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教学审美的尝试论文

时间:2023-02-18 14:57:38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民族音乐教学审美的尝试论文

  一、师生互动,变传授为引导

民族音乐教学审美的尝试论文

  1.方言演唱,增强民歌的感染力。在音乐课上,音乐教师如果亲身演唱,一定能够极大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音乐教师在这方面一定要狠下功夫,并且敢于“献声”,为学生演唱、演奏一曲。如我在教学《锦绣江南》(苏教版七年级下)一课时,上课伊始,我首先启发学生:“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个地区,由于它的地形、地貌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因此产生的民歌也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到全国各地去游览一下。听一听,他们的民歌各有什么特点。好,现在听听老师为大家演唱的这些歌,分别把大家带到了什么地方?”随后我为学生演唱了四川民歌、江南民歌、苏北民歌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各个地区的民间音乐。在演唱的时候,我注意在细节上下功夫,分别用四川方言、无锡方言、扬州方言演唱,学生兴致盎然,睁大了眼睛出奇地盯着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了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

  2.模仿演唱,了解民歌的魅力所在。模仿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文艺表演形式,它将某些歌唱家的演唱特色,加以夸张地表现,从而使人产生难以忘记的印象。如果教师能够有一定的歌唱模仿能力,就能够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使学生知道各个歌唱家演唱的特点,也能够了解民歌的风格和魅力。如我在教学的时候,就经常尝试着模仿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模仿关牧村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模仿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在模仿的时候,我总是告诉学生,这些歌唱家演唱的特色是什么,他们演唱时的共鸣点在哪里,美在何处。通过这样的亲身示范,学生对腹式呼吸、头腔共鸣、鼻腔共鸣有了更清楚的了解,从而为他们以后欣赏音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互动演唱,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音乐是非常富有活力的课程,每一个喜欢音乐的人都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心情中体会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互动演唱就是我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西部风情》时,就请一位男同学和我一起为大家试唱《什么水面打跟斗》。有时候我还有意将一些民族歌曲改为对唱。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我总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感悟民族民间音乐的天地,让他们觉得,每一首歌都是精彩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可以敲出动听的声音的。

  二、用心聆听,变感性为理性

  1.用心聆听,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的和谐完美,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的空间。如我在给学生播放《北京喜讯到边寨》的时候,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音乐播完以后,我要求同学们发挥创造力,各抒己见,给乐曲起名字。于是有的同学起“过年了”,有的同学起“丰收锣鼓”,有的同学起“兴高彩烈”,有的同学起“闹新春”。可以看出他们真动了脑筋,展开了想象。有个学生起了“舞”这个名字,他解释说:“我一听到这首乐曲,就有一种想跳的冲动,于是我就想到了‘舞’这个名字。”虽然他起的和别人不一样,但他是用心去听去想,而且这个名字富于想象力,敢于创新,确实难能可贵。

  2.用心品味,引导学生的探索欲望。有一次,我在带着同学们欣赏李涣之的管弦乐曲《春节序曲》的时候,在聆听之前,我先不说这首曲的名字,事先在电脑上,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出示了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如何?情绪怎样?可分为几个乐段?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们带着问题饶有兴致地认真倾听,仔细辨别。在听第二遍的时候,我又提问:“这首乐曲当中的三个乐段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描绘了怎样的图画?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学生这样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他们从盲目中走向清醒,从自由走向自觉,对民族音乐的审美素养得到了提高。

  三、实践体验,变暂时为永远

  1.学会聆听乡土音乐作品。在课堂教学之余,我把过去几年本市民间音乐工作者辛勤搜集的,具有本市特色的民间音乐,如《码头工打包号子》、《盐工推大车号子》、《打夯号子》、《耕地呦牛的嘞嘞》,还有已经被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淮海戏等逐步引入课堂,让学生充分感知地方音乐文化的无穷魅力。在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感受民间音乐,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课余时间,我还带学生到市民广场、社区演出厅等文化场所欣赏民间艺人唱小戏、到田间地头听农民呦牛“打嘞嘞”。在和学生共同体验民间音乐文化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一定要完整地聆听整首民间音乐作品,并做一些记录,使他们在获得愉悦的体验的同时,还要学会整理收集。

  2.学会把握民间音乐作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和了解本地区民间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对民间音乐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如农村盖房子时候,工人们经常唱的《打夯号子》,它的特点是一领众和、律动感强、节奏固定、音乐与劳动密切配合,其作用在于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士气,消除疲劳。还有放牛娃喜欢唱的《小放牛》,它的特色是旋律流畅、节奏轻快,唱起来自由舒展。学生不光聆听了民间音乐作品,还学会了分析作品,这样在欣赏和模仿的时候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就更深了。

  3.学会感受民间音乐文化。在让学生体验民间音乐的时候,我还注重让学生理解民间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如《五大宫调》,它是随着盐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许多盐商在本地区从事盐业经营的时候,都带来了一些歌舞方面的专家,这些人所演唱的曲目随之就留在了本区。虽然盐业生产不像昔日那样繁华了,但是在《五大宫调》里仍然能够感受盐业文化的兴盛。

【民族音乐教学审美的尝试论文】相关文章:

略谈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论文04-17

新课标下的几点教学尝试08-21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高护班毕业论文答辩的尝试论文07-24

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与发展探析05-29

传统民族音乐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04-14

合作教学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尝试08-08

谈音乐实践对民族音乐学习的重要性08-18

教学论文格式08-28

高校声乐教学论文08-07

高校教育教学论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