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语文本色回归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内容摘要】笔者针对当前语文课缺失语文味进行了反思,提出实行本色语文课堂的迫切性,因为只有品读、思考、读写链接的课堂,才能充分发挥语文中的人文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本色语文 人文素养 培养
曾经听过一堂课,何其芳的《秋天》,深有感触,该老师功底很好,把一堂课组织得五彩缤纷。对文本讲解朗读十几分钟后,然后重在描绘秋天,根据每一段诗画出图画,再比较得失,评判优劣。画画完了,然后是歌唱秋天,让学生根据《春天在哪里》的歌词去编《秋天在哪里》,编好了再唱,唱得是有滋有味。一堂课轰轰烈烈,学生热闹,老师兴奋,同仁也赞不绝口,认为绝对有创意。可我很想问,这是语文课吗?为什么语文味全无?在这么热闹的语文课中,学生怎么可能有时间去思考其中蕴涵的人文美?
怎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语文课呢?应是返璞归真的语文课。什么是“返璞归真”的语文课呢?那就是“去掉外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的课”,即读书声声声入耳、静心思考、勤于动笔的课,亦谓原生态的语文课。语文课只有通过反复阅读,仔细思考,才能激发情感和品味能力,感悟蕴含在文本中的原汁原味,才是恢复本色的语文课。在笔者看来,本色语文就是“用心品读的课堂”、 “静心思考的课堂”、“奋笔疾书的课堂”,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一、用心品读感受文章的人文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传达的是作者炽热的情与爱,只有深入品读才能把作者深刻的情感挖掘出来。现在的语文教材,每篇课文都韵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让学生反复品读,在读中领悟洋溢在课文字里行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运用文本中的人文素养,滋养学生的心灵,使阅读教学的过程成为感受人文美、培育精神美的过程。
读书,是一种阅读活动,是一种训练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是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语文实践活动。本色语文课堂的构建离不开书声朗朗。
古代的语文教育特别注重通过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古人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已经做为格言流传到今天。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讲的都是诵读对于理解和感受语言所起的重要作用。凭心而论,时下的语文课并不缺乏朗朗书声,老师们在上课时也充分注意到了书声朗朗的重要性。问题在于部分教师过于关注朗读形式的变化,而忽略了朗读实效的提高。有时为了赶教学时间,朗读训练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如,我们在课上常常看到老师先问学生:该用什么语气朗读?等统一答案后,就让学生带着这种语气朗读,这样的朗读训练未免有走过场的感觉,有浮光掠影之嫌。
我认为,语文教学要想提高效率,必须返璞归真,大力提倡朗读背诵,让校园里处处有琅琅的读书声。那么,应该怎样诵读呢?宋代朱熹十分明确地提出诵读的要求: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诵读得熟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朗读可以分以下三个层次:正确朗读(读音正确、不漏字、不添字、不颠倒字、句读分明、口齿清晰)——关键是要理解内容,把握停顿、语调、语气);流畅朗读(读得正确、快慢适宜、节奏适当、流利顺畅,没有嗑巴现象。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语调神情)——关键是要真正熟悉内容,理解内容;有表情朗读(熟练运用语音和表情,读出文章的风格神采,读出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能够达到感染人的程度)——关键是要真正把握作品的风格、感情。
朗读背诵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首先必须体现在语文课堂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能没有朗读,“书声琅琅”应该是语文课堂的特征。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对有些句子,特别是课外古诗词背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教师可适时点拨。但不必让学生死记硬背它们的意思。只要他们在读中形成感性认识,熟读成诵,丰富文化底蕴。这样既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又可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的陶冶,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
二、静心思考提升个性品质
新课改让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语文课堂前所未有的以多种情态展示在人们面前:情智课堂、智慧课堂、民主课堂、诗意课堂……语文教学课堂如盛装少女,粉墨登场。在这些课堂上,我们不难看到不知所云的交流,游移离散的辩论,彩排包装的表演,眼花缭乱的视听……
现在的语文课堂太过喧闹复杂,太过眩目浮躁,我们要提倡简单语文、本色语文。无论语文教学被换上什么新包装,它的灵魂应该是不变的,追求的应是求真、务实。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许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交流特别需要一种宁静的心理环境。所以课堂上应当摒弃那些花哨的、形式化的东西。还“静”于课堂,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充分思考的时间,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提升。
崔峦老师最近在《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中指出,语文教学应静下心来“潜心会文本”,切忌“把语文都讲肿了”。可见课堂互动其实是一种看似静实则动的思维活动。
(一)静读
现行的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大都文质皆美,其中既有形态、神韵和情感的外在美,也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在、含蓄美。鉴于此,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需要互动的教学环节,还应有静态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静读中体验文章的美妙、真谛,还一片“静”土给课堂,让课堂的精彩在静读中生成,让学生的神思在静读中飞扬,让千百个“哈姆雷特”在静读中诞生。如:《散步》是一篇恬淡的散文,从散步这样的平凡小事,反映出平淡却深厚的亲情。文中的祖孙三代之间那份平平淡淡的爱真真切切,教学时,应让学生在安静、恬然的课堂上静读,在读中细细体味,慢慢感悟“母慈子孝”的真意。
(二)静听
学生在课堂上或听老师范读,或听配乐朗读,或听优美的轻音乐,或听同学讲故事,都是接受熏陶、感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静听”,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因此,我们在上一些情感型文章时,应多以“静听”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
(三)静思
目前的课堂,老师们追求热闹的教学情境,最怕课堂安静下来,惟恐听课老师认为教学遭遇“冷场”。当一个问题下去,学生一个个热情四溢地举手发言,小嘴直张,小手直伸,在这些小手如林的背后,是缺乏倾听与思考的心浮气燥。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上课时,总是不断提醒那些在老师刚提出问题后就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的学生:“别急着举手,再想想!”他总是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静”下来,不仅作为一种语文学习的良好状态,更应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语文学习习惯。
杜威说:“如果注意力不曾直接作用于实际的材料,那么,这些材料就不能为儿童所领悟,更不能在儿童心目中起什么作用了。”其实,各类的非语文活动犹如给教学内容裹了一层糖衣,学生往往会被糖衣所迷惑,对糖衣感兴趣。我们要使学生对糖有兴趣,不是糖纸;不是让老师介绍糖有多味道,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品尝糖的味道。这就需要学生有个细心品位的过程。教师所讲固然不可少,但不宜过度,要留下相当的“空白点”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教师不能认为不按老师们说的去做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或认为不听话而狠狠地批评:教师要组织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争辩,使学生良好的思维得到发展。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质疑,敢于发展不同见解,这就是一种新思维,就是一种创新精神,这就是一种个性品质的培养。
三、读写链接展现人文素养
所谓“读写链接”,就是把“阅读链”中学到的语文知识、方法技能,通过感悟、内化为“写作链”中表达能力的语文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重视读写链接,就是重视学生感悟、内化的过程。可以说,这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学习过程。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要落实素质教育的任务, 就应该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担负着培养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写作能力, 以及在写作训练过程中提高认识、训练思维、陶冶情操、净化情感、完善人格的任务, 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园地和渠道。这一切都要靠行动来落实,把习作教学细化成点点滴滴具体、可操作的事项,来逐步实现目标。细节化习作教学,讲究实践,追求实效。
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每当在北方打工的妈妈打电话关心我的学习时,我就更加想念妈妈;每当爸爸又喝得醉熏熏东倒西歪骂我时,我就十分伤心,同时一个念头在心里出现,那就是“努力学习”,将来到国外去留学,找个好工作,挣来更多的钱,让妈妈不再离开我,让爸爸不再因酗酒而醉生梦死。所以学习成了我最重要的事。
从这个学生的作文中,我看到那个孤独无助的身影,想象他在失落时内心的震荡。作文,不仅仅是做“文”,同时也是在做人啊!语文教师是学生的“精神之父”,不但要有形象的魅力、语言的魅力、知识的魅力,更要有人格的魅力,理性的魅力,因此,作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是十分重要的。中小学生正处于个性的形成期,学生通过作文表现自己的个性,宣泄自己,通过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反映最初的人生经验,表现个性也是个性发展的过程。作文中,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不仅在于思想上的正确引导,也在于情感经验的丰富,关键是让学生学会用心感受生活,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世界,根植正义、美、善和爱的种子。
教作文, 就是教做人。朱自清先生也说:“作文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作文教学过程除了传授知识和写作技巧,更实际的是不断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人生和大自然的认识,理解,思考的过程,同时还是不断培养学生审美感悟能力,用美的情操去陶冶学生,完善学生人格的过程。我们教师要牢固树立“为做人而作文”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作文追求做人的真谛,要把作文教学的过程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认识偏差,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让学生从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素材,提高人文素养。要让学生先做健全的人,再写健康的文,使教作文与教做人得到和谐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被肢解的作文教学价值观重新得到有机的整合。
在本色语文课堂中要体现读写链接的意识,就要善于抓住读写链接的训练点,创设语言转化的情景,把消极的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积极的个人语言。例如,有位老师执教《全神贯注》时,在品析雕塑家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像的语句后,创设了一个内化课文语言的实践活动——老师即兴表演一段全神贯注备课的情景,请学生根据老师的表演说一段话。学生在仔细观察后,采用课文的描写方法,把老师备课时全神贯注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内容说得有条不紊,栩栩如生,达到了读写链接的训练目的。
总而言之,只有坚持回归语文课堂以读为主,深入思考,读写链节的特点,才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让学生学会用心感受生活,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作用,在学生的心灵世界,根植正义、美、善和爱的种子,使语文教学不但成为一种“美”的艺术,更成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素养提升的过程。
【试论在语文本色回归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关文章:
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01-02
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12-06
浅谈古诗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11-29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论文(精选8篇)01-17
“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11-20
关于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人文素养教育12-11
试论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11-14
试论文学欣赏课程与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11-19
浅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12-1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