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口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论文
一、口算教学的含义及重要性
(一)口算教学的含义
计算教学包括口算教学,估算教学和笔算教学。其中,口算教学是教授口算内容,引导学生针对数目较小或具有一定特点的数,不借助工具,直接通过思维快速计算出结果的过程。它是计算教学的开始,同时也为估算教学、笔算教学做铺垫。
就内容而言,学生在小学一年级开始接触口算。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口算教学贯穿小学教学的始终。1~3 年级学段要求学生能熟练口算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4~6 年级学段要求学生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学习笔算。整体上,口算的数目逐渐加大,口算的难度层层递进。就教学而言,口算教学要求学生前期知识基础——数概念的相关知识牢固掌握,尤其是数的组成。教学过程中算法和算理的学习掌握是其重点,也是难点。
(二)口算教学的重要性
1. 口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中逐步强化
1992 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计算要求上提出,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2000 年《大纲》则表明在低年级教学基本口算的基础上,中、高年级要适当加强口算训练。2001 年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学中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从掌握基本口算方法到适当加强口算训练,再到重视口算,从改革中可以发现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口算教学日益重视,也表明口算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地位。
2. 口算内容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贴近生活
口算是数与代数领域中最基础,最浅显的内容。教师通常使用教具或以生活实例作为切入点进入口算教学,呈现口算直观的思考方式,符合学生对事物认识不透彻仅停留在表面的认知特点,易被学生接受。根据马斯洛五大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求是一个个体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小学生的生理需求最明显表现为需要玩具及零食。他们独自购买商品时,需要知道商品单价,所带现金是否足够以及结余,这些数据都需要学生理解且口算结果。对普通人来说,不仅买卖需要口算,计算班级人数等也需要口算。由此可见,口算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口算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口算教学显得十分重要。
3. 学生前期掌握口算内容,促进后期数学学习
优等生在低年级掌握口算内容,通过练习有很强的口算能力,解题又快又对。这不但激发对口算学习的兴趣,也让他们学习笔算甚至学好数学充满信心。后进学生在低年级时数学基础打不牢,口算能力差,笔算更差。长期下去,影响学生掌握数与代数这一区域知识,甚至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把握好口算教学这一关尤其重要。
二、口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口算虽然是小学阶段最简单的知识点,但仍有部分学生不掌握。这一现象来源于学生、教师对口算不正确的认识。学生不重视口算,教师不掌握口算教学方法。下面从学生、教师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一)学生学习的问题
1. 低年级学生对数概念不清晰
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对事物的认识笼统不具体,注意力停留在表面。学生脱离实物辅助识数算数,独自做题往往难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2. 九九乘法口诀表没背熟背透
九九乘法口诀表没背熟背透是掌握口算内容的一大障碍。本人在实习期间,学生均反映刚开始接触口算,都觉得难,但自从把九九乘法口诀表背熟后,口算便容易多了。有时口算题做错,只因记错了口诀,例如把 7×8 = 56 记成 7×8= 54。
3. 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小学生做题前审题不认真,做题时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计算习惯会导致口算错误。审题不认真造成看错题目,例如48÷6 和 48÷8、54÷9 和 45÷9。个别学生还会看错 ÷ 和-。做题时注意力不集中,记错得数相似或接近的算式,例如7×9 = 63 和 4×9 = 36、7×8 = 56 和 6×9 = 54。
(二)教师教学的不足
1. 教师精力有限,忽略学生个体差异
口算教学课堂上,学生数学水平不同,对教师授课内容接受程度不一。为了保证学生掌握口算内容,教师必须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但由于 65 人的班级大容量,课时有限,教师精力有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有些力不从心。
2. 教师注重量的积累,忽略针对性训练
刚接触口算时,每位学生都被要求有两到三本甚至更多的口算题本。教师意在让学生通过勤练掌握算理,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但一味让学生大范围无目的做题,缺少针对性训练不仅会造成学生练习效果不佳,还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
3. 教师注重算法多样化,忽略算法最优化
为达到新课标“算法多样化”的要求,许多教师在进行口算教学时,问得最多的是“这道题还可以怎么算?”教师常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解题方案,这不仅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还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由于课时有限,教师不能及时分析每种算法,达不到算法最优化,效果不佳。
三、口算教学的策略
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口算错误的反馈信息,口算教学的有效策略是教师研究学生学习口算的心理特点,把握口算教材特点以及口算训练的设置,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口算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内容入手 :
(一)注重让学生理解算理,落实算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达到口算教学目的,最快速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会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学生掌握算理不仅能提高口算正确率,还加深计算内容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要学习的笔算打下根基。反之,学生不掌握算理,一味的死记硬背算式结果,不仅解决不了千变万化的口算题,也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久而久之易产生偏科现象。故教师讲明算理,强调算理格外重要。常介绍的算理有凑十法、破十法、口诀法(儿歌)、算减法想加法等。下面以凑十法为例 :凑十法是 20 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解题思路,运用凑十法将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熟悉的 10 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例如 9 + 7,凑十法的解题思路是先把 7 分成 1 和 6,然后 9 加上 1 得 10,最后 10 再加剩下的 6,结果得 16。这样拆数凑十易得正确答案,且思路清晰。凑十法有多种解题思路 :9 + 7,还可以把 9 分成 3 和 6,然后 7加上 3 得 10,最后 10 加上剩下的 6,结果得 16。同样的算理,不同的思考方式造就不同算法,这就是算法多样化。
(二)口算训练方式多种多样
为提高学生口算速度,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口算训练。一般情况下,口算训练采用常规训练,针对训练和游戏训练。常规训练,顾名思义是贯穿整个教学,每天坚持必做的事。比如课前要求学生背口诀、师生对口令等。常规训练的优点在于用时不长,训练面广,能直接反映全班学生掌握口算的情况。教师了解学生的口算情况,对前期的口算训练及时检测做好记录,并建立错题集反复开展针对训练。针对训练主要是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开展的训练。比如课前一分钟典型题练习、找找错等。针对训练的优点在于训练有目的和针对性,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短时间内做到温故知新。游戏训练则是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及爱玩心理,教师设计经典题目准备精美教具后,分小组活动,比如抢答、开火车等。游戏训练的优点在于积极参与的学生多,学生玩中学学中玩,训练效率高。
(三)口算训练讲究“全、恒、实、狠”四个要点
不管采取哪种口算训练方式,都要渗透“全、恒、实、狠”四个要点。“全”要求教师有全面的训练计划,明确每周甚至每节课口算训练的内容及方式,训练后学生能达到的口算水平。“恒”要求口算训练持之以恒,教师积极开展各种计划之中的训练,力求学生熟能生巧。“实”则响应课标,要求口算训练落实到每位学生,人人都参与其中,人人都能从中获得进步,忌应付了事。“狠”要求训练过程中教师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后,严格查漏补缺。对跟不上进度的学生狠下心去抓,根据其掌握情况个别辅导。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必会提高。
(四)口算训练“视、听、说”相结合
学生口算能力强除了掌握算理,离不开良好的做题习惯。故口算训练采取“视、听、说”三种形式交叉结合,保证学生口算时看清算式,写准算式和算准结果。“视”即让学生用眼睛看清黑板上的算式、然后大声读出算式,长期通过视读算式,避免学生因粗心看错算式做错题,培养学生不需要回忆口诀,便可脱口而出得数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训练学生反应能力和计算速度,使得他们做题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听”即听写,教师念算式,学生写算式,集中学生注意力。“说”则是让学生说明算理,意在培养学生温故知新及沟通交流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帮助学困生。“视、听、说”三种形式,是培养学生懂理,会算,熟练的过程,避免因非智力因素做错题。
总之,口算教学对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口算,接下来才能轻松掌握笔算增强计算能力。为此,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进行教学探究和口算教学反思,培养学生乐学、爱学、会学、会用的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小学口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策略论文02-27
音乐表演存在的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03-13
我国地质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探析论文11-12
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11-16
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论文02-27
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03-29
- 相关推荐