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精选32篇)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1
【摘要】新形势下的课堂模式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这就是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关键作用
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作为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所以,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要处理好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
二、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准备
紧盯教学内容是教师准备的一方面。“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备好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四、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此外,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之,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先行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全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
[2]《教育的智慧》林崇德开明出版社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2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特别是在推行回归教育本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幅度削减课时,改变以往那些熬时间、拼体力的学校教育的今天,创造高效课堂,是每一个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还要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核心呢?
一、开展以提高教师技能的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与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二、应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按新课标的精神,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学生将来谋生打下一定的基础。这足以说明,数学并非真像有些学生说的那样无用。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数学的魅力和趣味,加强学好数学结果的诱惑力。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并讲深讲透,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平时才会刻苦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
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
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
教师通过精心设疑、提问,让学生思考、回答,能引发学生思维的强烈冲突,充分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学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性极强。在学生精神焕散时,用提问的方法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精心设疑、提问,学生通过思考、回答,能引发学生思维的强烈冲突,充分开启学生心智,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学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也不要为追求课堂气氛,所有问题都要学生讨论,一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品质。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
尽量建立学习小组,学生互帮互学,消除了学困生的畏惧情绪;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讲解,又便于学困生及时提问;学生互教互学,有利于取长补短,增进友谊。
小组的建立是互助课堂实施的必要条件,如何分组其实是课堂成功的关键因素。小组合作的方式一般是4人一组,分组时,针对班级学生的特点,在综合学习、纪律、性格等方面,最好是能互补。既要有活泼型的学生,又要有自律性强的学生。而组长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他可以在这一小组中起到促进、协调的作用。所以,中上等学生中的组织能力较强的担任最合适,而他最大的作用是能更好的领悟任课教师的旨意,并能有效的在小组内贯彻、实行。为了更好的激励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把小组中的四人做了这样的分工:学习组长,主管课堂讨论的环节,检查、督促本组内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收发作业;纪律组长,一般就是成绩较差的或自制力差的,目的,起到对自己的督促作用;小组主发言人,较内向的或平时发言不主动的,在小组评价机制的督促下,锻炼踊跃发言的习惯。统计员,对小组中的学习情况,评价结果做及时的记录,整理。这样,四个人分工明确,互相连系,成为班级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这样能有效地发动优等生帮助差生,使学生能互教互学,有利于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并增进同学间彼此的友谊。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3
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而教学活动则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占有着最大的比重。提高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高效课堂能使教学效果最充分地发挥出来,能使教学过程更加顺利,能使师生的交流更顺畅。面对这种情况,师生要联合起来共同面对问题,敢于实践,乐于思考,一定可以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指出,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掌握着舵,学生用力把船划向前方。本文就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总结以下几点。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课前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将课程讲得丰富多彩,就必须足够认真的做课前准备。备课不仅仅是写教案,而是要设想教学情境,思考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路,准备教材,教具。同时,作为教师一定要知道备课最主要的精力还是该放在理解教材上,深刻钻研,发掘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并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有针对性的教学。找到课程最容易理解的切入点,由浅入深,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仔细考虑课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急措施,对细节要特意点明,以免学生认识不到。最后,课堂问题一定要设计的有启发性,趣味性,而不是生搬硬套的用已有的旧问题。使学生的每一堂课都有价值,有收获。在教学工具准备方面一定要充分,这需要教师提前考虑好课堂流程。另一方面,课前准备不仅仅是教师的备课,还包括学生的预习,教师应该在课前就布置好预习内容,方便学生课堂理解。
依内容定方法,以学定教。《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道而弗强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说,教师对学生施教,主要是启发诱导。要引导学生主动学,而不是强迫其学习;要发现和强化学生的优点,而不是一味批评指责学生;要启发学生自己动脑筋,而不是直接给学生答案。注重引导而不强制,师生关系就会和谐;注重强化而不责备,学生就会觉得容易学;注重启发而不直接给答案,学生就会勤于思考。教无定法,不可能找到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万能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见仁见智;法有遵循,只要我们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经过两年时间的大胆探索、实践,我们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语文高效课堂“六步三环节”模式。“三环节”――课前准备、课堂学习、课后反思。课前准备――编写备课、编制学案、预习指导。课堂学习――六步三查。第一步,依照导学案独学,找出问题所在。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巡视,看看各小组学习进度,学习过程,是谓“一查”。第二步,根据各组找出来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第三步,每组商量出来一个结果,然后由组长代表小组发言,向老师展示学习成果。此时,是谓“二查”。第四i,老师根据各小组的学习结果总结起来,归纳正规答案。第五步,学生自查,改正错误。是谓“三查”第六步,进行随堂训练,使学生巩固本课学习内容。
二、课堂教学活动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障
课堂教学以活动为载体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使活动内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活动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特征相一致。尽量做到贴近生活。不要盲目地拔高标准或降低要求,使活动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活动内容要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既要做到全体参与,又要凸显个性差异,分层提出达标要求,并给予切实有效的指导,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同时,教师跟学生的情感交流应该是真挚的。在课堂上,如果教师真的放下了架子,以真挚的情感与学生平等相待,那么我们的心与学生的心会贴得更近。师生本是平等的,老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来使师生之间相处融洽,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表演的场所,是一个充满了变数的“八卦”阵地。因为课堂既是预设的更是生成的,所以课堂上难免会出现一些让人惊讶、令人心跳的情况,使教师常常处于尴尬的境地。当出现不同的意外情况时,需要教师采取不同的手段、机制的应对。教师在教学中要审时度势,根据意外的理性机智的处理,让学生基本满意,让课堂富有活力,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总之,只有教师始终沿着“自主发现、自主质疑、勇于探求、合作参与”的方向前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角,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曾经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即所谓的授之以渔,所以教学方法很重要,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中学生而言,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宜“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努力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教学模式,并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做一做、说一说、唱一唱、比一比、评一评,为学生提供手脑并用的实践机会,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并始终沉浸在课堂愉快的学习体验中。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三、精讲精练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要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和练习。精讲,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老师在这个时候应该吧知识点讲全面,运用上文所述的各种方法,进行课堂精讲。笔者认为,基础教育发展改革到今天,教师的精讲精练仍然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精讲是我们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只有对知识理解透彻,进行合理有序的分配,讲课堂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从而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训练,把知识有限的转化为能力。精讲要求我们老师要深度理解教材内容,钻研考试大纲,将这二者有效结合制定出精讲的内容,使课程不空洞,内容丰富,并且涉及到的知识面全面。做到了教学内容的“精讲”,我们还要做到让学生“精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掌握过程中有针对性,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使学生真正做到“堂堂清”。精练是在课程讲解完毕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深入理解本次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这些都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出来,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设计出符合学生的训练,寓教于乐,力求让学生对所讲知识能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在习题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最具有针对性的题目,使重点,难点都能在习题中体现出来,题目内容不要太过繁琐,语言精练,题目设计要经典,另外题量不要太大,避免随堂时间不够用,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最后,教师讲解学生出错比较多的题目,有针对性地解决,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讲和练是融合在一起的,我们在课堂上要注意精讲精练习、讲练结合、时讲时练。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利用时间,增进学生兴趣,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语文教学不应该是呆板的填鸭教学模式,要启发学生跟着老师多动手,多动脑,多发言,只有将思维打开,才能使语文课堂成为快乐的课堂,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是一种享受。学生的手举起来,头抬起来了,脸扬起来了,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的潜能才能被开发出来,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一句真诚的鼓励、一次含蓄的微笑、一个慈爱的眼神,都会使学生如林春风、如沐春雨,都会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激发出来之后,学生就会主动学习,从而发掘了学生的潜能。学生整节课都会主动的动手去做、动脑思考、动口回答。有效地课堂练习,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制成部分。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如,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景,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是学生协同学习能力增强,课后练习,使学生对本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巩固。这样不仅充分的利用可课堂时间,而且还节省了课下时间。只有教师精讲精练,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才会在课堂上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四、课后复习巩固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复习是学习的最后一环。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老师要组织学生把所学知识复习一遍,根据遗忘曲线的规律,在最初期多复习,多做,多看,巩固知识,然后督促学生做作业,在后期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本课知识。遗忘规律其间隔时间应该先短后长。在单元、期末结束前,应该进行系统的归类复习训练,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4
摘要:目前,在新课标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大家都在探索语文课堂的最好模式,也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议,进行了很多实验性的改革。本文对究竟如何创设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作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改革高效课堂策略好处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的要求:《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在课改中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都不断地研究、实验,也有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目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在原有课改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高效教学课堂已经日渐成为广大老师的追求。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怎样去做才能使课堂高效,这也是我们每位教师永恒的追求。通过近阶段到新课改的示范校的学习与观摩,再结合近阶段自己的教学尝试,下面,笔者对如何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得到同仁们指正。
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要上好一堂优秀的语文课,课前准备环节至关重要。这里的课前准备既有教师的准备又有学生的准备。首先教师准备的是学案,即教师上课教案的另一种体现,现在以试卷的形式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了解这节语文的目标、研究的问题,该研究的规律,以及达到的效果。那么学案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课前预习,知识积累――知人论世,包括学生学生需要自己查找的资料的说明,以及教师预测难查资料的补充说明;课上将要研究探讨的问题;研究反馈、研究小节、作业等。学生准备的就是根据教师学案的要求,查找资料,了解、积累、整合;针对预习的问题采用独学、对学和小组学习的形式研究探讨,把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重点勾画出来,以备课上与教师同学共同讨论。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如何达到四十分钟的高效,充分的课前准备至关重要。另外,设置习题时,要保证课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着重点也不同。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2、创建充实、活跃的教学课堂
2.1课前展示环节
这个环节主要由学生主持,需要学生设计巧妙地衔接语来串接展示的内容。展示的内容要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例如:成语、病句名言警句、优美的段落、诗歌古文知识等。以小组为单位,到黑板上展示讲解。同时要求其他同学书写积累。这样就可以天天积累、复习、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学生是组织者。这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组织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也为解决语文高考题型拟写串讲词打下基础。此环节根据小组的表现、书法美观程度适当的加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2合作探究环节
这一环节就是小组长带领组员进一步细化预习提纲上的知识点,并对学案上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疑,教师穿插其中,解疑解惑,指导学生,谈论时要把准确的观点梳理归纳,有疑问的再一次谈论交流。这个环节多给予学生一点时间,也可根据学生的研究完成情况而定。
2.3展示提升环节
展示提升环节就是自主研究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对规律进行提炼提升。先说一下展示内容的选取,简单的问题不展示,无疑问的问题不展示,展示的是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能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体现在预习提纲上的多数是能力升级中的问题,也就是说,展示的问题不是预习提纲中的所有问题;二是选取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展示。
展示过程如下:
教师将本节课需要展示的问题分给几个组,(可以采用抽签的方式)然后每个组长负责再将任务分给组员,组员分工合作,一般分配原则是:中下游学生讲解、分析、优生点评、拓展,学会把题目、分析、重难点(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等),在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一各组任务尽可能的均衡,如果此题目有不同的做法,或能够根据此题目进行拓展或延伸,或能够进行变式训练,一般是两组一题,如果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少,规律和方法较少则一组分一个题目。二明确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有时间限制,学生就会有紧张感,行动起来会迅速一些,在课堂中经常采取加分方式,根据各组同学完成任务的快和慢,版面设计的美观情况对各小组进行排序,并加相应加分。
2.4巩固提升环节
学生展示完后,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对自己组没有展示的题目进行疑难交流,重点是小组长对组员进行帮扶或检测。学生在研究问题弄懂弄透后,也可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训练。
巩固的试题可以分为基础闯关和能力升级两部分。基础闯关,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问题,同时这样的问题可以选择学习成绩较差的的同学,既可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又可以增强差生的信心。能力升级学生可以到黑板上板式,也可以是小组长进行抽查,教师抽查等等,板式后,教师或学生针对板式的结果点评。
2.5课后巩固环节
每堂课的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布置作业的原则是少而精,且布置作业必检查,检查作业必反馈。反馈过程中既有知识点的反馈,也有师生情感、价值的认同和交流。通过这一环节查缺补漏,以保证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为深化下一堂课的内容作准备。传统的课堂要求教师捧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而新课堂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挖“水源”,教师做学生的引路人,共同踏上找“水”之旅,与学生一起探讨找“水”的方法,与学生分担找“水”途中的苦,与学生分享找“水”成功后的乐。渠清因有活水来,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成为挖掘源源不断的活水的“掘井人”。
3、结语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学习力,解放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高效课堂的灵魂是“解放学生、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回归,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高效课堂的本质是让学生在愿学、会学的同时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为走向社会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
总之,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5
一、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一)备课求“实” ——预设、生成,相辅相成
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材是专家编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内容单一,片面,所以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的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
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也不是按部就班,连说开场白、过渡语、结束语都预设好,甚至将语气、手势、表情都事先设计好了,这不是教学而是演戏。同时,过度强调现场生成教学,可能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到哪里。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
有效的预设应促进课堂上的有效生成。有位老师在教学《长城》一课时,做了这样一个预设:他出示课件,向学生饶有兴趣地介绍长城的结构。后来评课时有人问他为什么做这样的预设,他支吾地答道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城的构造。像这样的预设就属于无效预设或低效预设,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如果我们让学生在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的长城的各部分,如: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并在图上注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各部分的作用。充分了解长城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促进学生情感思维的形成,这样才是有效预设。
有效的预设应有教学梯度,而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促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前不久,听了一位老师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堂导入之后,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如果让你学该学什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再让学生回答。大家不难想象,整个课堂大部分学生不知所云,不知从何应答,整个课堂显得杂乱而沉闷。究其原因,是其过分注重课堂的生成而忽视了有效预设,致使教学无法向纵深发展,时间也无法掌控。如果采取课前先下发探究表,课堂上教师依据问题难易程度梯次推进课堂教学,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过去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的收获,现在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我们说,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必须要创设有效乃至高效的预设。
(二)课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
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即:
1、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特征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时间标准选择教学方法。
2、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形式和方法层出不穷,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新空间,但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务实高效,还必须有度。如: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常见的学习形式已被广泛地引入课堂,并成了新课程课堂的标志。有位老师在上《花钟》一课时提问:“花儿开放的样子是一样的吗?开花的时间相同吗?”请分小组讨论。教室顿时热闹起来,那位教师反而显得无所事事。有的小组讨论漫无目的,缺乏有效引导;有的小组只是优等生发言,其余当听众;有的小组只是象征性的说上几句。整个课堂看似活跃,其实是散乱的活跃、假活跃。毋庸置疑,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打破了过去师生交流的二维模式,构建了一个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三维模式,但千篇一律采用一种形式就值得商榷了。其实,讨论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而且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思考基础上,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方式的优点,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一)高效课堂的构建,使原来死气沉沉的传统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高效课堂采用新理念,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新理念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这就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一切,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能力。
(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想中学”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议中学”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答能力,“演中学”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
三、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一)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
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
(二)准确地教材把握能力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
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四)机智的课堂环节把控能力
环节的设计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设计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这取决于教师的随堂机智。
四、存在不足及困惑
(一)课堂活动 要求容易养成难
高效课堂让老师少讲,学生多学、多说;老师先不讲,只是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内容,学生要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索取,学生要动起来,还要在同学面前讲出来。学生要从过去的观众变成演员、当事人,要重建一种新的课堂秩序,要克服人类最大的弱点“惰性”。学生的规范变成习惯,需要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做,需要老师坚持点评,采用合适的评价。让学生发生质的飞跃这一过程需要长期的培训。
(二)课堂展示 参与容易精彩难
展示是高效课堂的亮点。为什么要展示?展示什么?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果任由课堂自由发展,课堂出现了“展示专业户”的问题;如果教师人为分工,扩大参与度,又使得 展示虽然参与广泛但又变得 “泛泛而展”,失去了精彩,难以达到高效率。这是教师教学的困惑,
高效课堂改革是一个蝴蝶破茧、凤凰涅槃的过程。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是曲折的。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6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我认为实质上就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即对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训练、课后复习检测的有效实施和教师备课的有效行为。本文就这些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二。
关键词: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实施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这要求我们要在构建高效课堂上下功夫。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我认为就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即对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训练、课后复习检测的有效实施和教师备课的有效行为。下面谈我自己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对“高效课堂”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果评价的前提是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学生的发展”。
二、高效课堂对预习的要求
学生的预习是一种对知识的探索和积累过程,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学生预习时,教师要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提出让学生完成的预习作业,提出的预习问题必须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要有层次感和导向性,要让每一个学生知道预习什么,预习要达到怎样的程度。通过预习能让学生有收获感,有成就感。哪怕只解决了一个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事。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做好记录或标注。课堂上老师的第一任务就是了解学生的预习任务完成情况,解决大多数学生在预习中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而对于少数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可通过课后辅导来完成。
三、高效课堂对教学方式的`要求
简化课堂教学方式。课堂上老师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课堂75%的时间都应留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思考、探究,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才能真正成为高效课堂。当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完全可以在学生小组内解决时,课堂教学可以采取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自主学习。以组为单位,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独具创新的答案,最后教师归纳评价。课堂上的竞赛性学习也是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有效方式,根据课堂内容和小学生的行为特点,在课堂上进行各种比赛,根据比赛结果产生日冠军、周冠军、月冠军和学期冠军,让他们在竞争中学习语文。如果每次能给予优胜者以小小的奖励,教学效果会更好。
四、高效课堂对课堂练习的要求
课堂练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巩固过程,为了达到高效的教学目的,教师在备课时要预知大多数学生在预习中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编制出能够让学生对方法加以巩固的训练习题,练习要紧扣课堂目标主题,并且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练习形式应多样化,杜绝孤立、重复、繁琐的字词句的练习。通过这种巩固练习,学生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就变成了知识。
五、高效课堂对复习检测的要求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成果定期复习检测。再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是激发了学生的瞬间记忆,要想让学生永远把知识掌握,就要定期回顾复习,及时检测,这样才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检测形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后。检测题要尽量浓缩,留取精华,不搞题海战术,避免让学生一看就头痛、厌烦。
六、高效课堂对老师备课的要求
教师要非常熟悉教材,高效驾驭教材。课堂教学要有对教学任务的整体观念,不仅要知道本堂课学生应该学会什么。更应该充分了解本单元、本册书、本年度乃至整个小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语文学科中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本学年的教学有几个难点,几个重点,这些难点应该分成几块,学生才容易接受。课堂上教师最多只有十几分钟的时间。内容太多,肯定是完不成合理有效的分散重点、分解难点的教学任务。教师要深钻教材,找到教材的根本和内在联系。课堂上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只要把教材所要求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即可,教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整合,只要能顺利完成教材所规定的任务就是教与学的最大成功。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探索不是几句话就能完成的,不能一蹴而就;同时更需要相关制度的配合,否则构建高效课堂就会沦为一种形式。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7
上个世纪70年代,吕叔湘先生就提出了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的问题,不容否认,那时我们刚刚经历完一场教育的摧残、文化的摧残,对于构建高效的课堂不具备客观的条件。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经历了大大小小若干改革的语文课堂仍然不尽人意,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仍然是教师们的探索与追求。眼花缭乱的教学理论,五花八门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是层出不穷,叫人无所适从。我校语文组在教学实践中,对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高效语文课堂如何界定
对于高效语文课堂的理解是众说纷纭,每一种说法都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界定的。我校语文组在有效课堂的探索上,将高效的课堂认定为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课程目标及师生共同受益的效率高、效果好并且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有长远影响的课堂。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有两个显著特征: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课堂教学如果忽视这两个特征中的任何一点都将是不成功的课堂。
二、高效语文课堂如何构建
(一)教师乐教
1、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知道自己的课堂“教什么”,“怎么教”。在“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上,我校语文组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既重视教学目标,又重视教学方法。课程目标是课堂的主宰,师生之间的互动均围绕目标展开,追求学生求知的主动性、积极性及思想情操,真真切切受文本佳作的情感“传染”。
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学习兴趣对构建高效的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既要了解现代科技、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甚至还要了解当前乐坛、影坛、文坛、体坛等信息。在语文课上教师能结合时下的热点问题,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也就“信其道而亲其师”了。
2、做有良心的教师,师生共同成长。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的道德修养比教师的知识水平对学生的影响更显著,教师的道德修养是影响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众所周知,教育教学规律和社会的需求有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当下有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处处围绕考试设计自己的教学规划、教学目标,把国家设置非常好的课程丢掷一边,违背教学规律,把时间都花费在应试的集中训练上。学完一册书,学生不知道书中有哪些课文,更甚者,课文讲完了,学生连一遍都没有读。试想,这样的语文教学何谈高效?他们的教学,是通过反复训练让学生得到构建语文大厦的钢筋、砖头而已,在反复的搬运中,结果是学生的厌学。在实践中,我们特别关注了学生潜能的挖掘、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积累,走多读多写的语文学习的有效之路,使学生在读写中增长才干、训练思维、提高认知水平。我校语文组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落到实处,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命脉即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以此来指导教学,训练学生。
(二)学生乐学
1、做学习的主人。我校语文组始终把学生的个性发展、终身发展放在首位。
(1)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促使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保障,是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趣的直接因素。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表现为师生间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它可促使师生形成相互感知、理解、信任、吸引的互动关系,进而构建成高效的课堂。
(2)用宽容尊重学生,唤起他们的自信。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宽容尊重之上的,特别是像三中这样的普通中学,要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的潜能,对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教师们能做到宽容,能去寻找、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放大,在课堂上让每一个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引导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3)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我们借鉴了友好三中的导学模式,结合自己学校的学生特点,设计了课前预习学案、课上导学案、课后巩固案。
三案的使用,创设和满足了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帮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使他们积极尝试探究学习。
三案的设计,要尽可能体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快乐的、积极的去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三案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提高自己的信心,促进了他们合作的意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2、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我们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时,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我校语文组构建起“课堂—家庭—社会—课堂”的语文教育体系,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还激励学生了解生活知识,在生活过程中也学习和利用语文知识,这样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得以健康的发展。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对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探索是我们永远的追求,我们将会尽心尽力还语文教学应有的地位,让功利的教育远离我们,让人类文明的花朵绽放在美丽的校园。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8
摘 要: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位高中音乐教师的追求目标和毕生的追求方向。现在高中音乐的实际教学与新课程的要求相去甚远,更与我们的追求和目标有不小的距离。很显然,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如何更好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现高中生的自主学习,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成为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高中音乐 音乐课堂 高效教学
随着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的关注点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位高中音乐教师的追求目标和毕生的追求方向。现在高中音乐的实际教学与新课程的要求相去甚远,更与我们的追求和目标有不小的距离。很显然,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如何更好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现高中生的自主学习,强化课堂实际教学效果,成为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所有高中音乐教师都不能够懈怠,下面我结合这几年高中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高中音乐高效教学。
一、目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
高中音乐传统课堂中教学是低效的',这是由于长期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条件等都限制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导致高中音乐教学总是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甚至使得音乐教学面临窘境,高中音乐教育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究其根源,我们对课堂教学的实际进行调研发现,造成高中音乐课堂教育教学效果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学理念的桎梏。传统教学中,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是传统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是建立在以教师为主体的地位基础上的,教师的课堂教学除了要教给高中生知识外,更要维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绝对权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强压式的教学方式与高中生相处,一切都是教师说了算,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高中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感受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够得到老师的响应。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不感兴趣,失去学习动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和高中生“学”是单向的,不存在双向的活动和交流,严重制约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教学理念必须进行改革。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出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要充分尊重高中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引导高中生进行自主的课堂探究。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重新定位教学中教师和高中生的地位,要求教师的主导地位和高中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实现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让高中生主宰课堂教学,教师退居幕后,在教学中对高中生的探究性学习进行有效的组织、引导和参与,保证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二、打造高中音乐高效教学的途径
要想解除传统的理念对课堂教学的束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以下方面。
1.开展兴趣教学,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指出,课堂教学需要提高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让高中生对所学的科目和知识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需要发挥高中生的主体作用,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才会充满动力,学习效果才会好。如何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开展兴趣教学。教师要把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来实现,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要写入每一课的备课中,把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让这一教学目标在每一课教学中有效实现。
为此,我们要从课堂的教学氛围入手,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作为一种无形的课程教学资源,对高中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调节教师和高中生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融洽课堂氛围,为高中生提供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这样高中生在摆脱了那种在老师威严下学习的压力,无疑会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促进作用。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高中生之间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和高中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师生之间交流互动是否充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能否实现。要想让高中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地进行课堂交流,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高中生,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和高中生变得更加亲近,教师和高中生之间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互动。良好的交流和互动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高中生的被动接受状态,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高中生的自主学习。
2.发挥高中生的主体作用,引导高中生高效学习。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高中生被动接受的地位,大力提倡发挥高中生的主体作用,引导高中生进行高效学习。为此,我们要树立让高中生自主的教育观念,倡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要努力挖掘教材中有趣的知识,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使高中生热爱音乐,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教学情境,让高中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主探究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高中生主动学习知识,更可以使高中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知识形成和研究的过程,从而培养高中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9
我国已经推行素质教育多年。素质教育的本质是给学生创造开发其他潜能的机会,因为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的天赋是有差别的,每个人的智力强项是不一样的。我国教育界基本达成共识,不能要求所有学生在文化课方面都特别出色,有些学生文艺才能出众,有些学生有体育天赋,还有些学生动手能力比别人强。为了落实素质教育,我们需要在学校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解放学生学习的时间,为学生减负。
但是,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他们仍然采取“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无限制地延长学生的上课时间。在他们眼中,学生离开了教师,是没有办法学习的;离开了教师,学生是不会复习的;即使学生会复习,效率也是低下的。基于这种观点,很多学校要求学生每天下午多上一节课,周六要补课。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所谓”的名校。即使是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禁止补课,很多学校依然我行我素,置国家的法令不顾。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很多教师没有真正落实教改的要求,没有认真探讨教学规律,没有认真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规律。简单地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下面笔者就以自身的教学经历为基础,探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一般方法。
首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必须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规律“就是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规约作用,是制订教学原则的重要依据”[1]。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哪些规律呢?笔者认为这几种规律对我们的教学效果影响较大:遗忘规律,注意规律,循序渐进规律,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等。下面我们一一探讨其内涵和作用。遗忘规律,就是指遗忘是不可避免的,并且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前两个小时学习者会遗忘大约56%新学的知识,八个小时会遗忘大约64%,一天会遗忘66%,两天遗忘72%,六天遗忘大约75%,三十一天遗忘大约79%[2]。注意规律,这里就是指什么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学生注意力能集中的最长时间。为了让学生注意课堂重点和难点,我们可以提高声音,也可以采用对比比较强烈的文字符号体现,还可以采用放大缩小注意事项等多媒体技术达到目的,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新奇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我们所讲解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一致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和学生以前的知识经验比较接近的东西也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我们不仅要关注什么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还要特别关注学生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根据相关研究,一个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并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儿童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较短,中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中等,成人注意力持续时间最长。初中生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大约为15至20分钟。这个规律告诉我们教师需要在学生注意力集中时讲解重点和难点,当学生注意力到达了极限时,我们要让学生放松一下,然后再进行讲解。循序渐进规律,就是指我们教师在上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按照科目的规律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在安排教学进度时,要随时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微调,以便达到最佳效果。比如,在给学生讲解轴对称图形时,很多学生一点就通,我们就可以略微加快进度。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就是说教师在课堂开始时所讲的内容和课堂结束时所讲的内容学生更容易记住。这些规律告诉我们,必须及时回顾课堂内容,教师讲课的重点和难点都要分布好,以便达到最佳上课效果。
其次,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必须是遵循学习规律的。学习规律是指“指学习过程诸现象或相关因素之间稳定的内在联系”[3]。在这里,我想介绍两个学习理论,这两个学习理论对我们数学教学非常有帮助。信息加工理论,“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成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4]。在加涅看来,学习就是学习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如果学生对学习材料没有进行加工,那学习就根本无从谈起,也就是说学习根本没有发生。只有进行过深加工的信息,才能进入长期记忆。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指出了如何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该种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5]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完善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我们要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中动手,而不是用我们的讲授代替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这样的效果是非常不好的。我们在讲解初中数学几何题型时,要多让学生动手,给学生动手的时间,鼓励他们动手。在代数教学中也是如此。
简单地说,高效课堂更需要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加强课堂指导,鼓励学生动手。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10
数学,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没有美妙动听的音乐,更没有色彩斑斓的画面。枯燥、无味,教师认为;乏味、无趣,学生认为。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这样认为吧,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爱上数学课呢?新课程标准指引下的数学课堂,更应真心贴近学生的童真世界,真情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珍视学生的每一点学习体验,让课堂更具有人性美,让学生真真切切地用心灵去感受学习所带来的快乐。语言文字学家倪海曙也说过,对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而对小学孩子的数学课堂来说,更应如此。小孩子多动,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能持久,所以在教学中采用一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思考中学习数学,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在合作中学习数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 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
所谓主题图是指能反映数学课中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带着浓浓的生活情境的图画。它是人教版数学教材的一大特色,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主题图往往是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图画,贴近生活,有人物、有情节,色彩鲜艳,主题鲜明,深受学生喜爱。课堂上在充分理解主题图的基础上,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再加工、再设计,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真正让学生经历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分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材呈现出唐僧、悟空、沙僧和八戒四人分三块饼这一情境,让学生在分饼活动中具体体会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其理解他们的实际含义。相对而言,很好的利用主题图,要比制作精美绝伦的课件更利于学生的观察和思维。
二、愉快的游戏,有趣的实验,在探索发现中学习数学
游戏,孩子们都喜欢,把游戏搬上数学课堂,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他们就不必看见数字就头疼,看见运算符号就感冒。设计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如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时,虽然三个面积计算公式并不难,但要学生理解、能正确计算、能灵活应用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在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孩子在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中,经历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深刻地理解面积公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和它的来龙去脉,并学习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质是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学概念。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在交流体验中学习数学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也都充满着好奇。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时候,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学生在交流中深刻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体会到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且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最直接因素。因此,数学教学中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又有趣味的事情,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这样的课堂,是多彩的课堂,又是充满激励的课堂,是生成发展的课堂,更是充满情趣的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11
“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实行多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学生在校的时间少了,课堂节数减少了,考试次数减少了,这样就更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教学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成绩,要质量。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经历,就如何打造“数学高效课堂”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产生强大的内驱力,鼓舞教师去实现教学追求,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正确的人才观,质量关,还必须树立教育的整体观,即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发展每个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只有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将知识烂熟于心,才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让学生乐于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思维能力的最大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还将影响到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教师要善于点燃学生好奇心的火焰,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列举一些生活中数学应用的例子,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
三、创建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就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正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口头语言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形象生动,都能及时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也要有情感的交流。教学中要注意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学生作朋友,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与学生打成一片。
四、教法灵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教师要全面考虑,恰当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创设问题情境教学
如教学《打折销售》,就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法,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收集的商场打折销售情景,让学生谈参加市场调查所了解的打折销售活动,接着提问:打折销售后,商家一定会赔本吗?每件商品所赚的钱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得到:利润=卖价-成本价。
2、利用实物教学,可以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从而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蚂蚁怎样走最近》时,我就拿出一个事先做好的可以活动的圆柱体教具,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然后再变动教具,让他们对比自己的猜测与实际的区别,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直观设计,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3、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
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可以更好地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繁琐的叙述讲清楚。如讲“二次函数性质”时,由于这节课的需要首先通过画函数图象、然后比较图像得出性质,难度较大用时多。我就利用几何画板在屏幕上画出函数图象,通过移动鼠标改变图像的形状、大小与开口方向,使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出二次函数的.性质。既节约了时间,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保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靠教师“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及时了解学生所需,主要利用课间或课余等学生休息时间以朋友或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和学生“亲密”接触,或聊天、或活动(打球、游戏、下棋、讲故事、讲笑话等等),同时在活动中不忘适当的建议和引导,使学生“亲其师”,从而能“信其道”。
总之,要经营好一个课堂,做一道既营养价值高又口味好使学生们都爱吃的“菜”,我们教师就得想尽办法让枯燥的数学妙趣起来,让抽象的数学形象起来,让深奥的数学浅显起来,让机械的数学生动起来,让怕数学的学生自信起来,让怕数学老师的学生喜欢起你来,这样你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12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的课堂,其基本特征是“师生共建,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按照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畅游于数学知识的广阔海洋。
一、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发扬教学民主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彻底摒除“注入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非独语文课可以设计教学情境,数学课创设教学情境,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同样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位优秀教师在执教《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一课时讲了这样一个优美的故事:一位公主由于国家战败逃亡到野人部落。公主请求酋长送给她一块土地。酋长给了她一块羊皮,说道:“你们自己在海边去圈吧。”聪明的公主把羊皮剪成细细的羊皮条。教师给出了羊皮条的长度,抛出问题情境:羊皮条该怎么圈,公主得到的土地面积才最大呢?同学们展开了热火朝天的大讨论,并且迫不及待地投入到紧张的计算之中……这节课本来是枯燥无味的复习课,教师却突破樊篱,巧设故事和问题情境,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三、关注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发展
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再好,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能真正的参与其中,那算不上是高效的课堂。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关注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成长,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肯定中学习,在教师的鼓励声中学习,从而获得最大的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13
摘要:有效对话是指追求学生的发展和创造过程的对话教学,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展示,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利用有效对话,毋庸置疑,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对话?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才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呢?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提出了追求有效教学对话,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这一观点, 以期转变教师的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有效对话 高效 数学课堂
教学不只是教师的“教”,还有学生的“学”。如何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任务。然而,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不给学生思考与交流的机会,这样导致学生昏昏欲睡,内心越发疏远数学。因此,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采用对话教学,促进和谐交流,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一、辩论对话,活跃学生思维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很多不一样的观点。教师要抓住这个矛盾点,巧妙地利用这个矛盾点为学生开展一场辩论赛,让学生通过相互辩论发现真理,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活跃。
例如,在北师大版《千克、克、吨》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有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金属铜。请问,是一千克棉花重,还是一千克铜重?这时候,教师发现学生中出现了两种答案,一种是一千克铜重,一种是一样重,而且学生都坚持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于是,教师为学生组织了一场辩论赛,将学生分成正方、反方两组。正方观点:一千克铜更重一些。反方:这两种物质一样重。
正方:根据生活常识,我们可以知道金属铜很重,而棉花很轻,所以我方认为一千克铜更重一些。
反方:我不同意对方观点,对方只说了生活常识,并没有给出任何理论依据,是不严密不科学的`,而且我们刚刚学过了“千克”这个单位的意义,棉花和铜的质量单位同样都是千克,而且还都是1千克,那么我想说1千克=1千克,这跟是什么物质根本没有关系,所以我方认为这两种物质是一样重的。
正方:我方同意对方观点。这种类型的题只与单位有关,与是什么物质无关,我们想当然了。
之后,教师对活动结果进行适当的总结,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单位方面的知识。
案例中,教师在学生矛盾之处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进行辩论对话,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开发了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思考。
二、情感对话,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011版《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如今的课堂教学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教师也不能将讲授知识作为课堂中的唯一任务,还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让学生从心理上乐意学习数学。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与学生进行情感对话,从情感上让学生感到满足,使学生更乐于学习数学。
例如,在北师大版《可能性》教学中,在讲到用“一定”这个修饰词来表示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时候,有一位学生举手说:“老师,我可以举出好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我爸爸一定比我大,我一定在上学,我现在一定在上数学课,我一定比我姐姐小。”师:“你真的太了不起了,我刚刚讲完这些内容,你不仅掌握了,还掌握得这么好,真聪明。”这位学生在听到教师的表扬后,更加自信,更积极地去学习数学知识。接下来,教师为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它的可能性。师:“明天是晴天。”生:“一定。”这时候,教师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我纠错。当学生发现自己出错的时候,教师给予鼓励:“你现在应该知道自己的错误之处,你为自己创造了一次进一步提高的机会,而且你很快改正了错误,相信你对这节课的知识有了很深的印象,希望你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情感交流与对话能够让师生的关系更融洽,从而促进学生喜欢数学。
三、自我对话,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代表学生也完全掌握了一节课的内容。然而,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教师讲的我都能够理解就说明自己学会了。但恰恰就是这种都能够理解的想法,使得学生一直处于理解的水平,并不能活学活用。因此,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预留出自我对话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很好地自我检查、自我欣赏、自我批评,从而更好地自我提高。
例如,在北师大版《除法》的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进行自我对话,自我反思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这时候,有学生开始自我对话:我今天学到了什么呢?今天通过对除法一节课的学习,我对除法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还学会了一些商的计算。比如,18÷3=6,27÷9=3,基本上我能用我学过的乘法口诀来算出这些除法计算题。我这堂课快乐吗?我想我这节课是很快乐的,我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探究了这些知识,很快乐地度过了一节课。我对于本堂课的知识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我觉得对于老师讲到的知识点我都已经清楚明白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我还没有熟练地掌握,我虽然能很正确地求出一些算式的商,但是我耗费了很长的时间,而且我对于一些应用型问题还不能快速、准确地给出答案,在理解题意上就要花很多时间,我想我还欠缺练习。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自我对话的机会,让学生认清自己,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促进了学生进一步发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呼唤对话教学的融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有效对话,丰富对话形式,真正让学生参与其中,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坤华.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1(9).
[2]姚利民.有效教学论:理论与策略 [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2.
[3]戴建琴.在课堂对话中发展学生思维[J].江苏教育,2009(8).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14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认为: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渴望,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数学机智教学。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要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到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份,无疑,数学课堂教学应积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领会,能力也得到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能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三、创设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情境
要把数学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要积极开展合作探讨,交流得出很多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可以给学生留下课后再思考、讨论的余地,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动脑、力求创新的能力。如在讲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采取实例设疑导入法。
通过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就把复杂、抽象而又枯燥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通俗化,同时也趣味化,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在很多情况下,正是由于问题或困难的存在才使得合作学习显得更为必要,每节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提纲预习本节内容,要求将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的主要区域,课前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中解决,课堂中未弄明白的问题课后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小组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教老师, 实现真正的“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没有问题就寻找问题,鼓励引导学生在同桌、临桌之间相互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多地鼓励学生独立审题、合作探讨,把问题分析留给自己。这种做法的出发点就是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当然他们归纳基本步骤和要点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施以援手。
四、构筑新型师生关系,加大感情投入
学校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要善待每一名学生,做他们关怀体贴、博学多才的朋友,做他们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亲其师而信其道”“厌其师而弃其道”,平等、尊重、倾听、感染、善待理解每一名学生,这是为师的底线和基本原则,而高素质、时代感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正逐渐成为学生欣赏崇拜的对象。现在,学生正从“学会”变为“会学”,教师正从“讲”师变为“导师”,课堂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正逐步形成。总而言之,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学术功底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巧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平等对话。
总之,在新的课程标准下, 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原来教师为主体的状况。我们高中数学教学要改变教学方法与策略,优化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善,提高课堂效率,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迅速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15
[关键词]
创设情境;中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内容摘要]
中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利用直观教(学)具、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分角色表演等形式创设情景,构建中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正文]
受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老师把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纯数学理论与数学计算教学等同起来,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情景的创设运用,从而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其实,中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利用直观教(学)具、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分角色表演等形式创设情景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精彩和高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记忆深刻的作用。
一位七年级的年轻数学老师曾经给我讲到这样一个教学案例,他说他在教学小正方体搭成的图形的三视图时,他反复的讲,反复的在黑板上演示,然后反复讲例题,他以为是讲透了,自己也讲烦了、讲累了。但让他疑惑不解的是,学生做作业的情况很糟糕,错误率很高,学习的效果很不好。我问他在课堂上是否展示了正方体的实物?学生是否自己利用小正方体搭建图形进行观察?他反问我说:“有这个必要吗?”。其实这就是问题的根源,这位老师在教学中没有为课堂教学创设恰当的课堂情景,忽略了学生从感知到认识、从认识到提炼理论的学习过程,而是一种纯理论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有问题的,说不上有效,更谈不上高效。他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没有考虑学生的数学功底和接受能力。其实,如果说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课堂的灵魂。那么情境教学就是将数学问题融入实际生活和把实际生活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教学。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新课程理念,那么,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情景进行教学,从而使课堂更加的高效呢?
一、利用直观教(学)具创设情境,构建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根据年龄的不同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其认知水平也不同,特别是小学生的认知较为直观,他们都希望能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数学教学。然而数学的教学往往不那么直接,而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的结合。因此教师就应想方设法地使数学直观起来,简化起来,生活化起来,精心设计其知识的呈现形式。
例如,在教学《从不同方向看》这一节时,教师可以事先让每个学生按规格叠好一个个正方体,上课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看,从而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后,让学生用透明胶带将自己制作的正方体选择几个粘合在一起,放在桌子上,然后从不同的方向看,体会其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的含义及画法,通过学生之间交流使用、讨论交流、分析总结,教师再补充立体图形和它们的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直观地理解从不同方向看就会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使数学课堂更加的生活、具体和直观。又如在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给学生演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模型,让学生直接感知其特性,他们就能很直观地理解相关知识,也就会很自然地理解如制作拉闸门为什么要用四边形而不用三角形制作的基本原理。利用这种直观教(学)具的演示,不但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纷纷投入到探究数学规律之中,而且在这种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发现连老师也无法预料到的知识创新与积累,正是这种动手与动脑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对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中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构建中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中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很多都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要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践和规律,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认同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游戏公平吗》这一节时,可以利用转盘、扑克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玩过的材料来做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演示教材的所学知识内容,让学生体会游戏双方的获胜情况。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节时,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纸、各种平面图形等让学生自己现场展示、折叠等。通过生活情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学生会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数学中处处有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构建中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设备已经逐步普及到普通中小学,老师们就会很方便地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止能有效地扩充课堂教学容量,更在于这种辅助教学手段会更加的直观,让课堂教学更加的高效。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图像》时,运用ppt课件演示二次函数图象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之间的关系,学生就会很容易看清图形的开口方向、顶点位置与展开程度等变化与系数及符号的关系,总结出图像的特征等,这就有效解决了利用传统黑板画图对比演示较为困难的问题,这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中显得轻松而直观。又如在教学《梯形》时,从收集梯形图片开始,一直到研究等腰梯形的性质,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较大,这可能是用其他方式所不能完成的。然而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就会很容易完成这一任务。通过收集汽车车窗、水库大坝截面图片等,从图上分析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实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论基础。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地创设了数学教学情境,使在课堂以外的其它时间、其它地点发生的事件都可以在课堂上集中展现出来。通过这种形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使中小学课堂更加高效。
四、学生分角色表演,构建中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在中小学教材中,有的教学内容很适合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角色表演中体会社会即数学的概念,而且因为学生参与表演和现场观摩,很多学生不光能学会其中的数学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学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往往这样的情景教学会让很多学生终身难忘。如教学《银行储蓄》问题时,可以将学生分角色表演,有的担任银行会计,有的担任出纳,有的负责统筹,有的同学扮演储户等。通过分角色体验存款、利息等数字的分析情况,教给学生这部分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大部分参与的学生很多年后都会记忆犹新,这样的课堂真正成为中小学阶段高效的课堂,
总之,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我,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思考、多分析、多总结的机会。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体验和享受学习数学而获得的成功感,把学习数学与处理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真正实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中小学数学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数学的发现者、探究者和实践者。教师要充分考虑中小学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构建好每一堂中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文献参考]
1、汪秉彝、吕传汉《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
2、朱刚《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3、李炳亭《高效课堂概述》。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16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步运用于初中化学课堂,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有必要对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进行一定的探讨,以促进初中化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多媒体技术高效课堂
随着
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网络与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目前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以其图文并茂、声像皆备的特点,使初中化学教学从以往的抽象概念教学中解放出来,通过再现形象、直观的感性事物和真实、具体的现象,使学生更真切地感知化学变化,理解抽象知识,获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为初中化学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不仅丰富了知识信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突破了常规教学中的重难点,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下文中,笔者就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初中化学多为基础性化学知识,所包含的知识点多而杂,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和记忆。初中生初次接触化学知识,而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又较为单一,难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致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日渐失去兴趣。而多媒体则能发挥其图文并茂、声像皆备等优势,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在教学之初,使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可感知的教学情境,能迅速调动学生的联想及想象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知识时,若直接讲解两者的性质,必然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因此,笔者在上课前给学生播放了有关意大利“死狗洞”的视频,并让学生思考:“同一个山洞,为什么人进去了安然无恙,狗进去了却倒地身亡?”学生对这起人狗殊途的神秘事件一下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投身到接下来的学习中,并在知识的分析与探究中得到了答案:岩洞中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而该气体比空气重,聚集在近地面处,人比狗高,因而进入岩洞的人没事,狗却会窒息死亡。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直观感知能力
初中化学的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有的是纯概念性知识,学生难以有效感知,特别是涉及微观物质、化学元素反应类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比较困难。而多媒体教学能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通过图片以及音像视频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化学物质及其形成过程,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分子和原子”的学习属于对微观粒子的认识,由于学生对该类物质的认知有限,且其概念抽象难懂,教师仅凭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若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教学,则可有效增强学生对该物质的直观感知,提升教学效果。在上课时,笔者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及原子力显微镜(AFM)下的分子和原子图片,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微观粒子的存在,接着结合水分子的模型,播放水分子形成及分解的视频,使学生深入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化学变化过程,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与认知。可见,多媒体演示教学更具直观化与形象化的教学效果,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直观感知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运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良好的实验展示能使学生快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但在目前的初中化学课堂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以及实验本身的原因,实验教学效果还不太理想。如部分实验耗时过长,难以开展随堂教学;一些实验的现象不明显,实验效果不显著;对于那些污染较大的实验,无法在课堂上开展;等等。为杜绝这些实验教学中的弊端,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实验过程,优化实验教学。
例如,在教学“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由于该实验中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可能发生爆炸,且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氧化碳泄漏的情况,为使学生注意到不同操作带来的危险,教师可将该实验制作成微课,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使学生认识到规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此外,一些实验的反应现象不明显,教师在讲台上操作可能会使部分学生看不清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若教师改用多媒体演示,放大实验装置,提高能见度,则能使所有学生清楚观察到整个实验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还能优化实验教学,促进教学效益的提升。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使多媒体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努力构建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17
为了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要质量,全面提高我学区教育教学质量,并解决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逐渐实现优质轻负的高效课堂,根据兴教字兴〔2011〕2号关于印发《兴隆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进行高效课堂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学区实际情况决定在我学区开展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用尽快时间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实现学校内涵提升、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按照“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实现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重大意义
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构建高效课堂活动,是兴隆县教育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
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对我学区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三、全面领会高效课堂的内涵
相对于低效教学而言,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和各学科教学特点,采取一定的教学模式或流程,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组织管理形式,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双基知识和技能,完成学习目标任务,从而实现三维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最优化,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四、活动目标
1、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普遍提高。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
3、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就是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把我学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培养、打造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品牌校和示范校。
五、高效课堂建设原则
1、坚持构建高效课堂与推进课程改革相结合的原则。各校要树立正确的高效观念,在学习和推进高效课堂活动时,要学习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把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首位,把学
生的自主学习和有效探究作为突破口,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有效发展作为目标。绝不能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模仿,忽视了实质内容上的训练,导致形式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教学。
2、坚持构建高效课堂与学校管理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要紧紧围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科学评价学校教学管理、课堂管理、教师管理。认真谋划能体现高效课堂的学校文化,构建学校文化特色。
3、坚持构建高效课堂与加强师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师德榜样,弘扬教师无私奉献精神。引领教师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大兴学习之风、奉献之风,让每位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之中。
4、坚持构建高效课堂与加强双基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的根基,对学生进行有实效的双基训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内容,只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均得到提升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才是高质量的教育教学。
5、坚持构建高效课堂与培养学生行为品质、学习习惯相结合的原则。构建高效课堂,就要把时间、空间、机会和快乐还给学生,好的课堂教学除了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训练外,还是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品质的培养和学习习惯养成的教育。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欲、成就感、认同心都是他们学习兴趣和良好行为品质的真实体现。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即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又是高效课堂的培养目标。
六、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保证实践研究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我学区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由各学校校长、中层领导和骨干组成的实施小组,领导、指导和组织全校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的开展。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18
内容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真正的心对心的走近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减负 高效 合作交流 激发欲望 走进心灵
在减负背景下,讲究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性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在减负教育新政的课改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势必落到课堂上来,因此,王建校长为我们讲了关于洋思中学高效课堂的成功经验,张林平校长为我们讲了杜郎口中学以及昌乐二中高效课堂的成功经验,他们对于现有很多教师课堂的教学时间不够用,利用晚自习、周末时间来补课,使得老师疲惫学生更累,自己的教学效果还不理想,也影响了其它科目的正常教学,这种现状对我们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且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者三所学校的成功经验,制定了我校的高效课堂模式,通过近一年的学习与实践,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 、教师教的转变和学生学的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中更应该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会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研究教法学法、要做好学情学况分析、要因材施教.;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遇见新问题、或难题要勇者无畏,敢于正面对待,不绕道而行.要想方设法,抓关键,寻求突破口,并不断培养自己攻坚克难的自信心。例如,在讲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给学生提示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思考每一个式子,并且.用自己思考的方法解一下,最后结合全班人的方法总结出最简单的方法,并且将其类型归类。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的好不如学的好;会教不如会学,因此转变学法,至关重要,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能说、会交流、会合作、会展示,让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激活思维、发展能力、培养个性,真正让学生乐学、想学,从而为提高教学提供保障。高效课堂的显性表现,一堂课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动态的,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例如,你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也就是对导学案提前完成,在课堂上,让学生尽可能地把自己提前完成的的答案展示在黑板上,对于数学课来说讲究的是方法越多越好(数学课讲究的是一题多解),这样学生就会大胆的动脑,大胆的思维,大胆地去展示与交流,进而使数学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课堂。
二、激发学生的乐趣。
学生若是对数学有浓密的乐趣,就会发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和激发学生的乐趣。若是学生对数学发生了乐趣,他就会自动地学,效率将会获得很大的提高。在乐趣中学习数学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将学习算作一种兴奋的享受,从而发生积极自动的学习念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那么就在于你的导学案的设计是否新颖,是否接近生活,是否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三、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同时学生也会向你敞开心扉,经常向你吐露心思,这样你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使你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针对性,有实效。为此,我认为应注意做到:一要理解和尊重学生,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二要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全体学生。客观地看待全体学生,也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三是利用课余时间,再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其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
四是 要放下身段,既在保证教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学生才会没有忌讳的在课堂中发挥自己,展示自己。
四、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 ,既导学案的拟定。
1、教学内容的拟定。“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另外,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需要有的放矢;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还有,教师还要准备充足的时间在下节课前处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2、教学对象拟定。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我在设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时,正巧西安世园会已经开幕,学生们没有时间去游玩,可是我在导学案中就可以设计世园会的相关话题,并且到课的时候告诉学生,你只要学好了这节课,暑假你的父母带你们去有游世园会的时候,在你购买东西时可以先请教父母他们携带了多钱,那么你能很快的计算出你们要买东西的数量,你们就可以很合理的买很多东西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厚,对这节课的研究会很认真,小组讨论会非常激烈。
3、学生课堂的拟定。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总之,在学习了高校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和近一年的总结后,我深深的感到教师教学的方式要大大的改进,教师不但要有效地起到自己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因材施教,又要有灵活的方法,收效显著的教学措施,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只有真正关注了学生,关注了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学得更好,真正的心对心的走近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19
要想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对什么是有效的语文课堂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学生学到了,学好了才是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课堂教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那么,我们在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打造高效的过程中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至少做好以下几点:
一、学习目标要设定准确
学习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既要考虑班内差生的接受能力,又要考虑中等生及优等生的提高。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两级分离。所以,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学习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日日清的拓展题中做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自主学习互动展示环节设计要合理
就语文课来说,自主学习互动展示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两个导学、互动策略、展示方案”的模式。第一个导学,让学生自主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然后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再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二导学,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
三、课堂展示要精当
课堂展示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进行自学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的始终,直接体验着学生自学成败。当学生展示时,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引导,不点拨,让学生再答,直到山穷水尽还是解决不了。这时,教师必须细细揣摩,绝不能袖手旁观,要“点”“导”,要点到有用之处,导到学生心里去,拨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只有通过“点”“导”的技巧与艺术,才能体现出高效课堂的理念及价值。但展示时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四、教学活动调控要灵活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们不是倍受关注的亮点,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还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及学生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想象力。
另外,教师要“照顾好”每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成就感”。在课堂中,我们尽量给学生以不同程度的点拨、启发,使他们均有“成就感”。比如背诵课文,可让优等生、中等生背诵并理解运用,而对于后进后,只要求他们读熟就可以了,教师还要适时鼓励,使每个学生都有冲劲。
总之,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这一最终目标。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20
作为教师最本质的工作职责就是以最大效率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思考,生成知识,使学生不断丰富成长起来。那么,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呢?
在过去几年的教学中我不断思考,不断改进教学,起初从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到精心教学环节的设计等一系列的尝试,收效甚微,互相听课学习,我发现很多老师也在做着不同形式的尝试,但都是微观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而且在教学中都存在共性的问题,那就是整节课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准备,内容很丰富,环节很紧凑,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的提出,学生们都在动,手动、脑动忙的不亦乐乎,这些都很好,只是到了一节课的最后却是草草结束,甚至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这样的课在设计上讲求多学多讲多练,课堂容量很大,好像学生很忙,可是学生的思维运动有收获么,学生的思维一直是被动的,直到下课铃声响起学生还在忙着解决老师布置的问题,表面上好想学会了很多,实际上不然,过于紧密的结构设计,让一节课看似丰满却忽视了我们的教育主体——学生,他们能够吸收多少呢?有什么时间是用来思考的呢?没有。就相当于一股脑地让学生做完了十道题,却不知会了几道,就算都会了,也只是这十道,一换题目又不会了,我想不如让学生做五道类型题,做完后自己去思考如何得到的结论,进而掌握题型举一反三,学会方法,学会总结,学会学习。总之,一句话,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优化课堂结构。
我认为我校的“八环节”高效和谐课堂就是结合新课标、新理念的非常好的教学模式。 八环节教学: 创境导入、展示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尝试练习、精讲点拨、当堂训练、课堂小结、指导作业,最重要是自学指导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先主动的搜索知识,有目标的去学习。老师的讲解也是对重难点知识的解,特别是难点的讲解。这样就克服了过去的老师为主体,老师牵着学生在课堂学,学生总是被动,手忙脚乱的现象。
宏观上看,一堂高效课,第一环节创境导入,首先要懂得在课堂的'伊始设计引发思考、导入主题。第二环节展示学习目标,即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把本节课须掌握的知识目标告诉同学们,让每一学生都知道这一节课该学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第三环节自学指导非常重要,要让学生自学课本哪些知识,把学生应该的知识、重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学后带着问题自学。应该说,80%的学生应通过自学能掌握80%的知识。第四环节尝试练习,把本节课单一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学能学会的知识,通过这一环节加以测试与巩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注意,这一环节的题目要让所有学生能通过看书就会做,不能太难。第五环节精讲点拨就是把这一节课中重难点知识及较综合的题目进行讲解。通过八环节模式的应用,完全克服了老师上课唱独角戏的毛病,让学生完全掌握了课堂,是学生主动的学习,教师只是进行点拨。课堂效果自然很好。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来看,也确实如此。
在课堂的最后阶段,留出5分钟时间思考,本节课你的结论如何得到的?你有什么收获?你的感受是什么?我想这样做得到的知识、技能、思考方法必定是高效的。这样做就很自然的避免了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头重脚轻或是虎头蛇尾,使课堂既环环相扣又疏密结合,所以一堂高效课必须在结构上一张一弛的,节奏快慢结合,就像一首歌,要高低音结合才会有跌宕起伏的感觉,才是一首优美的音乐,让人余音绕梁。另外,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在微观细节上,一个活动的设计也是如此,动静结合,在动手动脑过后,引发思考,从中得到些什么,才能使每个活动是高效的,当一节课的每个环节都是高效的,那么这堂课从结构上又是优化的,那又岂能不是高效课堂!
总之,想要追求高效的教学,就对教师提出了要在宏观上把握好课堂的整体结构,优化课堂结构,下功夫在微观上从方法上力求高效,相信我们的高效课堂已经不远了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21
许是学生们这段时间里又是月考紧接着又是运动会的原因,心有些散。在课堂上我总觉得他们跟不上我的节奏,回答问题不积极,作业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但是一个礼拜后他们又要迎来期中考试了,所以这段时间的教学任务还是很重的。在讲解完他们的月考卷后还要赶上期中考试的进度,以他们现在的状态要完成这些任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也在课下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要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时间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即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是我在现阶段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首先我想谈谈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我们高中的一堂课是45分钟,这个时间是固定的,而每一天每一个礼拜的'课程数也是固定的。所以作为老师,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用好这固定的课堂时间来高效地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我们都知道,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但处于主导地位的却是教师。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教师需要把握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控制教学进程和指导学生学习。一堂课能怎么上?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底下学生记的记玩的玩,一节课就过去了;教师在讲台上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氛围融洽、学生配合,寓教于乐,一节课也过去了。那么哪种效果会更好呢?结果不言而喻。
所以要实现高效课堂,作为教师的我们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和义务。
我在课下对自己最近的几节课进行了反思,想到了实现高效课堂,我们老师所能做到的几点。
第一点,就是清晰授课的能力。同样一个知识点有的老师讲一遍学生就能明白,而有的老师反反复复翻来覆去地讲学生还是明白不了。所以作为教师,锻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想法能够清晰简洁地表达出来刻不容缓。我们需要在课堂上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言准确精炼、富有感染力,同时在讲授知识的时候我们的语言一定要有逻辑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同时,可以通过一些肢体上的动作姿势帮助学生理解。另外,在课堂上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清晰明确,如果连老师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模棱两可,那么学生怎么会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呢?
第二点,就是要有掌控课堂的能力。我们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节课需要设计几个环节、需要讲授几个知识点、时间上如何分配都是需要我们提前准备好的。我们需要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节奏必须紧凑,做到收放自如,不能出现任何脱节或者停顿的情形。如果在讲课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没有预料到的偶发事件我们也需要能够恰当处理,要有机智的应变能力,及时对学生进行调控和引导。同时我们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充分的观察,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通过他们的掌握情况来调整自己的上课节奏。
第三点,就是教学的多样化。我们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不同类型的问题。还有课堂中涉及到的活动和材料都应该是多样化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所用的课程资源灵活的选择教学方式,改变课程中死记硬背,机械化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总之,我眼中的高效课堂应该是一种活跃的、积极地课堂。在这种课堂下,学生和老师之间是一种灵活对等的关系,学生应该从这种课堂中更有效的学习到知识以及掌握知识的方法。而想要实现这种课堂,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22
本学期开学以来,我们全体教师以阅读学习《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为主,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新课程改革,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分组、预习、备课、小组讨论、探究学习等方面的实施,我认为,对于我们的教学实践确实很有帮助,下面我就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分组环节
想要让学生在一节课内吸收、学习、完成既定学习目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不再各自为战,而是交流合作,把几个同学的智慧真正发挥出来。分组时小组长的确定很关键,因为小组长负责整个组成员的任务分配和学习监督,因此,挑选小组长必须选择认真负责、学习程度较好、有威望的学生。在分配组员时,要好生、中等生、差生按比例调配到各个组内,以促进各组的均衡发展。
二、预习环节
增强指导预习的意识预习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增强指导学生预习的意识,提高指导学生预习的自觉性,让学生的预习活动成为教学的一部分。我们要放下教师“架子”,主动参与学生的预习在新课程中,师生之间应是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对话中的'首席”。
三、备课环节
新课程有新“课标”,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书,弄懂教材的思想,结合学习实际情况,确定各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障碍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等,科学地确定教学目的,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此外,教材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选择编排教学内容,在“课标”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为中心,从纵、横两方面对教材进行处理,其中“纵”指知识的“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横”指知识的“块”,即横向联系。这样便于学生将知识联系起来,避免前学后忘。
四、讨论环节
讨论的核心在于互相说,学生通过互相讨论,不仅能体现思维活动,展示个性,而且有利于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达到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学生讨论时,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他人发言,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当不同意见难以统一时,应学会保留自己的见解。讨论前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让每个学生紧紧围绕讨论题进行思考或操作,为后面的讨论作好充分的物质和心理准备,讨论时要分工,明确设立组长,并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各抒己见,展开热烈地、有序地讨论,讨论后要进行全班交流,并鼓励学生对讨论结果质疑、辩论、创建,引导学生想得更深,议得更好,学得更妙,体现评价的开放性。
只要能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肯定会有成效,学生的成绩会得到提高,学生的素质会得到提升。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23
现代课堂教学既有科学的预设,又有灵活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个性心理、思维品质以及认知基础等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他们在课堂探究学习中往往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学习和认知状态,从而使课堂上的隐性教学资源变得异彩纷呈,推进了课堂进程的多样化和不可预测性的发展。
现代课堂教学是在充分预设基础上的顺学而教的课堂。在动态生成的现代课堂上,教师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积极关注学生,顺应其需要和状态,把握动态生成资源,合理利用,灵活调整,努力为学生搭建思维碰撞的平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有效参与,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真正做到顺学而教。
下面以小学语文课堂为例,谈谈在课例实践中语文教师应如何擦亮一双慧眼,巧妙利用鲜活而又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的几点策略。
一、顺应认知差异,因势利导,导出深刻
【案例】
古诗《游园不值》诗题中值的意思是逢、遇到,不值就是没有遇到的意思。一次,在教学本诗时,由于对不值一词认知上的偏差,却形成了教学的另一番风景。
师:刚才我们初步理解了古诗的大致意思。根据诗意,我们再来体悟一下诗人的心情前后有什么变化?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诗题来打开思路。
生:园子里这么美的春色,诗人却无缘进入,这一趟赏春之行来得可真不值啊!心情应该是失望的。
生:我也觉得诗题中这个不值就是不值得的意思,所以诗人的心情肯定不好。
此时,教师正因为自己的误导而愕然——
生:这一趟,诗人虽然没有赏到园子里的春色,但那枝出墙的红杏却让诗人想象到了园子里的大好春色,感受到了春的美好气息,此时未见胜见;也让诗人体会到了春天蓬蓬勃勃、不可阻挡的生命力,所以我觉得这一趟诗人还是值得的!
师:是呀,这个同学很有自己的想法。这也就是这首古诗所蕴含的积极意义,课文的中心。
生:哦,古诗原来是在启发我们:一切新生力量都是阻挡不住的,必将冲破阻力发展起来。这是诗人这次赏春的另一番所得啊!
师:由此可见,诗题中的值并非值得的意思,而是逢、遇到的意思;不值就是没有遇到的意思,并非刚才同学认为的不值得的意思。
【反思】
这一教学片段中,抓住学生对诗人这趟赏春之行的值与不值产生的认知差异,顺势揭示古诗后两句所蕴含的`深意:一切新生力量都是阻挡不住的,必将冲破阻力发展起来。这是诗人这次赏春的另一番所得,也是我们从古诗中需要领悟的积极意义。这样教师便顺理成章地让学生明白了此次游园的不值与值各自的所指,不仅对诗题中的值有了更清晰深入的理解,更对古诗中心有了深层的领悟,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差异时,教师应理智地对待,从另一个角度去发现其中的价值。我国著名学者华国栋在《差异教学论》中就明确指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也就是说当学生在课堂出现差异的时候,教师既要立足于学生的差异,又不能消极地适应差异,而应努力谋求创造种种条件,去激活差异,在因势利导中,实现化差异为资源的教学局面。这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展现他们独特个性化的学习情态,也是对知识的拓展,使师生活动获得非预期的更深刻的发展,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二、善待认知错误,变错为宝,错出效益
【案例】
《东方之珠》一文第一自然段开头有这么一句话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最后一段又总结点题地写道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文章中,这开头和结尾两句中分别提到了两个不同的方位词南和东。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本来就对方位概念模糊,所以在第二课时伊始,复习旧知时学生就发生了以下认识上的错误。
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所学。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比喻的手法,介绍了香港的重要地理位置,是 ;香港的迷人繁荣,是 。
生:课文介绍了香港的重要地理位置,是我国通向世界的东大门;香港的迷人繁荣,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师:你为什么觉得香港是东大门呢?
生:因为课文结尾处总结香港为东方之珠,课题也这样比喻香港的啊。那可以推测香港的位置在东面,自然就是东大门咯。
师:对于这个同学的理解,谁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觉得他的理解不对。应该是: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
师:那香港怎么一会儿是南大门,一会儿又是东方之珠,它到底位于南面还是东面啊?打开书,读首尾两段细细揣摩一下看;也可以拿出课前搜集的关于香港的资料来读读、分析分析。
(学生读完首尾两段,同桌间还交换查阅和讨论了课前搜集的资料)
生:哦,我明白了!南大门的南是指香港在中国的地理位置;而东方之珠的东是香港相对于世界而言的位置,而中国本身就在世界的东方。
师:是啊,这样看来,同一个香港同时用到南和东两个方位词并不矛盾,只是参照物不同而已,所以才有了两个不同方位的打比方说法。
【反思】
此次教学中,教师利用交流资料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对香港重要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等知识的顺势了解和深入认识,为领悟本文中心(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感情)奠定认知与情感上的基础。
这一教学环节本不在教师的预设之中,但教师能抓住课堂上由认知错误衍生的教学资源,随机插入资料交流的环节,而交流资料后所生成的学生情感上的资源,又作用于接下来的教学,相辅相成,恰到好处。这实属错出的美丽。 错误的出现属于一种正常的教学现象,并非节外生枝,即使不是学生,教师本身也会出错。包含着认知个体大量信息和已有经验的错误其实也是宝贵的生成性资源,对于这些课堂错误,只要能顺应学情适时归谬,巧妙利用好,便能扭转形势,变错为宝,错出效益,教学也能峰回路转,重新开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三、把握偶发事件,灵活转化,转出精彩
【案例】
课堂教学中对偶发事件顺水推舟,让突发资源为师所用,为教学推波助澜的例子是经常出现的。如:教学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发现有学生迫不及待地拿出课文中所谈及的课外书《鲁滨孙漂流记》偷偷先睹为快起来。这时,教师察觉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从尊重其主观意愿的角度出发,变通了一下教学环节,顺势让该学生为大家讲讲书中所看到的精彩情节,也激发其他学生阅读该书的兴趣。接着以此为资源,在其他学生对此书的阅读兴趣被充分激起之后,推荐和指导学生都去阅读该书,并布置班队课上进行好书交流会。这样,课堂不但没有因突发事件被中断,反而因巧用动态生成资源,诱发了兴趣,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终极目标(主动阅读课外书《鲁滨孙漂流记》,学习人物品质),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由偶发事件生成的课堂资源,除了顺水推舟外,还可借题发挥、随机应变、巧妙化解。一次语文课上发试卷进行单元检测,学生按小组往后传试卷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张试卷是破损的(但不影响答题),然后在依次往后传试卷的过程中,学生不约而同地都不愿意拿破试卷,破试卷自然落到了最后一排座位的学生手里,那学生哭丧着脸来讲述此事,觉得委屈极了。面对这种情景,我发现责骂学生的自私,或开导安慰那个吃亏的学生都远不如让学生现场以此为题,在写作中反思来得更深刻和有效。于是,让学生就此事稍作讨论交流后,我临时将当时的单元卷最后一部分的习作要求改为针对刚才的事件,以一张破试卷的启示为题完成单元检测的作文,写出你对此事的真实想法。这一次,既没影响单元检测的进行,又没专制简单地处理突发事件,还让学生平时最怕的作文,在真实经历的事件中有事写有话说,作文效果自然也出奇的好。
【反思】
课堂生成性资源具有不确定性。学生精彩的生成,可以是教师精心预设有意而为之;也可以是意料之外瞬间事件的衍生。当然这需要教师及时而准确的价值判断,并适当取舍。当意料之外的偶发状况出现时,教师不该回避或强行扼制,而应看到其中的可利用因素,不失时机地抓住即时信息,换个角度,变种方式,来把握偶发事件,在灵活转化中,积极 地将意外引上正轨,形成一种最佳教学契机。这样课堂秩序不但不受影响,反而绝处逢生,最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甚至创造预设之外的精彩!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模式。教师要树立动态生成的正确态度,把握有利时机,运用顺应认知差异、善待认知错误、把握偶发事件等策略,促进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关怀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和情感,顺学而教,循学而导,在教师独具匠心的运用中,张扬学生的个性,绽放思维火花,让凝固的课堂场景流淌成一幅幅鲜活灵动的画。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24
一、导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
1.教的方面
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地注重教材,规规矩矩地上课,生怕越雷池半步出现错误。殊不知,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错误。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沉闷低效,学生对于数学提不起兴趣,更不要提主动和积极了。与此相反的是有的教师片面的迎合新课堂的自主探究,不管什么问题都是鼓励学生去自我思考和探究,课堂看起来是热热闹闹的,但是一节课下来之后,学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受到传统的应试教学的影响,很多的教师在对于学生的评价中过多的关注结果而不是过程,学生在不同阶段所付出的努力并不能成为教师评价的影响因素,导致更多的学生片面的追求结果,导致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的偏移。最为突出的莫过于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题海战术,大家闷头做题,做的多了总会在考试中遇到。这是一种效率非常低的教学方式。过分的强调结果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更多的去死记硬背,对于未知的东西缺少探究意识,不管是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是学生的创新思维都受到了极大的抑制。
2.学的方面
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对于教师的依赖性较强,缺少必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对于教师所留下的作业敷衍了事,对于不懂得知识总是懒得去探索和思考。初中阶段和小学阶段相比多了很多的其他学科,在学校的数学学习时间更少了,回家之后又没有进行足够的复习和练习,最终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还有的学生厌学情绪比较重,对于学习始终提不起兴趣,排斥数学学习。数学的逻辑性和思维性较强,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要求也较高,这也是学生对于数学提不起兴趣的原因之一。而数学知识又具有极强的连贯性,一旦落下中间的某一部分,那么接下来的知识也许就很难跟上,所以这也就导致很多的学生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学习数学,巩固知识,甚至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这也是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和排斥心理的重要因素。
二 、如何建设高效的数学课堂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建设高效课堂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既成的方法或答案,也没有所谓的万能模式。最重要的是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探究方法,进而解决问题。
其一,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所在。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城市化和科技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对于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都在不断的提高,各行各业也在不断的从体力劳动逐渐的向着脑力劳动转变,更多的是需要科技化的东西,灵活的东西。如何实现这种灵活,就需要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我们都知道,数学有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效的利用数学可以极大的培养自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从新课程的要求中我们可以发现,数学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当前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从中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并非是有的学生所说的那样对生活是没有用的,相反,数学能够对于我们的生活起到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计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持之以恒。
其二,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有句老生常谈的话,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都知道,也都明白,但是最很少有能够落实的。但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的学生认为数学难学,过于抽象,所以很难对数学产生兴趣。天天去说兴趣,给学生讲大道理肯定是无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是促进学生积极探索未知的一种重要动力。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对于数学无法提起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或者教学形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新颖的教学和学习环境,逐步的引导学生去参与学习,参与讨论。
其三,在数学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学习到思考,再到实践。出现在数学课本上的知识都是前人探索和总结的知识经验,而我们的学习就是要将这些经验和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这就需要经历从学习到思考,再到实践的这三个阶段,并且这个经过是一种循环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检验学习结果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做题和练习,通过对于题目的解决来检测自己是否掌握了某个知识点。对于不会的题目进行探索和思考,思考之后再进行实践,经过实践之后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就是学习到了知识,而学习了知识之后就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思考。学习和思考是知道与否的问题,而实践是做还是不做的问题。
其四,构建和谐的师生相处关系。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人的独角戏,更多的则需要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而这种互动是彼此之间的信任为基础的,是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为连接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如果比较的和谐融洽,那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就会比较轻松欢快,教学氛围也会比较轻松,教师会愿意教,学生也会愿意去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师在学习上是学生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在生活中则是学生的同行者。所以,教师应该放下架子,用更多的时间走近学生,和学生进行交流。初中学生在情感交流方面大多都是较为被动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主动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亲近自己,俗话说: 亲其师,信其道。
其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较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通俗的来讲就是喜新厌旧。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特点,根据学生的不足,给出适当的指导。有的学生喜欢安静,有的学生好动,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个性,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促进其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经常性的出其不意的准备一些新颖的事物,能够帮助到学生学习的东西,让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始终抱有期待,那么自然学习兴趣就会逐渐的培养起来。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共同努力,积极地致力于课堂高效教学的改革和建设工作。虽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我相信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一定会开辟出一个全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25
一、高效数学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不断渗透数学思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一个手势,一句话,一句恰如其分的表扬,甚至一个微笑,都能给学生一个奇迹。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丰富的,是可以开发的,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是必要的,但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要不断传递渗透数学思想,要让学生自己体验和感受数学思想的微妙,不断开发思维潜能。这中间老师是支持者,是引导者,是伙伴,是数学思维火花的点燃者。教师也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数学场景,尤其是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数学思想怎样渗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到数学思想的重要性。比如制作一个无盖铁皮桶,需要多少面积的铁皮,首先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铁桶的侧面展开为长方形,长为上圆的周长,宽为铁桶的高,这样再加上桶底的面积,一个桶就大功告成。数学思维把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联系了起来,从而实际问题得以解决。所以教师在讲数学课时,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去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不断挖掘和开发各种资源,为学生学好数学打下一剂强心针。
二、数学课堂中多媒体的使用必不可少。
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缺少先进的教学设施,但近一年来,我校电子白板和一体机的配置后,突然间课堂教学变得有滋有味了,大量的有关图片插入、动画、声音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不仅使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而且有些数学知识更加容易掌握了。课堂既能展示大量的数学信息,又能进行大量课堂反馈练习,还能展示一些不易理解的问题。比如在讲中心对称、轴对称图形时,设计动画直观地展示两个图形通过旋转而得,同时找出对应顶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再比如在讲三角形全等时,设计动画将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叠一起,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找出全等的条件,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直观的印象;又比如在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通过动画设计使直线与圆相离、相交、相切,并且归纳总结它们的条件,效果直观形象易于理解。新课程的设置使数学课堂自主探究活动增加,很多数学概念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自然完成,多媒体为高效课堂提供了平台,学习、探索、归纳、总结、结果展示一气呵成,再加上图文并茂的效果,使学生多方位、立体型感知,教学效果很好,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三、自制教具可弥补高效课堂的不足。
众所周知,数学课的很多内容是枯燥无味的,学生不易理解,尤其表现在数学立体空间概念这一方面。教师自制一些教具,更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一些内容。比如学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时,教师自制的教具,能给学生形象地展示这些图形的'特点,即正方体有六个面,并且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而长方体也有六个面,各个面的特征就不相同了,也就是说,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差别也能用自制教具来演示,一个木制长方形,如果四个顶点能活动,可变成什么图形,同学们很快能回答上来,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很显然他们的移动在一个平面,而正方体或长方体他们的各个顶点移动的话,就不会在一个平面,这样一个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差别就显而易见了。自制教具经济实用又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动脑去开发的话,定能解决一些疑惑,可见自制教具在数学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四、教师的情绪会时刻影响高效的数学课堂。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精神饱满,情绪控制适当,既不缺乏激情,又能娓娓道来,眼睛、微笑,一个手势有时能给学生以无穷的力量,帮他们树立信心。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一次偶然的失误回答,如遭到大声呵斥,可能会给刚刚起步的人生,画上句号。面带微笑的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学拉回到课堂中。整个课堂学生能看到,能被无形地感染。学生的回答、积极思索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来,能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学生的自信心在不断增强,并且思维更加积极,学习成为一个自发主动的过程,从而引导大部分学生也积极参与进来,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五、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数学高效课堂的一部分。
数学课堂要注意设置一些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说白了就是一题能不能多解,考虑问题能不能多项化。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部分,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善于从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在反馈中多问几个能不能这样想,或者那样做,有没有更好的解法等等,让学生不仅仅只把题目做完,而且去考虑这个题之外更多的东西,培养学生全方位立体性思维。一堂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本课内容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课堂真正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达到高效课堂。
六、高效课堂应注重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
我在数学教学中时常发现一些学生,教师布置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没有自主去看书学习的习惯,依赖性很强。一遇到难题,不专心思考,总想问别人。结果时间一长,养成不能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习质量自然上不去。这种学生平常学习可能给老师的感觉还可以,可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很多题不能独立完成。因为平时不善于独立做一些生题,数学思维在平时没有得到训练,思维品质没有提高。一个学生不善于独立处理生题,就意味着他的大脑就没有足够的训练,没有足够的训练,就没有很好的思维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注意这方面问题设置,多表扬能自主学习的学生,想办法让学生摆脱依赖性。比如一些章节,先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不讲,然后布置练习题,遇到不会的让他们自己多思考,然后讨论,讨论以后再让他们做。这个过程虽然花费了一些时间,但是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会更自信,从而有勇气去面对更多的生题。如果数学课堂经常会出现独立自主学习机会,再加上一些场景,会不断刺激学生思维神经,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会不断提高。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高效课堂,我们的课,应是教会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学习,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创新的解决很多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七、教师应了解一些学生的认知规律。
上好一节数学课不容易,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要竭尽全力,而且要坚持不懈,要有耐心,不要操之过急,我们是教会学生去学会学习,我们的想法和学生的想法有时不能一下子进行沟通,这是正常的。我们要沉住气,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时间,我们的方法和做法应该是合理的,不要动不动说学生真笨,这么容易就不会做等之类的话,这样做不但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反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一句话,不要把我们的思维强加到学生的身上,而时刻为学生着想,使我们的课堂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重复,不断改进的事业。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能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社会有用之才。让我们的课堂视野更开阔,方法更灵活,学生更活跃,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展翅高飞,去翱翔在无限的数学太空,为这个美好的世界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真正为人类生存造福。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26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使“有效的数学课堂”真正落到实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抱有很大的兴趣,才会全力以赴地去学习、研究。而生活是学习的基础,新教材的编排更是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在教学中,老师应注意设计一些和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数学素材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现在使用的教材中的“打折问题”、“镶嵌问题”、“租车方案”等等,都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的事例,来帮助学生学习。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数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学生产生了乐学、愿学的欲望,就会为学习付出勤奋,乐于钻研,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讲“合并同类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去超市买商品,付款时收银员是怎样计算商品的价钱?假如你是收银员,会怎样做呢?这样,由收款这一问题情境,由浅入深地给了同学们一个合并同类项的实例,在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分类的标准,分类后每一组单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更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整节课学生学的都很愉悦,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不错,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作为教师我们理应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
其次,作为教师,要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做到全身心融入课堂。如在教“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不要急于把性质告诉学生,而是引导他们通过对折操作去发现性质的。这样就使学生体验到获取知识的过程,领悟到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学习培养了良好品质。
二、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促进课堂高效
对话是新课标下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数学课堂是否高效,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有效地提问。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刚从“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中走出来,就又走入“满堂问”的尴尬境地。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作为备课教师,我们一定要严把课堂提问关。首先要做到选择问题的科学化,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要达到这一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深挖教材,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不同知识层面的问题。并在课上有针对性地提问。其次,课堂提问的语言要简明扼要,恰如其分,带有启发性,激励性。课堂提问的目的就是要学生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拓展学生思维及创新能力,使课堂提问做到精准,有效。切记不能使用“你懂了吗?”“是不是?”“对不对?”等模糊的.语言。因为老师从这些问题的回答中,根本找不到可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任何信息。再者,问题提出后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以期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考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思考动向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收到最有效的课堂效果。
三、提高教师素质,创设高效数学课堂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把时间还给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变“教书匠”为“研究型”教师这是时代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能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发展,而个人更应具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和态度。一名好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艺术,才能使课堂教学更精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教师就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用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我认为,教学时要从“发展性,生活性,反思性,创造性”等特点出发,精心设计课堂,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语言实验、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围着教师的引导转。“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教师要想达到高效课堂,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平时多积累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中应用自如,达到最佳效果。
四、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逐渐代替了过去的黑板、粉笔,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以其直观形象的演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能保持较兴奋的状态,提高对感知事物的理解。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更好地处理好快与慢、大与小、动与静、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学生形成鲜明的形象感受,启迪学生思考,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把握适度原则,不能“满堂按”。要使多媒体真正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讲“勾股定理”时,我先设计了一些在网格纸上的特殊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动手量一量,算一算,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再利用电脑生动的演示了“一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向外所作的三个正方形面积大小有什么关系?”的问题,在演示中又不断变换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但学生总能观察到无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怎样变化,它们存在的规律不变。在这节课中,动态的演示,有助于学生对规律的形象感受,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坚持学习新课程理念,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相信只要不断积累,潜心研究,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艺术,我们一定会建构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熠熠生辉。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27
【摘 要】物理课堂教学是物理活动的教学,是教师依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并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教师就必须具有效率意识,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实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至关重要,只有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学。八年级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新学科,很多学生对物理学科不理解,不喜欢,觉得难,没有兴趣,不好学。这时,教师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关爱学生,动之以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课堂上要建立好师生关系,以真情去感动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愿意跟老师交心,乐意听老师讲课。从而对老师教的学科感兴趣。
好奇心是兴趣爱好的原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住学生好奇心这种心理特征,变好奇心为兴趣,进而转化为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讲中外科学家的故事,介绍自然界中各种奇异的现象,做些有趣的科学实验。在上第一节物理课时,我通过做些新奇、趣味性强的实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又沸腾,会跳舞的小人、打蛋入杯、沸水游鱼等实验。学生对此感到新奇而有趣,且与他们日常经验或想象不一样。因此,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学生就带着好奇心进入课堂学习。
1.2创设兴趣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抽象的事物难以产生兴趣,反而对直观的,带有刺激性的问题容易产生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直观道具、彩色图片、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能使教学更直观,生动。如在讲《平面镜成像》时,先在讲台上竖立一面大镜子,请一些学生上前来照镜子,做些动作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再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解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生就会带着激情进入学习。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仅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和要求,而且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物理现象,物理实验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而具体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善于观察并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对于以后的学习将起到事半功倍的积极作用。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主动和系统地进行观察,在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如下几点培养。
2.1调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观察
一定的知识经验是提高观察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现在学生生活的时代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身边几乎全是物理,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体验,就一定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如汽车刹车时人要向前冲,夏天,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矿泉水瓶放一会就冒汗。在教相关内容时,我都会让学生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这样学生学习时就容易悟懂。因此学生就乐于观察,这将有助于增强观察的广度和深度,收到良好的观察效果。
2.2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要让学生尽可能运用视、听、触等各种感官感知方式进行协同活动。如在探究音调和频率关系实验中,我让学生自己将尺一端紧按在桌面上,改变钢尺另一端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让学生用耳朵听它拨动发出的声音,又用眼睛注意钢尺拨动快慢。通过眼、耳、手、脑的配合感知几次实验现象的区别,最后才能[楚的认识到音调和频率关系。
2.3归纳观察法
通过分别观察个别现象得出结论后,再归纳出一般规律。如欧姆定律就是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观察电流强度与电压关系,最后归纳得出欧姆定律的。
2.4比较观察法
由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和现象之间总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因此,总有可比之处。在教学过程,要注意让学生对物理现象分析比较,并善于在相同事物和现象中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如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让学生比较像的虚实、像的大小、像的正倒是在物距与焦距之间有什么关系时才出现各种情况。从而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5顺序法
我们观察事物有一定的顺序,如果没有顺序,就会造成顾此失彼,观察不够全面,不得要领。因此要遵循一定的合理顺序。例在对水沸腾进行观察时,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判知水温的变化,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观察到有气泡从瓶底上升,以及气泡由下到上体积的变化情况,在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是否在变化。清楚沸腾的整个过程,从而对沸腾的概念、沸点的意义获得深刻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真正成为社会需要人才。
3.1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优化教学方法,就是要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亲自动口动手动脑学习,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教学中导人新课时,特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例:在讲《升华和凝华》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演示碘的升华实验,过会冷却后又产生碘凝华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想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再以主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进入本课的探究教学。一起得出物理现象。教学有法,也无定法。我们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2鼓励质疑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不要把自己的认识或书本上的知识强加给学生,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应善于诱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争论,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多给学生创造一些质疑问题的机会。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念,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不是向学生提供标准答案的权威。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质疑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科学的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会质疑,是学生学会学习进而学会创造的开端,是学习活动的思维动力。
3.3创设想象思维情境,激活学生思维火花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在过去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引发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尽情想象,激发学生思维火花。如在讲完摩擦力后,可以向学生提出,没有摩擦的世界将会什么样?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积累,对摩擦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巩固。
4结束语
总之,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而学习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投入和主动建构认知结构基础之上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与学习的有效性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28
摘要:教师的激励对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教师除善于使用激励的语言之外,还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教师们通过用心的赏析和鼓励学生,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激励 语言 策略 肢体语言
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可见,教师的激励对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多么重要。以情感人,充满情感的教学,能使学生乐学不倦。课堂上教师的激励语言尤为重要。但是教师除善于使用激励的语言之外,还要富有激励的情感,即丰富的肢体语言,通赞许的点头,称赞的目光和眼神,赞美的手势,会心的微笑,都会使学生愉快地学习。
一、激励性语言的作用
1 激励性语言改善了师生关系。过去教师是“警察或法官”,课堂气氛紧张,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9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语言激励,并在受到教师语言激励后,乐于跟随教师进行活动。如:你回答得真好!你的分析太正确了,下次让你来当小老师!这是对学生表示肯定。学生得到认可,因此也敬佩教师。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善意的批评也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希望。如:你的答案已接近正确答案,但是还要再认真思考一下哦!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师生间才会民主、平等、和谐。学生喜欢这位教师,就会认真听课,这节课才会有效率可言。
2恰当的语言激励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及时激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动力。如:这么难的题目你都能回答出来,真了不起!你这节课发言了好几次,你非常善于思考!学生充满了自信,才会主动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提出一个较难的学习任务,从几个例句中总结出It’s + ad. +fr sb.+t d sth.这个句型。我在第一个班上课时,没有及时语言激励,79%的学生态度冷淡,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接下来在另一个班,同学们在我的激励下,同伴之间互相帮助,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可见,语言激励对学生学习态度、互相合作起很大作用。
二、教师语言的激励策略
1运用激励语言要恰量。教师激励学生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把握正确的时机,适量的激励,能起很大的作用。但是过多的和太随意的激励,激励会显得苍白无力,不但会破坏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还会对教师提出质疑。
2捕捉教育契机,适时激励。要使激励语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学会捕抓教育的契机。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心中的放大镜,耐心细致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当学生想展示自我但又束手束脚时,教师适时运用语言激励,会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去展示。
3 激励要面向全体、注重差异。课堂上,教师不能过于偏爱成绩好的同学,激励不是个别学生的专利。中等的学生或是暂时落后的学生更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和肯定,某次激励或许就成为了他们学习中的大转折。同时教学要因材施教,评价也要因材施评。激励时要因人而异。不恰当的激励会使学生认为教师是在讽刺、挖苦他,降低了教师的威信,适得其反。
三、教师肢体语言的激励
课堂上教师的授课,除了语言,还要借助一定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意思。越是优秀的老师,越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学生会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而且对教师充满了期望,期望教师的表扬。所以,优秀的老师要善于用语言、手势、眼神、笑容等传递期望和情感。
1 微笑的力量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应该以良好的形象服务于学生,不应该不苟言笑、扳着面孔。只有“微笑服务”,才能体现“人性化”的教育。从此,我把微笑带进课堂,让学生们感到学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包袱。课堂上如果学生答对了题目,我就立即给予他们肯定和赞许;如果答错了,也以微笑鼓励,使他们不感到灰心丧气,进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2 充满鼓励的手势和眼神 当学生课堂上表现好的时候,教师冲他们竖一下大拇指或给他们一个赞许的眼神,他们都能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鼓励,教师把学生当作朋友,弯下腰来和他们谈话,这样会使他们更加信任教师,更加喜欢教师,从而喜欢英语这门学科。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以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学生,面含微笑,轻轻点头,以示鼓励;在碰到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时,如果点名批评容易打破和谐的氛围,不妨走近那名学生,用眼神悄悄制止,鼓励他做出教师期待中的反映,
激励基于尊重。以往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导致学习主动性差,课堂效率低。但现代师生关系中,师生关系平等,教师通过各种方式的激励,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从而学生愿学,乐学。成人尚且需要鼓励和赞美,更何况学生。让我们教师们用心地、毫不吝啬去赏析、鼓励学生,让我们的学生爱上学习。
摘录文献
1《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赵伶俐主编(1996)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学》赵鹏程、赵正、冯文全、傅林主编(1998)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英语课程标准解读》陈琳、王蔷、程晓堂等(200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29
语文课堂一直以“费时多而收效微”著称。内容太多、太杂,涉及字、词、句、还有文章的阅读理解,样样都要会,因为考试就偏爱这些啊,所以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通通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希望一网打尽,造成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虽然老师学生忙得不亦乐乎,但效果甚微。那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为此,我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教材要熟――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
一切要遵循根本,就像了解一个人一样,你只要知道他的出生地,就不离十。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蕴藏其中。不管今天的科技如何发展都代替不了语文课本本身,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就舍本求末了,毕竟语文课本是国家教育部门和有关人士长期研究打造的,也可以说是很多专家、教师智慧的结晶。很多选文,寓意深刻,文笔优美。作为语文老师,应当潜心于语文课本的研究,真心与文本对话,甚至进入情境。唯有这样,你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也才能教出真人才。
二、导语要精妙――激发学生兴趣的开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语文老师要精心构思,巧妙设计,要有艺术性和启发性,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当然设计时最好短小精悍,针对性要强。
三、提问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的启动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课堂上巧妙的提问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可见,课堂提问如能做到以上几点,课堂的'效果无疑会大大增加。当然要做到以上几点,还是要熟悉课本。
红花还需绿叶配。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堂,并非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以了,还需要其他手段的辅助。多媒体的巧妙使用会使语文课堂的效果锦上添花;课堂的结尾,留有思考的余地,犹如绕梁余音,意外的效果会出现在课堂之外;适当的课后练习、实践,会让知识更加牢固,而变成能力。
小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最好时期,科学的教育正好是他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我们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来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本着素质教育为目的,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30
一、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发言之前,要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
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种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
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上不失激情,但太过关注过程的设计和结构的完整,对于那些投偏了的球,通常是一带而过或置之不理,按照早已制定好的教学目标按部就班、一丝不苟地前进,学生在我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走进预想的领地,作为教师的我有时更甚至替学生思考,代学生言论,无形中,控制着教学,操纵着学生。学生的思想的渴求和学习的需要被我置之脑后,无形中的一支指挥棒束缚住了自己的教学,也把学生们困在了一个固定的圈子里画地为牢。失去了倾听的课堂永远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
二、知识点故事化
数学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喜欢,学生喜欢数学,才能心甘情愿地深入学习,数学学习就能事半功倍;学生不喜欢数学,教师下再多的苦功夫也等于浪费时间。对于小学生来说,故事是一件美好的事物,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小学生总是对各种类型的故事保持着莫大的热情和兴趣。同样,这种思路也可以转移到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将小学数学教学故事化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的年龄更小,耐性也就更差,教师就可以通过将数字、公式等故事化来引导学生逐渐喜欢数学,以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三、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
四、划分学习小组促进共同学习
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是以大多数人对知识的理解吸收程度为标准调整课堂进度的,但不可避免的,会有学生快于教学进度或落后于教学进度,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况,从而进行科学的学习小组划分,将对知识理解吸收能力强和弱的学生合理搭配,促进互补学习,以提高班级的总水平和平均水平。
五、科学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整个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效果的检测,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教学改革的有力措施。有效、科学、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价,能够有效推动数学教学过程的开展。对学生客观的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教师不仅要关注他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效果,又要关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倾注程度、合作交流意识、自信心以及独立学习思考的良好行为习惯、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同时,对学生进行的评价,也必须特别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能够较好地掌握和运用,这样的教学才是名副其实的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31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下面我们来谈谈怎样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2、要在课堂中优化教学。3、充分了解学生。4、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要驾驭课堂,实现高效,课前必须认真准备、特别是精心备课。为此蔡老师在教学统计备课时,除了备教材、备课标、备题目、备教法、重讲授。蔡老师更注重备学生,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导学,设置问题,进行训练,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制定出教学目标。还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本节课的知识背景掌握充分,将局部的知识放到整体的知识大背景来研究,因为这样,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会觉得枯燥乏味。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是课前准备的重要内容,老师针对教学重难点广泛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充分调动学生0的视觉、听觉、感觉。不断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以此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堂中优化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在学习例题时蔡老师是通过让学去交流与讨论,在讨论环节里,当学生出现不同观点的时候,有的学生认为A公司上升得快,所以去A公司,有的学生认为没有数据,不一定是A公司的工资高,应该看数据来分析,这时教师不过早作评价,而是把问题交回学生,让学生思维的碰撞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巧设练习,巩固提高。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蔡老师在练习设计上设计四项有趣的'活动。如:专家答题,做一个精明的老板、解惑统计陷阱、数学小故事《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贴近生活和引人入胜的题目,这样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如:蔡老师设计活动一、专家答题,从统计图中让学生通过帮助农民分析当地的气温是否适合种植。更深一步地认识辨析信息不能光看图形的表象,而是应该结合图形的数据等信息一起来观察,统一标准是分析统计图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站在专家角度去回答问题,这样也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充分了解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至关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想深入了解学生一定要与他们建立互动的关系。经过实践:蔡老师常给予学生的肯定,学生成为了专家。从而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因为学生认为老师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较放松,容易畅所欲言,能顺利得到老师想要的答案。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倾听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纪律,对于不愿意倾听的学生,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还要将思维、情感等主动性因素融入学生。除了要让学生想听外,还要让其知道从何而听,这就要老师适时的诱导和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听。蔡老师也要注意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
总之,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结合《数学课程标准》,设计出适合所教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创造出理想的,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32
怎样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是一个极具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话题。在学校大力地倡导与推行下我本人也一直在教学中实践与反思,下面浅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备好每一节课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者,自然要苦练内功。首先心中要有整个学段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前后章节的衔接与铺垫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精选例题有计划、有层次、系统地开展教学。“精讲多练”,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讲究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高效课堂的支柱。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可以说是数学思维的教学,所以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知识、教理论,更重要的是教思想、教方法。即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因为每一项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几乎都隐含有数学思想和方法,如代数中解方程时化未知为已知的思想,几何学科本身就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以及几何中把复杂的图形转化变为平面内的基本图形来研究的思想等。同时数学思想又是连结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纽带,如函数的思想将代数中的大部分知识串联在一起,第一个含一个字母的代数式都是这个字母的函数,代数式的值本身就是函数值,方程可以看作函数值的特例,不等式可看作两个函数值的比较等等。
三、注重题目的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是高效课堂的法宝。
在数学学习中,常常会发现许多学生做习题往往停留于机械模仿训练,不会独立思考,当问题的形式可题目稍加变化,就束手无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新课效应,所谓的新课效应是指学生刚刚学过某个定理法则或公式,因为当堂课要进行巩固理解,所以练习围绕理解和巩固当堂课的定理、法则进行,学生往往不假思索就用当堂所学的定理公式、法则去解决问题,往往这些问题还真的能被它们解决。但当题目综合可有了变化时,他就不知道用哪个知识点了,这就是新课效应。
解决新课效应最好的办法就是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了。
其实,所谓的变式,就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对题目中条件或结论、图形的位置、形状、大小的变化规律及语言符号的互译,最终使学生掌握那些在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因素,从而跨过现象,看到本质,这就是人们常讲的“万变不离其宗”。另外由于巧妙设计变式于课堂教学之中,学生感到课堂的丰富多彩,从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变式题目举例)
四、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保证。
练习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数学的练习大致可分为新课练习和复习练习两种。高效课堂的表现之一应该是所有的学生时时有事干,是看学生的参与度。新课的当堂训练题最好对于学生分层设计练习,承认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数学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
复习课的习题要放在整个知识网络中整体规划,进行题组设计与练习。题组设计的目标是多样化的。可以是用来巩固阶段教学重要知识点的横向性的题组,也可以是以某种解题方法为线索贯穿其中的归纳性题组,也可以是以运用某种数学思想由浅入深的纵向性题组等等。显然题组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探索性,极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斗志,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老师走进题海,学生走出题海,让学生做一题会一类的要求。我从中收益匪浅。
五、关注关爱学生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根本。
有句话说得好:“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再好,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能真正的参与其中,肯定实现不了课堂的高效。老师应关注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真倾听任何一位学生的思路与观点,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和指导,不能漠视,不能敷衍。受认知水平或表达能力的制约,很多时候学生的发言词不达意或者其他同学理解不了,老师应及时给予正确明白科学的回应和归纳,这样既给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又体现了前面所说的苦练内功精心备课的要求,老师只有对学科知识有高的把握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让学生真切体验到老师的关注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因此,要使数学课堂更高效,教师应从关注每一位学生开始,承认其基础的差异,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肯定中学习,在教师的鼓励声中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
总而言之,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探索数学教学的规律,改进数学教学之法,把教学当成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不懈努力、精益求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让我们的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相信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打造一片数学的“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相关文章: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12-05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03-27
浅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03-26
浅析如何构建政治高效课堂论文11-06
如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01-08
构建高效课堂原则探析11-13
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03-24
浅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11-19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