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梦》中潇湘馆的景物描写

时间:2022-11-21 20:32:5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红楼梦》中潇湘馆的景物描写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巨著,她在很多方面代表着我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虽洋洋洒洒百十余回,实际上曹雪芹却是惜墨如金的。特别是景物描写,更是只有片石数树。这点滴的景物描写,“融合园林的多彩多姿,以刻划纷繁复杂的人物性格,使人物与环境在相互映照中显示其中丰饶的形象和鲜明活泼的个性,这是曹雪芹作为艺术大师的匠心独创。”李希凡认,这种用来展现这丰富复杂的个性色彩的艺术境界的景物描写是“人与景合”。这一点在潇湘馆的景物描写中便有很好的体现。

  一、竹——林黛玉的象征

  潇湘馆的重要标志就是竹。“有千竿翠竹遮映”。在第十七回,潇湘馆就把她那丛竹林铺展在我们面前。接着,竹形:凤尾森森;竹声:龙吟细细;竹影:满地参差,映入纱来;竹景:翠竹夹路,雨滴竹梢;竹温:阴阴翠润,几生凉……纷至沓来。其动其静,其色其神,层现叠出,“使如置身于森森万竿之中”。黛玉爱那儿几竿竹子,住进了潇湘馆,竹便成了林黛玉的化身,竹即黛玉,黛玉即竹。竹是黛玉的性格的象征、命运的象征。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这是宁代苏轼对竹的赞美。而自古以来,竹子就被人们比拟为品德高尚的人。它干直而高,中空有节,枝条平垂,绿叶不凋,临风玉立,枝叶婆娑。具有品质高洁,神形飘逸的特色。在潇湘馆中,竹具象于黛玉,黛玉便成了竹的灵魂。

  林黛玉出身于“清贵之家”父林如海膝下无儿,对聪明绝顶的黛玉特别钟爱,请了老师当儿子一样教书,却又因她体弱,不能严格课读——林黛玉自幼便孤独任性,并未接受一般标准的闺范教养。进贾府寄人篱下,在这个封建思想深厚的大家族中,虽有贾母的特别爱怜,衣食无缺,却无人教以人情世故。环境的龌龊势力,使黛玉以她那无父母兄弟身世孤零的悲戚,高人一等的才华,执着地发展着自己的个性班次笑话,赏风月,做诗词,与宝玉自由恋爱,在大观园中为争一席之地而锋芒毕露争强好胜。在那个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中,黛玉的“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的性格与封建伦理道德完全对立。黛玉就是这样一个愈是处在屈承的境遇下愈是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尤如竹一样岁寒不改的高洁品质。

  史湘云曾说黛玉“专挑人的不好”,周围的人也说她言辞尖酸刻薄“比刀子还厉害”。的确,黛玉是任性的,她不怕得罪任何人:薛宝钗被她不止一次讥刺过;史湘云被她恼怒过;绘画才能平常的惜春被她打趣过;忙于夜赌的老婆子被她揭露过;絮聒得令人厌烦的李妈妈被她斥骂过……这一切,没有该与不该,都是黛玉的不加修饰、不加掩盖的真实好恶感情的直接表露。她的感情是纯真的,是没有经过世俗理智雕琢过的,是真诚坦率的,这使她与宝玉产生真挚的爱。她虽然易与人生隙,但并不与人结嫌,而且能很快与人消除隔阂。当她房里的丫头分月钱的时候,她抓起一把钱给了宝玉房里的小丫头。宝钗的几句劝说,她以真情相报,与宝钗“俨似同胞共出,较人更似亲切”。姐妹们做诗,她多为第二,却也从来都兴致盎然。她虽尖酸刻薄,却没有过象宝钗那样“借扇机带双敲”。她真挚情感有如临风玉立的竹一样潇洒飘逸。

  “霞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在古代,竹子是与哀愁与泪水连在一起的。走进林黛玉的闺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暖阁之中有个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载着一盆单瓣水仙,点着宣石”。刘姥姥肯定地说:“这必定是哪位哥儿的书房了”。可见,这不是专供梳妆打扮的闺阁,也不是练习针织女工的绣房,而是一个饱读诗集的女诗人咏清词丽句的兰室。综观黛玉的生活,她与姐妹们相处,最大的愉快莫过于对诗社的兴趣。黛玉对爱情的追求,对诗的追求,都显示了她的人生追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她不是封建礼教所要求的贤淑女子,而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这必然为封建礼教所不容。黛玉的追求象竹一样宁折不弯,最终的命运必然将是悲剧。探春笑说黛玉“当年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又名湘妃竹。她今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她做‘潇湘妃子’就完了。”虽是玩话,却是谶语。潇湘馆成年阴阴翠润,竹影参差,过于清幽的环境,不仅暗合了黛玉幽僻多愁的个性,更暗示了黛玉未来爱情被毁灭,最终以身殉情的悲剧命运。

  二、人中的景——空灵美丽

  周汝昌认为,《红楼梦》有许多特点,其中之一是以古典抒情诗的手法来写小说。从潇湘馆的景物描写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曹雪芹不是刻意求形似,而是突破了再现客观景物具体形貌的写法,用简洁而高超的写意之笔勾划景物的气韵和传神的特征,尽力渲染了潇湘馆美丽空灵的意境。同时,运用人物透视法,将景物展示于人物的眼睛,并经过黛玉的性格的过渡,使景与人合二而一,景物带有鲜明的人手感情色彩。

  首先,曹雪芹注重色彩,赋予潇湘馆的基本色调是绿。黛玉飘泊在茫茫人海中的唯一依傍贾母发表意见说:“院内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是绿的,再拿绿纱糊上反不配”色彩是清凉的,贾母是否由此清绿体会出他外孙女终年忧郁悲苦的心境呢!“竹影参差,苔痕浓淡”八个字,就好象把我们带入这样的画境:盛夏,明亮的阳光透过茂密的竹林,在地面上布满了均匀细碎的光斑,使苍苔显现出明暗不同的色调来,在嫩绿的底色上再涂上一块块墨绿,加上光与影,给人视觉以鲜明的形象。小院的寂静、幽深、阴湿的意境就完全烘托出来了。

  其次,将诗词融入景中,使景色富有诗情画意。宝玉为潇湘馆题联:“宝鼎茶凉烟尚绿,幽窗棋罢指凉。”写出了人置身于竹阴中的感受,把景物升华到诗的意境。景中袅袅绿烟,森森凉意,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咏诗“竿竿青欲滴,个个玉生凉。”都突出了院内竹林丛全的特有景致。特别是宝玉诗云:“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一句,在后面第二十六回中便有实景显现:“(宝玉)顺着脚一径来至一个院门前,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额上写着潇湘馆三字。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走至窗前,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宝玉便将脸贴在纱窗上往里看时,耳内忽听得细细的长叹了一声道: ‘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宝玉听了,不觉心内痒将起来。再看时,只见黛玉在床上伸懒腰。”把诗的意境和景的描绘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春困幽情,深闺忧怨,此景中柔情蜜意由宝玉眼中读出,现于宝玉诗中,让人倍觉口齿含香,美不胜收。悠悠然为之神驰。

【浅谈《红楼梦》中潇湘馆的景物描写】相关文章: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05-25

浅谈历史哲学中的批判哲学08-04

浅谈歌唱中的呼吸问题论文05-01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08-23

浅谈摄影过程中的心理意识06-11

浅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06-15

浅谈激励理论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08-27

浅谈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08-09

浅谈情感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08-20

浅谈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