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空间中主体的自由切换及其影响

时间:2024-09-13 14:58:2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网络空间中主体的自由切换及其影响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网络空间中主体自由切换的原因以及由此造成的影响,认为电脑的私媒体性质、受众的多元需求以及网络的技术特性造成了这种“自由”切换,而这种“自由”切换也带来了一些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空间 网络 个人媒体

  随着电脑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日趋显现,互联网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网络空间的特性也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比如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对“流动空间”的探讨;又如国内学者对网络空间虚拟性、扁平化特点的论述。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舆论空间的构造及特点以及结合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命题的网络再造“公共领域”的研究等方面。

  本文借鉴“空间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网络空间中主体的自由切换特征,认为网络空间与传统的社会空间一样,是由众多的子空间构成,是众多子空间角力的场所。但是在主体的自由度方面,网络主体相较于传统社会空间的主体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可以在不同的网络空间中“自由”切换,不断变换角色:文章探讨了网络主体实现自由切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主体的自由转换给主体以及传统公共空间带来的影响。

  一、空间、社会空间与网络空间

  法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不是社会的反映,而是社会的表现”。也就是说,字间不是社会的镜子式的再现,空间本身就是社会,是社会关系至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社会空间都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模式之中,都是某种社会过程的结果。他的学生曼纽尔·卡斯特也认为空间是一个物质产物,相关于其他物质产物——包括人类——而牵涉于“历史地”决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而这些社会关系赋予空间形式、功能和社会意义。由此可见空间是社会的产物,“是一切社会活动、相互矛盾和冲突的一切社会力量纠葛的场所,是社会的‘第二自然’”

  列斐伏尔认为我们关注的空间具有物质、精神、社会三种形式。在《在场与缺场》中,他说道:“我们所关注的领域是:第一,物理的——自然,宇宙;第二,精神的,包括逻辑抽象与形式抽象;第三社会的。易言之,我们关心的是逻辑——认识论的空间,社会实践的空间,感觉现象所占有的空间,包括想象的产物,如规划与设计、象征、乌托邦等。”由此可见,物质空间是指以物质形式存在的空间,强调的是空间的物质属性;精神空间则指以概念形式存在的空间,强调的是精神属性;社会空间则是社会实践的空间,是一种“由社会生产,同时也生产社会的空间”按照列斐伏尔的话说,社会空间不能以自然(气候与地形式)历史与“文化”来解释。它既不是客体也不是主体,既是真实的又是想象的、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实在的又是隐喻的、“这突破了传统的物质和精神二元空间的认识论,开启了所谓的“三元辩证法”。

  网络空间指的是由组成互联网的全球计算机网络形成的互动空间。而根据以上对空间、以及利:会空间的相关论述,可以得出网络空间是一种社会空间,网络空间的形构也是由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现实社会的表现,体现出社会空间的“三元辩证法”特点——网络空间既是真实的又是想象的、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实在的又是隐喻的;但是,网络空间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空间,又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空间的特点。网络媒体存在的物理空间、网络媒体的技术特性以及网络社会中新的主体的形成及其多重需求的出现都使得网络空间有别于传统的社会空间网络李问的主体可以在不同的网络空间中进行切换,传统的社会空间中主体却很难实现这样一种多空间的自由切换。

  二、网络空间中主体的“自由切换”及其形成原因

  所谓网络空间中主体的自由切换,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主体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由切换于不同的网络空间,甚至实现不同空间的共时态存在,主体呈现出一种自由流动状态。

  列氏认为“(社会)空间与自然场所的鲜明差异表现在它们并不是简单的装置:它们更可能是互相介入、互相结合、互相叠加——有时甚至互相抵触与冲撞”。空间的叠加、接人、结合现象是否说明传统空间的主体可以自由穿行于不同的社会空间呢?笔者认为列氏描述的这种空间状态更多表述的是社会空间的存在形态,指明不同空间彼此间的运动状态,是空间的社会生产模式。空间的这种胶着状态并不能说明主体在传统的社会空间中能够自由的切换。自由切换只有在网络空间中才能存在,这是由网络空间的独特性带来的。

  1、电脑的个人媒介性质为主体自由使用网络提供了安全的物理空间

  个人媒体,指媒体主要为个人所使用,强调媒体使用的个体独占性,存在空间倾向于私人空间的这一类媒体,如电脑、手机等媒体。电视主要为家庭拥有,为家庭所有成员所使用,电视不是个人媒介:相较于电视,电脑则更强调个人的使用性,它的使用具有很强的排他性,电脑是个人媒介。个人媒介总是与私人空间相联系的,私人空间保证了主体可以自由使用网络,免被他人打搅。

  媒体总是在特定的物理空间中被使用的,空间状况反映了主体不同的使用心理,也反映了媒介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以电脑和电视这两种电子媒介进行分析:在绝大多数家庭中,电视的摆放位置是客厅,而电脑的摆放位置则优先选择在书房,客厅和书房尽管都属于家庭空间,但两者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客厅可以会客,全家人可以齐聚,客厅是公共空间;而书房则要求安静,是一种私人空间。电视和电脑所处的不同物理空间可以反映出电视在家庭中所处公共空间,鼓励集体收看;电脑处于私人空间则鼓励主体个人使用,亦即电脑的使用不是集体化的,而是个人化的,

  电脑的这种个人媒介性质保证了主体的媒介使用自由,为主体自由切入不同的网络空间提供了一种不受打扰的安全的物理空间。

  2、主体的多种需求推动了主体在不同网络空间的自由切换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介产品的消费是有日的,旨在满足某些个人的、经验化的需求。其理论前提是媒介使用行为是为了满足某些需求而发展的,主体接触使用网络空间也是因为网络空间能够满足其需求,而且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空间可以足主体更多的需求。

  现实生活中,人的需求是多样的,需要通过各种行为来满足其需求,这其中就包括通过使用传媒来满足其需求。网络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空间,它不是现实社会空间在网络平台上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一种充分开放的空间领域,具备传统空间所尤法实现的多种功能,这其中也包括为主体提供在现实社会空间中难以实现的种种需求。在网络空间中,主体身份的可隐匿性以及电脑媒介的个人媒介性质为主体接受网络信息或服务提供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又导致主体的需求与他在传统空间的需求发生一些偏离,主体会更加追求在传统空间中得不到的需求。比如网络结婚、QQ空间、个人博客等网络空间就满足了主体在现实社会空间中难以实现的心理需要:

  此外,主体切换于众多的网络空间还支持了主体的多角色的扮演需要。使得主体在网络空间的表现呈现出多样化的情态网络满足了主体在不同心情下或不同环境里扮演不同角色的需求。这样,一个主体可能会分化成几个不同的看上去完全不相关的人。而这众多角色的扮演对主体发展一种完善的人格是至关重要的。

  3、网络的技术特性支持、鼓励了主体在不同空间的自由切换

  (1)不同空间的共时呈现鼓励了主体的自由切换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络越来越呈现出融合传媒的特征,这种融合不是媒介的简单叠加,而是同一时间的共同呈现。这种不同界面的同时共存鼓励了主体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的共存。相较于传统社会空间时空对应状态而言,这是一种“分裂”的状态,但这种分裂不是主体的去中心化,而是一种主体的多中心化,即主体对于同时间切换的不同网络空间而言,都是一个主体、一个中心,多种网络空间的同时切换就形成了主体的多中心化。这种情态表明了网络主体的积极身份。网络的多空间的共时呈现技术鼓励了主体主动的实现在不同空间的自由切换。

  (2)身份的易隐匿与多种身份的再造促进了主体的自由转换

  真实身份的缺席,再造身份的便易性使得主体能够在网络中抛开一切现实的局限,进入不同的网络空间创造并开展属于自己所想要扮演的角色。传统社会空间主体的身份是稳定和固定的。按照波斯特的分析,无论在读者还是作者的情形中,印刷文化都将个体构建为一个主体,一个对客体透明的主体,一个有稳定和固定身份的主体,简言之,将个体构建成一个有所依据的本质实体。而在网络空间中,这一有所依据的本质实体遭到了解构,个体的身份不再稳定。主体可以借着网络的隔离,隐匿部分或全部真实世界的身份,利用自选的代号与昵称,在不同的网络空间自由切换,重新塑造一个或多个自我,主体越来越呈现出多重身份。

  当然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在技术上还有其他的特点,比如交互性强、平等性较强,这些都为主体自由切换于网络空间提供了技术支持。因相关论述较多,故本文不再论述。

  三、主体网络空间自由切换的现实影响

  以上论述了网络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由切换特性,主体在网络空间的自由切换对社会现实已经产生了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1、开创了主体间相互了解和认同的可能性

  传统社会中,社会空间是透明的,也就是说能在传统社会空间获得一席之地的社会空间必须是为主流群体所承认的。其他边缘空间则遭到排斥,呈现出隐性的存在状态,缺乏公开表达,处于一种失语状态。这样一种情形直接带来两种后果:一是主体生活在主流空间的话语状态中,没有机会接触边缘空间;二是主体身份的稳定性和固着性也导致边缘主体为了自身的安全藏匿、放弃自身的某些身份。这给主体间的了解和认同设置了障碍。网络空间则打破了这些障碍,不同主体、群体均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一个表达空间。尽管存在占用网络空间资源的大小问题,但是表达的机会是同等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主体可以在多个空间中自由切换,这为主体间的相互接触和了解开创了一个可能性,而在接触、了解的基础上,认同就有可能产生。

  认同即个体将自我身份同至少另外某些身份相融合的过程。“认同的发生有个前提条件——必须存在有别于自我的不同身份空间。在网络空间中,不仅拥有现实社群的网络再现,而且拥有更多的“虚拟社群”,主体可以在不同网络空间自由切换,这种特性使得主体可以跨越时间、地域及生理上的限制,与不同网络空间中的其他主体交流互动,在此基础上产生认同。网络空间的这种多形态性,为身份的认同提供了多种可能。

  今天的世界,我们获得了史前无例的机会去塑造我们自己和创造我们的自我认同。网络空间的多样性以及主体在不同空间的自由切换使得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更富于多面性和流动性,这极大地提高了主体间、群体间认同的可能性,使得整个社会朝着和谐、宽容、民主的方向发展。

  2、主体的多时空并存与分裂状态

  网络空间主体的自由切换是指主体可以在不同网络空间中自由的切换。这种切换是沿线性时间展开的,但这种切换却可以实现多空间的共时存在状态。换句话说,主体自由切换的不同空间可以实现共时存在,亦即主体在同一时间中共存于不同的空间。这样一种多空间的共存状态是网络空间所特有的,是一种新的空间存在形式,这种存在空间必然造成主体的分裂状态。

  传统的社会空间中,主体的实践行为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亦即主体的特定的实践行为发生在特定的时空中。这种特定的时空对应关系赋予了主体实践的专注性——主体可以专心于此刻空间的角色而免受其他空间因素的打扰。这时,主体就是唯一的一个中心。而网络社会中,主体的多空间共存状态则打破了主体的一中心状态,形成了主体的多中心形态。即主体在共存状态的每一个空间都是一个主体,一个中心,共存的多空间就形成了主体的多中心形态。这种多中心化会造成主体的分裂状态,主体需要同时扮演多种角色。尽管扮演的角色是多种的,但是彼此之间却不能发生冲突,否则这种共时的多种空间就会发生冲突,角色扮演失败,交流也就无法维续。当代社会中,现实主体在实践中越来越难以专心完成一件事,这不仅有别于一心一意的实践状态,也有别于三心二意的实践形态,而是呈现出一心多意的实践形态。现实主体的这种实践形态就是网络主体多中心化的现实延伸。

  3、公私边界的消失与公共领域的私人化

  约翰·费斯克认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是对当代文化中的如下分野加以描述的一种方式:一方面是个人、生平与家庭所组成的“封闭世界”,另一方面是工作、政治、大众传媒及更广泛的制度化事务所组成的“公开空间”。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是两个互为参照的空间,共同领域是一种“公开空间”,而私人领域则属于 “私人空间”。

  理论上说,公共领域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而且公共领域探讨的也是公共事务,这是“公共领域”命题的前提。尽管绝对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公共领域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但是公共领域探讨的事务的公共性或普遍性却是得到酱遍承认的。在传统的社会空间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是比较分明的,两者探讨的话题也具有明显的界限。然而,主体在网络空间的自由切换却打破了公私领域的界限,造成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杂化,并且越来越对现实社会空间产生影响。

  网络主体在不同网络空间的自由切换,不仅使得主体可以轻松地进入公共空间进行公共议题的讨论,而且也方便了主体将私人的话题带人公共空间,造成它们之间的渗透、包容与迅速转化,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界限模糊的空间形态。公共空间变成私人空间,私人空间也获得了成为公共空间的机会。这种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杂化形态,使得大量的私人话题进入公共领域,占据公共领域。这不仅体现在网络空间,更重要的是对现实大众媒介等公共空间也产生了影响,使得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大众媒介越来越有私人化的趋势。原本应该探讨公共议题的大众媒介现在却被私人议题占据,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比如谈话节目为了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追求高收视率,大量制造“伪公共话题”。探讨的话题多为个人、家庭的隐私话题。这类话题并不具有公共事务的特性,纯粹为了满足受众的猎奇需要,这让原本的公共领域为大量的私人话题所占据,造成了浪费。

  四、结语

  本文认为网络空间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空间,它与传统社会空间的最大不同点在于主体可以在不同网络空间中自由切换。指出电脑的个人媒体性质、受众的多元需求以及刚络的技术特性造成了这种“自由”切换,认为这种“自由”切换可以促进主体间的了解和认同;这种状态也影响到现实主体的分裂状态;更重要的是造成了公私边界的模糊化以及公共领域的私人化,造成大量“伪公共话题”充斥大众传媒公共空间,造成了空间资源的浪费。

【论网络空间中主体的自由切换及其影响】相关文章:

论消费文化的盛行及其对电视传媒的影响11-21

论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影响11-24

论自由间接引语在《死者》中的运用12-02

论汉语对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比意义06-24

论包装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与影响11-18

论析汉语对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比意义11-14

论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对公交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12-02

MBA论文企业管理主体论11-18

论自由教育的本原与回归11-2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