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会计专业实施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模式构建

时间:2024-08-21 06:41:5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探讨会计专业实施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模式构建

  摘要:探索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推动中高职教育良好发展的通道,是改善中职教育目前状况和提高高职教育生源数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会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理由目前状况及存在的理由进行分析,构建了会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标准、课程体系等的设计,为会计专业发展中高职一体化提供了课程衔接方面的思路及策略。

探讨会计专业实施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模式构建

  关键词:会计专业 中高职一体化 课程衔接 模式 构建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大扩招和大发展,在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高职院校数等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增长。据教育部年报统计2012年全国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共有1288所。在校生人数已达1000万,伴随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其在校学生规模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总人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扩招步伐的前进及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劳动者对于自身不断学习发展的需求日益增长,中职毕业生也不再满足仅仅获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和中等职业资格证书。

  中职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的人数持续不断地增长,浙江省更是率先提出到2015年,中职生的升学比例要达到30%这一目标。中高职衔接无疑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1、会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发展目前状况

  中高职的衔接发展是两个系统在多种特征上兼容性的繁杂适配。实际工作中的衔接模式主要有一贯制模式、对口升学模式和直通制模式三种。

  对于这三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课程衔接理由:

  2012年7-9月,针对会计专业中职学生、高职学生我们做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49份,根据调查结果及现场调研等情况发现,在课程设置上,中高职衔接存在以下理由:

  1.1 文化基础课程脱节

  中职毕业生文化基础薄弱,对文化基础课程的知识理论领悟能力差,以致基础课程的学习普遍存在脱节现象。中职教育是以职业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根本组织课程内容体系,文化基础课的课程设计重点是“必要、够用”;而高职教育则是基于高等教育目标和要求,在普通高专的思维惯性作用下,文化基础课以普通高中为参照系。

  1.2 专业理论课程重复

  专业理论课程在中、高职课程设置中均有较多的重复。中职教育的职业定向较为突出,因而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时只能选择对口专业。中、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方面缺乏沟通,致使所选专业教材和理论课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复现象。

  1.3 技能训练重复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因而技能训练也应该体现出层次和内涵的差异性。但是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技能训练课程起点低,致使部分课程设计与中职院校的实训内容重复。

  1.4 其他课程的衔接不对称

  近些年,中职院校相继开设法制、环保、创业指导等校本课程,地方院校的教学宗旨是服务地方经济,因而课程设计都不同程度的带有地方特色。这种课程设计虽然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却也对地方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课程的衔接造成了阻碍。

  2、会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理论的构建

  针对上述存在的理由,要解决好会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衔接理由,必须建立课程衔接的基本理论框架。

  ①要确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路。

  ②对专业进行分析:包括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培养目标、职业范围、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分析等内容。

  ③制定教学运转与实施体系。教学运转体系应该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进程表、学期周数分配表等内容。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则要包括:专业管理体系、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管理、教材、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内容。

  3、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标准的衔接设计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结合,具有一定功能的组织形式。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宏观上采用“工”字形结构,分为专门化方向课程、专业核心技术课程、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四个层次(见图1)。下层以大类专业为基础,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涵盖多个专业,专业基础面宽,适应性强;中间层以专业核心技术为支撑,专业稳定性好;上层以企业的职业活动为基础,每个专业对应若干职业岗位,针对性强。这样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仅能够符合企业要求,也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

  4、会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体系的设计

  4.1 衔接层次结构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可将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体系细分为横向扩展、纵向延伸、以及纵横拓展三种模式。其中前两种模式在我国中高职教育模式中比较常见。职业标准是国家对行业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重要依据。我国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应以职业标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因此,专业课程衔接的接口标准的设置应以职业标准为雏形展开设计,这是解决中高职专业实现良好接洽的根本措施。

  4.2 各类课程的比例结构

  专业课程和技能训练所占课时因各专业具体要求而异。通常,图2所示的“3+2”模式的课程衔接体系中,“公共基础课1”、“公共基础课2”、“公共基础课3”的课时分别为800-1000学时、400-600学时、400-500学时;“大类专业基础课”约200-400学时,“专业核心技术课1”和“专业核心技术课2”的学时分别为300-400学时和400-500学时;“专门化方向课1”、“专门化方向课2”的学时分别是400-700学时、400-600学时。另外,企业实习时间通常是18~20周。按照中高职的接口标准,学生学完公共基础课1-2、大类专业基础课和专门化方向课1的学时必须合计达到 2600-3000学时才符合设计要求。4.3 分层递进、分层教学

  “分层”的课程结构设计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具体把握。宏观课程结构按照分层递进的关系主要涉及三个课程层次,一是大类专业基础课程,二是专业核心课程,三是专门化方向课。各个层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内容逐层深入,易于学生领悟。微观课程梯次的设计理念源自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它包括“基础”和“提高”两个层次,对各个梯次学生的适应性较好。需要指出的是,分层的课程设计仅限于课程结构的设计,实际课程安排可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错落交叉,以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4.4 课程综合化、模块化、学分制

  学校基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总体教学目标,在课程设计上推行了课程的模块化和学分制。如果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中职毕业,可选择文化基础课的基础模块,以及专业核心技术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的提高模块;如果目标是升学,则可选择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模块以达到初级工要求,同时选择文化基础课的提高模块以达到高职的入学要求;如果以资格认证为目标,则可以在专门化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中选择两个不同职业标准的相关课程。

  5、结论

  综上所述,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设计,应注重中高职院校的沟通和联系,就课程设计和技能训练内容展开综合设计;要适当提高高职课程起点,避开教材和实训内容重复,以推动中高职课程体系实现良好接续。

  参考文献:

  [1]杨雪梅.构建内江、资阳、自贡地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集团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0).

  [2]张惠君.会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理由的深思[J].价值工程,2013(05).

  [3]王玲,周志刚.中、高职教育衔接理由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1(25).

  [4]袁贵仁.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

  [5]钱丽欣.北京市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理由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2

【探讨会计专业实施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模式构建】相关文章:

浅析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设置模式02-22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12-10

高职学生翻译教学模式探讨03-27

谈谈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03-13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思考11-16

管理学课程实验教学中的职场化模式构建11-24

试论对中高职课程有机衔接的思考03-27

探讨高职法律院校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02-20

高职纳税实务课程改革探讨的论文03-1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