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养成的思考
摘要:当前,在当代大学生中培育和传播廉政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现阶段大学生廉洁教育中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廉政教育效果不理想,廉政制度的绩效低,部分学生“模拟腐b”现象严重。因此,高校应在廉政文化意识培育和传播的社会环境、理论基础和实践活动等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 廉政文化意识 培育 传播
廉政文化是文化的特殊形态,是古今廉政传承积淀成为民族文化的结果,是廉政与文化的结晶。从广义上讲,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理念、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文化表现的总和形态。廉政文化综合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政权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是廉政特殊性与文化普遍性的有机统一,是廉政内容与文化形式的巧妙结合。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们的思想理念,传递着社会文化的精神,引导社会的道德风尚。
一、当代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养成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廉政文化养成是构建校园预防腐b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现实需要,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1.当代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养成是构建校园防惩体系的重要内容
校园预防和惩治腐b体系是一个系统,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促进大学生廉政文化养成,首先要用先进的廉政文化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不仅有利于铲除滋生腐b的土壤和条件,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提供精神动力、群众基础和舆论氛围,也有利于实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b战略方针,更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b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加强以廉政为核心的大学生廉政文化养成建设,是建立高校预防和惩治腐b体系,形成思想道德教育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加强大学生廉政文化养成,对大学生反腐倡廉监督机制的形成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唤起大学生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基础上的被监督意识,有效遏制大学生“模拟腐b”案件的发生。
2.当代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养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
和谐校园的“和谐”源于协调和默契,营造的是一种融洽的氛围。由于社会腐b现象对大学校园的影响,贪读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大学校园出现了“模拟腐b”现象。大学文化的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大学生腐b行为不仅腐蚀了大学生纯洁的心灵,还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不和谐。更为严峻的是,大学在人生成长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时期,大学生从惜懂少年成为青年,开始具有独立的思辨能力,若干年后他们将分别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在大学中是否接受了良好的廉政文化熏陶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工作中的廉洁行为。因此,促进以清正廉洁为核心的大学生廉政文化养成,对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的养成应该以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决服从于教育和教学的办学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诚实守信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廉政建设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廉政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努力营造“以贪为耻、以廉为荣”的良好氛围,形成具有鲜明特点和高等院校特色的大学生廉政文化,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3.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养成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廉政文化意识包含的精神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和价值判断。当今的青年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较强,对外交流沟通以及摄取信息的能力突出,同时也具有心理不够成熟、思想可塑性强、行为个性化等特征。大学是“传道授业”的场所,但绝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大学生难免受社会不良文化观念影响,造成廉政意识的缺失。现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廉政意识如何,对民族、国家的未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对国家、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培养大学生廉洁的道德品质、严谨的求学态度、求实的工作作风、诚信的处事方式、坚韧的意志品质。把培养大学生廉政文化素质纳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全过程,对引导大学生确立“廉洁光荣,腐b可耻”的是非观,以及诚信正直、遵纪守法的廉洁品质,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意义。因此,高校要把大学生廉政文化养成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以廉洁文化陶冶大学生的情操。
二、高校廉政文化传播与培育的现状分析
廉政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培育和传播引起了高校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并且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廉政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廉政观念、增强廉政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当前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影响大学生廉洁行为培育实效性的各种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得还很突出,主要表现在:
1.廉政价值观层面:廉政教育效果不理想
廉政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就是重视专业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当代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不断的细化,背后的逻辑便是对效率的崇尚。专业老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特别是廉政教育在有些学校尚付阙如,效果不理想,影响了大学生廉政价值观的形成。
2.廉政制度层面:廉政制度绩效低
廉政制度是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规范大学廉政文化教育主体思想和行为提供制度保障。美国学者博克说:制度文化“有一种似非而是之处,它通过约束人的行为而使人获得解放。”在大学中,有许多约束大学生行为的廉政制度,如《学生管理规定》和各社团、学生会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建设无疑为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制度执行不好,实施效果令人担忧。同时,当前对大学生的廉政规范仅依靠思想道德教育和人的自觉性,这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提高制度执行力、约束力,追求制度绩效的最大化。
3.廉政行为层面:“模拟腐b”现象开始出现
在大学中,学生“模拟腐b”现象的苗头己经开始出现。主要表现为:贿赂老师以获得
较好的成绩;贿赂辅导员以获得评奖、评优的资格;贿赂学生千部以加入学生会或学生社团;利用社团平台非法敛财(会费和赞助费)。这些现象的潜滋暗长,不仅带坏了校园风气,损害了思想教育成果,也对整个社会廉政文化的养成产生不良影响。
三、在大学生中培育与传播廉政文化意识的理论思考
1.教师率先引导—廉政文化培育与传播的先决条件
廉政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培育和传播,必须有良好的“土壤”。大学教师是和同学们接触最为频繁的人,他们构成了大学生群体的“直接环境”,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显著的。教师的职业是特殊的,他们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也是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为重要的因素。作为学生的楷模和道德标杆,教师的工作除了传授知识,更需要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加以感化。因此,要启动廉政建设,在大学中孕育、传播廉政文化,教师的行动就是最为有效的引导。
2.大学生公民文化传播与公民人格塑造—廉政文化意识在大学生中培育与传播的社会基础
公民是一个法律主体,也是一个政治主体;他拥有权利,同时承担义务。公民文化就是公民角色对其自身价值的认识与反映。廉政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文化、公民文化,是公民(承担一定的公共职务)在运用公共权力时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公民文化是廉政文化生存的土壤,廉政文化在大学生中培育和传播,必须让大学生接受明确、系统、科学的公民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塑造公民人格,为廉政文化在人学生中培育和传播提供良好基础。廉政教育,必须是有根基的教育,必须是有生命力的教育。而公民文化的传播与公民人格的塑造是把我们的廉洁教育从“你应该”向“我应该”转变的社会基础,这是一种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这是实现大学生“主体意识”扩展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公民文化的培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推进廉政内化过程。
3.思辨精神的培育—廉政文化意识在大学生中培育与传播的理论基础
从“要我廉洁”到“我要廉洁”的过程,除了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更多地体现了一个人对真正的自我利益的觉醒。大学生对廉洁问题认识的深化不能靠政治理论的灌输,必须建立在大学生对廉洁价值的理性认识基础之上。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当前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这种知识是大学生没有经过思辨、甄别的知识,它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大学生通过思考辨别后留在大脑中的知识将成为他日常行为决策的重要信息,是不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稳定的知识结构。因此,在大学生中培养思辨精神,有利于其通过深入地思考和甄别揭开廉洁文化、廉洁行为的“神秘面纱”,认识到廉洁行为对公民自身,对维系社会这个共同体,对提供公共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从而自觉地遵守公共权力运行的法则,自觉地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大学生在学校管理、学生管理、社团管理、班级管理中就会自觉地以廉洁的面貌出现,培育出廉洁文化和廉政行为。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思辨精神是廉政文化意识在大学生中培育和传播的理论基础。
4.大学生民主实践—廉政文化意识在大学生中培育与传播的实践基础
在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的培育和传播上,教师率先引导为大学生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标杆,为大学生公民文化的传播和公民人格塑造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的思辨精神提供了理论基石。然而,这一切都还只是外部条件,廉政文化意识在大学生中的培育和传播必须以大学生的廉政实践为基础,这是廉政文化培育和传播的内生机制。“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民主实践是让大学生深刻理解民主、理解廉政的必要环节,对廉政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毋庸质疑。
首先,在学生干部和班级干部队伍建设中开展民主实践。在学生干部和班级干部的选拔中,可以由同学提出方案,方案囊括资格审查、民意调查、预选演讲、笔试、面试、现场答辩和演说投票七个环节,各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能较好地体现班级代表的意向,尊重各个代表的意见。最后一轮的投票也是由学生代表决定,老师没有投票权,让学生们自主地选择自己心中合适的学生干部,从而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利益。
其次,在涉及大学生利益问题上设立学生听证会制度。近年来,高校在其管理中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说明高校学生管理要依法进行,要依法治教,另一方而也说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设立听证制度,不仅可以充分保证大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而且使学生有一个为自己权益辩护的机会。让大学生主动参与民主决策,使大学生人格尊严和自主意志得到充分的尊重,也为廉政文化意识的传播和培育提供了良好载体。
【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养成的思考】相关文章:
加强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养成的思考02-19
幼儿环保意识教育思考01-15
体育专业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11-24
重视技校网络道德意识的养成教育03-29
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思考论文03-27
辅导员法律意识养成教育的建言11-16
浅谈大学生的体育意识02-23
加强高职学生学习养成教育的思考论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