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写作的激情论文
摘 要:一、学生互评,在赏识中激发写作兴趣;二、小组评价,在浓厚的写作氛围中燃起写作欲望;三、自我评价,在成功的作品中品尝喜悦。
关键词:互评 小组 自我 赏识
多年来,学生作文的评改一直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教师煞费苦心将学生的作文圈点评改得通篇殷红,可我们收到的效果呢?除了少数学生认真阅读老师的评语,仔细修改外,有多数学生只关心自己的作文等级或分数,对教师的评语漫不经心的一眼瞟过,随即塞进抽屉。看到此种情景,其中的滋味,只有我们语文教师才能体味得出。再说我们语文教师也不是遣词造句的语法大师,对评语也不是字字珠玑,句句锦绣。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没有因为老师的全批全改而得到突破性的提高。据此,我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评改中不断研究探索,尝试用学生互评的方法来改进作文评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具体做法是:
一、学生互评,在赏识中激发写作兴趣
如初二一班张亚军的《青苹果,是苦,是甜?》讲了一个很感人的爱情故事,这是许多学生乐意写但又不敢公开写的内容啊﹗而张亚军同学却把它演绎得明智而不乏人情味。在最后几段写到:
……
毛虫变成蛹,蛹变成蝴蝶,每一个阶段都有它存在的价值。青春的涟漪也一样,它泛起来的时候有它泛起来的美丽,泛起来的眩目。我想,走进青春的花季,应该用青春的心情去细细体会和品味青春的味道,无论它是苦,还是甜。
同班王博的评语:
好佩服你的胆量,你竟敢涉足了那片让师生听之寒之的禁地。故事中人物的爱情观是多么正确,他们的选择多么明智,你给我上了难忘的一课。我也曾一度糊涂过,也曾经坠入其中,你给了我一剂清醒剂,谢谢你!我们约个时间再聊好吗?你的文采实在好极了,心理描写细腻真实,环境描写真切感人。从上述学生的习作和评语中看出,学生的评改态度是认真细致的,既没有不妥当的批评指责,也没有贴标签式似的概念化的语言。就连平时作文较差的同学也写得情真意切,洋洋洒洒数百字的评语了。
二、小组评价,在浓厚的写作氛围中燃起写作欲望
一班石秀的《儿童村的亲情》讲了一个曲折感人的.亲情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常静由于饥饿所迫,把年幼的儿子卖给了别人,她的良心受到了谴责,她便来到了儿童村与天真活泼的女孩青、冷漠寡言的男孩文组成了一个家庭。常静把她母性的爱全部给了这两个孩子。世界如此狭小,原来文就是被常静卖掉的亲生儿子。文知道了真相,他怀着怨恨离开了家,常静在永远的遗憾中去世了,而文又带着悔恨回来了,留给他的是永远的痛。当读完这个故事,学生沉浸于其中,参与评价的热情极其高涨。快嘴的梁真说:“故事太凄凉了,你不愧是悲剧大师,让我这冷心肠也被你感动了。”一向沉默寡言的高丽莎说:“语言很成人化,思维也很独特,叙事很简洁,真令人叫绝。”冷不丁有人说了一句:我认为故事的结局最好再凄凉些,更有悲剧的效果。文已经认识到了错,打算回来向常静认错,没想到,在回来的途中遇到了车祸,丧了命,留给青永远的伤痛。 由于是学生评学生,少了拘束,多了坦诚,大家都有了自我表现的一席之地,不知不觉中创设了一种自由轻松的环境,创设了写作的氛围,自然形成了写作的活力。学生对作文重视了,自然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写作氛围。
三、自我评价,在成功的作品中品尝喜悦
通过学生互评,小组互评的文章再发回到学生手中,学生对别人的评语不见得全部认同,他们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看法,把自己的理解感受、构思经过、写作体会阐发出来,对同学提出的建议可作修改。把自己的成功的作品编成集子,并给自己的集子取上名字,写上序言。学生们乐此不疲地在文学的芳草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释放自己的个性。
下面就是焦玉杰在自己的集子《心灵的乐园》中的序言:
我是一个爱静的女孩,我喜欢在似秋水的夜晚,把自己的心曲倾诉于我的笔端。我喜欢在绵绵细雨中独自漫步,把那份宁静、温馨流淌于我的作品。在《心灵的乐园》我可以寻找到一份安静、一份祥和;在这里,我可以让心灵插上灵动的翅膀,放飞理想;在这里,我可以哭,可以笑,可以爱,可以恨。她是我心灵的芳草地、心灵的乐园。
在这本集子中收录了她的较好的作品:《秋雨沙沙》、《夜》、《最后一片树叶》、《感谢那片蓝天》等。
看了学生的作品,我感触颇深:谁说我们的孩子没灵性,缺乏敏捷的思维,谁说他们的作品陈旧不新颖,语言死气,不鲜活。他们身上涌动着青春的热情,时代的旋律,他们的思维活跃,思想超前。怎样让他们的思想插上灵动的翅膀,关键在我们教师。只要我们有创新的理念,敢干的作风,何尝作文无源头活水?当然,作文的互评也不只是所有的作文放手给学生,教师只当看客。作文评语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挖掘它们内在的潜力,让他们的个性充分张扬,就是成功的方法。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开拓一片自由的天地,让学生去翱翔;展示一方才能的星空,让学生自己去创造!
【点燃学生写作的激情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