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词汇能力发展次序理论
论文关键词:词汇知识四种能力 发展次序 记忆规律 跨文化意识 词汇教学
论文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内核,词汇能力的发展在英语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外对外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发现,词汇能力表现为四个方面:词汇知识的广度、词汇知识的深度、词汇知识运用的准确度和词汇知识运用的自动化程度。其发展次序为“广度一深度*准确度“自动化程度”。四种能力的前两项指的是词汇知识的输入阶段,后两项指的是词汇知识的输出阶段。在教学中,应依据词汇发展理论及遗忘规律,减少遗忘,强化记忆,解决词汇量不足问题;应依据词汇发展理论及跨文化知识意识,加强言语训练,提高词汇运用能力,以期实现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
一、学生词汇不足是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
掌握一定的词汇对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其中道理正如只有备足砖瓦方可建成楼房。纵观我国庞大的英语学习队伍,词汇知识能力的发展一直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难于突破的瓶颈。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绝大部分英语教师对于怎样指导学生有效学习词汇感到茫然困惑。读了目前国内外一些有关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成果及刘春阳等撰写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知识能力发展次序论》(下简称刘文)一文后,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有所感悟,在此与大家商榷共勉。
刘文选取了15个常用英语词,从词次(词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次数)角度比较了每个词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美国布朗语料库(BrownCorpus, BC)以及英国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Corpus, BNC )三者中出现的频率,并从认知心里角度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能力四纬度方面的不足。根据张文忠、吴旭东两位学者的研究,词汇能力四纬度指的是“词汇知识的广度”即词汇量大小,“词汇知识的深度”即词的各个属性包括语音、形式、词义和用法,“词汇知识运用的精确度”即在语言输出时恰到好处地运用适当词语,“词汇知识运用的自动化程度”即在语言输出时适时激活提取恰当词语。通过分析对比,刘文得出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知识能力发展的次序:词汇知识广度是词汇能力发展的基础,词汇知识的深度是词汇能力发展的深化,二者共同构成词汇运用精确度和自动化程度的必要前提。一线英语教师可借助词汇知识的四纬度及其发展次序理论,指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词汇学习,提高词汇教学效果。
目前国内外对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越来越细,从对词汇量及词汇习得方法到近来的对词汇知识深度的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了理论指导。Nation(1990)指出的直接学得与间接学得,Nagy , Herman&Anderson提出的附带学习。1998Hunt A &Beglar D.在发展了Coady (2001),Hulatijing,Hollander & Greidanus(1996)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词汇学习的三种途径。研究还表明,对于尚处在中学阶段的外语学习者,词汇知识主要来源于学得,即老师课堂的直接词汇教学。
大学一二年级的教材几乎涵盖了四级英语要求的全部词汇,但是,现实情况是我国在校大学生参加四级考试时掌握的词汇量远远低于教材安排的词汇广度和深度,以此为前提的词汇运用的精确度和自动化程度难以保证,同样远远滞后于要求标准。现实情况与要求标准相差很远,分析原因,遗忘是词汇知识广度和深度二能力致命的、首要的罪魁祸首,跨文化知识的缺失又加重了词汇知识运用的精确度以及自动化程度二能力的裹足不前。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该解决好遗忘和跨文化知识和意识问题,这对词汇教学效果乃至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能力大有帮助。
由此可见,复习是强化记忆最有效的方法,提高词汇教学效果必须通过复习延缓、减少遗忘,通过复习强化、延长记忆。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借用这一方法,突破学生在词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的瓶颈。
回顾多年的英语教学,几乎每届大一新生都有这样的疑惑:中学尤其是初中阶段英语学习时不曾刻意背单词,事实却是记住了所学的单词。可进人高中后,花费一定的时间就能掌握所学单词。但是到了大学,尽管花费一定时间专门背诵单词,结果却是学完一个单元进行盘点时感觉没记住几个字。这一鲜明的感觉反差反映了复习对词汇学习的作用。相对于初高中而言,大学教材词汇量大,词的构成长,结构变化复杂。大学教材每个单元的生词(组)少则二、三十个,多则四、五十个。大学教材课文篇幅长,新词汇在教材中的自然重复率远远低于中学阶段,这就造成教学过程中新学词汇重复出现率大大降低,有些词可能在某个单元里只出现一次,以后很难再见到。如果教师不是有意识地安排词的复现,一个单元的词没等认清很快被忘得干干净净,用“稍纵即逝”、“竹篮打水”形容词汇教学效果实不为过。学生自己的总结同样反映了不复习的结果:有的不曾相见,有的似曾相识,有的只会认不会用,有的觉得会用了,但很难用准,至于用英语思维,得心应手地运用词汇知识更是遥不可及。故此,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领读之后铺天盖地的构词法知识、词组搭配用法学习就匆匆结束了词汇教学的路子是不完善的。这样的词汇教学只停留在刺激所带来的感觉储存阶段,与全面掌握词汇知识差得还很远,词汇学习需要反复接触,增加见面机会,逐渐达到长时记忆的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
二、增加词汇重复频率能解决词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问题
根据词汇知识能力发展次序,词汇的广度和深度是词汇能力发展前提,在词汇教学中,无法跨越词汇的广度和深度而直接从精确度和自由度着手发展词汇能力,教学必须遵循次发展词汇能力次序规律而展开。同时,心理学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考虑增加学生与新学词语的见面率,利用一切可借助的材料和媒介向学生输送含有新学词汇的英语信息。比如,教师的口头陈述,书面例句,补充含有新学词汇的听力及阅读材料等,有意增加所学词汇的重复率。但是,在有意加大新词复现率的同时要注意集中与适时分散相结合,将新学词语有机融人听说读写中,以确保记忆的长久化,最终达到巩固所学词汇扩大词汇量的目的。
词汇教学中如果将目前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总结、归纳、联想、拓展等词汇教学法与强化词语的复现率接合并用,引导学生扩大词汇量,将会大大提高词语学习效率促进词汇教学效果,促成学生词汇知识能力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发展,为其正确自如地运用所学词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能解决词汇知识运用的精确度和自动化程度问题
四种能力的发展,终极目标是准确自如地运用所学词汇,准确自如地运用词形,准确自如地运用词义,口头交流时还包括准确自如地运用语音。一个词,除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外,还有其他层面的意义。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 )在其Semantics}'}《语义学》)一书中提出词义可分为7个层面,分别是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前两者是词的基本意义,后五者是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词的7种意义印证了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教学中应将培养跨文化意识融人词汇教学,从根基上向学生输送英文素养,使其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确保以后用词准确得体自如。词汇教学中适时介绍文化知识对学习者词汇能力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行词汇教学时切不可只注重词语知识,忽视其文化传承,也不可将词汇知识与文化含义分割介绍,要做到适时融合,否则将会造成事倍功半甚至负面迁移的后果。比如,在学习politician时,就应该及时指出其在英语文化里第一含义是“政客,政治贩子”而不同于我国文化里的“政治家”。中文的“政治家”对应的英文词是“stateman",而不是"politician"。在西方文化里,政治家指的是善于管理国家的明识之士和有威望的政府高级官员。而politician指的是为谋取个人私利搞政治、耍手腕的人,译为“政客”或“政治贩子”更符合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再如,“猫头鹰”一词的不同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里,猫头鹰是一种不祥之物,人人对它避之唯恐不及。有俗语佐证,“夜猫子(猫头鹰的俗称)进宅无事不来”,猫头鹰的出现预示着将有不祥降临。可在西方国家就大不同了,人们认为猫头鹰(owl )是一种聪明、机智的鸟,如果要夸奖一个人聪明,就可以说you are as wise as an owl。在儿童读物和漫画中,owl通常很严肃,很有头脑,常常充当裁判。在以“猫头鹰”形容指代人时中西方两种文化也相去甚远,英语文化中用来指“常熬夜的人”,或“神情严肃的人”,或“聪明面孔笨肚肠的人”;而汉语文化里指的是“凶猛专横”,或“猖狂”,或“忘恩负义”。类似例子不胜枚举,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介绍词汇所传载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可能保证学生准确自如地运用词汇的能力得以发展。
教授词汇,既要传授词的各个属性,同时又要注意语境中词的文化内涵。评判学习者是否掌握了所学词汇,同样要以此为标准。只有这样,学生的词汇能力才能得以全面发展,才能在使用英语时能正确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实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实用英语能力的人才。可见,词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词汇知识,还要适时介绍西方文化,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把文化介绍与词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学习者词汇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提高词汇教学效果的目的。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浅谈词汇能力发展次序理论】相关文章:
浅谈如何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04-11
浅谈激励理论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08-27
谈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08-19
浅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论文05-25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08-30
运用化学实验 发展学生能力05-09
浅谈幼小衔接对幼儿发展的意义论文09-23
浅谈对高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思考08-28
浅谈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08-23
浅谈加强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