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定位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定位 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随着多媒体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但毋庸置疑,某种程度上,我们产生了技术至上、技术万能,非技术无以言教育的认识偏差。国外已制定出了一些政策措施防范这些偏差的出现,我国2010年7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也就此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性意见。
随着现代教育的持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学校实现素质教育新跨越、提高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一个与现代教育技术隔膜的教育工作者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已无法进行基本的学习和科研了。教育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众多的手段支持和技术保障,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规模和效率,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甚至出现了技术至上、技术万能,非技术无以言教育的认识偏差。但是我们需要注意:教育技术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许多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并没有随着技术的先进而消失。相反随之出现的新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应冷静、客观而全面地思考: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的全面发展中应充任一个什么角色?
一、教育技术学不是简单的教育学和信息技术学科的交叉
教育技术,既是教育问题也是技术问题,同时更是教育与技术相结合的问题。“教育”与“技术”是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然而,遗憾的是,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的探讨中,我们往往把它看做技术层面的东西,错误地认为只要应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就意味着是最先进的教育,存在着技术至上的错误倾向。所以多年来,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课堂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在思想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颇:注重硬件配置、关心软件质量,却忽略了现有教育系统本身对技术应用的制约与排斥。几十年来教育技术的发展除了给人们带来了教学媒体的花样翻新以及似乎成了有别于其它学科的唯一标志的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之外,教育技术并未带来其它方面的改变,更未对更新人们的教学观念起到应有的重要作用,“技术只能在对象领域中确证有关‘真’的知识,无法进人人的信仰世界,机械的世界本质上是一个无意义的世界”,貌合神离的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的弊端。所以我们应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仅仅拥有现代化设施的教育并不是现代教育,只有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才会产生真正意义的现代教育。
正如张建伟博士所说:“教育技术学不是简单的教育学和信息技术学科的交叉,而是涉及到了更为复杂的多学科的交叉,包括教育学(尤其是其中的课程和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广义的信息技术学科、社会学与文化学、哲学与系统科学、经济学、传播学等等。教育技术学发展至今,在这种学科交叉过程中,我们仍可以在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理论倾向和学术语言上很清晰地看到各个学科的痕迹,而没有真正融合,形成统一的范式。”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分析教育技术学中“教育”或是“技术”,而是应该在正视其交叉性的基础上,系统地挖掘这一学科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不仅应该看到“教育”后面的诸多社会、人文科学成分,更应该看到“技术”后面的诸多应用技术科学成分,应该认识到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独立应用学科。其基本目标是“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
二、对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地位的认识偏颇及对策
自从教育部规定重点高校必修课的25%课时、普通高校巧%使用多媒体授课,并规定对所有的高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估起,各高校投人大量经费建设了一批多媒体综合教室并接人校园网,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相当的便利。但是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此我们也应当有相应的处理原则:
1.教学媒体选择的适用性原则
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现代多媒体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媒体大有英雄末路的悲凉。虽然这是目前的普遍趋势而且还大有继续蔓延的征兆,但我们仍然需要思考:在使用媒体时是否出现了一些误区呢?媒体的使用是不是越多越好?媒体使用是不是越先进越好?美国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Clark曾经用“用汽车运牛奶并不会比用马车运牛奶营养更为丰富一些”来形象说明教学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媒体而是方法。各种媒体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在传递信息时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一般而言媒体是灵活的、可以替换的,关键在于对某个具体的教学目标选用何种媒体更合适,再好的媒体如果使用不当也不会有好的效果。书本、印刷物通过言语的刺激编码,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反应,信息传递系统性强且稳定和持久,但教学反馈相对迟缓,只能提供抽象的经验;而电视等视听觉媒体以模拟的刺激编码,具有艺术属性能够激发学习者的情感,属形象化的教学媒体,能真实地再现客观事物,持久性非常好;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和适应个性的教学系统则以其个性化的设计、强烈的感官刺激以及适合学生自主调节学习等特征逐渐崭露头角。因此,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优势,合理使用适当的媒体,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计算机网络极易实现协作式学习,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高级认知能力和合作精神,而在Internet上极易实现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和提高信息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参照公式“媒体选择的几率=媒体的功能一成本”进行具体的操作。我们要本着适用的原则选配媒体,不能简单将媒体质量或数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画等号。
2.教育模式选择的人本主义原则
“穿新鞋,走老路”形象地比喻了目前教师课堂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没有因为先进教学手段的渗透发生多大的改观。新技术让教师的教案由文本变成了电子教案,原来厚厚的教案如今只要一个小巧的U盘就可以轻松解决。但教师的电子教案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传统教学内容加上几张图片,是文本教案的机械搬家。教师的声音放大了,教学容量增加了,单调的板书被绚丽的屏幕代替,但教学效率却不一定相应提高。“人灌”变成了“电灌”,学生整体素质未见明显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等都没有得到具体体现。
较之传统的口耳相传,现代教育技术在注重技术使用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自从开始使用新的技术,教学的容量就大大增加,师生的双向互动却少之又少。师生间极少的情感交流让课堂气氛沉闷,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被动。孰不知,人作为活的要素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师生有效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是良好教学质量的保证,人机对话永远也无法代替人与人的交流。现代教育目标之“学会生存”,是要求作为社会动物的人学会沟通、团结、协作。过多地沉浸于机器中,沉浸于虚拟的世界必然导致学生精神的障碍和以后进人社会生活、参与生存竞争的艰难。
3.对教育技术定位的误区及纠正
在教育技术的定位上目前存在不少误区,出现一些错位的认识。一种观点以为教育与技术相结合可能多元化地产生新教育。新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而教育技术属技术的范畴,二者分属不同的种属概念。新教育的产生由许多因素促成,除教育技术之外,还有诸如新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乃至新的教育内容等等都是促成新教育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教育技术一个因素是根本无法促成新教育产生的。我们不能视教育技术为万能,也不该延续跑马占地的学术恶习,把教育技术的范围无节制地延伸,抢占别的学科的位置,越姐代厄地顶替人家的工作。将教育的其他许多组成部分都囊括到自己的范围以内,这实际上是主观超越教育技术定位的一种倾向,我们姑且称之为“越位”。这种倾向对教育技术的发展无益。
教育技术的另一种错位是偏向计算机,错误地以为计算机是教育技术的主要标志。而从教育技术的视野来看,计算机虽然先进,也只是一种新的媒体工具。我们应该从更广泛、更高层次的教育技术意义上去理解、去研究和实践计算机的强大的教育教学功能。
教育技术的第三种错位是唯媒体技术论。长期以来,人们心目中媒体技术一直是教育技术的代名词。尽管自教育技术这门学科被引人国内以来,许多有识之士都声称媒体理论并不是教育技术理论的全部也不是核心(这门学科是叫“电化教育”还是“教育技术”旷日持久的争论便反映了这一事实),但三十来年的教育技术的发展除了给人们带来了教学媒体的花样翻新以及似乎成了有别于其它兄弟学科的唯一标志的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之外,教育技术并未带来其它方面的改变,更未对更新人们的教学观念起到应有的重要作用。至今甚至仍有人凡涉及教育技术言必称计算机,似乎教育技术离开了IT技术便不成其为教育技术了。这种在理论上讲不通的假设在一些的人观念中已经根深蒂固。
现代教育技术是姓“电”、姓“教”还是姓“技”的问题长期在学术界争论不休。笔者无意纠缠于类似的问题中,但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无论它姓什么,为教学目的服务是无条件的。
三、对现代教育技术领域问题的思考和规范
1.对教师主体地位意义的有关思索
信息时代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这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它对现代教育提出了培养素质全面的创造性人才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是人的创造物,它支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建构知识,实现主体的本质意义。自觉能动地创造现代教育技术的育人环境,促进现代教育的人文精神实现,平衡信息时代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是现代教育的当务之急,而教学过程尤其是文科课程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主体人格魅力的显露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当对教师的个性特征、审美趣味、思维习惯等予以充分的尊重。
教学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活动,教学过程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渠道,把自己的情感因素转移到学生身上。最佳的课堂效果应当是教师能够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和打动学生,师生共同“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教师本人对所教授知识的热爱可以传导和感染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评价和判断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受教育者。教师的情意因素促使学生自觉乐意地积极学习。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不是不平等的权威关系、依赖关系,教师也不应当是单纯的主导者或服务者。真正现代意义的教育是建立在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双向沟通、平等互助的关系之上并最终达到人本主义崇尚人的尊严、民主、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
六种现代教育观之一的双主体教育观是指现代教育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尊重教师主体。这个尊重并非传统“尊师重教”意义层面上的对教师地位和劳动的尊重,而是在把教学看做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尊重教师的个性特征和审美趣味,允许教师的创造。在某些课程中我们应当可以大胆要求“让技术走开”。
2.对现代教育中技术泛滥、人文精神缺乏的思考
技术能够产生一种让人不断需求它的威力,在不断提供消费可能的同时也在消耗着人类的生命力,在为我们带来舒适的同时也偷走了我们思想和创造的快乐,它使人们变得懒惰、柔弱和依赖。当一个好的课件被使用后,教师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和更深人的思考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他自然也就懒得再去思考类似问题。当网络上可以非常方便地"down”到各种资料时,针对学生实际的“因材施教”就成为多余。就学生方面而言,网络上资源的丰富足以使他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的“人”,学习变成了非常功利的事。因为计算机巨大的存储功能使我们相信要错就只能是我们自己的错。大学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考”在现代教育技术面前荡然无存。
当我们的大脑被大量别人的思想占据时,当别人的思想反复洗刷我们的头脑时,别人的思考就代替了我们的思考。那么,“我”在哪里?“我”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著名教育技术学家霍克里奇说:“不要期望把学生从学校拉到家庭、机器旁边就可以解决一切。任何先进的多功能机器在不会学习的人面前,充其量是一台玩具而已。因此,我们必须注意:网络文化的技术器物层面和由活生生人构成的现实社会层面都是学生成长发展必不可少的平台。由活生生的社会人构成的现实社会层面可以为具有沉思与安静认知方式的学习者提供阅读、推理与想象的静态平台,也可以增进交流与合作进而构成正常的面对面的、活生生的协作与交流的动态舞台。离开任何一个层面培养出的人都是残缺不全的。因此,两者的整合是网络文化背景下教育的明智选择。忽视或淡化任何一个方面都将影响教育效果,背离教育初衷。因此,人不能成为技术与机器的奴隶。而我们今天的教育无疑是过分注重技术器物层面了,人文精神严重缺缺乏,这对人的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人类并不会因为登上月球就有所改进。这必然跟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的冲突有关。如果史学、法学与国家学说、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等的进展也象物理学那么大,原子战争的危险就不会有了。可是令人惊讶,在许多精神科学中出现的不是这样的进步反而是较明显的退步。”所以,在现代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的是以追求真善美等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精神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需要一种超越动物性欲望和工具性功利的精神价值。《美国国家学生教育技术标准》1998年版和2007年版的最大区别就是“从学习使用技术和使用技术学习”,[6e]新版标准将“创造力与创新”作为首要素质说明技术只能是手段,绝不是目的,提醒人们注意不要毫无意义地沦为技术的奴隶。现代教育技术目前面临的迫切任务就是积极地、能动地推进现代教育的人文精神实现。不仅要培养掌握知识技能的合格人才,而且要培养出素质全面和创造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将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确立为“科学的质量观”、“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都是对教育技术有限性的完善,对于“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3.对出现问题中人的主观因素的推论
“生存方式的技术化,精神目的的实用化,个人存在的片面化以及人性和创造力的沉沦,何以能够凸显人生和人格的尊严及价值……物质技术的发展永远都不应该淹没精神和人性的光辉。但我们教育界目前存在十分严重的轻视传统教育
教学(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理论等),崇拜现代教育教学(学习理论、学习模式等)的趋势。其实事物的两面性决定无论传统还是现代都有它的优势与不足,传统和现代都应是我们关注的内容,都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在观念上应该有大的转变,应把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转变为自然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把科学主义教育价值观转变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整合的教育价值观,并且在教育价值观重塑过程中要克服目前流行的一些错误认识,以期做到认识恰切,实践避免盲目性。
四、结束语
教育技术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的产物,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教育科学结合的产物,其根本属性是教育,其支撑的基础是技术。教育技术领域要发展,必须进行定位,不是照搬国外的AECT2005或修改之的问题,而应完全立足于国内的经济发展、教育改革、文化背景,以系统观、人类学、社会学、后现代、人本主义、实用主义等理论指导我们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对战略、持续发展等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才会得到真正的振兴。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论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定位】相关文章:
论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价值11-18
试论现代教育技术价值的实现12-04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探论11-17
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11-18
现代教育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03-25
浅析流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应用03-28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3-26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几点思考11-17
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6-1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