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搜索行为理论模型的述评

时间:2022-11-15 20:33:4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工作搜索行为理论模型的述评

  论文关健词:标准模型 期望一价值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 工作搜索目标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简要介绍了西方有关工作搜索行为的心理学理论模型,并进行了简要的述评。在此基础上,文章又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未来理论模型构建的趋向,并且认为自我决定理论、控制焦点理论以及洛克的工作动机模型对未来的模型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前言

    就业与再就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受到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经济学家在理性人假说的基础上研究宏观政策和社会经济客观因素对个体工作搜索行为的影响,最早提出了工作搜索行为的标准模型,认为个体的搜索目的是为了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并且认为个体进行工作搜索是完全理性的。随后又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搜索理论模型(the search theoretic mode!)和创伤模型(thescarred model)等。

    与经济学家偏好建立只包含很少经济学变量的节约模型相比,心理学家倾向于在自我报告的基础上,从个体水平上来探索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因而建立的模型也就更为复杂。本文简要回顾了工作搜索行为的心理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工作搜索行为模型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工作搜索行为的心理学理论模型

  2.1静态模型

  2.1.1工作搜索行为的基本模型及发展

    根据Wanberg (1996 ) , Wanberg(1999)和Kanfer ( 2001)构建的模型可以看出工作搜索行为的基本模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工作搜索行为及其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但各变盘包含的内容却不尽相同。在Wanherg等(1996)的模型中影响工作搜索行为的变量包括个人变量和情境变最,用工作搜索频率来测量工作搜索行为,仅用就业情况作为工作搜索结果的测量指标;而Wanherg等(1999)的模型中着重强调工作搜索的动机、工作搜索的胜任特征以及工作搜索的限制因素对工作搜索强度的影响.而搜索结果则包括就业情况和就业质量; Kanfer等(2001)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工作搜索行为的六个变量包括人格特质、总体预期、自我评价、动机、社会背景以及传记体变量,工作搜索变量主要包括工作搜索努力和工作搜索强度,而就业状况、搜索的持续时间以及提供的工作机会次数作为搜索结果的测量指标。与前两者不同的是,Kanfer的模型探讨了工作搜索行为的前因变量对就业结果的直接影响,具体见图1。 Vinokur(2002)建构的结构方程模型也证实个体的应对资源、经济紧张以及心理弹性不仅与工作搜索强度有关,而且直接或间接(通过工作搜索强度)对再就业产生影响,同时模型也探讨了各个前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Saks等(2002)探索了工作搜索行为和就业质量关系的内在机制,从而提出了工作搜索行为的匹配模型,模型认为工作搜索行为通过就职前、后的人一职和人一组织匹配对就业质最进行预测。

 

  2.1.2期望一价值理论模型

    期望一价值理论认为对就业情况、工作的价值以及工作的需要的期望会影响工作搜索行为。期望可能与一些信念有关,包括工作的竟争强度、人职资格、过去求职成功的经验以及与其他对手相比所处的位置。期望包括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前者是指个体确信能够成功完成达到结果所需要的行为,后者指个体对特定行为产生特定结果的估计。主观的价值主要指个体赋予工作自身和工作搜索行动的价值,它受到个体基本需要和价值观的影响。高工作承诺的个体可能会赋予工作较高的价值,那么工作特征如基本工资、控制经验、固定的目标结构、与人交往以及技能的使用机会等会影响到个体的工作搜索行为。期望和价值共同决定了个体行为的动机,两者对工作搜索行为都很重要,它们能更好预测工作搜索频率。对在职个体来说,期望一价值理论认为个体对工作的不满意会引起离职的想法,这些想法反过来促使个体思考工作搜索的期望效用以及离职的成本。如果离职的成本不高,乐观的就业预期就会激发工作搜索。随后进行的工作搜索行为可能发现其它的工作机会,在对这些工作机会进行评价和比较后,如果新的工作机会优于目前的工作,就会激发个体的离职决定和辞职行为。


  2.1.3工作搜索行为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Ajzen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已被广泛应用于预测不同情境中的意志行为。工作搜索行为作为一种意志性行为,也可以用计划行为理论来解释。而且已有相关研究结果证明了计划行为理论对工作搜索行为的适用性。工作搜索行为的TPB模型认为,个体的工作搜索意向是工作搜索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其包括广泛的工作搜索动机因素。工作搜索行为的意向越强烈,就越可能做出搜索行为,而且工作搜索的强度越大!。模型中影响工作搜索行为意向的因素主要有三个:行为信念(对行为可能结果的信念),规范信念(对他人一般预期的信念)以及控制信念(对存在的促进和阻碍行为实施的因素的信念),分别对应工作搜索态度、主观规范和工作搜索的自我效能感。

  2.1.4特征重要性模型和原因模型

    虽然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中的基本概念(态度、主观规范及主观的控制感等)得到大量研究的支持,但是却很少有学者研究行为所包含的具体信念。为了加深对行为的理解,Ajzen提出需要更多的研究去检验有关行为所包含的具体信念结构的模型,特征重要性模型和原因模型就是这类模型的代表。

    在特征重要性模型(attribute importance method)中,特征重要性被界定为个体赋予与决策有关的不同因素的主观重要性。与期望价值理论一致,“重要性”可以进一步阐述为个体经过评价后赋予某个客体的主观价值并被认为是行为动机过程的潜在决定因素。特征重要性可以用来预测多种行为,如组织决策、服务质量、戒烟、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休闲选择等。模型认为特征的重要性程度与工作决策和工作搜索行为呈正相关,但是原因模型(the reason method)认为原因才是决定行为的关键变量。在原因模型中,原因指个体用来解释他们预期行为的具体因素,并且把原因区分为支持的原因和反对的原因,包括正面/负面、受益城本以及促进/限制两方面的解释。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动机最初面临着对具体行为情景不确定的状态,个体需要通过评价自身关于行为选项的信念来解决不确定性,在此过程中个体搜索那些具有最合理原因的行为选项。原因理论认为原因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因为原因可以帮助个体判断和保护自己的行为迫求,这还会进一步帮助维持个体自寡。与特征重要性模型相比,原因模型涵盖特征模型理论上无法解释的判断和防御机制;与动机推理理论一致,原因会对行为产生直接效应,因为个体为了保持认知一致性,会从事与原因一致的行为。此外模型把原因区分为支持和反对两个方面,有利于加深对个体行为的理解。

  2.2工作搜索的阶段模型

  2.2.1工作搜索行为变化的序列模型

    这个模型假设:求职者可能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包含不同序列行为的策略,例如在开始时搜索的范围比较广泛,然后进行深人地探索。这一模型认为工作搜索是按阶段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的,工作搜索活动随着搜索的持续时间按照序列系统地变化。工作搜索最初是准备或计划阶段,之后是更积极的或集中搜索。准备性工作搜索行为涉及搜集信息和找到可能的工作机会,而积极工作搜索行为则多指采取行动争取获得准备阶段搜集的信息。根据序列模型,在系列搜索过程结束时还没有成功就业的求职者会重新开始他们的搜索,回到最初的工作搜索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Soelberg(1967)的工作搜索与工作选择四阶段序列模型,包括理想职业的确认、工作搜索计划、工作搜索与选择和决策验证与承诺。

  2.2.2工作搜索行为变化的学习模型

    这个模型假设求职者随时间变化可能会习得某些搜索活动比另外一些更有用,并且可能根据他们习得的经验改变他们原来从事的搜索活动。序列模型假设求职者掌握了理性的、广泛的工作搜索方法,而学习模型则认为工作搜索的方法是慢慢习得的,个体随着搜索过程的展开会习得更有效的搜索技巧。在实践中,许多工作搜索者的确对工作搜索过程和结果持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在搜索的过程中根据习得的经验调整和改变搜索策略,从而采取合理的工作搜索行为。

  2.2.3工作搜索行为变化的情绪模型

    很多模型尤其是经济学模型都强调工作搜索过程中个体的认知变化,忽视了情绪的作用。情绪模型假设与工作搜索相关的压力与沮丧可能导致搜索者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他们的工作搜索行为,而不考虑这些活动自身的有效性。情绪反应的变化还会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出现逃避,绝望和退缩的反应。因此,在情绪反应模型中工作搜索焦虑日益增加,对工作搜索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工作搜索行为的变化。

 3工作搜索行为理论模型建构的未来趋向

    西方对工作搜索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领域。经济学文献多重视经济学预测变量(例如,市场行情以及失业救济金);社会学的研究与经济学和心理学都有一些重叠,倾向于研究人口学变量、工作灵活性、社会网络结构以及性别、年龄和区域等歧视现象对工作搜索行为的影响;而心理学倾向于研究求职者的知觉、核心自我评价、人格以及动机变量。有的研究者做出了努力把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变量引人到心理学领域进行研究。例如,Wanberg(2000)把结成网络的强度作为一种工作搜索方法来进行研究,个体独特的社会结构和关系被视为个体的杜会网络,通过网络个体可以搜索到不同的信息以及获得社会支持,很多研究文献证明个体找到的工作大多数是通过朋友、家人、熟人或其他的联系人。而Griffeth( 2005 )把经济学变量转换为心理学变量,研究了市场行情认知的多维结构以及它与积极工作搜索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都呈正相关。回顾以往理论模型发现很少有模型把变量(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变量)整合起来,因此在理论模型中将影响工作搜索行为的前因变量跨学科地整合起来以更好地预测工作搜索行为和工作搜索结果,将是这一领域研究的。

由于工作搜索的群体特征以及其阶段性特点,以后的研究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以发展出新的理论模型。W erhel(2000)构建了一个工作搜索行为的职业探索模型,它把青年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工作搜索行为的阶段结合起来。模型认为职业探索就是搜索有关职业、工作和组织信息的过程,而信息搜集属于准备性工作搜索过程。个体收集个体和环境的信息后,便通过寻找与自己个体偏好相匹配的工作(工作搜索强度)来进行工作选择,因此工作搜索强度对应工作搜索过程。同时模型还提出工作搜索强度可能在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与工作满意度和最初的报酬之间起中介作用。

    Kanfer( 2001)指出在动机变量上获得的结果证明了研究不同工作搜索动机的有效性,并且认为这可以作为整合劳动经济学和心理学观点的一个取向。在有关个体知觉到的选择机会(perceived alternatives)对工作搜索活动的影响上,不同的研究其结果也不同。有的研究者认为那些具有较多选择机会的个体应该对他们找到新工作的能力具有更大的信心,从而进行的搜索行为也就越多,但有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些论点,f3oswcll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工作搜索行为的动机(表现为工作搜索目标)来解释。自我和谐模型认为个体追求目标有以下四种可能的原因:追求目标是基于他人的愿望或为了间接满足需要或兴趣而获得报酬;追求目标是为了避免羞耻感、内疚感或焦虑;追求目标是因为内在的信念认为它是一个重要的目标;追求目标是因为它带来快乐。前两者属于外在的目标,后两者属于内在的目标。而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要想体会到幸福感必须满足三种基本的需要—自主性、胜任感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个体追求内在的目标比外在的目标更容易体验到幸福,并且它们会促使个体付出更多努力实现目标,增加目标获得的可能性,更可能获得那些使他们快乐的目标(因为认同和内在的目标可以更好地满足个体长久的需要、兴趣和价值)。那么,在工作搜索领域中,不同的目标动机对个体的工作搜索行为以及就业结果尤其是就业的质量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在以后发展理论模型时,可以把工作搜索目标作为工作搜索行为和工作搜索结果的预测变童进行研究,以更加有效地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期望一价值理论模型假定信念与行为之间存在基本的一致性,它强调信念对态度的单向效应以及态度对行为的单向作用,这与经济学家使用的理性决策理论并没有根本的区别。与此相一致的是,在工作搜索行为的基本模型中前因变量影响工作搜索行为,工作搜索行为再影响工作搜索结果,同样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工作搜素态度、主观规范及自我效能感影响工作搜索意向,而工作搜索意向决定工作搜素行为。因此,无论是经济学或是心理学的模型都强调因素之间的单向关系,忽视了变量在工作搜素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变量之间的制约关系。例如,工作搜索行为影响变量的重要性在搜素过程中可能会随个体和环境的变化的而变化,那么就需要调整各个变量在决策中的权重。控制焦点理论(regulatory focustheory)也认为个体会自动最小化现实和理想的最终状态(例如为了快乐)之间的差异而最大化现实和非理想的最终状态(例如避免痛苦)的差异。那么个体在工作搜索过程中可能会自主地根据搜索到的信息和搜索行为的结果来调整自己的搜索目标,而以往的模型都缺乏控制机制,无法深人解释个体工作搜索的动态调节过程。因此,在未来的模型中应充分考虑变量的变化以及变量之间的制约关系,以便更有效地解释搜索行为的变化,自我决定理论、控制焦点理论以及洛克的工作动机模型对模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工作搜索行为理论模型的述评】相关文章:

计划行为理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因素及模型08-03

谈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08-19

谈追溯言语行为理论08-03

初探间接言语行为理论08-03

基于遗忘理论的英语移动学习模型探究的论文05-20

以“联”行事—对联与言语行为理论08-02

谈言语行为理论新认识08-02

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看08-03

公示公信力制度与物权行为理论08-04

浅析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研究述评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