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信设备接地问题解决方案论文
【摘要】现如今,社会各界对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电子通信设备在社会电力分工中的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有了明显改善。而电磁兼容性作为电子设备的主要性能之一,为保证电子设备在复杂环境下不受外界电磁或者其他设备因素影响,始终保持正常运转,必须从接地方面入手进行严格的设计。鉴于此,文章从技术角度出发,对电子通信设备中的接地问题进行全面剖析,切实提高电子通信设备接地质量,为设备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电子通信设备;接地问题
一、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问题
一方面,国内在电压应用上分为工业与家用两种,其中家用电压为220V,工用电压为380V。电力运行中容易遇到金属材质的设备,这种材质极易对电量产生积累,一旦与设备发生直接触碰,成为导电介质在电子设备与地面之间形成电流,并在触碰点产生触电感,若电流量过大极有可能威胁生命安全。而及时采取科学的接地处理,便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接地处理过程中尽可能选择导电性能较好的导体,并且导线敷设掩埋深度应不低于2m。另一方面,电子通信设备接地与普通家用设备接地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只需将满载静电电荷的一个导线进行接地处理即可。但从实际来看,这种简单的处理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电子通信设备接地形成共模干扰,易引发各种突发事件。目前,专业从事电子设备接地处理的专家及学者,对共模干扰问题进行分类,一种是尖峰干扰,另一种是射频干扰,若两种干扰形式同时存在于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将引起极大的混乱,甚至存在系统瘫痪的几率。绝大部分电子通信设备的运行电压相对较小,如果将电压调高,则与接地要求严重不符,对电压错误的应用将阻碍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问题的解决方案
2.1减少地线本身阻抗
从导体性质来看,包括地线在内基本具有一定的阻抗性。通常情况下,地线的阻抗主要有电阻和电感两种,两种阻抗在在电路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尽相同,如低频电路中电阻起主要作用,高频电路中电感起关键作用。此外,地线的长度与电感值两者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多点接地方式一般适用于高频电路系统中,简言之,在电路系统中,各不同接地点均可通过接地线这一介质与地面相连接,有效缩短接地线的长度。
2.2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地线公共阻抗的干扰
在电路运行过程中,除了地线本身的影响之外,地线电位差同样具有一定的干扰性。而为规避干扰对电路影响,可通过严格的电路设计或者减小地线阻抗等方式进行有效的处理。例如,在多级电路系统中,低电平以及部分小信号电路容易遭受其他电路的干扰与阻碍。因而,在设计电路过程中,首先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去各级电路的接地位置,其次,在靠近放大器的位置或者单独地线的方法进行接地处理,之所以采用这种接地方式主要是由于在放大器工作过程中电流量过大,如果在电路地线系统引入高电流量,易干扰系统内的其他电路或者元件,尤其是将此电流耦合进放大器的输入端,并满足一定的相位关系,会形成正反馈,造成放大器的自激,对整个电路带来更大的影响。
2.3杜绝电路系统中的地环路,避免干扰的产生
将多点接地方法应用于高频电路系统中,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地线阻抗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但应用背后存在诸多弊端,如,易形成多地环路。并且电路元器件和接地平面之间普遍分布有大量电容,进而构成一个有效的接地回路。为进一步降低地回路受遭受干扰的可能性,可以通过以下集中方法有效应对干扰问题,一是通过对共模扼流圈以及光电耦合器的有效应用,达到抑制或者切断地环路的目的;二是将平衡电路方法充分应用于低频电路的运行过程中;三是由于接地点的位置以及数量,地环路的干扰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在实际接地设计过程中,对具体的接地地点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选择,并且将其与信号源和地面想隔离,促使两点接地法想一点接地法的转变,避免了地环路结构的形成,也有效杜绝了地电流因素的制约,其对低频电路的作用同样有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路设计与接地系统两者在电子通信设备中所起到的作用同等重要,不能以单一产品设计对系统整体接地效果进行评判,其接地效果重点体现在产品的生产和测试过程中,在充分满足节约资源的前提之下,良好的接地效果可有效解决各种干扰性问题,进而确保电子通信设备安全、可靠、高效的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高品质通信。
参考文献
[1]瞿明华,张启亮,刘文彦,邓新中.接地抗干扰技术的讨论[J].自动化仪表,2013,16(02):184-186.
[2]程明,王子成,郑秋明.讨论电子通讯设备的接地问题[J].中国电子商务,2014,09(18):299-302.
[3]王军,石金龙,王林军,等.电子通讯设备的接地问题探讨[J].电子世界,2016,06(20):636-637.
【电子通信设备接地问题解决方案论文】相关文章:
通信网络优化问题分析论文01-01
电子商务税收问题论文03-12
公司库存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案论文02-13
电子商务营销问题分析论文03-05
电子电路干扰问题分析论文03-09
网络通信软交换技术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11-1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