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备课过程中的要素的组合策略

时间:2024-08-23 22:47:2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谈数学备课过程中的要素的组合策略

  摘要:系统完备的数学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上课和总结三道程序。其中,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点和基础,它对课堂教学的质量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备课具有合理性、针对性,往往能发挥它在教学中的指向和引领作用。本文结合自身教学中的一些例子,简要阐述一下备课环节中的要素以及对这些要素的思考。

谈数学备课过程中的要素的组合策略

  一、教学因素及思考

  教学因素包括教师、学生、课程和媒体等方面,在备课过程中,对这些因素特征进行认真思考,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思考自己、了解自己,即(1)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教学特色。(2)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否完整?(3)预设的教学方法是否切实可行?由于每个教师年龄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经验不同、性格不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采用的教学方法自然也不同,别人的好方法,并不等于对自己同样有效,借鉴固然需要,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其次要思考学生的特征。“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讲的是,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思考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态度、兴趣与需要、学习方法与习惯、思想状况、智力水平和身体条件等情况,确定教学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等。

  再次要思考媒体的使用。数学教师要根据各种媒体的功能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恰当选择使用。要以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符合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容易接受,乐于学习为原则。要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例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教师为了能更好地展示点、线、面之间关系,往往使用多媒体课件。学生感觉上课气氛活跃、所教内容听得懂,可是课后自己动手作图、解题却很困难。反思原因,是媒体的选择上有失恰当,学生缺乏对几何体的感性认识。笔者选择多种实物教具,课前准备完毕放在教室里,让学生有时间去观察、去接触。课上和学生一起动手作图、讨论,效果很好。

  二、教学预期及其思考

  教学预期指的是教师所期待的教育结果,它既是教师制订教学计划的前提,也是确定、监控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教学任务的目和指向,其中包括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增长、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自信心的增强、自主性以及社会性的发展,等等。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知识、掌握知识以及能熟练应用知识,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为了赶进度,往往会弱化教学目标而实施题海战术、重复轰炸,不愿意在某个知识点上做系统的总结和深度的挖掘,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做得多忘得快,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始终记着:只有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才能进行的有效的教学。

  例如,在准备函数单调性内容时,首先制定总的教学目标:通过利用熟知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并且能判别或证明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目的是借助已有的概念促进新概念的学习。

  制定了整块内容的教学目标之后,主要任务就是制定好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直至思考好每个例题的教学目标,力求层次分明,深入浅出,中心突出,纲举目张。比如,按照教学大纲,函数单调性内容应分为两个课时,但考虑到现在所教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接受能力,笔者决定由简入难,分三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利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得到它们的单调性和单调区间;第二课时,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值;第三课时,判断简单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选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是老师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它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理解运用能力都有重要影响。

  例如:教■=a=a,a≥0-a,a<0公式时,普遍的做法是是采用特殊值法进行,取几个正、负、零值来让学生尝试,然后得出结论。为了让学生能记得好、记得牢呢,笔者尝试应用形象比喻法,效果较好。

  我们将a看作是在冬季里的一个人,它现在正在温暖的屋里(即“■”),额头上还有汗呢(即“2”),它走到院子里(││),头上就没有汗了,如果想出得院门去必须看它的体质(正或负),体质强的(a≥0),可以直接出去,体质虚弱的(a<0),就必须戴上一条围巾(负号“-”)才能出去。学生听到这里,往往会大笑起来,这是一种赞同的笑,领悟的笑,在笑声中他们也同时掌握了公式,受到了启迪,应用时自然就不会犯错了。

  (三)教学程序的确定

  优秀的说书人往往能让人对他所讲的故事印象深刻,关键就在于他能很好地拿捏故事的情节,哪段先讲哪段后讲。一堂课,是先易后难逐步深入,还是集中火力攻下典型再推出一般;一个题目,是在课前作为预习,还是开始时作为引子,抑或是讲课时作为范例,结尾时作为补充拓展,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备课时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这是老师备课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数列单调性的备课中,有这样一个例题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已知an=2n2-13n,从n=_______起,an+1>an。”这是一个常见的例题,按以往的经验,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作差法可直接得到n=3。如此,学生也能基本掌握数列单调性的研究方法,基本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是笔者觉得离学生真正掌握数列的特点、融会贯通高中数学知识,达到教学目标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更应该让学生明白: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它的图象是一些孤立的点,因此数列的单调性也可以借助函数的单调性来解决,而不是仅仅用数列所特有的方法。

  考虑到自己多年形成的教学风格一贯是比较稳健平实的,同时分析了现在学生学习的进度、难度,综合考虑以后,笔者决定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深入的教学程序,把这个问题放在上一堂课的结尾,作为思考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知识在课后研究,在下一课时集体讨论解决。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思考和巩固的过程。同时,因为这个题目介于两堂课的内容之间,知识层次上有一定的梯度,解题思路上有一定的难度,属于跳入新的知识层次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前一课时的延续,后一课时的发端,对学生掌握新知识、拓展思路有很大的帮助。

  (四)教学例题的选定

  数学教学离不开例题,它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我们必须通过典型的例题,让学生了解普通的原理,并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以这个“一”的选定非常重要,它必须有目的性、代表性、创造性和思想性。为什么选这个而不选那个,是应该在备课中慎重思考的。

  在教立体几何中几个心的问题时,以往的例题总是散而乱,学生不容易真正掌握问题本质。经过思考,笔者选择了这样一个例题:当一个三棱锥三条侧棱的长均相等时,求顶点在底面内的射影是底面三角形的什么心?

  这是一个简单的填空题,学生很容易得到答案,但它却有可以让笔者借题发挥、层层深入。根据这一题,笔者提出以下问题:①当三棱锥为正三棱锥时;②当三棱锥的三条侧棱长均相等时;③当三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时;④当三棱锥的各个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且顶点的射影在第面三角形内时;⑤当三棱锥的各个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且顶点的射影在第面三角形外时;⑥当三棱锥的的各个侧面在底面上的射影面积相等时;⑦当三棱锥的三条侧棱分别与所对侧面垂直时;⑧当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时;⑨当三棱锥的顶点与底面三边距离相等时,求顶点在底面内的射影是底面三角形的什么心?

  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集体讨论。通过对问题条件的不断变换,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思考,彻底弄清此类问题的本质所在;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联想,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因为可以不断地引申和发挥而起到以点带面、层层拓展、触类旁通的教学奇效,并让学生在曲径通幽式的解题过程中尝到“数学发现”的乐趣。

  (五)课堂气氛的营造

  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第一阵地,老师应该为学生适时搭建探索的平台,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学生提出不同思路,萌生新的问题、甚至一些难以解释的见解,往往超出教师的预设,出乎预料。然而这正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是值得珍惜的宝贵教学机会,这时教师应该暂时放弃预设认真倾听、用心呵护、正确处理、合理引导、为学生适时搭建探索平台。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在于能否为学生创造认知冲突机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上“偏离”目标并不是被动迷失方向,而是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主动调整目标,追求更合理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备课是基于对以前内容的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对下阶段所教内容进行有意识的修正与提升的过程,是新、旧知识间一座承上启下的桥梁,是教师头脑中的沙盘演练,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导向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备课环节的重要性,认真思考备课中需要重视的各个要素,让备课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谈数学备课过程中的要素的组合策略】相关文章:

论市场营销组合要素与商品包装策略11-23

谈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11-19

谈现代营销新策略01-17

初中数学课堂实现“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11-17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03-27

试论电商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11-18

谈英语对话教学策略12-04

谈小学语文自主教学的策略12-03

谈高职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12-0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