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文学理论知识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入

时间:2024-10-10 10:08:1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试析文学理论知识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入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下是一篇关于文学理论知识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入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试析文学理论知识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入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大学生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文学理论知识的可行性和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可适当引入文体学和叙事学理论知识,改变单纯注重词汇语法知识,引导学生从篇章结构入手,加深各个语言层次的理解,培养阅读兴趣。

  论文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学理论 整体把 阅读兴趣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sis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DING Mei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chang, Jiangxi 330029)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 of introducing literature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to teaching of reading in college English. In teaching practice may be appropriate to introduce stylistic and narrative theory of knowledge, changing focus purely lexical grammar knowledge, and guide students to start from the chapter structure, deepen the level of understanding of each language, develop the interest in reading.

  Key words reading teaching; literature theory; whole; reading interest

  英语的基本技能中,阅读是基础。我国英语界的著名学者从不同角度倡导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阅读有助于扩大词汇量;扩大知识面,增加文化底蕴;可以培养语感,带动听、说、读、写、译全方位的提高。①在国内的英语教学中,历来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课本中引入了大量具有可读性、趣味性的文章。其中既有故事性很强的叙事类文章,也有不同文体的文章。但在这些课文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仍然以应试为目的,单一注重词汇等语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往往缺乏对篇章整体性的理解,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对写作手法毫无意识,学生难以得到教师的启发,学习效果不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对叙事性较强的作品可以灌输一定的文学理论,借此巩固词汇篇章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向学生介绍文体学和叙事学的知识,具体做法如下:

  1 文体学

  文体学是学者进行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有以下三个特点:“语言学方法探讨文学文本;按照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标准讨论语篇;强调语言的美感特征”。②它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句法、人称和段落等各语法层次上的要素对文章意义的影响。

  案例一 语音词汇层次

  词汇教学的教授过程通常是先教授单词的读音,接下来是释义,然后是词汇的用法,最后让学生造句。在教授单词读音的过程往往是孤立的,缺乏前后语汇的联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会遗漏文章传递的某些信息。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五单元的课文 The Day Mother Cried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I bounded up the steps, burst into the living room and flipped on light.在这句话中,flip是生词。一般来说,教师只会解释它的意思是轻弹、轻击的意思。整个句子可以理解成,“我跳上台阶,冲进起居室,啪嗒一声打开电灯。” 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平常而又枯燥的,很难对单词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文体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注意这个句子中的三个动词bound, burst, flip的读音。很容易发现这三个单词都是重读闭音节的单音节词,且bound和burst押头韵。这类词读起来短促有力,节奏轻快。作者一连使用了三个这样的词来表现他回到家后的动作,凸显了他轻松愉悦的心情。此时的愉快心情为之后看见母亲哭泣时的震惊作了铺垫,加深了情感力量。

  教学实践显示读音和词义相结合的方式强化词汇教学,使词汇教学不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的解释上,还有助于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和对课文的理解。

  案例二 句法层次

  传统英语教学中句法层次的教学主要关注句子结构的分析,对文章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而作者对于句式的选择往往关系到文章的深层含义。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六单元的课文A Day’s Wait。这是一篇选自海明威创作的小说集Winner Take Nothing中的一篇小说。其中的句式很值得玩味。讲授课文之前,教师除介绍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生涯外,还可简要介绍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和主题。海明威的作品通常采用白描手法,言简意赅地表现面对死亡和艰难困苦坚不可摧、从容不迫的精神。在这个故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它的句式。可以发现,小说主要为对话体,描写从外部着眼,采用白描式,鲜少使用形容词,语句简短有力,节奏明快,多处省略呼语和助动词,给人的印象非常直观。除弄清句子结构,理解句子意思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这段描写和之后对猎鹌鹑过程的描写相较于前后故事的叙述时采用的句式要华丽、复杂、突兀得多。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何作者没有沿用简洁的语言风格。语句复杂冗长使得阅读时间增加,可以暗示时间的流逝。一方面从读者心理上来说,儿子的焦虑被延长。另一方面来说,复杂的句式使得故事节奏放缓,反映出父亲打猎时闲适的心情。从而提出这样的疑问,难道父亲并不关心儿子的生死,抑或是儿子自已大惊小怪,把自己的疾病严重化了呢?直到小说的最后,才能真正得到答案。即便是叙述节奏改慢,但却充满打猎时的紧张气氛。甚至可以将打猎这项涉及生命、危险紧张的活动和儿子初次体验死亡时的焦虑联系起来。教师可将对文章的理解引向更深一层。儿子对死亡的初次体验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经历了这次焦虑之后,对于人生其它的困难就能坦然面对了。   通过对课文的句式的分析,可以发现文章中的句式对于文章意义表达的影响。教学也由单纯的语法结构讲解扩展到课文内涵的整体把握。

  案例三 体裁层次

  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七单元Shelter是一篇戏剧文本。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灌输一些有关戏剧的知识。戏剧与小说有很大不同。它有时空和舞台布景的限制,作者隐身于幕后,通过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来讲述一个故事。戏剧的核心是冲突。阅读戏剧文本要找出戏剧冲突是如何酝酿、激化、达到高潮的。比如在这篇课文中剧中各人为了躲避导弹袭击,试图进入斯道克顿家的防空洞。戏剧的冲突到众人强行打开防空洞达到顶点。但当广播通知警报解除后,故事戛然而止。而戏剧所要表达的就是人们在面对危机时的自私。

  文体学除了以上提到的这几点外,还可以在其它方面,比如说课文如何达到连贯等。文体学还可以用来对课文后的诗歌进行音韵、修辞等方面的分析。通过一些文体学知识的渗透,学生可以在各个层次上体验语言的独特魅力,使语言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叙事学

  叙事学是关于如何讲述故事的学问。一个故事如何讲述得精彩生动关系到故事情节的安排、叙事视角等因素。向学生讲授一些叙事学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和阅读兴趣。

  案例一 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指的是以谁的眼光来看待故事的发生。视角的选择与信息控制有很大的关系,常常有助于制造悬念,造成出其意料的结果。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第一单元的课文The Dinner Party中视角的选择就很巧妙。

  这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故事发生在印度。印度殖民地的官员和他的妻子举办晚宴。席间客人就男人和女人谁更勇敢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一位博物学家发现了蛇的踪迹,为了逼免蛇受惊袭击众人,他巧妙地化解了危机。但事实证明女主人最早发现蛇并冷静地采取了恰当的措施,从而打破了男人比女人更勇敢镇定的偏见。故事通过设置悬念,使故事气氛紧张,直到故事的最后一刻才解开悬念,达到了扣人心弦的目的。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故事是通过什么方式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可让学生以全知叙述者的视角和女主人的视角重新叙述故事。结果发现如此重述故事的话,故事变得毫无悬念,平淡无奇,更少了故事结尾时那种出乎意料、恍然大悟的情感体验。然后指导学生找到故事是从博物学家的角度进行叙述的。博物学家起初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叙述争论,他置身事外的态度使读者的立场也处于犹豫不定的状态。随着故事的推进,当博物学家成功解除了危机之后,读者也自然认为男性才是勇敢镇定的典范。但故事在此发生了转折,博物学家因自己的专业知识已经知道女主人先于自己知晓蛇的存在,而女主人也先于自己做出了妥善处理。这时读者最终颠覆传统偏见,改变观念。一个原本简单的故事由于视角的选择而变得引人入胜。适当地介绍一些叙事视角的知识,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大意,也能学习到整篇文章是如何布局,吸引读者的。

  案例二 叙事时间

  叙事时间关系到情节的安排。一个富有情感力量的故事往往和它的叙事时间有关。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五单元The Day Mother Cried的叙事时间就使故事的情感高度集中,充满感人的力量。

  讲授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大段的倒叙,并指出此举的用意。“我”有一天从学校回到家里,发现母亲正为即将失去的工作而哭泣。读者有可能会觉得母亲过于软弱。“我”之所以非常惊讶是因为认为母亲无所不能。接着“我”回忆了母亲为了维持家庭开销,从开日托所到汽车旅馆无所不能,而最近在学习打字上遇到了困难。故事实际上通过倒叙已将一个坚韧不拨的母亲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从母亲的哭泣中理解了母亲所面临的压力,并给予其安慰。之后再顺叙母亲通过努力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故事将情感冲突集中到了母亲哭泣的那一天,情感力量达到最高潮。虽写的是母亲受挫时的沮丧心情,但却突出了母亲伟大坚韧的一面。通过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叙事时间的安排对于体现作者意图和强化情感体验的作用。

  叙事学主要针对故事的整体把握,了解讲故事的技巧,进而提高阅读欣赏水平。

  3 小结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中引入文学理论知识是可行和有效的。通过适当介绍一些文学理论知识,引导并启发学生对课文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能更深刻地理解音、字、句和篇章,有助于加强语言基本功的学习;对文章的理解不只是停留在语法层面上,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文章整体,发掘文章的深刻内涵;有利于体会文章的写作风格,学习写作技巧;可将文学知识运用到其它类型的文章和课外阅读中,提高欣赏水平和阅读兴趣,进一步促进语言的学习。

  注释

  ① 赵新颜.以大量阅读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5).

  ② Joanna Thornborrow and Shan Wareing. Patterns in Language:Stylistics for Student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Routledge,2000.p4.

  参考文献(略)

【试析文学理论知识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入】相关文章:

试析日语语言文学03-27

试析对文学现状的忧虑03-27

试析对比较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02-21

试析引入CRM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流程设计03-10

试析周劭馨文学批评03-10

试析苏轼文学批评文体特征03-10

试析在反思中改进与提升11-19

试析“知人论世”与文学批评12-10

文学论文:试析普通词语的中华意蕴11-2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