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性教学的探索

时间:2024-10-09 12:33:5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性教学的探索

  摘要:计算机基础性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高等职业院校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如何提高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基础应用方面的能力,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性教学的探索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基础 教学模式

  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计算机基础性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一直以来是个老大难,没有得到彻底的改观。目前,有一部分乃至绝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还局限于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尤其对高等职业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现行的这种教学模式已远远跟不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指示精神和要求。首先,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仍然是教学过程中的瓶颈,个别高等职也院校的软硬件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现在,几乎所有的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课程)都要与之相配备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相适应,机房设备的先进性以及机房内免费提供的Internet接入环境,能为任教老师提供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就目前的形势发展而言,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对教学模式又给出了一个新的界定: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就要求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第二,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的操作,有的对电脑和网络知识以及编程了解了很多,操作熟练;而另一部分来自小城市,尤其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毫不夸张的说,他们甚至连电脑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如何去操作计算机那就更可想而知了。在给大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上第一堂上课的时候,我初步地统计了一下:70%左右的学生还不知道如何开机、关机。第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学经济的,属于文科范畴,而计算机课程属于理科范畴,在老师讲授计算机基础课的时候,这无疑会给那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带来一定的畏惧心理或者畏难情绪。有些同学对计算机感兴趣,而这些感兴趣的学生只局限于想学会打打字、画画图、上上网,当一旦涉及稍微复杂的操作时,就干脆不想学了,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第四,随着社会上各行各业对计算机能力认可度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为顺应社会需求而对学生采取的一些强制的等级考试措施,使得目前计算机基础性教学存在着一些必须要引起重视的“连锁”问题。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些同学认为,计算机基础课内容很简单,没有必要听老师讲解,最后出现了绝大部分学生旷课的现象,从而导致了考试不能通过。

  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学科领域,使的各学科自身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要求,因此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本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所以,对非计算机专业来说,计算机基础性课程的讲授应以应用为主要目的。

  在教学模式上,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本着“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新模式。要教会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是对大一的新生来说,要调整以往的学习方式及方法,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的这种教学模式,这才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讲授计算机基础性课程的教师,应当在方式、方法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培养学生互助互动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不懂的问题,通过自我探索、自我分析、自我解决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阶段的学习目的,掌握知识是肯定的,但是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能力。在老师授课时,精讲多练,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善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需要精心的设计问题,布置的任务既高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又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另外,增加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交流的习惯。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不管是计算机专业的也好,还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也好,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要紧跟计算机发展的步伐,更新教学内容。所谓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并不是指追赶各类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而是追赶那些已经在社会各个层面得到广泛应用的新的信息技术,使得计算机基础教育能适应当今这个领域的飞速发展。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积极采用现代化得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语音室、校园计算机网络等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合理的利用,达到其利用最大化。讲授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还必须要注意声音、文字、图像等有机的结合,将抽象内容形象化、深奥内容通俗化。一是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为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亦即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应用现代化手段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势必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二是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给出学习任务,发挥“教师是主导”这种新模式的作用。言外之意就是,将传统的以单独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为“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任务”的去主动学习。“任务驱动”这个特有的优势正展示着其强大的生命力,正逐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课改,它会为促进我们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三是要加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的效率。这里所谓的 “课堂信息量”,并不是说加大教学进度,而是要拓展知识点的宽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习面,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性教学,所涉及的面非常广,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等方面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事实,尤其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专业的不同,所要求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上会有所不同,因此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整合出一套符合本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性教学的教学方法。这不仅对我们广大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深化计算机基础性教学改革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怎样使得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课程设置更合理、教学内容更科学、教学模式更有效,还需要进一步地研讨,进一步地实践,进一步地创新。

  参考文献:

  [1]秦军,朱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南京邮电学院学报,2002.

  [2]温希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04.

  [3]李淑琴.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初探Ⅱ.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

  [4]曹文彬.尝试“任务驱动”.中国园丁网.

  [5]王润云.计算机基础性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教育发展研究,2003.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性教学的探索】相关文章:

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探索11-14

浅析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索12-10

浅谈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12-06

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探析12-10

浅谈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项目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现03-06

关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思考论文02-23

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11-18

浅谈中职计算机语言教学的实践与探索12-06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析11-2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