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语文是学习的基础,是生活的奠基石,生活过程中的语言交际、文字运用、都是由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而语文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注意学生在发言中出现的仪态、神情、语调、礼貌用语等方面的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语文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脱离的现象,并在深刻领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基础之上,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义,继而提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及其对策。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教学生活化这一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开篇就明确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些观点,都明确指出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一种工具而非生活本身,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土壤。我们应将生活置于教学过程之中,将教育溶于日常生活中去。
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分析
(一)阅读教学“随心所欲”
新课标提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感受能力要关注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独立阅读打下基础。当前,部分教师扎进应试教学的大海,在阅读教学中刻意搜寻“知识点”,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训练“能力点”。阅读教材被肢解的“千搭百孔”,对其理解也是支离破碎,五花八门,教学内容琐杂不能指向阅读理解,教学思路细碎不能进行整体把握,教学目标偏狭不能结合写作。
(二)写作教学“杂乱无章”
写作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育者教学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是教师知识与能力的一种体现,更是教师人文素养的“代名词”。目前很多语文教育者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忽视教学计划,致使教学杂乱无章。写作教学缺乏定向指导,系统训练;写作题目想当然,任意布置;写作老师经常倒换,写作题目重复乏味。教师写作教学的无序化必然会导致学生写作的无头绪,对他们的语言表达以及情感体验也会带来不好的负面影响。词汇表达的欠缺以及题材来源的单一化,使学生在写作时文思枯竭,强拼硬凑,以至文不成章,客观上也反映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唯理性,割断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
(三)口语交际教学“墨守陈规”
口语交际是指在语言环境里分享信息、传递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基本手段。加强口语交际能力早已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一个人语言交际能力的好坏,已成为影响个人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既然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得以认定,我们就应加强训练,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许多教师对口语重要性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认为口语交际与生俱来,不需锻炼。更有甚者,许多教师在课堂授课时,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剥夺了学生表达意见与观点的权利。话语表达的压制与剥夺使学生渐渐养成了“逆来顺受”的被动接受意识,继而形成了不愿表达、不愿交际的“固守”状态。
二、关于加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建议
(一)阅读的理解应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要求阅读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通过自身的阅读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文中的语言美与精神美。教师在此应引导、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列出生活中与之相关,包含各种观点的事件,将事件最终结论与意义的探讨留给学生。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对阅读理解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教师如果在阅读过程中表露自己的观点看法,客观上将会阻碍学生见解的发挥,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成长。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见解,联系生活实际,达到言之有理即可。
(二)学生写作教学应与生活相结合
写作是对生活的感悟,是对生命的理解。写作过程本应成为丰富多彩、意兴盎然的生命活动,应是对现实世界现实生活的一种反应与感想,但大多数教师反应作文课没法教,学生反应没法写。中学生的写作类型一般分为四大类:“人、事、景、物”。在引导学生掌握这几种写作要素的基础上,写作主题的布置应结合生活实际内容,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例如,在写事的时候,多鼓励学生回忆在生活中遇到的自身或者身边的事情,写物时把能带到学生眼前的日常的物品拿出来等等。教师要以各种各样的生活形式去引导,启发学生的创作理念以及内容表达,鼓励学生进行观点交流,发挥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独特表现力,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语言文字。
(三)培养学生敢于表达、与人交流的良好习惯
现代课堂教学追求的是多样化、多元化,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促进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利用生活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交流。同时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敢于表达不同观点,培养善于与人交流、乐于与人交流的良好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把学生放到第一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语文教师应注意学生在发言中出现的仪态、神情、语调、礼貌用语等方面的问题。中学生还处于学习和塑造日常行为习惯的时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带给他们的将是在未来生活中的自信与从容。
(四)重视学生综合性学习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体现了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这一重要特点。语文学习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本工具,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及理解的重要手段。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对于教师来说,一定要能够把握语文与生活,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课下搜集与语文文章有关的各方面知识,同时探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所在,通过讨论,内化整合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三、结语
语文是一门接近生活的学科,语文课程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也应该与生活相联系。语文是学习的基础,是生活的奠基石,生活过程中的语言交际、文字运用、都是由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而语文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表现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更是对语言的理解,对价值观、人生观的理解。因此,语文与生活本身就是不可分离的整体,把生活从语文课堂中剥离,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最终会失去自己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
[2]杨春平.实践新课标:语文教学生活化途径探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9):15-17.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相关文章:
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研究05-02
浅谈田径短跑技术教学研究08-09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05-28
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05-30
小学体育合作教学研究论文04-16
谈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研究08-05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研究08-22
医药营销心理学教学研究06-12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研究论文04-16
互联媒体英语教学研究论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