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探析《淮南子》伦理思想
[论文摘要】作为一本集大成的哲学巨著,《淮南子》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其清静恬适的人性论、无为而治的政治伦理、和谐统一的生态伦理思想是我国古代伦理思想的重要财富。
【论文关键词]《淮南子》;伦理思想;无为而治;人性论;政治伦理;生态伦理
《淮南子》是西汉前期刘安与他召集的门客共同撰写的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哲学巨著。是汉代集大成的著作,书中包罗万象,容纳百家,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作为一本哲学著作,《淮南子》中同样包含了许多伦理学思想,对于今天我们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下面就从不同方面来对其伦理思想进行探析。
一、“无为而治”的中心思想
要把握《淮南子》的伦理思想。必须首先了解其整体中心思想。笔者认同其中心思想是“无为而治”的观点。《淮南子》继承了老子“道”的学说,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出发.对汉初以来的无为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从全书二十篇的主要内容来看.“无为而治”是贯穿《淮南子》一书的中心思想。书中视“道”为最高哲学范畴.它不仅是宇宙演化的源头。还是人性之本,社会行为的基本原则。因此.“道”在全书游走于宇宙、人生、社会各个领域.是关于世界统一性的概念。“道”首先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该书首篇《原道训》说:“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际天地。其全也,纯兮若朴;其散也。混兮若浊。”而书中又把“道”的本质归结为“无为”,“无为者。道之宗”,“无为者,道之体”。“无为为之而合于道”。
“道”最终落实于现实政治。《淮南子》全书的最后一篇《要略》开篇即云:“夫作为书论者,所以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由此一句话看出。其最终的落脚都在人事上。只不过。《淮南子》并不是就人事而人事,而是要从人事扩展出去,从更宏观的。即作为整个宇宙的最后根源之“道”的角度来审视人事。《要略》最后总结道:“故著书二十篇。则天地之理究矣。人间之事接矣,帝王之道备矣。”显然。《淮南子》作书的根本意图是“备帝王之道”,“治”的意图显现出来,最终目的是为当时朝廷寻求“治国之道”。
二、人性论
《淮南子》中关于人性的阐述是其自然观的延续。万物禀“道”而生。而“道”落实在人身则是“性”。
关于人的本性。作者认为“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清净恬愉,人之性也”。“道者,物之所导也;德者。性之所扶也”。“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由此可见《淮南子》中“道”、“天”、“性”、“德”的统一关系。“道”是全书的最高哲学范畴,“天”是“道”在自然界中的最直接体现,天道是自然无为的,具有一种客观必然性,由天道的必然之理又引伸出了人道应然之理.也就是说人性是无为的,人性本静,为人处事能够顺应天性才能够达到“德”的境界。
但人的清静之性也是容易丧失的,《淮南子.精神训》说:“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声哗耳,使耳不聪;五味乱口,使口爽伤;趣舍滑心.使行飞扬。此四者。天下之所养性也,然皆人累也。故日:嗜欲者使人之气越,而好憎者使人之心劳。”人们用来满足本能的需求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追求外在的东西。就会不知不觉地损害人们的生命,最终也使人们的本能之性沦丧。
因此,人们要从嗜欲的困扰中超脱出来,以达到对自我本性的清醒认识。同时要原心返性。并身体力行地去养性返性。《精神训》开篇也提出法天顺情的根本.把“宁”与“静”作为人必须恪守的原则明确提出来。由于精神来自天,且不与物散。代表生命的本质。所以养神贵于养形。而养神的根本在于保持人清净恬愉的天性。这就要求人克服自身情与欲引起的嗜欲.通过“原心返本”达到对“道”的体认。《诠言训》中也说到:“弗求于外,弗假于人.反已而得矣。”
如何反性。就要遵从“道”,要清静无为,“故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外与物化,而内不失其情”,要做到内心恬静寡欲。就要“不以奢为乐。不以廉为悲”.人应该通过摒弃那些非本质因素而在一种“遗物反已”的境界中实现自己人性的回归。
“德”是好的人性的最终目的.通过以上的“原心反本”要达到的就是“德”的境界。《缪称训》中又说到:“道者,物之所导也;德者,性之所扶也;仁者,积恩之见证也;义者,比于人心而合于众适者也”。所要达到的也是“德”的境界。可见,人性依靠“德”来实现其价值,同时,“德”要靠“仁”、“义”等形式作为具体实现途径。“政教平,仁爱恰,上下同心.君臣辑睦……父慈子孝,兄良弟顺”,这是书的作者所希望实现的一种和谐的各种道德品质都具备的社会道德状态。
三、政治伦理
就《淮南子》的写作目的来说,就是要“纪纲道德.经纬人事”,即整治道德、规划人事,为西汉王朝的安邦治国提供理论依据。在作者看来,“著书二十篇.则天地之理究矣,人间之事接矣,帝王之道备矣”由此可以看出最终目的是实现治国之道。因此,政治伦理成了全书中不可或缺的思想。
第一.君主的治国方针是“无为而治”。君主要以“无为”的姿态显示自己的仁德.体现自己的智慧、宽大、平正。《主术训》开篇即言:“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
这种无为还体现在君主应节制欲求。“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上多求则下交争。”“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静则下不扰矣,俭则民不怨矣。”因此,君主自身的修养、素质很重要,《缪称训》展开论述人君之自我修养.突出强调无为之治道唯在“精诚”,以真情诚仁之心感人便能达到“不降席而天下治”的效果。具体要以“道”、“德”为准则,做到“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做到“心小志大”、“智员行方”、“能多事鲜”。就像书中提到的:“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中,非平正无以制断”。
第二.君主要依靠群臣实现治国之道。要充分发挥臣下的作用.运用众人的才智,让他们以国君为轴心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从而达到天下大治。“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君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所以,“人主之一举也,不可不慎也”。君主要“乘众势以为车.御众智以为马”,“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可见。君主任用众智之长的重要性。
另外,任用臣子应公正无私。“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无故无新,唯贤是亲”,要重视忠正之士,“人主贵正而尚忠,忠正在上位,执正营事,则谗佞奸邪无由进”。
第三.要实行德治。“德”表现在君王治理国家上就是德治.德治是中国古代所崇尚的政治治理模式.这一模式以道德作为支撑国家政治治理活动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试图依靠道德的内在约束力来调整各政治集团的利益和各种关系.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在作者看来,道、德、广、义是适应小同社会的行为准则。“上世体道而不德。中世守德而不坏,末世绳绳乎唯恐失仁义”.那么处于“三代”之后的“末世”.“仁义”对于治国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块然保真,抱德推诚”,也就是君主要怀抱着道德而推行诚信。书中还引用《尚书》中的话:“一人有庆。万民赖之”。也就是说君主如果有善德,万民都会依赖他。《泰族训》中也提到君王的美德在内心形成.是治理好天下的根本。
作为国君必须“从天之道”.“循理受顺”,严格按自然规律办事.但同时还应当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心治”,达到治理的最高境界。所谓“心治”.就是要以仁义作为行为标准,积善成德.以真情去感化人。
第四.德治的同时还要实行法治。在无为而治的前提下.作者认为要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首先必须依靠法制,因此要严明法纪,做到“法不法,赏当赏”,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公正,“不为丑美好憎.不为赏罚喜怒”。同时作者又极力反对枉法酷刑,主张“神化为责,至精为神”,“慎所以感之”,通过感化.使群臣上下的灵魂得到净化,能够返朴归真。其次,作者认为作为国君,应当遍爱人类,强调“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的民本思想,主张推行仁义礼乐教育.做到“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重视农耕.爱惜民财。借法之公、正、平制约全体成员.以仁、义、礼、乐辅佐无为之术,最终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
四、生态伦理
以清静无为为总体旨归的《淮南子》一书,很自然地构建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完美体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淮南子》认为人在自然面前不能随意妄为,只能顺应自然,服从自然,遵循事物的固有规律。
《淮南子.主术训》篇云:“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又如:“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故橘树之江北则化而为枳。鸲鑫岛不过济,貉渡汶而死,形性不可易,势居不可移也。”这些都表明.自然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与影响.人不能违反自然规律。
因此.人要遵守事物的客观规律。“天下之事不可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万物之变不可究也。秉其要归之趋。”意思是,天下的事不可以人为地去做,要顺应自然规律去推动。万物的变化不能探究明白,但要抓住要旨便能使它归向“道”.即把握规律。因其自然。从而推动事物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又如:“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也就是指不在事物发展变化之前人为地去做.要顺应事物的本性去做:不要改变事物的自然本性;而要顺应事物发展的适宜条件。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人们要排除主观臆测,才能按照事物固有的特性来认识,使客观事物为己所用。客观事物的这种自然法则。不是任何人所规定的。因而任何人也改变不了。因此,要“遵天之理”、“尊天之道”、“以天为期”、“从天之则”。
同时,《淮南子》中并没有完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主张,不应等待自然的恩赐,而要在尊重客观规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闻也。”因此,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客观事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因”字。一方面表现为“因”“自然之势”。《原道训》云,“天下之事。不可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万物之变,不可究也,秉其要归之趣”;《修务训》则更明确指出。“道”的涌露绽放需要人的生存参与。人因“道”之态势而动。即表现为“因资而立。权自然之势”的道化过程。另一方面,人因万物之性而用之。亦“自然”也。《修务训》首先强调:“因天地水之因舟,沙之因鸠。泥之用车盾。山之用累,夏渎而冬陂,因高为山,因下为池。”《诠言训》也说,“天有明,不忧民之晦也;百姓穿户凿牖,自取照焉。地有财。不忧民之贫也;百姓伐木芟草。自取富焉。”可见,水、沙、泥、山之用。各因其性;天之明、地之财、人之用,各有其能,一切皆“自然”也。
于是.人在一种因性因势因时因物因事因地而制宜的“自然”原则支配下.发挥着其主观能动性,改造着自然界。也就是说。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生态环境,需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根本前提。“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才是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的理想模式,才会取得“群生遂长,五谷蕃殖”的成效。而那种仅考虑眼前的利益.只顾及局部的发展.完全凭主观意志的愚蠢行为.即便可以满足某些人一时的欲望,却往往事与愿违,与其初衷背道而驰,严重时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对于如何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淮南子》中提到了很多相关的措施。如《淮南子.时则训》篇根据自然界生物的生长、发育的规律,阐发了一年十二个月保护生态的主张。又如《淮南子.说山训》中还提到:“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惟有如此,才会出现“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的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总之,《淮南子》一书蕴含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丰富理论.较正确地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至今日,仍可为当代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一些重要的借鉴与启示。
五、《淮南子》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淮南子》中蕴含的丰富的伦理思想是不胜枚举的。它为当时的汉朝提供了修身、治国以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良方。虽然在当时没有得到重用,但却是我国古代思想的宝贵财富。同时,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其“清静恬适”的人性观指导我们做人要朴实淡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的心灵被各种各样的欲望所迷惑,金钱、权势、虚名……。以致于人们被这些东西所累。丧失了自我。甚至丧失了人性。《淮南子》要求人们“原心反性”。即呼唤社会中丧失自我的人们醒悟过来.抛掉那些不能要、不该有的东西或观念。清清静静地做人。当然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其中良好的道德环境更是必不可少.而这种道德环境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社会中方方面面的努力。
其次.其“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国方略。第一.要求领导者有高尚的个人修养。目前社会中贪腐之风屡禁不止.原因就是领导者没有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逐渐迷失了自我.最后给人民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危害。因此国家干部必须加强自身的品德建设.淡泊明志,才能修正不良的社会之风。第二.要将“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相结合。道德与法律是一对孪生姐妹。是治国的有效手段,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再次.其“和谐统一”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比较科学的观念。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许多措施,这与《淮南子》中提到的自然生态观是一致的。对于前人的这种超前的生态意识.我们应该感到敬佩,在深入研究的同时也应该更积极地采用其科学合理观念和方法来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会议报告所提出的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探析《淮南子》伦理思想】相关文章:
探析墨子伦理思想08-04
探析林慎思的政治伦理思想08-05
中国古代功利学派的伦理思想探析09-19
论西方环境伦理思想08-05
谈蔡元培的女子教育伦理思想08-03
初探《资本论》商品伦理思想08-03
谈《易经》卜辞与殷周时期的伦理思想08-03
中华武术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08-04
曾国藩孝悌立家伦理思想分析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