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一、引言
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内部审计信息化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内部审计职能和作用的发挥,是内部审计未来的一项发展趋势。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如电力、银行等都进行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适时开展评价工作,有助于了解自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效果和水平,检验信息化成果,分析制约发展的因素,从而能够把握优化的方向,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行业集中实施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时,定期开展全行业不同企业间的横向对比评价,可以了解实施进程,便于平衡资源,协调进度,也可以作为工作业绩考核的依据。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评价方法
(一)评价步骤。
在开展内部审计信息化评价时,首先根据行业或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一定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发放问卷,成立评估小组或邀请专家开展评价,分析评价结果。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表1 内部审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建设环境B1 各层领导重视程度C1
审计、信息、业务等部门组织分工C2
企业基础业务信息化水平C3
内部审计信息化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C4
基础建设B2 信息化建设基础规范体系构建情况C5
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与业务系统数据共享情况C6
内部审计信 系统功能B3 系统主要功能应用情况C7
息化水平A数据资料库开发情况C8
管理审计应用的开发 C9
与中介机构及专家的互联平台C10
应用实绩B4 数据质量C11
方法贡献C12
线索质量C13
资源节约C14
效率提升C15
人员素质B5 系统应用普及程度C16
信息化审计人才培训制度C17
复合人才比例C18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因素包括建设环境、基础建设和系统功能,这三个要素和系统的应用实绩及内部审计信息化人员素质共同构成内部审计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准则层。它们又可以被分解为18个二级指标。
建设环境主要衡量内部审计信息化所依赖的微观环境。企业的微观环境是实施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基础,包括领导意识、单位内部部门之间的组织方式和工作程序等是软环境,也包括企业除内部审计之外的整体的信息化水平这个硬环境。可用各层领导重视程度,审计、信息、业务等部门组织分工,企业基础业务信息化水平三个指标衡量。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投入,用于硬件、软件和网络等基础运营环境的建设;二是打通各业务系统与内部审计系统的屏障,实现审计系统数据资源来源的多渠道、多部门、共享化;三是信息化基础规范体系构建,包括底层数据和方法库体系规范等。这三个方面可概括为内部审计信息化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信息化建设基础规范体系构建情况和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与业务系统数据共享情况三个指标。
系统功能是衡量内部审计信息化最重要的因素。评价指标之一是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可进一步设定子指标层来评价,如细分为审计作业系统、审计管理系统、审计监控预警系统等具体的功能模块。数据资料库开发情况评价内部审计业务的信息数据资料库完善情况,如被审计单位资料、审计成果、审计方法库、专家库、审计案例、行业宏观经济和业务信息等。管理审计应用的开发是衡量内部审计系统功能是否满足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的需要,中介机构及专家的互联平台则衡量内部审计平台的开放性,实现与外部的安全信息交流。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效益。考核指标包括数据质量、方法贡献和线索质量三个对系统本身功能质量的考核指标,也包括资源节约和效率提升两个效益指标。上述的五个指标都可以进一步的量化,如资源节约可以量化为使用系统后项目平均人工工时数的实际减少量。
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以人为主的技术性工作,在审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始终处于基础起至关重要的地位。人员素质的评价指标有系统应用普及程度,信息化审计人才培训制度,复合型人才的比例。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了使评价的结论更具有客观性和可信性,应该对每一个评价指标赋以不同的权重,使其体现其在评价结果中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评本文将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内部审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文中的内部审计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一个递阶层次模型。
2.构造成对比较阵。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构造成对比较阵,直到最下层。
3.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对于每一个成对比较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
4.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计算最下层对目标的组合权向量,并根据公式做组合一致性检验。
(四)确定评价值,分析评价结果。
根据以上提出的指标体系,设计评分问卷,可将每个指标设定五个等级,分别为很差、较差、一般、较理想、理想,分值对应为 1、2、3、4、5分。成立专家组根据被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打分,取平均分作为每个指标的得分。计算最终评价得分,并分析结果。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评价实例
以某公司为例,具体探讨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具体评价工作。
(一)构造特征矩阵并计算特征向量和特征根。
综合专家意见,运用1-9标度法可以得出内部审计信息化评价体系各层次各指标之间的比较判断矩阵比。
准则层的比较判断矩阵A如下:
经matlab软件计算,判断矩阵A的归一化特征向量为W= [0.0491 0.1573 0.4871 0.1957 0.1108]T ,λmax= 5.4359,C.I.= =0.1090,R.I.=1.12,C.R.= =0.0973<0.1,固判断矩阵A具有满意的一致性。R.I.值为判断矩阵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同样建立指标层指标的判断矩阵及各相应参数,并由此看出各判断矩阵均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W1=[0.2488 0.0837 0.6674] T
W2=[ 0.0936 0.6267 0.2797]T
W3=[ 0.6687 0.1918 0.0924 0.0470]T
W4=[ 0.2995 0.0680 0.2107 0.1224 0.2995]T
W5=[ 0.1721 0.1020 0.7258]T
判断矩阵 λmax C.I. R.I. C.R.
B1 2.8821 0 0.58 0
B2 3.0858 0.0429 0.58 0.074
B3 4.2509 0.0836 0.9 0.0928889
B4 5.1328 0.0332 1.12 0.0296429
B5 3.0291 0.0146 0.58 0.0251724
(二)计算层次排序总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指标层对于目标层的层次排序总权重由下面得公式得到:
W(C)=W(B)·W(A)=·=[ 0.0122 0.0041 0.0328 0.0147 0.0986 0.0440 0.3257 0.0934 0.0450 0.0229 0.0586 0.0133 0.0412 0.0240 0.0586 0.0191 0.0113 0.0804]
总排序一致性指标:
C.I.=0.0491×0+0.1573×0.0429+0.4871×0.0836+0.1957×0.0332+0.1108×0.0146=0.056
R.I.=0.0491×0.58+ 0.1573×0.58+0.4871×0.9+0.1957×1.12+ 0.1108×0.58=0.8416
C.R.=0.066<0.1,固总排序通过一致性检验。
(三)开展内部审计信息化评价。
将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层因素转化为相应的问题,由专家评估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得出内部审计信息化评价得分矩阵D=[3 2 4 4 2 1 4 3 1 1 5 4 4 3 3 3 4 2]。
该公司内部审计信息化最终评分F=D×W(C) ×100/5= 3.1494×100/5=62.99。从最终得分来看,该公司的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处于基本合格的水平。从分析内容可以看出,该公司还是比较重视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的,但是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方面。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影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重要因素,构建了内部审计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某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应用这一指标体系和层析分析法进行评价,简洁实用,较易操作,减少了赋权的主观性,便于企业自我检验建设效果,比较与同行业的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
【内部审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相关文章: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论文03-10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研究11-23
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11-21
现代企业制度内部审计研究分析12-04
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02-19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纲11-26
高校战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02-07
企业内部审计及发展趋势研究12-06
论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研究12-0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