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探索
内容论文摘要:我国服装设计教育运行了二十余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不同服装人才类型需求的不断增加,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面临着市场的考验。其培养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一系列内容都是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关 键 词:服装设计 教学形式 综合素质
一、培养目标的制定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使之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培养真正具有产品开发能力的设计师,是我们服装设计专业当前主要的培养目标。随着服装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且,有从单纯对技术工种的需求向管理型人才转移的趋势,技术和管理复合型的“灰领”人才大受企业欢迎。所以结合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是我们服装专业教学的首要关键任务。
正因为西方一些院校把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所以他们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设计人才。例如,美国的哥伦布美术与设计学院就把“培养心智、敏锐的目光、激发创新性、发挥个人潜能、扩大视野、解决具体问题、认识各种可能性”视为自己办学的宗旨。我国目前的服装教育大部分依然还是重表现,学生设计的作品艺术化大于生活化,服装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市场需求,所以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形式需要多样性和灵活性
1.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服装设计是应用性设计,是理论到实践的转换过程,是由设计思维转为物化的过程。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不仅教师要明确,学生也要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还是教师向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和学习经验、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我们对课程的教学形式可采取多样化的尝试。例如,以课题的形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完成设计项目的能力。一种普通的物品往往会成为一个极好的主题,例如,窗外的树叶、树干以及窗户的线条都会成为我们设计的主题。在课程学习中,还可以以案例教学法让学生组成研究小组,结合公司、企业具体的案例开展市场调研,策划、讨论并完善设计方案,最终实施。课堂教学的一些教学环节,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针对学生的设计引导学生反复修改,在设计和制作的艺术性、可行性、合理性和完美性上求得统一。
2.培养学生课后自学的能力
大学课堂教学时间往往是有限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大多由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下进行,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应用几乎在课后。因此,教师应该不遗余力地鼓励学生多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多提供机会带领他们去接触全面而系统的美学、艺术概论、中外服装史及权威性的时装杂志等资料。利用节假日让他们走出校门,对有关国际、国内最新流行趋势和权威评论进行考查与领会。同时,还要尽可能把课间时间、课余时间利用起来,组织课后学习兴趣小组,促使他们多评述、多交流,自我评述或互相评述。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对事物的认识和审美表述能力,还可以互相汲取有用的知识和经验。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来。”因此学生创作应充分发挥想象力,从不同视角去观察问题,从不同途径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从而创建设计的理念。
三、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学院派的服装教学,首先我们要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研究服装企业、服装人才市场的需求,采取院企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企业竞争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已成为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就调查结果归纳以下几点:第一,企业需要有实践经验的实用型人才。企业一般认为学院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差,不能上一线,特别是工艺、制版、材料等方面,而我国目前很多中小型企业纯粹是靠加工,工艺制版尤其显得重要。对企业的品牌特点、发展方向,刚毕业的学生不能全面定位,一般是学院派的设计,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不太适用。第二,企业需要德才兼备,有敬业精神的设计人才。企业不愿重用毕业生的关键是学生在企业沉不下去、频频跳槽现象较多。企业对学生的要求首先要有做人的品德,要有与企业同甘苦的敬业精神。作为设计人员,首先要研究企业、研究市场、研究品牌,能准确把握品牌在市场上的定位,这些都要有个过程,需要长期与企业融为一体。所以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修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服装是一门边缘学科,服装服务生活、表现生活。如果学生对生活观念理解不深,也就无法提升服装品牌的内涵。
四、结合地域特色,培养特色人才
近几年来,建立中国特色的服装教育问题一直是我们热衷的话题。目前,我们服装专业的一些课程教学大都是围绕国外的资料来进行的,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服饰和文化的认知甚微。其实,振兴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精神和理念,是我们每个从事服装专业人员的责职。
如何将传统服饰的元素与现代服饰设计元素相结合,这是我们设计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例如,西部一些服装院校已提出“地域性服装设计教学”的新思路,以西北、西南地区的民族民间服饰文化为依托,围绕西部少数民族积聚的地域特色,建立相应的与地域性服装市场需求、地域性服装文化相吻合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应认真、全面、客观地了解服装设计所需求的市场,冷静、科学地制定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向,从而将地域性特征和概念融入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最终形成教学、科研、产业相结合的具有地域特征的教学模式。
服装教育作为培养服装行业专门人才的教育体系,在突破传统认识观念的基础上, 服装教育方法的改革应运用服装教学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使服装专业教学课程主动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苏园园.浅谈服装设计教学改革[J].美术大观,2006(9).
吕春祥.特色服装教育体系构想[J].西北美术,2006(1).
陈继红.从中西教育比较论我国高等服装教育的创新[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5).
迟晓琳.服装设计教学中设计理念的建立[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2).
【对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探索】相关文章:
探索艺术设计专业徒手表达教学方法03-24
探索新时期艺术设计教育的方法11-24
艺术设计专业中实践的教学模式11-25
CAD教学方法在不同专业教学中的探索11-24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现状探析02-27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程实践教学05-29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几点体会02-27
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02-27
试论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探索12-1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