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特点

时间:2023-03-02 05:43:4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语文教学的特点

  语文与其他注重抽象思维、需要冷静思考的科目不一样,语文课堂讲究的是热烈,要的是一种激情——老师的、学生的。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大多是文学性的,而对文学的理解是要形象思维,是要一定的形象想象力。小说也好,诗歌也罢,得要用想象去填补作者所勾勒或暗示的空间, 对作品进行再创造。再创造就会给语文教师带来广阔的空间,在求新的过程中,语文教学才枝繁叶茂。从这看来,语文教学的一个特点可归纳为一个字——“活”。老师“活”,学生才能“活”,学生“活”了,才能把整个语文教学搞活。我们很难想象一节沉闷的语文课会有多大的收效,会有多少学生喜欢语文。有些教师自认为自己的知识也够渊博的了,也尽心尽力的了,教室也非常安静了,上一节课下来,嗓子也几乎吼哑了,为什么总是收效不大,学生依然不爱语文?其实,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注意语文教学的特点——“活”。那么怎样去搞活语文教学?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活”这个话题。

浅谈语文教学的特点

  一、 对教材的处理要“活”

  语文教学经过同行们十多年的探索、改革,已基本上从传统的“满堂灌”中走出来,从“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中走出来,正走向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在这充满了朝气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可以从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特级教师的教案中,从各种优质课、公开课的实践中不难看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对教材处理的灵活性。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优秀的文章,是供学生学习的一个范例。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也就是供教学所利用的一个材料而已。既然只是一个材料,那么就需要教师对材料进行再创造。教师不是一个传声筒,而是一个创造者。这个创造就是灵活处理教材。对一篇同样的课文,我们可以当作写作的范例,也可以当作训练学生筛选、整合的思维能力的范例,也可当作训练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的范例。譬如:上《我的空中楼阁》就把它当成作文课上,咀嚼那诗化了的语言;鉴赏课文的铺垫、衬托的表现力;也可当成训练学生筛选、整合的思维能力。“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教材处理活了,就可以给学生一种新鲜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每课照搬《教师用书》,天天让学生吃萝卜白菜,做到是好做,简洁、方便,但学生天天吃,会腻,会营养不良,会贻误苍生的。

  二、教法要“活”

  教师也可以说是一个导演。张艺谋有张艺谋的导法,冯小刚有冯小刚的导法,对一节课该怎样导?就要根据课文的需要、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安排。传统的“满堂灌” 我们也不要一味反对,在传授知识时,在对一句或一段范例进行鉴赏时,“满堂灌”还是得要。对所肯定的“前桌与后桌的讨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擂台”、“ 男生女生的辩论”等等,热烈是很热烈,但也不能动辄如此,还得根据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层次来安排。比如我们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们的重点最好不在讨论上,而在于反复地朗诵,去体诗歌的意境,去体验诗歌的那种音乐美。对当前最流行的多媒体教学也不能一味捧为神灵,对它的容量大、涵盖宽、声情并茂,是肯定的,但也不能动不动就是小电影歌声音乐,热闹是热闹,学生到底获得多少东西?即便是山珍海味,你没时间也没精力天天去做呀,也只能是过年过节做做而已,再说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也只是一个梦。教师这个导演不好当:一要把课堂导“活”了,二要把学生的基础夯实了,三还要把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提高了。对作家不同的风格,对不同体裁、题材的课文所需要的教学方法要有不同的导法。把语文教师喻为“导演”是自诩,是有些攀龙附凤的感觉,倒不如说像一个厨师,把知识烹调成不同风味的佳肴,一把蕨菜可烹出“龙凤爪”。因此,教学方法单一不行,照方抓药不行,还得根据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灵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特点。

  三、教态要“活”

  教态的“活”,可能是语文老师所独有的。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不可能像数理化老师那样去营造一种严肃而神圣的氛围,(如果真如此,那学生的兴趣会给冰封了)要的是一种激情,一种幽默风趣,一种美的熏陶,一种热烈的氛围。不是要求语文老师如此,而是课文注定要求你如此。比如:上《为了忘却的纪念》是严肃的,上《我的空中楼阁》是恬淡的,上《我与地坛》是沉重的,上《梦游天姥吟留别》是飘逸的……提问学生有时是严肃的,有时是风趣的。总之,语文老师的情态是随着课文、随着学生在流动。语文老师一站在讲台就进入角色,可能会手舞足蹈,会唾沫横飞,会黯然神伤,会眼圈发红,用自己的热情去营造一种氛围,去感染学生,去吸引学生。老师不但会“导”,还会“演”,像冯小刚能导《天下无贼》,也能在《功夫》里大喊一声“我是谁?”一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语文。因为语文是母语,语文的学习不只在课堂,还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看电视电影中,在看报刊杂志中,在听歌听音乐中,几乎无处不在啊。只要学生对语文感兴趣,爱语文,哪有学不好的?到处是他们的课堂。老师的教态“活”了,课堂也就生动了,也就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了。

  当然,要做到教态“活”是不容易。有时在家里的不快,或与同行闹些误会,或在单位受到委屈,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等等,都会影响老师在课堂上的情感,但是,你别无选择,既然你干了这一行,你面对的是渴求知识的学生,面对的是他们的未来。个人的荣辱得失算什么呢?走上讲台,进入角色,自己也“活”了。

  从以上看来,教师“活”了,学生才能“活”,学生“活”了,语文教学才能“活”。对一些时的教法一哄而上,争相效仿,不去辨证地对待语文教学,我认为是没有认识到语文的特点

  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我们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得对这件事感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产生爱,有了爱,就会很容易地把事做好。很难想象,对某件事没有兴趣而做好的。作文也是如此。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孔子说:“知之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庸说贾岛推敲诗句的专注,杜甫那种“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痴迷,就是偶尔发表一两篇作品的人,也是业余爱好者。现在一些学生怕作文,一到作文课,老师布置完作文题目,下面就唧唧喳喳好一阵。他们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敷衍成篇,草草了事。语言枯燥,内容单薄,味同嚼蜡。就这样左一次地写,又一次地写,一个学期下来,把他们的作文都拿来比较比较,基本上还是原地踏步,收效甚微。老师批改的心血以及学生宝贵的时间,就这样付之东流。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怕作文。怕作文何来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

  然而,学生的作文兴趣该怎样去培养,这是值得研讨的。

  首先,与学生做笔友,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从“练笔”下手,培养他们多练,多写。“练笔”,即练语言,练篇章,作文的试验田。一星期一次,自由命题,内容不限,题材无禁区,只要是真、善、美的。 “练笔”是让他们写出他们的所感所想所见所闻,让思维活跃起来。只有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才能谈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重要的是老师在对学生“练笔”的评改上,要一改往日对作文优劣评判的做法,与学生“交心”,顺着他们的话题而谈,谈自己的看法,结为笔友。对他们在学习上碰到困难的苦恼,在交友上产生的疑惑,在家里与父母形成了代沟,在身体成熟后,萌发朦胧的情素,在获得成绩后的欢呼雀跃,在对生活的认识、感悟等等,老师在作文本上与他们分忧解难,与他们欢欣鼓舞。这样有两个好处:一、在思想上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引诱”他们畅所欲言,有话可写,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这就好比网络上的“qq”,与学生拉近距离,这叫与时俱进。这样,学生乐意写,只要乐意写,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得到了培养。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学生爱写,进一步还得培养他们写好。写好一篇作文,首先是有好的语言,而好的语言得需要培养。怎样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兴趣?老师尽量去创造一个好的氛围。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尽量避免口语,多用书面语言,在适当时可引些诗词歌赋,潜移默化地去感染他们,去陶冶他们。另外,不管是对大作文的评改,还是对“练笔”的“交心”,老师的语言应该文雅,给学生做一个榜样。这样还不够,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从学生的作文或“练笔”中去发掘闪光点,不仅仅关注作文好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关注那些作文差的学生,哪怕整篇作文只有一句,我也要把它摘录下来,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或做成 ppt,在屏幕上播放、鉴赏,以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造出好句子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学与用相结合。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现在的教材改革了,美文也多了,我们对课文除了做学生积累知识,训练思维,解题技巧等例子之外,要对课文中好的篇章做例子来进行仿写。仿写也就是模仿着写。它是一种练习,一种积累,一种熏陶。无论是文学家还是艺术家,在他们未跨进那高高的门槛之前,都会或多或少地去模仿他们仰慕者的形式。如书法家临字帖,画家描前人的作品一样,从事文学的也在他们成名之前有意无意地去模仿某家某派的东西。众采百花方能酿为蜜。下面是在我讲授舒婷的《致橡树》时,让学生所仿写的“练笔”,现摘录一篇如下:

  致荷花

  仅仅是一场风也罢,偏偏是这样永恒;仅仅是一场梦也罢,偏偏又是这样逼真。阳光照着你的笑脸,清波映着你的倩影。微风告诉了我你幽幽的芳香,轻抚你,倾听你天真的歌吟。我却不是宽厚的荷叶,遮掩你,给你一片梦的宁静。我只是一颗水塘里的星星,那么接近,却又是那么遥远,一眨不眨地注视着你,有的只是真诚。(何嘉)

  这篇“练笔”语言之流畅,意境之优美,如果对作文没有兴趣,是不可能有此笔力的。在大事地宣传、表彰、刺激下,学生的写作兴趣高涨。有的模仿课文,有的从课外阅读里去模仿优秀之作。比如有的仿写李煜的《虞美人》:“高中生活何时了?欢乐知多少。兴趣爱好全被封,我已不堪回首题海中。欢声笑语已不在,只为大学改。问声欢乐几时有?独木桥下水悠悠。”再比如,在我讲授了一篇文言文《水》时,有的学生就模仿此篇文言文。如下:

  山

  夫山者,人之美质皆有也。山,木深而密,潜万物而不露,似让;树茂而盛,舍己而及生者,似仁;广荫远绿,似博;郁而避己,似谦。端坐不倚,似正;定而不移,似意;纳浊而吐新,似善化;万物聚于其而不噪,似坦。是以智者见崇山定观焉尔。(赵一蓉)

  我们不提倡写文言文,但对提高语言的简练也是一个好方法。

  我们从以上可以看出,只要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作文的能力就会快速地得到提高,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他们会在课外阅读里,在生活中去吸收营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胖子不是喂出来的,是吃出来的。只要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作文教学就会事半功倍。作为教师来说,这何乐不为呢?

【浅谈语文教学的特点】相关文章:

浅谈外语文化教学05-02

浅谈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的特点04-28

浅谈让语文教学走出“潮流”的误区05-24

浅谈挖掘语文教学资源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04-27

浅谈语文教学中辩证思维的培养08-18

浅谈交往式教学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应用08-27

浅谈语文教学的简简单单、返朴归真08-10

浅谈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05-25

浅谈语文教学心理学在说话教学中的影响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