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课程德育渗透思考

时间:2024-09-16 20:31:1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高校音乐课程德育渗透思考

  德育其实一直贯穿当代整个中国教育的始终,九年义务教育的思想品德、高中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都肩负了德育的任务。传统德育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填鸭式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具有明显的“语义性”特征。普通高校的音乐课程教育与传统德育分离,多偏向于音乐学科教育,注重音乐技巧、音乐表现,德育内容淡化或缺失现象严重。

关于高校音乐课程德育渗透思考

  [摘要]高校音乐课程艺术实践活动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专业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板块。成功的音乐德育活动通过音乐来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目的,从音乐美育中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自我使命感。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提升音乐素养,突破专业圈:结合音乐社团建设,营造德育氛围。

  [关键词]高校:音乐课程:德育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育人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爱因斯坦在他的«论教育»中说:“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行为、有视对社会的奉献为其第一要义的个人􀆺􀆺教育就是忘记了学校中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德育其实一直贯穿当代整个中国教育的始终,九年义务教育的思想品德、高中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都肩负了德育的任务。而这些通过机械强化、反复练习的知识点恰恰是爱因斯坦口中容易忘记的教育。中学被老师们用种种理由“剥夺”的艺术课和大学的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都是使学生“不容易忘记”的德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是艺术课和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创造美和感受美的能力。被选入课堂或者实践活动的音乐都必定符合“美”的标准,即善意的意图、有价值的内容及道德教育的目的。学生在音乐中体会到的“美”的感受才是“忘掉”一切学校教育之后所剩下来的东西———善良、合作、健康、情怀、志向,等等,这就是德育与音乐教育的最好切合点。

  一、高校音乐课程德育功能之缺失

  传统德育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填鸭式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具有明显的“语义性”特征。普通高校的音乐课程教育与传统德育分离,多偏向于音乐学科教育,注重音乐技巧、音乐表现,德育内容淡化或缺失现象严重。

  (一)现象

  1.高校音乐德育实效性的低迷造成高校德育时效性

  低迷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为主,专业设置学科主义强。(2)现在的各种教育改革几乎都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而忽视了教育对象“人”。(3)教学评估注重物化的评比,例如教学设备、课程设置、就业率、升学率等。德育自然而然成了“政治任务”,不能不做,但是要在不耽误课程学习的条件下做,这是很多高校音乐德育的现状。而德育在高校几乎是辅导员的事情。专业老师管教学、辅导员老师管学生工作,这是高校明确分工的具体要求。而在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专业不匹配的大杂烩现象严重,辅导员老师各类专业的都有,普遍存在思政德育功底不扎实、音乐德育认识不够、教育学生力不从心的现象。所以,对于“德育育人”这个教育的最高目的,很多辅导员教师经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普通高校的音乐课堂专业意味

  强音乐课程德育的目的是通过艺术教育活动传递给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目前,普通高校音乐课程的定位依旧是以传授音乐知识为主,德育的观念性不强。例如,在常见的公选课———声乐艺术课、音乐理论课等课程中,教师通常侧重于音乐的专业性,课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教师指出学生音乐技能上的不足,并给予指正:而纯粹的音乐赏析课,教师会收集各个时期或各个派别的代表曲目,让学生扩大曲目量,或者教师会从音乐演奏、演唱版本的不同来引导学生分析、鉴别音乐,从而达到训练“音乐耳朵”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德育内容渗透性不强,音乐内涵与音乐德育功能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二)原因

  1.学校德育工作部门和落实人群不统一

  传统的德育拘泥于理论学习,学校部门设置按功能分离,绝大部分高校承担德育的部门为思政部,例如在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成为了高校德育的主要课堂内容,承载着德育知识传播的重要职责。而高校执行德育的主要部门是各高校的学生工作处,落实人群是各院系的辅导员,这就导致了部门分工和具体落实不统一。

  2.大学生对德育兴趣的缺失

  兴趣是影响学生对教育内容认可度的关键。在教师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认可—接受:不认可—排斥。一方面,高校普遍开设的德育课程多以理论灌输为主,脱离学生需求,导致学生主动性差,接受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音乐课程过于强调主流音乐,盲目排斥非主流音乐。大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定型时期,教育者会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筛选教学内容,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不受不健康文化的侵蚀。但是,简单地以“根正苗红”来评价音乐,那无疑音乐就失去了最有魅力的部分———艺术性。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被教育者“好心”过滤了的音乐,也无法真正被受教者接受,通过音乐来渗透德育也就只是纸上谈兵。一首歌曲是不是高雅音乐,不能简单地以主题思想来衡量,音乐的创作手法、和声走向、曲式调性都可能成为学生关注并感兴趣的内容。事实上,非主流音乐不能等同于非道德音乐,想当年那些被视为靡靡之音的邓丽君歌曲,也并非毒害了我们:当下流行的各类音乐选秀节目也扮演着传颂、教育、引领的重要角色。例如中国好歌曲,很多参赛选手把中国元素融入现代创作,在宣传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美德方面远比教师单纯地说教来得更有效率,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事实上,时代感强的非主流音乐往往灵敏地捕捉了社会内质,这些音乐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及社会公众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二、高校音乐课程德育功能之重拾

  德育一直在学校教育中处于非常重要却相对独立的位置,德育绝不可能是思政教师的专利,它必须贯穿于每一门学科的教育中。而音乐教育和音乐活动在高校受欢迎程度高,传播能力强,在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相互协作能力、培养社会主义公德心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作用。因此,音乐德育对授教教师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一)提升音乐素养,突破专业圈

  “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用音乐情感作为德育的载体,在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德育实效等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音乐教师在不违背音乐艺术规律的同时,不能仅仅关注对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潜移默化地达到音乐德育目的,着眼于学生艺术素养与德育素养的双重可持续发展是音乐德育课堂的教学重点。音乐德育教师不仅要具有过硬的音乐专业功底,更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及良好的德育素养。同时,教师在教材选择、教学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过程处理上都可以有意识地融入德育的内容。这里的“可以”融入不等于“刻意”融入,渗透德育要有艺术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建议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保密,不要让学生认为你在给他实施教育,而是在和他交朋友。音乐课堂的本身是培养学生艺术感受力,音乐是美的艺术,声和形都可以使聆听者获得内部感知。例如肖邦的«英雄»,如果课堂只是从文学教义方面来讲解爱国、革命、英雄主义,不免显得苍白,如果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恢弘的气势、强劲的节奏、庞大的曲式,即使学生想回绝都无法摆脱音乐美所带来的精神洗礼。音乐德育功能区别于单一德育课堂的特殊性就在于用音乐来表现时代背景的政治意义。

  (二)结合音乐社团建设,营造德育氛围

  校园活动是传递社会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也是多样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学生社团是学生第二课堂的主要实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强化音乐课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结合,在音乐社团活动中充分发挥音乐德育的渗透功能,既是音乐课堂德育渗透性的补充,也是校园德育文化活动的有效手段。课堂是音乐教育的理论支撑,而实践主要依靠课外音乐活动来完成。音乐社团承担着校园音乐活动的绝大部分任务,相对于校园自发组织的音乐活动,有着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特点,因此,社团活动融入了最具代表性的校园人文环境和学生精神状态,是德育中音乐实践的重要载体。通过音乐社团活动,一方面能从音乐选择性上有效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例如学生在自主选择音乐活动的同时,会倾向于选择走在时代前列并且音乐艺术感强的作品,这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另外,把音乐社团作为原点,能高效传播、发散积极的、向上的价值观,在完成音乐活动的同时提升学校德育的成功率。例如,合唱合奏集体协作精神的培养、红歌比赛爱国主义情怀的升华、音乐活动策划实践能力的提升、节目排演奉献精神的锻炼、舞台表演美育情感的融入等,都是德育的有效内容。

  三、结语

  音乐课堂的德育功能就是“通过艺术本体意义的挖掘来实现艺术的外在工具性目的􀆺􀆺达到本体论与工具论的良心统一”。音乐教育与德育相结合是交叉学科研究的分支,两者既要相互联系共同服务于“教育育人”这一基本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又要相互借鉴,互补长短。音乐课堂不仅要完成艺术的本体意义,提升学生审美体验、陶冶学生情操性情,还要发挥正确引导行为、完善自我管理、塑造良好人格的重大外在工具性功能。对于音乐教师来说,要跳出专业圈束缚,增强德育的自觉性,丰富教育手段,将品德教育融入音乐课堂。同样,德育工作者要多接受音乐艺术的洗礼,扩大音乐储备量,多了解音乐内涵,在“晓之以理”的德育中,做到“动之以情”。

  参考文献:

  [1]马达.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音乐研究,2009(6).

  [2]蔡永海,王芸.论新时期高校育人为本与和谐心灵的提升[J].辽宁大学学报,2011(4).

  [3]王小琴,徐继开.论音乐的德育功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8).

  [4]曾焜宗.音乐的教育功能[M].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6.

【高校音乐课程德育渗透思考】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的思考与应用01-18

关于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渗透影视传媒音乐的思考11-30

高校影视教育课程的静态思考论文03-15

浅谈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理性思考03-04

关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思考02-26

论述关于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现状的思考12-07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设置01-07

试论德育渗透全面育人12-06

新课程体系下的中学音乐教学思考11-2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