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特征;成因;六安市
论文摘要: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它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未来人口变化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通过定蚤分析,提出了六安市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和成因,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对策。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某一标准年龄结构比例上升所产生的一种现象,按国际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大于10%或65岁及其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大于7%时,标志着老龄化时期的到来,通常称之为人口老化,人口老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将给社会带来一系列具有全球性的问题。
六安市地处安徽西部,为皖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素有大别山门户之称。全市辖五县四区,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2. 9%,人口约667万,人口规模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阜阳市(2002年数据)其中60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23%,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06%(99年数据),说明六安市已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进人老年人口类型地区。本文现根据六安市情,对六安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及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人口学依据。
1、六安市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
1.1人口类型转变迅速,老龄化进程快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大多数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转变为“成年型”,六安和全国平均状况基本同步。见表1,六安市到1999年60岁及其以上人口比重达10'. 23 0} , 65岁及其以上人口比重达7.06%,说明全市已步入老年型人口地区,人口类型从“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变大约用了30年时间,而欧洲国家人口转变是一个平稳的过程,经历了50-80年才完成从“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变,这说明六安市人口类型转变迅速。此外,据推测六安市2005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将达到11. 41 06 , 2010年将达到12.82%,这个速度快于全国,慢于全省,未来几年,全市老年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2.880}6,是总人口增长速度的4. 17倍,真可谓老龄化进程快,来势猛。
1.2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高龄老人增长速度快
1990年“四普”时全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7.77万,1996年达62万,2000年为69.70万,预计2005年为80.39万,2010年达92. 29万。过去常言,人到七十古来稀,如今人到七十随处见,1996年全区7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3.93万,占总人口的3 . 65%, 2000年上升为4.21%,预计到2005年达到4. 54 % , 2010年达到5.20%。说明老年人口不仅绝对数量大,而且高龄老人增长速度快。
1.3人口老化的区域差异显著
1.3.1城乡之间
见表2,根据1990年、1994年、1999年三年间六安市城镇和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老年人口比重的比较并推算,可知城乡老年人口数分别增长了1.68倍和1.23倍,老年人口比重分别增加了1.83和1. 75个百分点。说明全市城镇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平均快于农村地区。
1.3.2县区之间
全市各县区步人老年型人口的时间参差不齐。早于全市的有霍山县1995年,舒城1996年,寿县1998年;与全市同步的有金安、裕安两区为1999年,慢于全市的有金寨2000年,霍邱2002年。据推测,到2010年,各县区老年比差别较大,老年比最高的为舒城和霍山,大约为13.82%,最低的霍邱为11.54%,相差2.28个百分点。
1.4人口老化与经济发展实力不相适应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过程,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生产社会化和商品化而自发实现的,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医疗条件的大为改善,增强了社会福利保障能力,人口老化和经济发展是正相关的,即先富后老,而六安市是在综合经济实力尚弱的情况下,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态势,即未富先老,六安市是全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与全省、全国的经济相比,差距显著,从表3可以看出2000年主要几项经济指标六安都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
2、六安市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分析
造成六安市人口老龄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并且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综合作用,这些因素大体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2.1自然因素
主要包括气候、生物、水文、土壤、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自然环境,是人类基本的生存空间,也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寿命。六安市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它地处江、淮之间,境内海拔37.4一104.3米,地形复杂多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5.4°C,年降水量1206.6毫米,年日照总时数1960.6小时,水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据有关专家研究,优越的地形,气候等有助于人们寿命的延长,六安市老年人口数量较大及高龄老人增幅较快与本地气候宜人,空气新鲜,物产丰富有一定的关系。
2.2经济因素
2.2.1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寿命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平均寿命,相应地决定了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及分布。六安目前虽属经济落后地区,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撤地设市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有了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因而人口平均寿命延长,长寿人数增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同样,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全市内部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及区域分布也存在着差异,一般城市老龄人比例高于农村,经济较发达地区人口老化速度快于不发达地区。
2.2.2经济因素对老龄人口分布的影响是极为复杂的,经济水平高不一定必然导致人口总量的老龄化。据调查,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往往吸引大量来自贫困国家或地区的移民,这些移民大多是青壮年人口,结果使得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反而变得年轻起来,在一定意义上延缓了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相反,经济落后地区却加重了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据统计,六安市近年来每年的流动人口中务工经商的占88.5996,流动人口的去向中本省其它县市的占10.9%,外省的占85 %,由此说明,六安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与每年大批外流的青壮年人口数量有一定的关系。
2.3政治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明显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老龄人口比重不可避免地随之发生变化。我国政府为了解决人口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从而制定人口的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随着出生率下降,年轻人口比重下降,相对增加老年人口比重,而死亡率下降又使人口的整体寿命延长,绝对增加老年人口比重,六安市自70年代中后期逐步推行计生政策以来,出生率明显下降。见图1,由此可见,六安市现在面临的是较低生育率下的人口老龄化,可以说这种老龄化是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直接人口学效果。
2.4心理因素
一般而言,人们生活在社会环境中,时刻都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必然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各种调整,一旦当人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失败后,在心理上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或消除,势必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活动,表现出身体不适等症状,造成的疾病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六安在空间位置上属于华东地区西部,远离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再加上交通条件落后,外来人口,流动人口较少,客观上造成了该市相对封闭的状况,人们的竞争意识相对较弱,精神压力相对较轻,因而由于心理因素导致健康水平下降的比率相对较低,无形中延长了人口的平均寿命,加大了老年人口的比重。
3、解决六安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关对策
面临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必须制定合理的对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老龄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1增强经济承受能力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是增强本市经济实力,其中包括提高劳动适龄人口(15一59岁)的就业率,劳动生产率以及让低龄老年人(60 - 69岁)继续参加适宜的工作,创造财富,尽快实现由人口大区向经济强区的跨越是六安市的当务之急,只有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后盾,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3.2建立符合本市市情的养老保障体系
养老保险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必由之路,在城镇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和个人积累储备式养老保险并重的政策,不断完善职工养老保险的有关法律法规,确保退休职工基本生活有保障。同时,加快社会保障体制由城市向农村延伸的步伐,大力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
3.3提倡家庭供养,发展社会照料体系
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家庭养老仍是主要方式。在解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家庭及子女的作用不可替代,要继续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大力提倡子女供养老人。同样,群策群力兴建一批示范性的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医疗康服中心,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老龄产业基地,提倡社会服务,建立社会化照料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六安市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及成因分析】相关文章:
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法律对策的研究11-19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影响11-21
人口老龄化主元回归模型研究03-28
论述大学英语写作中“中国式英语”的成因与特征分析及对策12-05
员工跳槽成因及对策分析12-02
谈广告英语的特征分析11-17
对桥梁施工裂缝成因的分析论文11-25
论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06-0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