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校企合作模式下纺织类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探索
【论文摘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结合当前纺织类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校企合作对纺织类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改革所起到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并指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推进中职德育工作改革仍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校企合作;纺织;中职;德育工作;探索
纺织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中职毕业学生的职业有更高的要求。为加强纺织类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我校通过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开设企业冠名班、多种结合模式的校企合作,开展了德育工作的研究、改革和实践,通过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的途径,将企业、思想工作等融入到德育工作中,激发了学生热爱纺织、献身纺织的热情,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1当前普通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德育工作模式缺少创新性,目标缺少针对性
中职的生源素质、人才培养方式都与普通高中教育有很大区别,但目前中职德育工作沿用的是普通高中教育的德育工作模式和工作经验,面对综合素质较差的中职生已不适合。
中职德育传统教学模式、教育形式较单一。长期以来,习惯采用一些“口号式”、“文件式”、知识化、课堂教育、会议形式的空洞理论和说教,德育内容与企业现实生产生活脱节,内容枯燥,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积极性。对德育活动没兴趣,甚至反感。思想道德教育只能是低效的。
大多中职学校德育目标失衡,阶段目标不明显,没有相应的评价和措施,缺乏针对性。在实施过程中,没能结合不同层次思想素质的学生进行,只求一步到位。用对成人或是素质较高的学生的要求来衡量每一个学生,德育目标忽视人的成长规律和差异性。只注重严管和处罚,忽视耐心细致的引导和说服工作。
1.2德育工作还没有真正打开走出校外的局面,与校企合作脱节
中职工学交替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推行使得德育工作的教育场所扩大至校外已成为趋势,如何在校外有效、系统地开展德育工作教育,使校内德育与校外德育顺利衔接,对中职德育工作者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工作课题。德育工作者走出校门办德育的经验欠缺,学校也缺少校外德育工作的经验和制度。不少学校及老师面对在企业生产和教学的学生,仍然采用学校的模式,这与企业职业道德培养与要求脱节,难以达到企业对学生德育思想要求较高的期望值。
1.3德育师资队伍缺乏职业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师资队伍依然不足
中职德育工作队伍缺乏对企业生产一线的感性认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偏重于理论化、书本化,缺乏在中职德育师资队伍当中开展“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意识。习惯于关门办学搞德育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看法和要求脱离实际,与企业用人要求和标准脱节。理论教学多,联系实际少,局限于课堂,缺乏情感性和连续性。
师资力量不足,德育教师很多是其它专业的老师“替代”和凑数的。有些学校不重视德育专职老师的问题,岗位少,人数少,大多采用其它课程少的老师来替代上课或者富余人员从事德育工作。
2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施对纺织类中职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2.1有利于丰富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通讨校企合作开展德育工作,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理论说教、灌输、死记硬背、照本宣科等德育教学方法,代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和形式多样的与企业合作办学所具有的实践、道德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代之以德育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教育模式。寓德育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组织学生到学校所在地区的各类德育教育基地进行实地学习教育,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通过组织企业有关人员到校参与,或组织学生到企业教学和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中接受德育教育。同时可通过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或企业员工,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言献策,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这样的多渠道教学或经验交流,可以提高学生对德育学习的注意力,有利于将学校的德育工作具体化、社会化、企业化。
2.2有利于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合作建立起德育专用的仿真、情景教学实训等场所,也建立起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学生置身于企业或是仿真中,就有利于提升其主体地位,能发自内心地接受德育教育,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此举也能有效减少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排斥和抵触情绪。
2.3有利于使学校德育工作的教学内容贴近实际,提升教学层次
校企合作能有效地将企业的建设、德育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用人标准等各方面内容渗透到学校德育工作环节中。校企双方共同编制德育校本教材、企业教材,改进德育课的实际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减少传统教育方法的单调和枯燥,减少对学校单纯道德教育产生反感甚至排斥。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结合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及学生发展的时代特征进行,提高学习热情,解决厌学问题。
德育工作的进一步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层次,培养较高素质、为企业为做出贡献的人。有了企业的参与,将有利于共同营造更高层次的德育教育氛围和环境,提升德育教学层次。真正开展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创业教育、生存教育,提高学生融人社会,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观察社会,融入企业等各种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教育教学目的。
2.4有利于凸现中职德育工作的职业特征,实现“以人为本”的德育目标
校企合作有利于双方文化对接和思想交流,优势互补,更能体现德育工作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方式。真正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沟通学生心灵,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以鼓励为主,少批评责怪,有利于为未来培养具有创造潜力的可持续发展人才。让学生主动发展,促使中职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激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扬长避短。要创造条件发展人的个性、特长,以学生发展为本。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支持学生的创新精神,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实现育人目标。
2.5有利于有效开展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德育工作,德育师资队伍可以通过合作过程中的锻炼、学习和提高,以及经验的积累,将会在原有基础上对德育工作教学模式、方法以及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对企业用人需求、用人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说教的多,让学生反思的少”、“就事论事的多,找根源的少”、“执行的多,主动创造设计的少”等教学模式和方法。扭转那种“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习惯于呵斥批评,要求承认错误,作出保证”等等处理问题的短期行为方法,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动中职德育工作者完成由“照本宣科”到“择需而教”的能力转型。
3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纺织类学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内容
3.1建立开放性的中职德育合作框架和工作体系
通过校企合作,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在以下几方面参与德育工作,建立和完善德育教育的合作框架和体系。
企业参与制订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德育活动内容和德育评价体系,加入到学校德育领导机构中去,协调到企业带学生期间的德育老师的相关工作,营造校企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氛围;
定期邀请企业层、先进员工、对口部门(如资源部)等到校或在企业实习的学生做报告,进行和规章制度教育;
聘请企业高级技工、关键工序的师傅等人员来校学生实训,让学生能及时掌握企业对员工的基本素质、职业素养、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能按企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便于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2根据用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适应企业需求的中职德育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用人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在考核学生理论学习、实操能力的基础上,将侧重点放在职业道德、思想品德上。即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通过岗位培训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技能和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热爱本职的理念,教给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诚信、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等内在的素质,将传统德育工作的评价内容具体化、企业化,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从根本上彻底改变那种由教师一手包办,诸如在成绩单上写操行评语,在素质报告书上打个简单的评价分数或等级等等传统德育评价方法,培养学生能学会自觉按德育评价标准进行活动,使学生有明确的目的和规范的行为。
3.3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提升中职德育工作品位和内涵
通过合作,深化德育工作的教学、教材和模式的发展和创新。大力营造“德育氛围”,在学校所有冠名实训基地和实验室里,按企业生产场景布置,张贴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融入企业氛围。在全校教室走廊等场所营造德育教育的宣传图片、画册和相关内容,让学生在真实和仿真的职业中得到的陶冶。加大宣传合作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规范等。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为主题,建设德育工作的特色和品牌,通过校企合作建设起德育工作的平台,陶冶的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激励学生奋进,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编写德育校本教材,结合本行业具体职业的职业教育为切入口,讲解企业文化和思想品质要素,结合、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道德需求,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以言传身教、情感沟通等方式替代传统集体教育和说服教育等形式;
通过学生在企业,在具体职业环境的氛围中,进行有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创业精神等教育。比如成立企业德育实习工作小组,加强厂纪厂规教育。加强事业心、责任感、诚信和道德等教育,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企业、社会对他们的责任和要求。把企业管理理念融合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性和时代感。
3.4建立校外德育教育基地。丰富师资培训方式,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者职业素质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起校外德育教育基地。先后与广西立盛茧丝绸公司、南宁女子等单位分别建立起校外德育工作教育基地。通过合作交流,让德育教师走出去,深入校外德育基地开展德育工作交流、学习和培训,丰富了培训方式,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工作活动。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进一步调动德育工作者开展德育研究和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德育教师勤于探索、勇于实践,不断研究解决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逐步提高德育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加大德育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健全德育教师职务评聘制度,不断提高中职学生德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规范班主任工作制度。通过各种方式的交流、学习和培训,德育工作者在为人师表、团结协作、个性健全、爱岗敬业、理论基础扎实、素养丰富、教学手段先进、创新活力和旁征博引能力强、教研功能高等德育职业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4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德育工作仍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几个问题
4.1校企双方对德育工作目标定位不当的问题
当前中职学生整体素质和水平下降,学校教育和企业用工要正视和面对这一事实。德育工作目标定位不能过高、不能脱离学生实际,企业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宜过高。应允许学生有一个适应和渐进的过程,不能要求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象正常员工一样的业务技能和稳定思想,否则就会对学生的一些想法和思想波动等问题不能理解,进而产生对学生德育工作上的急燥和不耐心,给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
4.2如何进一步调动企业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开展德育工作,首先要校企双方建立起相应的合作协意和管理制度,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比如企业资源部、培训部等对口部门相关人员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大多是无偿的,而不是专职的。必须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调动企业员工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性。校企双方都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德育工作者的合理需要,激发其积极、主动工作的动机和热情,从目标、奖励、情感、榜样、成就等多方面建立激励机制。同时对好的做法给予肯定,好的经验及时推广,对企业参与德育工作的成绩与企业年终考核、干部的选拔、任用结合起来。学校要在企业参与德育工作过程中,在人才培养、人才输送、校企交流等方面给企业提供相应的帮助,让企业在参与学校德育工作中得到实惠,得到肯定,实现互惠目标,促进校企合作开展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3如何对中职德育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并结合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德育工作绩效考评机制的问题
应该把德育评价列入学生在校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系统,构建一套包含专业基础学分评价,专业实训学分评价和德育综合积分评价的大德育评价机制;
德育评价应注重多元性评价改革,对学生德育评价不只局限在纪律、行为表现等狭窄的、片面的评价,而是把学生在校和在企业学习、实习、工作、生活等活动过程中,呈现出的全方位表现都纳入评价范围,使德育评价更加真实性和多元性;
德育评价改革要牢固确立学生在评价中的自主性,改变以往评价只是教师和实习师傅的权利的状况,明确学生既是德育活动的主人,又是德育评价的主体。学校和企业应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让学生参与德育评价工作,努力实现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目的;
对德育教育的评价要做到德育与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把德育考核作为评选先进的首要条件。对教师的考核,应将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一并考察,作为评先晋级和工作待遇落实的内容和标准之一。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校企合作模式下纺织类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探索】相关文章:
关于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08-17
试论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德育工作模式探析08-24
学交替模式下校企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践08-07
基于实训室的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08-13
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