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特定情景语境下的习语翻译
论文关键词:关键词 言语行为理论 言外行为功能 习语 翻译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怎样实现习语翻译中含义等值的问题,是翻译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以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依据,就言语行为理论在特定语境下习语英汉互译的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索,对言语行为理论在习语含义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了习语翻译中言外行为功能(illocutionary function)对等的重要性,以期为习语的翻译提供一个新的更具体的标准。
习语的英汉互译一直是国内翻译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人们就怎样实现习语的含义等值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人的讨论,提出了各种习语翻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各种方法缺乏统一的理论概括,没有给译者提供有据可依的规律性的指导。本文将从翻译的对等理论人手,以习语的言外行为功能为侧重,对言语行为理论在习语翻译中的指导作用进行初步的探索,以期为英汉习语的互译问题提供一种理论性的指导。
一、关于习语翻译
习语是一个民族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经济生活、以及人们的心理态势在本民族语言中的生动体现,对习语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准确再现往往是译文引人人胜的闪光点。习语的形成和理解都离不开文化因素的影响。习语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对其进行翻译时,要在文化内涵的诊释上下大功夫。但是,是不是在文化内涵得到很好的释义的情况下,就能够完全实现习语翻译的对等呢?其实不然!读者不仅置身于文化氛围这种大的语境下,而且还身处一定的交际语境(情境语境)中。对于同一习语,在不同的情境语境中,读者还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要实现习语翻译的对等,还应该注意情境语境对习语含义的制约作用。译者只有同时对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做出全面地考虑,才能真正把握好习语的语境含义,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对等。
二、对等理论
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翻译语言学理论,翻译对等是西方译论中的核心问题,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等值的含义进行了定义。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对等是在不同的语言结构层次上实现译语与原语的等值;从文本的角度来说,对等是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在译语与原语之间实现文体上的对等;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翻译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2001)从语用的角度来讲,对等是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阐释出原语的含义,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其中,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学家奈达从翻译的定义到如何实现等值的问题对翻译中的对等作了系统的全面地阐述,他的“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在翻译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奈达的对等观的核心问题是读者反应相似。他从交际的角度看待翻译,认为翻译是要为接受者服务的,只有当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基本上等同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等。译者作为第一信息接受者获取到原语的信息后,再以信息发出者的身份,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再现原语的信息。要评判译文质量的优劣,不仅要看语言形式是否一致,更重要的是要看接受者可能产生的反应是否与原文读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相一致。这里的一致实际是结合译者想象中的读者,对文本功能分析的结果,归根结底还是文本功能的对等,即语言的信息功能,祈使功能,述行功能,或表情功能等在目的语中的再现。
奈达在解决如何实现这种意义上对等的问题时,借鉴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把翻译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析、转移和重组。具体地说,就是从原文的语法语义入手,在分析语法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其外延意义,得出原文的深层结构,然后传译到译语的深层结构,再上升到译语的表层结构,最后得出译文。然而,奈达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相互转换的方法更多的着重于语法单位之间关系的分析,虽然他也提到了要结合外延意义,但并没有解决如何结合的问题。实际上,读者均处于一定的文化语境中,因此,只有在把握原语语境意义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读者反应的相似,译者不可能在真空中帮助读者完成这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在如何结合语境来实现翻译对等的间题上,语用翻译模式提出了更新的见解。语用翻译是一种新的翻译模式,主要是通过两种语言的语用对比,分别分析两种语言的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问题。前者是指,在语言学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着重强调原文的思想内容,在译语中用最自然最贴切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后者是指顺应译文读者的文化习俗,采取归化翻译的策略,使译文易于理解,便于读者接受。两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实现语用对等的关键是把握原语的语境含义,从而将原语的语境意义准确地在译语中再现。
然而,如何把握语境含义以实现读者反应的相似,最终实现对等翻译呢?本文试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在具体的情境语境下怎样更好地把握习语的语境意义,特别是习语的言外行为功能,从而在译文中更准确地再现其意义,达到动态对等和语用对等的目的。
三、言语行为理论与对等翻译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话语的语义不能单单从句法或逻辑一语义的角度来看待其表述的真假,话语本身就是在完成一种言语行为,并且给言语对象带来了某种影响和后果。奥斯汀提出言语行为理论三分说,话语都包含有三种言语行为: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及以言成事(何自然,2001)。
对于习语含义的理解,言语行为理论表现出强大的解释力。众所周知,习语有固定的搭配和约定俗成的意义,其字面意义往往与其真实的含义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而且,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其意义还可能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对习语的三种言语行为加以区分,可以更确切地把握其含义,从而为习语的对等翻译奠定了基础。
一般说来,在习语中,习语本身的字词结构所传达的意义(即以言指事)通常与其真实的含义相去甚远,习语真正要表达的言外之意(即以言行事),以及读者对习语所产生的反应(即以言成事)往往不是一目了然、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在对习语含义的分析过程中,着重强调言外之意和言后之果在原语和译语中的转换。例如,在用汉语表达时,
(1)在科研中,我们应该提倡班门弄斧的精神,勇于创新、敢于创新。
(2)在她面前,显摆你的针线活,简直就是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的意思是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本领,但是在例(1)和例(2)中,这个词就有了不同的“言外之意”和“言后之果”。例(1)中,它表达的是一种正面的含义,其“言外之意”是要发扬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其“言后之果”是要读者响应这种号召,而在例(2)中,班门弄斧表达的是一种反面的含义,其“言外之意”是“你”自不量力,没有自知之明,其“言后之果”是提醒听话人要收敛,不要骄傲。由此可见,同样一个习语,在不同的情境语境下,其含义也大不相同。而不同之处关键在于言外行为的变化。而言后之果的实现则是言外行为的传达的结果。因此,言外行为的传达实际上是习语翻译中的核心问题。
语言学家Sandor G. 3. Hervey提出了言外行为功能的概念。他指出对言外行为功能的把握是翻译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虽然,言外行为并不是翻译过程中译者考虑的唯一因素,但加入对言外行为的分析,却是翻译实践中值得推荐的策略。实际上,在习语的翻译中,实现言外行为功能的对等是画龙点睛之笔.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浅谈特定情景语境下的习语翻译】相关文章:
浅谈语用充实视角下的商务翻译03-28
浅议情景语境对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启示03-25
浅谈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02-19
浅谈语境研究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03-28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媒体迷新表征11-20
全球化语境下的英语教育11-14
论如何才能做好英汉习语翻译11-18
专访语境下的节目主持人应对03-05
消费主义语境下电影受众本位研究论文提纲11-2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