首先学习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和财务管理各子系统的应用理论与操作技能,在对整个财务管理系统有了较系统的认识与实训之后,再学习业务系统中的购、销、存业务处理的方法与技巧,并在实训环节把财务处理与业务处理自然街接在了一起,进而实现财务、业务系统的一体化。

  以上教学设计既满足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又体现了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2、关于教学方法

  2.1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

  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应从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事例入手,设置学生比较熟悉的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会计工作实例。随着情景材料的屏幕演示和教师周详的语言陈述,学生们会很快地被吸引到自己较为熟悉的特定的情景之中。

  2.1.1精心设计模拟工作情景,巧妙设问。上课前,教师事先把要讲授的操作内容的数字资料以会计实务案例的形式整理好,并设置好相关问题,以此引出学生对操作步骤的探究。

  2.1.2以岗位角色为切入点,教会学生实践方法。教师分别以业务案例题为线索,以不同的角色身份演示业务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制单、审核和记账的操作,使学生学习操作内容时清楚而明白。随后,教师可以请若干学生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到教师电脑前进行实际演示操作,下边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大屏幕适时观看并及时给出提示。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一方面能够深刻理解会计各个岗位工作的不同,积极地学习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在操作中也学到了许多操作理念和方法,真正能够做到学有所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会到了会计人员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角色及作用,增强了实践适应力,提高了实践技能。更多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等待您浏览。

  2.2课程学习与理论知识及手工账务处理相结合

  很多会计电算化老师认为财务软件只是程序化的流程,只要把操作步骤讲清楚,不用过多涉及会计知识,其实并不然。笔者认为,高等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质是会计专业课程的实际应用,它和手工会计所依据的会计原理是相同的。如把二者结合起来学习,将有利于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的接受和理解,因为有了一个真实的参照物———手工账务。所以,讲课时不能只讲授操作流程,一定要联系相关的会计知识以及相应的手工账务操作方法。否则,学生不可能把握财务软件的精髓。

  以“自动转账”为例:自动转账一直被认为是财务软件中比较难的内容之一,究其原因,是对转账公式的不理解,而转账公式就是用计算机语言来解释相关的会计含义。所以,对公式的不理解有两个原因,一是对财务软件中的函数的不理解,再就是相关的会计知识没掌握好。以用友U8.72中月末结转制造费用为例,会计原理中的月末结转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为: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当期制造费用的月末余额×分配率)贷:制造费用(当期制造费用的月末余额×分配率)分录中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金额应等于制造费用当期期末余额乘以分配率。在理解这个会计分录的基础上,再学习财务软件中的结转制造费用就容易多了。软件中月末结转制造费用的金额公式为: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JG(5101)/QM(5101,月)×分配率)(方向:借)贷:制造费用(QM(5101,月)×分配率)(方向:贷)制造费用的取数公式为QM(5101,月)×分配率,其中的“QM()”是“期末余额函数”,“QM(5101,月)×分配率”的含义为取“5101制造费用”当期期末余额数乘以分配率的金额。根据会计原理中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记账规则,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金额的相等,所以生产成本的取数公式为“QM(5101,月)×分配率”或“JG(5101)”,“JG()”是“取对方科目计算结果函数”,“JG(5101)”即取“生产成本”的对方科目“制造费用”的金额,就是“QM(5101,月)×分配率”公式计算的结果。在理解了 “月末结转制造费用”会计原理及“JG()”和“QM()”函数的基础上再学习财务软件中制造费用的结转就迎刃而解了。

  3、关于实训教学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实训教学水平。传统的电算化实训教学模式一般是学生自己操作财务软件,任课教师在机房内辅导,这样教学效果一般较差。一是因为老师少,学生多,老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二是很多学生与老师本身就有隔阂,根本不愿或不敢与老师沟通。而会计电算化本身又具有系统性,前面不做或做不好后面就完成不了,所以造成不少学生“破罐破摔”,一上电算化实训课就打游戏或者上网,结果可想而知。鉴于此,笔者对实训学模式进行了改进。在进行实训教学时将学生分为8组,通过2-3星期的观察,在每组中找出1名接受能力强、计算机操作熟练、会计基础好,而且乐于助人的学生作为助教。电算化教师在实训课上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和监督助教,助教再指导和监督组内其他成员。每次上机结束时,助教要对组内成员进行打分。同时也鼓励组与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

  参考文献:更多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等待您浏览。

  刘福军,成文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文义.对总账系统自动转账功能的探讨[J].湖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7.

  [3]张有峰.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训[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4):40.

  [4]程萍.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时空,2006,(15):66.

  [5]郑秀芳.会计实验教学中的弊端及改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2):110.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探索】相关文章: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做模式分析论文02-21

论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改革探索12-11

关于高职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02-21

浅谈高职院校《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探索12-05

关于高职《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11-21

对于多元整合的高职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探索12-12

高职会计的教学方法教学探索论文11-28

高职院校职业外语改革背景下听说课程的教学探索12-03

高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11-1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