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绿地环境促进人群健康
导语:在适宜社会交往的环境中人们精神健康往往处于更高的水平,住区绿地环境中的社会交往行为对缓解精神压力具有明显效果。一方面促进人群健康的住区绿地环境能够通过改变住区小气候,另一方面良好的住区绿地环境会为人们社会交往发生提供了场所,人群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精神压力的释放,进而促进精神健康。
1.人群健康问题日益严峻
当今全球许多慢性病(例如肥胖、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逐渐呈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慢性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占人类死亡总数的60%,且呈迅速增加之势,今后10年将增加17%[1]。同时世界范围取样调查显示,诸如抑郁等精神疾病患者已经达到世界总人口的10%-20%,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统计显示,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城市和农村慢性病死亡的比例分别高达85.3%和79.5%,许多贫困县也已达到60%,并且,城市比农村地区慢性病死亡比例更高。精神疾病造成的负担也是十分惊人,我国每年因精神疾病“埋单”的社会负担也高达621.91亿元,精神疾病所带来的消耗已跃居我国疾病总负担的首位。由此可见,当前社会背景下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将成为威胁人们的健康杀手,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抗击慢性疾病和缓解精神压力已经刻不容缓。有效的体力活动是减少肥胖等慢性病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吸引人们主动步行和骑自行车出行、方便参与健身锻炼等增加人群体力活动机会的人居环境(即,主动式健康干预的人居环境)是消除肥胖,有效增强人群健康、遏制慢性病发生的重要途径。同时,在适宜社会交往的环境中人们精神健康往往处于更高的水平,住区绿地环境中的社会交往行为对缓解精神压力具有明显效果。汉斯曼等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头痛、压抑状态时,在自然环境中交往活动,压力释放程度可达到87%、头痛程度可减轻52%,自然环境比城市环境表现出更好的效果。人们可以通过创造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吸引人群进行散步、小憩、驻足和游戏等活动,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进而促进人群精神健康。
2.住区绿地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绩效
住区绿地环境拥有较高密度的绿色开敞空间,其促进人群健康的的效果主通过这种环境实现。一方面促进人群健康的住区绿地环境能够通过改变住区小气候,提供较为完善的运动休憩设施和绿地场所来吸引人们主动参与体力活动,提高了人们日常锻炼频率、时间和强度,进而促进人群生理健康;另一方面良好的住区绿地环境会为人们社会交往发生提供了场所,人群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精神压力的释放,进而促进精神健康。住区绿地环境作为人群日常生活以及休闲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优劣好坏会对人群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2.1住区绿地环境的构成要素探索
促进人群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住区绿地环境,需要覆盖住区绿地环境的核心要素,住区绿地环境构成层次可以归纳为住区公共绿地环境、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环境、住区宅间绿地环境和住区道路绿地环境。
(1)住区公共绿地环境包括住区公园、住区小游园、住区组团绿地和其他形式的公共绿地。住区公共绿地环境为住区公共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居民可以在公共绿地环境中进行运动健身、游憩观赏、休闲娱乐和散步集会等体力活动和社会交往。住区公共绿地环境以一般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和景观结构,以绿地为主,配置多样植物景观,同时需要设置一定的康体健身设施和运动休憩设,公共绿地面积要占住区总用地面积的7.5%~15%。
(2)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绿地主要位于住区幼儿园、住区会所、老年人活动中心、住区居委会、垃圾站、锅炉房等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周围,通常结合不同建筑形式布置。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绿地主要针对特定人群使用,在幼儿园、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公共建筑附近,通常选择色彩鲜艳、无毒无害、易于生长的植物,给儿童、老人和其他人群带来生理行动上的便捷和心理上的愉悦;在锅炉房和垃圾站等公共设施周围,布置吸收有害物质的植物,减少有害物质对人群健康的威胁。
(3)住区宅间绿地是位于住宅四周及庭院内的绿地环境,是住区绿地环境基本单元,也是住区邻里交往最频繁的场所。住区宅间绿地环境通过阻隔噪音、吸滞灰尘、调节气温、促进通风,给居民室内、户外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布置精美和康体休憩设施齐全的住区宅间绿地不仅会给居民带来美的感受,同时促进了儿童、成人、老年人进行更多的体力活动和社会交往。
(4)住区道路绿地是指位于住区主干道、次干道和宅间路两旁的绿地,位于道路红线之内。住区道路绿地环境通常与组团绿地和宅间绿地结合布置,兼具遮阳、防尘、隔绝噪音的功能效,同时景观丰富度好的住区绿地道路环境会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散步行为,进而增加住区居民步行出行频率和时间。
2.2住区绿地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作用机制
现代社会高密度的钢筋混凝土住区造成了人们之间的社会隔离,体力活动减少,邻里交往匮乏加剧人群健康问题。住区绿地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作用机制,即通过规划住区绿地环境结构、布局和特征,来有效促进人群体力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发生,进而改善人群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一方面通过创造适宜人们出行的住区绿地环境进而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到体力活动中,提高人群体力活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创造适合人们社会交往的住区绿地环境,吸引更多人群参与儿童玩耍、老年游憩、休闲娱乐、邻里交往等社会性活动,使人们产生社会联系,释放精神压力,进而促进人群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2.3住区绿地环境促进人群健康效果
住区绿地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改善人群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一方面通过住区物理环境改善、绿地环境康复和促进人群参与体力活动进而促进人群生理健康;另一方面通过为人群创造亲近自然的绿地环境和促进社会交往的户外空间来释放精神压力,进而促进人群心理健康。
2.3.1住区绿地环境改善
住区物理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住区绿地环境通过植物对外部因子的阻隔、吸滞、反射等诸多物理作用和植物净化、吸收转化等生理生化作用,对住区环境起到改善的作用。通过植物的遮阴、调节气温、增湿、导风、吸滞尘土、吸收有害气体、隔绝噪音来改善住区物理环境,给人们提供适宜人们生活和活动的住区绿地环境,进而促进人群健康。
2.3.2住区绿地环境的康复效果
乌尔里希早就提出了“康复花园”的研究思路,认为良好的户外自然环境能极大改善疾病的康复效果,有学者提出了“治疗景观”的概念,着力于探讨特定场所的辅助性治疗效果。这些理念与实践构成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环境疗法(HealingEnvironment),即通过创造一种舒适的空间环境,让人们身处其中能感受到心情安宁、充满希望、情绪高涨、快乐安详,为人们提供一个精神放松、情感交流和游憩的场所。
2.3.3住区绿地环境通过促进体力活动来预防慢性疾病
以机动性为导向的城市发展策略减少了住区人群体力活动,从而导致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增多,营造促进体力活动的住区绿地环境将会增加人群步行出行,运动健身等体力活动进而促进人群健康。研究表明,居住在品质较高的住区绿地环境中的居民,参与身体锻炼的概率,比自然环境不太好的住区的居民参与身体锻炼的概率要高3倍,而发生肥胖的概率要低40%。同时居住在道路景观丰富、街道设施齐全、以及适于步行及骑车的道路设施的住区,人们趋向于步行和骑车的频率更高;适度的步行等体力活动可降低猝死率、延缓局部或全部劳动力丧失和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也可降低病人生命晚期对药物控制的依赖。
2.3.4住区绿地环境通过促进社会交往来释放精神压力
促进人群健康的绿地环境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和社会交往的场所,来释放精神压力。住区绿地环境缓解紧张情绪的原因是能满足人群控制感和私密感、社会交往、活动与锻炼、转移注意力。自然环境通过缓解紧张情绪来对人群健康产生促进作用。研究表明,良好的户外环境除对人们的生理状况(降低血压)、认知能力(提高注意力测试成绩)具有促进作用外,还对人们的情感状况(增强幸福感,减少激动情绪)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研究结果还显示,在公园游玩的人群中,97.4%认为公园游玩对改善他们的心情有积极的影响。
3.促进人群健康的住区绿地环境规划策略
促进人群健康的住区绿地环境规划应该包括住区绿地结构布局和微观特征两个方面。根据良好的住区绿地环境促进人群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应着力建设兼有多样性、可达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住区绿地环境。
3.1鼓励多样性特征的住区绿地环境
(1)功能布局多样性:在住区绿地环境中,只有将游玩观赏、休憩康体、运动健身、文化娱乐、邻里交往等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功能够多样混合布局时,才会增加居民出行目的地多样选择性。
(2)植物配置多样性:原则上选择无毒、无刺、易于生长和管理的植物,多样配置并保持统一,同时创造植物季相景观。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通风、采光、遮阳、防尘和隔绝噪声的需求,并且针对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布置可亲近的和颜色鲜艳的花草树木,给人以视觉上美的感受。构建草坪、灌木、乔木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形成良好的林冠线,并且结合树篱,树墙布置垂直绿化、墙面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等多种形式,增加住区三维绿量。
(3)环境设施多样性:布置康体健身设施、体育运动设施、休憩设施、景观小品设施、灯光照明设施、道路铺装、垃圾回收设施等,并根据儿童、老人等特殊群体需求布置相应环境设施。
3.2支持可达性特征
住区绿地环境住区绿地环境可达性是住区居民到绿地环境目的地的步行便捷可达程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交往场所与体力活动设施是通常是居民最直接的出行目的地。
(1)控制合理绿地密度分布:结合住宅相应布置绿地广场、锻炼健身设施和步行路径等。距离是影响居民出行进行体力活动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因素,住区绿地环境应该合理密度分布,并且根据不同绿地层次控制绿地规模。
(2)提高住区绿地环境的连通性:构建住区绿地环境点-线-面系统,以住区道路绿地为骨架连接住区宅间绿地、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和住区公共绿地,构建可连续步行的住区绿地环境系统。
3.3提倡安全性特征
住区绿地环境在住区绿地环境的层面,安全性属性可以解释为居民进行体力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规避风险因素的特征。(1)道路交通安全:在住区绿地环境中,安全性主要侧重于道路交通安全,通过人车分流,合理地布置绿地环境步行路径来降低机动交通对于行人安全的威胁。(2)体力活动和社会交往安全:良好的视野有利于危险性的降低,儿童、老年人休憩等特殊群体进行活动时,需要在看护下进行,同时照明设施的完善也有利于提高进行体力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安全性和降低犯罪率。
3.4鼓励舒适性特征住区绿地环境
(1)生理舒适性:布置遮阴、滞尘、阻隔噪音的多层次复合绿地环境来营造人体舒适性的住区环境,并可适量布置茉莉花、薰衣草、芦荟等植物促进人群睡眠;同时种植适量香樟、松树可起到净化空气、控制传染病蔓延的作用,来提高住区环境质量。
(2)心理舒适性:通过提高住区绿化量和合理布置植物色彩、形状,并点缀山石水体,使人们在亲近接触自然的同时,缓解精神压力,达到心理的舒适。
4.结语
国内外在住区绿地环境与人群健康方面的研究,证实了住区绿地环境在改善人群健康方面的作用与价值。高品质的住区绿地环境会促进人群主动进行体力活动和社会交往,进而主动干预慢性疾病和缓解精神压力从而促进人群健康。从多样性、可达性、安全性和舒适性构建促进人群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住区绿地环境,是实现对人群健康的主动干预,缓解人群慢性疾病和精神压力的重要途径。
【住区绿地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相关文章:
探讨健康教育对体检人群健康意识的影响03-27
谈绿色节能生态住区在中国的前景03-28
华南居住区绿地碳汇作用研究应用12-06
护理干预对社区高危人群健康的影响12-04
创设良好心育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8篇)04-04
浅论幼儿园美术区角环境创设03-07
浅谈体育锻炼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02-24
积极情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意义11-27
关于运用赏识教育 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健康11-2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