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历史小论文范文(精选9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历史小论文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历史小论文 篇1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创新不断。史学理论界兴起的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环境史观、社会史观,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多元视角。但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多元史观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中学教师史学观念和史学知识没有及时更新等。所以针对这一历史教学现状,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分析,如何将新史观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更多历史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
历史论文
一、多元史观内涵解读
我们主张多元的历史,那么什么是多元史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体现了四种史观,即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除此之外,还有革命史观、阶级史观、正统史观、英雄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等。在新课标改革之后,传统的革命史观和阶级史观逐渐淡化
现代化史观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它的动力是工业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在认识历史的范围上,要改变以往偏重政治史的习惯,将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内容视为文明演进的重要内容。文明史观要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
二、新史观下的历史教学
新的课标,宽泛的高考立意,全面的史观,这些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做出调整,以适应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帮助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历史观。
1、教学理念的转变。过去相对较保守和过于程式化的史观中解放出来,突破“只重史实”的局限性思维方式,进而上升到以“史论”的高度去看待高考、看待历史。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历史观指导,没有方法的历史教育是不能够称之为科学的。从高一教学开始就不断渗透对多元史观的应用。如必修一对1840年的战争、开放通商口岸、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的评价;必修二新航路的开辟、洋务运动、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及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必修三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这些题目都以多元的史观为角度,有较经典的高考试题可供借鉴参考。
2、在新史观的指导下整合教材。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编排教材即体现在三个必修模块上,教材以专题的形式分别体现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避免了传统教材体系的学科体系、教材体例、教学内容的重复。
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政治制度民主化,教材从文明史角度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古代雅典和罗马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等重大主题。物质文明方面明确了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突出了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在世界史方面,近代突出了工业革命引领的工业文明历程,特别注意在文明是关下人们社会生活发展变化,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各国经济的影响。精神文明方面,与农耕文明相适应的儒家文化成为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干。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3、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多元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过去相对较保守和过于程式化的史观中解放出来,突破“只重史实”的局限性思维方式,进而上升到以“史论”的高度去看待高考、看待历史。
4、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能力。教师在教学常过程中,应该注重多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关注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引导学生从更新、更具时代感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历史。对最新史学动态的关注,对一线的中学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无论是课改前还是课改之后,这都是我们必修的功课之一。在日常生活之中,更多地积累素材。要合理地运用教材。教材是教师师和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资料,所以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已有的资源。如相关版教材的知识链接,这些内容应该是专家们精心选来的,价值不容小觑。
我们使用的旧教材体现的是片面的、教条的旧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主要观点。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关注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但忽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理念陈旧。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
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历史考试的发挥。在高校和中学最紧密的结合点――高考命题这个环节上,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中的现代化史观等。
新时代要求和高考推动,迫使我们在使用历史旧教材的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新史观。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中国近现代史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与冲突,中国近现史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用全球史观审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变化。
多元史观在新课程中的运用,改变了以往单一僵化的看待历史的态度,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分析历史,从而适应了新时期的要求。
高中历史小论文 篇2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过程与方法,提倡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试着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与以往不同的是,史料在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学的水平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重视史料并且熟练地运用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不二选择。
高中历史教师获取史料的途径或许相对偏少,但是我们应该给予史料充分的重视,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源,真正上好历史课。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述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印证历史,还原历史,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理念和意识
历史已经过去,人们必须通过史料才能再现历史。梁启超在《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可见史料是从事历史教学的基础。
尊重历史,追求真实,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历史教材总是浓缩地反映某些内容和直接的历史结论,它不可能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上像具体的史料那样形象生动,也不会告诉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引用合适精彩的史料,将史料和课本中历史结论结合起来,从深层次与历史进行对话,使学生能更真实地了解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凭借史料的总结整理,让学生体验感悟历史,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理念,增强其历史意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使历史课充满情趣与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和最好的老师。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过分强调对知识点的讲授,忽视过程和能力培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死记硬背,造成历史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不喜欢历史课的困境。在新形势下,历史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将图片、文字、视频等不同史料展示给学生。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一些生动的、有内涵的史料的呈现,会给他们以内心的触动,给他们以感官上的强烈刺激,这样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丰富多样的史料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有了血肉,极大地增强了历史课的立体感。同时,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使历史课堂有了深度,有了厚重感。这样的课堂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习能力培养。高中学生都是以参加高考并且考取高分为主要目标的,如果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不忽视其应试能力,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将史料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引入对某个事件原因、评价的教学,一方面可以充分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另一方面,通过理解、分析史料及运用史料完成合作探究,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思维能力。阅读史料是利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的初级阶段。大部分的史料都以文言文形式呈现,所以理解和研究的的前提是理解史料内涵。而最重要的是理解与分析史料。这是我们史料教学的第二个阶段,需要启发学生以所学的基础知识为平台,充分利用基础知识全面分析史料所包含的信息,慢慢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真正实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最难的是全面分析史料。这是利用史料教学的最后阶段,在前一步的基础上,深层次培养学生对史料的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历史思维。比如,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时,教师可同时展示两段对其不同评价的材料,学生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评价的资料的阅读理解分析,可以形成对太平天国的全面评价,既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中的功绩,又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社会发展层面的局限性。这就既培养了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看待,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传统的`历史学习重点在于对历史知识和现成历史结论的记忆和理解,而缺乏深层次的质疑。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核心是转换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要想实现这种转变,史料教学无疑是必然选择。新课程改革后,史料教学带给学生多样性课程资源和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并且学会质疑。
史料教学改变了教师过去单纯备知识点、讲知识点的领导局面,要求教师将备课的重心放在史料的收集、整合及开发利用上,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引导、训练学生分析史料上。这改变了传统教师角色,推动了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随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整个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作用变为“导”,而不是“教”,学生也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总之,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史料教学的优势,使历史课堂充满活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当然,史料的运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尤其应处理好史料与课堂时间和效果的关系,避免多多益善,使课堂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改革新趋势下,如何更好地更有效地进行史料教学,是一线高中教师长期的研究课题。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达到历史教学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龚爱琴。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历史教学问题,2005(2).
[2]尚伦岳。新课程改革中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1.
高中历史小论文 篇3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能否走向现代化的争论。这一历史现象鲜明地揭示我们:中国传统能否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须弄懂搞清问题。
一、否定传统,也是否定历史
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 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中汲取力量,企图以就是以西方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
中国传统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2、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3、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4、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5、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 ,夕死可矣“。宣扬”,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6、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的博大精深。
二、传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传统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二、由传统走向现代化,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区分传统中的精华与糟粕,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使传统走向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报务。
第一发展市场经济经济的需要。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这种经济是人治经济,一切由政府统管,,按办事,乱放炮抱粗腿界
第二、它是建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意味着合法性、权威性、公正性。
第三,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对中国传统那种“不谋食”把“义”与“利”对立起来的旧的价值观的否定,从而增强人们的务实精神与进取精神
高中历史小论文 篇4
摘要:教育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根本目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首要目标是要使得学生成人,其次才是培养学生成才,成人就是指要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较高的道德品质,遵守各项社会准则及道德标准,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不会威胁和伤害他人的人,而这样的一批学生才能够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本文主要围绕高中历史教学中健全人格的培养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健全人格;培养
健全人格是指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社会和自然,用正确的眼光去对待自己身边的事物,用符合大众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行为去从事各项活动。高中阶段学生的人格还未完全形成,良好的健全人格教育对于这一阶段学生显得格外重要。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健全人格培养的意义
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各种历史人物和事件能够提供给学生们足够的参考和借鉴,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健全人格培养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高中学生很快将成人并步入社会,如果教师只向学生灌输文化知识,却并不注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们很可能会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陷入迷茫,而当今社会的诱惑非常多,高中学生非常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扭曲的三观,这对于他们个人和社会都是一种严重损失。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健康人格培养对于高中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很多高中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缺乏兴趣,他们通常会感觉这些历史知识太过遥远,与现代生活并没有什么联系,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相对比较枯燥,很多历史教师都是围绕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背景、人物、意义和影响等内容进行讲解。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健全人格培养可以促使教师从人文角度进行深入阐释,更加详实地刻画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进而提升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3.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性格品质
高中学生承受着非常大的学习压力,很多学生的意志品质不够坚定,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很容易在强大的压力下产生心理变化,特别是在遇到挫折后经常会出现动摇。积极开展健全人格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性格品质作用非常明显,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始终保持阳光的心态,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健全人格培养的主要目标
1.乐观向上,热爱生活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学生意外伤亡事故使得我们认识到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生命的宝贵,生命对于他们自身及其家人的重要意义。历史教师首先让学生们形成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生活态度,不要尝试危险的活动,注意安全,珍爱自己的生命,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都不轻言放弃。
2.遵纪守法,道德高尚
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社会生活中的各项纪律是人们行为处事的基本准则,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这也是中华文化能够一直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历史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们遵纪守法,在此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用较高的行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3.勇于创新,独立自主
高中学生在未来将成为建设祖国的核心,而中国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教师要让学生们形成勇于创新的意识和品质,在生活和学习中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科学精神,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顺利开展都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健全人格的培养策略
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通常会将教材上的内容仔细讲解给学生,教学重点集中在考试将会考查的知识点上,这种方式并不是非常适用于健全人格培养。教师可以灵活运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例如故事讲述法、史料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等方式,通过不同教学方式的穿插和切换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触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史实及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地感知历史,从中接受人格教育。
2.积极开展课堂外实践活动
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高中学生人格培养的需要,特别是学生们无法将课堂学习到的内容实际应用到生活之中,不利于学生用健全人格的各项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因此高中历史教师有必要积极开展课堂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各种历史遗迹或博物馆,带领学生融入到历史场景之中,在这种环境下向学生们讲解各种知识是非常有助于学生们深入理解和体会教师讲解内容的,也是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
3.将健全人格评价纳入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教师应该将学生的人格培养同样纳入历史课程考查评价体系之中,分析学生们是否能够采用正确的观点去对待历史实践,是否真正理解了教师所进行的思想观点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根绝学生平时表现及实践表现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重点,努力使得学生们获得更好的健全人格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历史教学资源围绕教学重点展开更加有效的教学活动,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
四、总结
历史课程是高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人文学科,中国具有非常悠久灿烂的历史,在历史教材中我们能够发掘出非常全面的人文素材,教师合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展开人格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对于正处于心理塑造及人格塑造关键时期的高中学生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高中历史小论文 篇5
一活动化教学模式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形成了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讲授型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教育心理学依据是行为主义理论,教学过程呈现为“激发动机一一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测效果”5个阶段,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变成了“训练”,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常常脱离生活和现实的实际情况,促使学生学习中的个人体验和创造性等等诸多弊端,为人诟病己久。
据2000年11月对成都市武侯区7所中学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希望由历史老师组织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活动的占学生人数的99.8%:学生希望走出课堂,在课外开展历史活动课的占100%。这两项调查表明:在历史学科中,历史活动化教学在学生心里存在很大的空间,学生急切希望摆脱传统讲授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历史课活起来、动起来。
1活动化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程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因此,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己成为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活动化教学正是实现这一变革的一种较佳教学模式。
究竟什么是活动化教学呢?概括地说,活动化教学主要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的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2活动化教学的理论背景
活动化教学突出体现了“历史——生活”原理。历史包括人类的历史和个体的历史<或曰个体经验),生活指学生的现实生活。一切真正的教学,必须始于历史和生活。活动化教学注重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中寻找学习材料、选择有助于连接性知识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点或板块,选择有助于连接新知识的人类历史史实展开教学,增加学生的实际感受、现实和历史思考,训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活动化教学以皮亚杰的“活动教学法”为理论借鉴,以教师新颖的教学理念为主导,以学生素质的完善与发展为终极目标,与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使学习成为接受与参与结合(重参与)、结果与过程结合(重过程)、内部与外部结合(重外部)、动手与动脑结合(重动脑)的活动,拓宽了学习的空间,教学变封闭为开放,使课堂教学焕发活力,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等多方面素质得到和谐发展。
3高中历史选修课中活动化教学的可行性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选修课时数的比例,提倡校本课程的开发,反映了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和弹性化,尤其是高中历史任意性选修课,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其内容可以是学科知识、方法的拓展和深化,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专题研究,科学学科与新知识、新技术发展的介绍,也可以是思想方法、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讨论等等。选修课收各种因素的制约减少,回旋余地大,是教师与学生较为广阔的、自由的活动天地。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握选修课的特点,实践活动化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尝试和探索,以实现新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的目标,争取良好的教学效益。
二活动化教学的原则
从以灌输、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转变为以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这不仅仅是教学的组织形式的改变问题,更要正确理解活动化教学的精神实质,必须把握其实施的基本原则。
1以“活动促发展”作为指导思想
学生主体活动及主体发展是活动化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活动促发展”正是活动化教学精髓的一种高度概括,是活动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切入点。活动化教学重视活动的独特价值,强调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张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学生来讲,“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认识、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可见,唯有活动,才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唯有活动,才能实现多种潜在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确定性的转化,发展只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有望实现。为此,教育教学的关键就是创造出学生的真实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主动发展。
2以“活动”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活动是能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活动对于成长中的儿童和学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活动中孕育着学生发展的所有倾向。因此,学生的教育中与学生的活动并行者,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学生的活动中展开,学生的活动经历成了教育的起点,学生的活动经验自然成了教育的背景。这就必然要求学校教育以活动为基本形式,教育内容的组织和过程的实施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活动的实质是要求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享有更充分的思想和行为自由、发展和选择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获得身体与心灵的解放,使学习活动主体化、主动化。
3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前提
实行教学民主,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最有效方法。有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营造出的一种活泼生动、和谐的、民主的教育氛围,这是活动化教学价值能否实现的基本条件和前提。学生只有师生交往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容,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学生才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无所畏惧的心态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从而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格的陶冶和自我的发展。这就首先要求对学生的主体充分尊重和信任,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障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要求变权威式的师生关系为平等合作的交流;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角色,从权威的知识拥有者成为学生情感的反应者,学习活动的咨询者和合作者。
三高中历史选修课活动化教学的特征
以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化教学模式,与以往讲授型课堂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差异,因此在活动化教学实施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活动过程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有着突出的特点。
1突出活动化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教学目标的综合性
高中历史任意选修课内容的设置突破了由国家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研制设定的传统。各校可以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开发校本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的差异性,突出学校的个性,从为活动化教学的多样性创造条件。目前各校选修课课程设置上正好体现了学校的特点,内容上呈现出多样化,如既有立足于地方性的《乡土历史》、《郑和下西洋与长乐》;又有时代气息浓厚的《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等。在教学内容上,也不仅仅局限于选修课教材或讲义之中,既要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又要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特点多途径地获得信息,根据自己占有的资料运用原有知识和技能,合理推导,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活动教学多样化,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特征,即主体性、发展性、全面性和差异性。
传统课堂教学目标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动化教学不再将知识目标放在首位,而是在活动化教学过程中,强调情感(包括态度、意志、动机)和能力目标,从而较好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如南京师大刘军教授以设计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的历史活动化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查阅有关历史资料、文献等,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通过设计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应用历史、地理、语文等各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3通过分组设计奥运火炬传递路线,培养学生“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创新式学习的兴趣。4通过阐释中国申奥主题,强化学生环保意识、科技意识和人文意识,弘扬和平、友好和拼搏向上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意识。从以上设计的教学目标看,活动化教学的目标不强调知识的获取,更侧重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强调的是能力目标、“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并较好地实现了三者的有机结合。
2突出活动主题的生活性与活动时空的开放性
由于中学生受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的限制,让他们象历史学家一样去研究过去的历史,恢复历史的真实面貌,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自己生活在历史中,也在不断地创造着历史。当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缺乏生活气息,也就无法充分吸收学生参与实施活动。因此,历史选修课活动化教学应更多地与学生生活的实际相联系,通过教师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教学活动从“书本”走向“生活”。如南京师大刘军教授曾设计过这样一堂历史活动化教学课:设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这样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的学力,要求物质条件相对较低,收集各种材料、信息也较容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新一轮课改注重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传统的观点主要将教学活动空间设定在学校内甚至教室内,教学时间停留在课内,学生的发展视野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社会为学生提供了空前的交往和发展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和整合教学媒体,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时空限制,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信息量,缩短学生认识过程,从而为学生主体活动创造时间、空间和机会。活动化教学在时间上可以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在空间上把课堂与图书馆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和活动余地。
3突出活动主体的体验性与探究性
以往课堂教学中活动往往将学生的自主活动演变为教师从头到尾、面面俱到的策划和演示,学生需要做的就是模仿、演练或展示。然而,活动化教学是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根本内容,它的生命恰巧在于学生的自主体验。因此历史选修课活动化教学应注重学生参与的切实体验,而这种体验需要每一个参与的学生必须身体力行,在动手、动脑、动眼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以前未曾留意的事物,搞清事物的发展、变化历程,融历史知识、能力水平,观察分析于一体,强调“做”。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切身感受,获得经验,在经验积累过程中实现主体积极化归、内化,最终形成自己的经验结构,推进社会化进程,实现自主发展。活动化教学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多姿多彩,如制作实物模型:社会调查;故事表演等。如在一节《画说宋代一一从清明上河图》的活动化教学中,围绕着一幅历史、艺术价值极高的绘画作品展开探究体验活动。学生要像历史学家那样研究图中的历史信息,像画家那样欣赏绘画的艺术风格,像博物馆工作人员那样撰写解说词,像文学家那样进行触景生情的想象与历史文学创作。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的不同角色体验历史、体验历史知识的应用。如在故事表演、制作模型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亲自“到历史中去”,再“从历史中来”而认知历史,使他们感受到不同角色所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正是在体验中获得全面发展。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主要是通过教师向学生的授予完成的。
学习过程的交流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授一受”,因此学生获得知识是“标准化”的,理解方式是“统一”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综合实践活动,注重专题研究活动,注重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研究性、自主性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为选修课活动化教学实现从“接受”到“探索”的'转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抓住有利机遇,开发探究性活动,应成为活动化教学的突出特点。在高中历史选修课的活动化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如寻找历史、编写历史小故事、辨论课等等,引导学生集中开展探究活动。探究式活动不仅可以有分析材料等探究活动,也可以提供一些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如提供两种不同观点,要求学生判断:“他们谁说的有理?”也可设置一些研究课题,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展开调研并形成研究成果。通过开展探究式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提高实践能力,并从研究中获得感悟和体会。
4突出活动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合作性与教学评价的过程性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与他人交往的技能,也是历史活动化教学目标之一。活动化教学更强调的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它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采用合作学习,可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更加明显。小组合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小组内有一定的分工,每位学生担任一定的角色,并且角色经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教师作为学习的顾问,为学生捉供信息和帮助,同时也是合作学习的设计者、主持人和客观的观察者,做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比如,贵阳三中张自勤老师在主题为:“贵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活动化教学设计中,把学生按掌握的资料和兴趣分为四个小组,分别调查“贵阳的昨天”、“贵阳的今天”、“近40年来贵阳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贵阳的明天——模拟向市委市政府写出建设贵阳的建议”等四个小组:这四个小组学生要在调查基础上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撰写小型调查报告:指导学生根据己收集的资料,分组讨论,制订出各组的具体方案,老师将各种方案中最有特色又可行的内容提出,设计出总方案,每组学生负责完成最有特色的工作准备。在张老师这一活动化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设计和准备、找到活动的突破点,又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筛选、优化活动方案的一些方法和原则。这样活动化教学既处处显示的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评价特别是考试评价强化选择和分等功能,造成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是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因此活动化教学评价的重点应侧重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教师应该学会采用观察、访谈、成长记录、表现性评价等综合评价手段,在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这种过程评价注重个体自身的过去和现在的比较,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捉倡学生与课程目标的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激励学生向实现更高的目标迈进。另外,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从对差异的分析中去发掘适合个人发展的教育方法,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高中历史选修课活动化教学的实施
根据活动化教学的基本原则和特征,我在选修课《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第二课《洋务运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活动:
1创设活动情境形成学习准备
课前,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兴趣点及其本课所涉及的背景知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不是一无所知,但只有少数学生对这段历史较为熟悉,而熟悉是建立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的。据此,教师将“以点带面,引发全班同学对这段历史的探究兴趣”,作为本课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具体做法是,老师向同学提供有关图书目录和相关网址,请同学利用课外时间查阅有关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政治、经济、阶级关系以及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相关资料,为新一课的学习作好准备。老师并提出“中、日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展开自主活动个体探究体验
通过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探索和实践,养成学生主动自觉的意识、态度和习惯是活动化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习资料,帮助学生给资料分门别类,从中发现问题,使历史材料成为历史教学主体感受历史、理解历史的载体。例如在本课中我引导学生将资料从“中日改革的社会背景”、“性质”“主要内容”和“结果”等几方面加以整理,从中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并联系问题开展积极的探究和讨论,通过合理的推导,得出自己的结论。
3交流活动成果实现延伸提高
经过两个阶段的教学参与,同学们已经在脑海中建构了“日本明治维新”这段历史的生动表象,形成了感性和初步的理性认识,第三阶段的讨论交流也就“水到渠成”了。讨论的组织形式是先小组讨论后全班争鸣。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一是鼓励,二是适时而及时的引导,将讨论引向深入。大家从不同角度分析导致中日改革结果不同的因素:有同学认为中日两国对本土文化的自我评估和对异文化的接纳程度不同;有学生认为洋务运动最大的失误在于仅仅引进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而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也有学生认为日本是成功的,而同时代的中国却落后到几乎亡国的地步,这种历史与历史形成的反差完全是清政府的腐败造成的……在畅所欲言中,虽然有些观点还显得有些幼稚,但不难看出他们都尽可能的思考并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利用史料学习、思考历史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老师最后指出,甲午战争成为中日两国改革成败的分水岭,那么我们今天学习这段历史有哪些现实意义呢?由此启发学生进一步反思,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质。
当然,教学过程是复杂多变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任何教学模式或方法都不能机械地搬用。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改革,寻找出不同的活动化教学实施方式。
五历史选修课活动化教学所取的成绩
1推动了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活动教学的开展,使教师转变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更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同时,因活动教学没有固定的内容,需要教师自己选择内容、研究教法,迫使教师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指导水平,推动学科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2增强了学生学习动机,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因为兴趣是人们认识或探索某种事物而产生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使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参与学习活动,充分领悟到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方法,体验到喜获知识,走向成功的愉快,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期末检测的考查中,交出了形式各异、但都体现了各自探究学习成果的作业。
3优化了课堂结构,促进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科课程以课堂讲授教学为主,易忽视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这不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别的需要。活动化教学则能使学生手脑并用,综合运用知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他们有了更多获取知识的途径,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和特长。随着教师素质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六课题实验引发的思考
在由传统的知识灌输、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须引起重视。
1教师作用应更突出
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的运用并不是使教师变的无事可做,当“甩手掌柜”,而是要求教师将舞台还给学生,不再唱独角戏,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重要了。它要求教师有广博的历史知识,精通大纲和教材,并具有相当的教学艺术水平。通过这些来驾驭课堂,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其旺盛的求知欲,以达到教学目标。
2教师要敢于并善于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
我们应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精神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当作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主动地构建知识。变教师传道为促进学生自己去学道;变教师授业为促进学生自己去学业;变教师解惑为促进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有机会、有可能表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3评价体系应更激励
建立新型教学模式迫切需要我们积极构筑新的评价体系。建立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将直接制约课堂教学改革能否取得实效,能否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可见建立与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对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评价观不仅要重视结果,更应重视学习的过程,强调对过程的评价。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起点,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就是成功,不管步子快慢,只要在走;不管力气大小,只要在使;不管能力高低,只要在干,就要加以肯定和鼓励。
当然,活动化教学也只是一种较新、较佳的教学模式,它也不否定和排斥其他教学模式的长处和优点。相反,它也应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机会和体验,促其全面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学设计选编(历史七年级上册)》,朱汉国主编、马世力副主编,北师大版,2001年8月版
(2)《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历史教学问题探讨》,白月桥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5)《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夏惠贤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版
(6)《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严先元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7)《课堂模式论》,查有梁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
(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郭元祥编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9)《化学活动课程与创新教育》,寿才明著,《教学月刊》2002.3
高中历史小论文 篇6
一、打造阅读课堂,把握知识脉络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打造“阅读”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对于学生的在历史知识方面的大略了解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的方式梳理课文知识脉络,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从而为提高学习效率和加深知识印象奠定基础。第一,引导学生进行“目录阅读”,让学生在标题阅读中梳理历史知识。阅读能力不仅体现在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还体现在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丰富知识内容,累积知识经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串联效果。在历史教材中的目录不仅可以体现出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引导学生把握答题知识框架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让学生经过阅读经验“学会阅读”,善于分析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因果,从而在宏观上发现历史发展的重要引导点。例如,在目录中第一节的内容是“新文化运动”、第二节的内容是“五四运动”、第三节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第二,增添“任务阅读”的课堂环节,让学生带着疑问促进有效的阅读。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知识一味的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被动式的学习中容易产生厌倦、消极的学习氛围,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丰富学生的阅读方式,利用多样教学的手段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课堂阅读前可以先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阅读过程中找到对答案,这种“任务法”的设计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总结能力。
二、丰富课堂阅读环节,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要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有效发展,首先要合理设计历史课堂,创造让学生乐于阅读的.环境,其次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阅读,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增加阅读量,最后教师应该通过学生的进步和变化制定更加适合学生教学计划,从而为全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而努力。第一,创造阅读环境,促进多样阅读方式并行的高中历史课堂。传统的历史课堂场地只是局限在教室内,学生面对有限的资料和教材内容无法实现拓展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将学习的场地定期换成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机房等,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查阅资料、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可以在阅读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发展。阅读的环境是促进学生实现高效阅读的基本内容,多样阅读的方式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改变以往的老旧、固定式的传统课堂是让学生改变学习观念重视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二,组织小组合作阅读,实现互相阅读交流,促进学生阅读思想的多样化。合作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不仅深入到高中课堂,教师可以将这种学习方式引进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课堂中,学生之间通过合作阅读的方式互相交流阅读的心得,不仅可以增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加深阅读内容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的阅读感悟发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忽视的内容。阅读能力的发展不仅需要通过学生自身通过对阅读内容的感悟和积累,阅读环节的交流也可以增加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了解知识内容,通过阅读产生的多样化思想是让学生促进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阅读感悟的抒发,让学生在交流中成长,在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锻炼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总结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表明,教师只有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和学习能力制定适合学生的发展计划,通过优化课堂结构内容实现阅读课堂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和进步。教师应该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通过学生实际阅读能力的发展情况,结合制定的相关目标计划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让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从而实现现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高素质发展的人才目标。
高中历史小论文 篇7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体系的发展,学生的基础教育尤为重要。新课标以教学中师生的“双边”理论为核心,指出了教师是“教”而学生是“学”的角色关系。这表明了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沟通是很关键的,这对加强教师和学生教学上的一致性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策略
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一起互动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说在新课标形势下形成一套创新型的师生互动模式对教学质量来说尤为关键。初中历史教师同样要深刻地认识到这点的重要性,加强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能动性,全方位丰富教学内涵,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质,将互动教学作用发挥到极致。
一、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教师没有肩负起引导者的责任
历史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详细的课程计划,尤其是针对课上的互动活动,都要提前做好筹备工作。部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许能掌握好互动的规律,但是大多时候只有学生自己在行动,而教师缺乏指导能力的话,很容易让学生偏离课程中心。所以说教师的主导性还是有一定作用的,给学生讨论空间的同时更要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保证课程的正常开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缺乏活跃的氛围
有些教师虽然知道课堂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但是却忽略了学生间的交流和互鉴。对于传统的分组式学习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其中,就减少了交流探讨的机会。教师可能觉得学生之间的探讨过于浅显达不到效果,无法抓住课程的'重点,会延误课程的进展。但是这样会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没有共享的学习过程着实让人觉得无趣。
(三)课堂互动内容学习价值不够高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出,一些教师单纯地认为互动就是给学生提问题,太多的问题设置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厌倦。教师过多地关注课程进展,只是按照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来给不同的学生讲解,忽略了学生间的差异性,这样会给学生拘束感。目前我们需要的还是更加深入的教学。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一)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共同学习的平台,师生之间相互了解才是关键,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教师要明白,与学生创造出融洽的关系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改良作用。师生关系处于比较和睦的状态下学生会感觉更加轻松,学习起来没有太大的压力,和教师互动就像是一个交朋友的过程。学生会逐渐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氛围,对历史的学习更加有信心和乐趣。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给学生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环境,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让教与学变得更加简单和容易,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师要做好课前的预备工作
好教师不但要好好上课,更重要的是对于每节课都要提前做好课程计划安排,提前想好互动的形式和方案,对于互动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提前想好应对政策,以免正常上课时节奏被打乱。在教师和学生的互问互答的环节之外增添多一点和历史有关的游戏环节。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分步分组地引导,让学生尽快融入历史学习的主题,教师监督学生把握好学习节奏,以最好的学习状态上完这节课。比如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提示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提前预习一下,对里面的精彩内容先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在上课时可以让有意向的学生现场表演,根据课本情节内容来进行自己的表演,增强大家对历史情节的印象,有助于历史课程的学习。
(三)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
现在的初中生可能处于比较桀骜的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教师要用更温和的教学方式指引他们。相对来说他们的思维形式比较独特,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做出有效地应对方案。注意多带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活动,体会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乐趣。对于一些浮躁的学生来说,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一味地责问学生,这样会使学生更加敏感,走上叛逆的道路。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沟通,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的地方,多进行鼓励,多发现学生的讲课时要有历史情节感,将学生带入历史的发展中。
(四)利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对历史人物情节的好奇心,针对课本里的故事情节加以扩展,将学生带入情节发展之中,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过程。比如说在学习《春秋》这门课时,教师课前收集好相关的典故,然后向学生提问,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历史知识渗入其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进行学习活动,还可以降低知识的难度,便于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改正和扩充,学生有哪里不清楚不了解的要及时做出解释。
(五)通过多媒体形式教学
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历史课堂学习中,并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学习模式。这样最大形式上优化了历史教学。初中生相对来说比较活泼好动,比较注重形象问题,历史原始的教材还是不够有吸引力,书本上的文字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伟大,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更真实生动的历史故事情节,以动画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自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历史情感随着教学视频慢慢地发散出来,整个课堂充满愉悦的气氛。教师给学生播放《虎门销烟》的视频,学生通过幻灯片观察硝烟的壮阔前景,同时思考当时的政治格局,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在此过程中历史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三、结语
根据以上论述,在初中历史互动教学不仅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还对学生本身的学习互鉴有莫大的益处。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送同学互相探讨,得到更丰富深刻的知识,同时全方位加强了学生整体素质,对教师的教学经验也有很大作用。教师要提供更多良好的学习渠道给学生,以互动的形式交流自己的兴趣点,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历史小论文 篇8
【摘要】问答题是高考历史主观题的主要题型。90年以来,其考查效能不断得到开发,能力要求实现了飞跃性转变,从侧重考查单纯史实叙述能力,转变为全面考查再现、分析、归纳、比较、概括、评价、论证、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突出了历史学科功能,进而要求历史与相关学科的知识渗透、能力迁移、融文史哲于一炉。
【关键词】高中历史阅读能力
一、打好基础,着力构架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
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即具体的知识点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高考历史问答题对历史知识的考查要求,主要的是概括性条理化的宏观知识。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应打好基础,强化整理、归纳、概括知识能力的训练,着力构架立体的知识之树,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只有掌握了概括而又系统化、条理化的历史知识,在考场上才能运用自如,有的放矢,适应问答题对再现史实能力的考查要求。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从宏观上整理知识,构架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呢?
①利用课本目录,大事年表,熟记历史分期和篇、章、节要目,把握历史演进过程中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整体的知识框架。
②围绕各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组织知识、展开论证,突破重点难点。如围绕中国封建社会史(从战国开始到战争前)五个发展时期的各自特征,逐一组织史实,展开论证。
③理清基本历史线索,带动知识的演绎串联。如,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有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三条基本线索,它们贯穿着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三次革命高潮和大批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历史的全过程。三条主线及其联系的知识体系构成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基本内容。
④抓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理解各种社会政治力理合乎逻辑的分化组全。如抓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四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各革命历史阶段基本政策的相应变化,以及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伴随主要矛盾变化的分化组合。
⑤从历史基本结论出发,反思历史进程,加强史论结合。如从中国百余年的民主革命中得出的几条基本历史经验出发,反思中国近代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加深对四项立国之本的理解。
⑥专题归类,纵横联系,形成主体的知识体系。如:中国古代史可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科技文化五个专题纵向整理知识,同时阐明五个方面的横向相互关系。世界史可按地区、国别整理知识,并注意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历史发展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二、重视唯物史观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中学师生应高度重视唯物史观教学,历史学科具有这方面的得天独厚条件,关键在于要有自觉的教学意识,要善于挖掘教材的相关内容,努力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或观点。如原因和结果(包括互为因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等;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训练,学会找准史论的结合点。例如,在讲授春秋时期奴隶制瓦解和战国时期封建制的确立时,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如下内容的内在关系: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剥削方式产生(生产关系)→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封建制度确立(上层建筑)→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明确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奴隶制解体,封建生产关系产生,经过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变法运动,确立了封建制,而新兴的封建制度的确立,反过来又促进了战国封建经济的发展。通过上述分析,使学生初步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及其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辩证运动。在讲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兴起这段历史时,启发学生根据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基本政策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转变,体会社会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又如,在学习18世纪法国大革命有关“拿破仑的崛起”的内容时,应着重向学生指出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以保障大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是当时法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拿破仑的军事政治才能适应了这一必然趋势,为他建立资产阶级军事专政开辟了道路。说明正是由于当时的历史需要才出现了拿破仑式的人物,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三、导读的重要性。
导读即指导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阅读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要求培养的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其中,最基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而其他活动,如观察、分析、思维等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载体。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着重强调对阅读智能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指明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从中学阅读教学的特点来说,加强导读应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学历史教学的课时容量之大,阅读记忆量之多,远胜其他学科。近年来教科书的改革,使课文内容富有弹性,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图片、历史故事,使课文的阅读量进一步增大,而且教科书对阅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已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步骤。根据高中学生目前学习历史的状况,加强导读也是势在必行。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基本上局限于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简单记忆,以及对历史观点的一般了解。由于对历史学科重视不够或不重视,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依靠考前突击记忆,谈不上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也不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因此,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具备与教材要求相适应的学习能力。带着这方面的欠缺,步入高二文科班,由于历史教学深度、广度的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与教学要求之间差距拉大。阅读历史书籍处于机械、无意义状态的学生往往成为教科书的奴隶,为记忆历史知识背上沉重的包袱,渐渐失去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由于不具备阅读能力,学习中不能准确获取有效信息,识记、理解、运用都有困难,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因此,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是促使学生由机械学习向有意义学习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历史成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应引起充分重视,并与高中历史教学同步进行。
四、导读首先应立足于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
1、认识、掌握历史重大事件是历史阅读的一大特征历史记载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由无数的历史现象、历史事实组成的,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历史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记忆这些客观现象,不过,这是较低层次的阅读能力。第二步的学习要求是认识为什么发生这些事,这些事件在历史上起什么作用,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并能找出历史的基本规律。这属于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要求。记忆并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历史阅读的基本活动内容,占去学习历史的大量时间。如何帮助学生高效、省时、牢固地掌握历史事实是导读的一项任务。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有原因、经过、结果、影响4个部分,其中经过和结果是历史事件的客观存在。历史的经过又分为时、地、人、事4个基本要素,也就是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发生时间、空间、重要人物、基本过程。这四要素是历史事件的精髓,记忆与表达历史事件必须牢牢抓住四要素,并采用归纳法。阅读要求做到准确、精要、完整,摒弃逐字逐句、整段整章地死记硬背课文的陈旧阅读方法。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还包含原因、影响或性质、特点、地位等。这是人类对历史事件上的探索、分析、总结而得出的结论,是基于客观基础上的主观认识。掌握这部分内容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定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这是历史学科高层次阅读能力要求的体现。这方面内容的导读,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的思维方式,学会带着问题阅读,学会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方向。另一方面,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不同的阶级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所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因此,历史又带有阶级性的特点。
2、认识并掌握历史的基本结构,是历史阅读的又一特征人类社会是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许多看起来孤立的事件之间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往往A事件的结果是B事件的原因,B事件的结果又是C事件的原因,同一类事件发展的进程就形成历史的基本线索。人类社会的发展又是立体的,多方面同时进行的发展过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因此必须把历史发展过程看做一个整体,而且是动态的整体。认识并把握这个历史发展的基本结构,是高考要求考查的能力之一。然而由于课本编排的局限,学生难以从中阅读认识历史的整体结构。所以,历史导读的又一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认识知识的结构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横向联系,明确每一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全过程中的特定地位。通过把握整体知识结构的阅读,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不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整体的、动态的、有联系的,使知识的认识水平能够由表及里逐步提高。因此,掌握历史知识结构,阅读采用结构式的记忆法,能够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增强学习兴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3、引导学生采用层次阅读法学习历史在掌握历史事件记忆方法与认识历史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采用层次阅读法学习。所谓层次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历史时间的发展过程从粗到细,从大阶段到小阶段不断分割的层次;另一是把历史的全貌所包含的内容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地分割,一直到每一个知识点。在归纳和分割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史和论的结合,往往采用表解的方法,把某一阶段的历史知识及其联系展现出来。采用表解辅助的层次阅读法,具有要点突出、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等优点。既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历史基本进程,又能突出各个阶段特点,落实每一个基础知识点。实践证明,采用层次阅读法复习,大大提高学生认识知识的准确性和学习的效率。
4、加强导读的基本做法
开设阅读方法指导课。利用新学期导言课或专门开设学法指导课指导阅读方法,学法指导课应注意介绍历史学科特点,把记忆历史事件的“四部分”“四要素”教给学生。介绍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社会横向面貌的基本内容,使学生对历史结构有初步认识,然后结合教学内容反复强化认识。学法指导课的另一重要任务是介绍学习历史的基本理论武器,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并指导学生运用理论武器去观察、思考、解决历史问题。加强教师的导读示范活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而且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积累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导读活动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导读示范,以教师的思维活动带动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反复强调和不断实践,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例如在讲授新课内容时,应注重讲授教材中的章、节、子目的标题含意,讲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注意引导认识教材中史实与结论的关系,突出历史事件的四要素。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性质、影响等。带动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阅读课文。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阅读能力。要使教师传授的阅读方法转变为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需通过大量的思维训练活动来完成。导读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思维训练中提高阅读能力。笔者就这一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具体做法:
1)强调历史课的预习作用,学生依照教师的预习思考题预习课文,通过预习,认识课文内容的基本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2)发动学生设计板书标题,教师对他们设计的小标题进行评论、评比,培养阅读概括和提炼观点的能力;
3)讲授完某个历史事件后,要求学生根据“四部分”“四要素”,用简练的语言概述历史事件,培养归纳、概括能力。这样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得到阅读能力训练的机会。阅读能力训练的另一个渠道是课外的习题训练。适当的、高质量的练习题能够起巩固知识,弥补阅读缺漏,培养阅读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科学设计习题,通过练习、考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高中历史小论文 篇9
摘 要: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王朝——秦朝的开国君主。他是一位贡献大,对后世影响颇大,同时历代争议也颇大的一位皇帝。本文将对他的功过简要评价。
关键词:秦始皇 功绩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王朝——秦朝的开国君主。人称秦王赢政,史称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公元前247-公元前210年)。他是一位贡献大,对后世影响颇大,同时历代争议也颇大的一位皇帝。对于他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地位和功过是非,历代世人,早有评说,但争论不休,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为了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现将其功与过作如下简评。
一、秦始皇的功
秦始皇十三岁继承其父秦庄襄王王位,二十二岁亲理朝政,三十九岁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功高盖世,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功:平息嫪毐叛乱,巩固秦国统治。
公元前238年(赢政纪年),宦官嫪毐任长信侯,专权用事,企图夺取秦国政权,在雍蕲年宫加冕,嫪毐竞“矫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兵作乱,欲改雍蕲年宫。秦王赢政派兵镇压,一举粉碎了嫪毐叛乱,平夷嫪毐三族,巩固了统治。接着又罢免相国吕不韦。坚持客卿制,任用尉缭和李斯,积极营造统一六国气氛,“奋六世之余列”,准备统一中国的战争。
第二功:统一六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秦王赢政抓住平息嫪毐叛乱后的有利时机,十年(公元前230-前221年)实施兼并东方六国的战争,胜利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公元前230年秦王赢政派内吏腾率兵攻克韩国新郑,俘虏韩王安,韩国亡,建颖川郡。公元前228年,秦王赢政派秦将王剪率兵攻赵国杀赵葱,破邯郸,俘赵王迁,赵国亡设邯郸郡。公元前225年秦王赢政派秦将王贵率兵攻打魏国,以黄河水淹大梁三月,魏国亡,置砀郡。公元前224年秦王赢政派秦将王剪率兵六十万攻打楚于次年(前223年)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赵王负刍。楚国亡。公元前222年王剪又率兵渡长江,平定楚国以南地区,降服了越军后,设三郡。公元前222年,秦王赢政派秦将王贲率兵攻占辽东,俘虏燕王喜,燕国亡。公元前221年秦王赢玫派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占齐国都城临淄,俘虏齐王建,齐国亡,设齐郡和琅玡郡。至此,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从春秋战国以来两百多年的诸侯割据的纷争分裂局面。实现了华夏族的大一统的大中国愿望,为现代大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秦始皇的最大贡献。
第三功,建立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1年召集大臣商议,改君王为皇帝,取消谥法。自称皇帝,本人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还规定各种尊君抑臣的朝仪和等级制度。在政治上实行以皇帝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废除世卿世禄。在组织上,中央实行“三宫九卿”制;在地方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将秦统治区域划分为三十六郡,郡以下设置县、乡、亭、里、闾等基层组织,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帝王制度不断延续,直至革命先驱者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这一制度才得以终结。
第四功: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统治,在文化方面改变东周至战国时期的分裂割据造成的文字混乱局面。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书同文”建议规定全国通用小篆,继后又下令通用便于书写的隶书。文字的统一便利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经济、政治的.勾通与传播,有利于思想的统一,为国家政令的正确贯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经济方面,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废除六国旧币,全国统一为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币(外圆内方)。统一度为丈、尺、寸、引;量制为合、升、斗、桶(斛),并以十进位;衡制采用以铢为两,十六两为斤,24两为镒,30斤为钧,4钧为石。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大大方便了全国人民的交换,便利了国家赋税的交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五功,修驰道,长城,和灵渠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从咸阳通向全国各地的驰道。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令蒙恬主持修一条由咸阳经云阳甘泉(今内蒙西北)直抵九泉(今内蒙古包头市)的直道。公元前215-211年秦始皇派大将孟恬率三十万众修筑西起临洮,东迄辽东的万里长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史禄开通湘江与漓江的灵渠。万里长城的修建对抵御匈奴的侵扰在冷兵器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万里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驰道,直道的修建,实现了“车同轨”,大大加强了对辽阔疆土的控制。灵渠的开通既解决了国家粮食的补给,又方便了航运交通。这些工程建设大大有利于巩固国防,发展经济,方便交通。
第六功,坚持以法治国,颁布《秦律》秦始皇继承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重法的传统。
“明法度,重律令”将商鞅之盗、贼、囚、捕、杀、具《六律》,逐步修订补充至秦统一前夕已成为有正式律条治狱程式,郡县守令发布,补充指示等内容相当完善的《秦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参照六国律令,正式颁布《秦律》。《秦律》的颁布对秦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发挥了巨大作用。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很有影响。正如史学家司马迁《史记》的评价:“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二、秦始皇的过
秦始皇深知统一六国不易,为了巩固政权,使秦朝政权永传后世,他做出了很多过极的作法,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过,徭役太繁重、刑法太严酷。
秦始皇统治时徭役太繁重,主要表现在征发大量民工超限度,并大兴土木。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按各国宫室建设样式在咸阳重建宫殿。公元前212年修建东西500步,南北五十丈上坐万人的阿房宫。秦始皇还为自己生前和死后享乐,费时十年征发民工约70万修建骊山陵墓。每年逼迫当兵服役人不下三百万人,丁男不足又征丁女,致使大量人口脱离农业生产,田地荒芜。刑法太严酷,实行一人犯法株连亲族、邻里的连坐法。由此使数十万人无孤伦为囚徒,大量逃亡山林又转为盗贼,危害社会安定。这种严酷的株连法开了封建王朝株连的先河,后来越来越严酷,从一人犯法株连亲族发展为邻里、三族、九族乃至十族。这些繁重的徭役,严酷的刑法致使民心尽失。
第二过,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因博士淳于越提出恢复周朝分封制的主张,接授丞相李斯焚书建议,除《秦史》、医药、卜筮和博士所掌管的有用的诗书百家语外全部焚毁。下了焚书令,规定令下三十日不烧,禁罚城旦(一种刑法,白天站岗,晚上修长城)。于是六经典籍和诸子百家的书化为灰炭。第二年(前212年)秦始皇以受方士侯生等的欺骗为借口,迫使在咸阳的诸儒生受到严审,并互相攻讦。秦始皇指责他们违犯禁令,并将他们约460余人坑于咸阳。这就是焚书坑术士(西晋、唐代后称坑儒)。焚书焚毁了大量的古典籍、六国史和百家语等,致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流传出现古典籍、史实断代可考缺陷,抑制了秦代文化的发展。坑儒开了封建王朝愚民先河,误认为焚书坑儒可以解决政治问题,可以排出异己、压制民主,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其结果反而激起了民怨,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反对,丧失了民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综上所述,秦始皇功过分明,功大于过。正如李贽所评“始皇帝千古一帝”,是“主龙英雄”。他掀翻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一个旧有的分裂割据的奴隶社会制度,开创了新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终结了民族分裂局面,奠定了辽阔中国大一统的框架。尽管他的过失不能低估,但他仍然是一位值得肯定的皇帝。他是一位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有开拓发展精神的勤政务实的开国皇帝,他的功绩永远值得人民肯定。我们研究历史人物实践证明,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只要我们站在当今时代的前沿,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尊重历史,以史为镜,用发展的进步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就一定会得出客观的结论。作为历史教师只有这样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才能教好历史。
【高中历史小论文】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2000字(精选10篇)08-18
科学小论文的格式08-11
写小论文的格式06-21
小论文格式要求04-18
高中经济小论文05-20
师德师风学习小论文06-02
小论文格式模板04-19
读书小论文(精选9篇)08-22
2022小论文格式范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